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模板集錦7篇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我們又將續寫新的詩篇,展開新的旅程,寫好計劃纔不會讓我們努力的時候迷失方向哦。可是到底什麼樣的計劃纔是適合自己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模板集錦7篇

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 篇1

一、具體目標

1、體驗自主策劃、自主活動的愉快,能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和變化,並初步開始計劃自己的生活和行動。

2、在班集體中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與同學合作,共同做大家商量好的事。

3、能注意到周圍環境的變化,並能透過動手做而獲得有關知識和經驗。

4、學會與季節變化想適應的簡單保健和安全常識,並在生活中運用。

二內容重點

1、健康、安全地生活——瞭解並運用簡單的健康、安全的生活常識,能辨別好的和不好的生活習慣,並開始在生活中有意識地要求自己。

2、愉快、積極地生活——能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和自主策劃、自主活動的樂趣;爲自己的成長和進步感到自豪,對二年級的學習和生活充滿信心和嚮往之情。

3、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愛護周圍的自然環境,節約資源;關愛他人,瞭解常見的職業,並對爲自己生活服務的人充滿感激之情;瞭解作爲二年級小學生的責任,並樂於去承擔。

4、動腦筋、有創意地生活——對周圍的動植物、自然現象有好奇心,並能透過一些簡單的假設和驗證進行探索;能有創意地利用廢舊材料來豐富自己的生活和活動。

三、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內容以《全日制義務教育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整》爲依據,按照兒童生活的時間線索,七個單元都有各自的圖標、主題,有表現主題活動的畫面,還有貫穿全書的“東北虎”,提示活動要點。本冊教材由五個單元活動組成,每個單元包含若干主題活動:

單元名稱

主題內容

單元一《學校就是我的家》

主題一《嗨,你好》

主題二《請跟我來》

主題三《校園生活真愉快》

單元二《早起》

主題一《我的小祕密》

主題二《早起一次》

主題三《你早》

單元三《開心遊戲》

主題一《開心十分鐘》

主題二《玩的學問》

主題三《好玩遊戲自己編》

單元四《蒐集種子過冬天》

主題一《神奇的種子》

主題二《蒐集種子》

主題三〈種子朋友〉

單元五《學會交流》

主題一《猜謎比賽》

主題二《無聲的表演》

主題三《挑戰一筆畫》

主題四〈感受他人的困難〉

單元六〈下雪啦〉

主題一〈玩雪〉

主題二〈雪花雪花我問你〉

主題三〈雪中生活〉

主題四〈可愛的小雪花〉

單元七〈迎新年〉

主題一〈話說新年〉

主題二〈新年的禮物〉

主題三〈新年聯歡會〉

四、學生分析

絕大多數學生活潑好動,好表現自己,愛聽老師表揚。一學期的行爲規範訓練,學生已養成一些良好的習慣。課間能文明休息了,能注意衛生,不亂扔紙屑,按時完成作業,上課時不守紀律、做小動作的人少了,知道要爲集體爭光,集體榮譽感非常強。由於是獨生子女,許多小朋友在家裏是小皇帝,待人接物都以自我爲中心,他們有的雖然獨立意識強,個性也很強,但自理能力很差;有的社會交往雖積極主動,但卻不善於共處,缺少團結協作精神。今後,行爲規範訓練還需加強,反覆抓,抓反覆,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爲習慣。

五、採取措施

1、以密切聯繫兒童生活的主題活動或遊戲爲載體,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

2、課堂從教室擴展到家庭、社區及其兒童的其他生活空間;時間可以在與學校其他活動或學科的配合和聯結中彈性地延展;評價關注兒童豐富多彩的體驗和個性化的創意與表現。

3、讓兒童更多地是透過實際參與活動,動手動腦,而非僅僅依靠聽講來學習。

六、教學進度安排

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品德與生活》教材是以兒童的生活爲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爲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課程體現了新的教學理念,實現了教材功能的轉變。它不再是教師的“教本”,學生的“學本”,而是學生進行學習活動所憑藉的範例、話題,是與學生進行對話的文字,是引領學生進行生活的橋樑,是學生學習知識的柺棍。我們在教學中,必須認真研讀新教材,從整體上把握這套教材的設計理念、基本思路和特點。弄清每篇教材的編寫意圖和教學目標,只有這樣,才能用好新教材。

二、學生情況分析

透過一年級的學校生活,新升二年級學生的自理能力有了提高,能做到關心集體,熱愛學校,能自覺的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勞動習慣。但是學生的年齡比較小,自控能力差,堅持性短,部分學生上課聽講走神,愛擺弄小東西,所以我們老師要多指導、多教育、多開展活動,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生活知識和勞動技能,對自然現象或生活中的問題有探討的興趣。讓學生成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的接班人。

三、教學目標

第一單元“我在集體中成長”是在經過一年的班集體生活基礎上,引導在豐富多彩的集體生活中,感受、體驗、感謝老師、同學對自己的幫助,在完成集體的共同任務中,能以小主人翁的身份發表意見,提出建議,對大家決定的事情努力去做,培養愛集體的感情和“主人翁”責任感。

第二單元“金色的秋天”二年級第一學期正值秋季,教材利用這

一大好時機,把兒童帶進金色秋天的大自然中觀光,觀察動、植物的變化,欣賞秋天多彩的葉、美麗的樹、豐碩的果實,享受大自然帶給人們的快樂,豐收帶給人們的喜悅,使兒童由衷的熱愛大自然,愛幸福生活,懂得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

第三單元“我們真棒”二年級兒童的心理髮展很快,他們的心理髮展是開發的。由於他們的經歷很有限,內心時間不太複雜,做事、想問題都顯得純真、直率。這時候,引導他們初步懂得善待自己,善待老師、同學和夥伴,是極爲重要的。教材選取富有童心的故事和事例,啓發兒童在現實生活中,正確地對待同學,多發現同學的優點,學會讚美別人;正確認識自己的長處,抓住機會發揚自己的長處;生活中遇到問題會自己解決。促使兒童心理活動和社會性的健康發展。四、教材分析:

本冊三個單元共12個主題,落實了課標四個方面內容要求:

1、健康、安全地生活。

(1)秋天天氣涼了,要添加衣服。

(2)秋遊出發前準備什麼,出行安全,怎樣防止丟失和掉隊。

(3)學做小雛鷹,要勇敢,不嬌氣。

2、積極、愉快地生活。

(1)快樂的暑假生活,我的'心願。

(2)團團圓圓過中秋。

(3)做個“快樂鳥”變煩惱爲快樂。

3、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

(1)當好值日生、我是個小小保結員、讓我們的教室清潔又美麗。(2)“好書大家看”同學間的親情。

(3)“團團圓圓過中秋”家人間的親情。

4、動腦筋、有創意的生活。

(1)“找秋天”、“神祕的月亮”發揮觀察力、想象力。

(2)“留住秋天”、“秋天的遊戲”發揮想象力;

(3)製作“感謝卡”、“我的成長包”、“樹葉標本”等發揮動手動腦的能力。

五、教學進度:

第1周 開學報名

第2周 第一單元 在集體中成長

第3周 1、我升入了二年級

第4周 2、我們班裏故事多

第5周 3、讓我們的教室更清潔

第6周 4、好書大家看

第7周 第二單元 金色的秋天

第8周 5、秋天在哪裏

第9周 6、秋天的收穫

第10周 7、秋遊去

第11周 8、中秋與重陽

第12周 第三單元 我們真棒

第13周 9、幫你也幫

第14周 10、學做“小雄鷹”

第15周 11、做個“快樂鳥”

第16周 12、秋天我們注意什麼

第17周 期末複習及測評

第18周

第19周

第20周

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 篇3

一、學生情況

一年級的小朋友剛剛入學,在情感態度、行爲習慣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透過本冊教學,努力把他們培養成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

二、教材的特點

《品德與生活》課程的性質是以兒童的生活爲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爲目標的生活型綜合課程。本冊教材具有以下特點:

1、以學生的現實生活爲基本線索設定主題。教材從學生的生活邏輯出發,選擇與學生生活關係緊密、切實需要的內容,按照一定的時空順序整合起來,引導他們綜合地學習和思考。在立足於學生現實生活經驗的同時,出適當關注他們對未來生活的需求。

2、突出養成教育的要求。透過持爲指導,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同時重視生態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爲促使他們成長爲德行良好人格健全的公民打下基礎。

3、突出“活動性”和“做中學”的特點。透過創設活動情境,編寫範例,設計思考問題,爲學生創造更爲廣闊的自主學習和實踐的空間。

4、突出圖畫、圖片在呈現教材內容方面的特殊作用。強調圖文並茂,以圖爲主,採用兒童的語言和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可讀性、啓發性和指導性。

三、學期目標

1、情感與態度:

愛親敬長、愛集體、愛家鄉、家祖國。珍愛生命,熱愛自然,熱愛科學。自信、誠實、求上進。

2、行爲與習慣:

初步養成良好的生活、勞動習慣。養成基本的文明行爲,遵守紀律。樂於參與有意義的活動。保護環境,愛惜資源。

3、知識與技能

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識呼勞動技能。初步瞭解自然、社會常識。瞭解有並祖國的初步知識。

4、過程與方法:

體驗提出問題、探索問題的過程。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探究活動。

四、教學措施

1、透過深入淺出的、道德的、科學的、生活的啓蒙教育,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

2、在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注意把握兒童的實際情況,根據課程標準的各項規定製定教學計劃和教案,幫助兒童展開活動。讓學生在輕鬆和諧的環境中學習。

2、教學活動中注意活動之間的連續性,幫助兒童獲得彼此聯繫的、不斷深化的經驗和體驗。讓兒童的品德和行爲習慣的形成、知識和能力的發展、經驗的積累形成一個連續的過程。

3、開展兒童喜歡的活動,使他們在主動積極的參與中生活得到充實,情感得到薰陶,品德得到發展,價值判斷得到初步的培養。

4、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聯繫當地和兒童的實際,及時的把社會中新的相信、科學技術新的成果、兒童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吸收到課程內容中去,不斷提高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生動性,提高整個教育的質量。

5、以直接學習爲主,並逐漸向間接學習過渡的多種學習方法相結合,引導學生的個性化學習。

6、重視學生良好品德行爲的形成,對於點點滴滴進步時時給予關注。教給學生各種學習的方法,如課堂內各種形式的討論,使學生有機會用多種方法表達自己的感受、想法。在成人指導下,進行多種渠道的資料調查。在授課過程中,讓學生情景模擬與角色扮演。講故事,用故事情節或主人翁的形象感染、教育他人。

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品德與生活》教材是以兒童的生活爲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爲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課程體現了新的教學理念,實現了教材功能的轉變。它不再是教師的“教本”,學生的“學本”,而是學生進行學習活動所憑藉的範例、話題,是與學生進行對話的文字,是引領學生進行生活的橋樑,是學生學習知識的柺棍。我們在教學中,必須認真研讀新教材,從整體上把握這套教材的設計理念、基本思路和特點。弄清每篇教材的編寫意圖和教學目標,只有這樣,才能用好新教材。

二、學生情況分析

透過一年級的學校生活,新升二年級學生的自理能力有了提高,能做到關心集體,熱愛學校,能自覺的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勞動習慣。但是學生的年齡比較小,自控能力差,堅持性短,部分學生上課聽講走神,愛擺弄小東西,所以我們老師要多指導、多教育、多開展活動,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生活知識和勞動技能,對自然現象或生活中的問題有探討的興趣。讓學生成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的接班人。

三、教學目標:

第一單元“我在集體中成長”是在經過一年的班集體生活基礎上,引導在豐富多彩的集體生活中,感受、體驗、感謝老師、同學對自己的幫助,在完成集體的共同任務中,能以小主人翁的身份發表意見,提出建議,對大家決定的事情努力去做,培養愛集體的感情和“主人翁”責任感。

第二單元“金色的秋天”二年級第一學期正值秋季,教材利用這一大好時機,把兒童帶進金色秋天的大自然中觀光,觀察動、植物的變化,欣賞秋天多彩的葉、美麗的樹、豐碩的果實,享受大自然帶給人們的快樂,豐收帶給人們的喜悅,使兒童由衷的熱愛大自然,愛幸福生活,懂得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

第三單元“我們真棒”二年級兒童的心理髮展很快,他們的心理髮展是開發的。由於他們的經歷很有限,內心時間不太複雜,做事、想問題都顯得純真、直率。這時候,引導他們初步懂得善待自己,善待老師、同學和夥伴,是極爲重要的。教材選取富有童心的故事和事例,啓發兒童在現實生活中,正確地對待同學,多發現同學的優點,學會讚美別人;正確認識自己的長處,抓住機會發揚自己的長處;生活中遇到問題會自己解決。促使兒童心理活動和社會性的健康發展。

四、教材分析:

本冊三個單元共12個主題,落實了課標四個方面內容要求:

1、健康、安全地生活.

(1)秋天天氣涼了,要添加衣服;

(2)(2)秋遊出發前準備什麼,出行安全,怎樣防止丟失和掉隊;(3)學做小雛鷹,要勇敢,不嬌氣;

2、積極、愉快地生活.

(1)快樂的暑假生活,我的心願;

(2)團團圓圓過中秋;

(3)做個“快樂鳥”變煩惱爲快樂;

3、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

(1)當好值日生、我是個小小保結員、讓我們的教室清潔又美麗;(2)“好書大家看”同學間的親情;

(3)“團團圓圓過中秋”家人間的親情;

4、動腦筋、有創意的生活.

(1)“找秋天”、“神祕的月亮”發揮觀察力、想象力;

(2)“留住秋天”、“秋天的遊戲”發揮想象力;

(3)製作“感謝卡”、“我的成長包”、“樹葉標本”等發揮動手動腦的能力。

(一)目標的多維性本課程爲綜合課程,教材中每一課都含有多重教育目標,要改變過去偏重知識、技能學習、忽略能力、態度、情感、價值觀培養的傾向,全面、整體地實現課程目標,在教學中不僅要關注顯性目標,還要關注貫穿於整個課程之中的隱性目標。(二)活動的有效性教材的每一項活動都直接指向教學目標,是爲學生實現教學目標去經歷、體驗而設計的,不是爲活動而活動,爲了體現活動的有效性,在教學中要明確每個活動的目的,要讓全體學生真正走進活動,在活動中體驗、感知、感悟,提升自我。

(三)學生的主體性兒童是學習的主體,要改變過去“我講你聽”,“我問你答”,學生圍着老師轉的局面。教學中要真正尊重學生、依靠學生,依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考慮其興趣,研究其需要,充分調動他們內在的積極性,使他們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以達到學生自主學習,自我建構。

(四)教師的指導性只有在教師引導下,兒童才能不斷髮展和提高,教學中該導的不導,放任自流,不是課改的方向,教學應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不是生活的翻版,教師應注意對兒童課上生存的問題進行篩選,對學習的反饋進行指導,引導兒童在多元價值中做出正確的合理的選擇。

(五)評價的發展性“立足過程,促進發展”是新一輪課程改革倡導的評價理念。

五、教學重點:重難點:

1、教育學生注意坐、立、走姿勢正確。

2、養成愛清潔、講衛生的生活習慣。

3、提高對體育鍛煉的認識,教會學生自覺的進行鍛鍊、堅持鍛鍊,養成良好的鍛鍊習慣,把身體練得棒棒的。

六、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提高四個意識(1)目標意識:即活動的目的性。(2)主體意識:兒童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精心創設教學情景,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以達到學生自主學習、自我建構,改變學生圍着老師轉的局面。(3)情感意識:以教師的真情實感調動學生的情感,注意透過學習活動挖掘兒童對生活的感受,豐富學生的情感,幫助學生形成對人、對事的正確態度。(4)診斷意識:即注意對兒童課上生成性問題的指導,以及學生對學習的反饋。

2.做到四個尊重(1)尊重學生的生活體驗。(2)尊重學生的選擇。(3)尊重學生的人格。(4)尊重學生的個性。

3.實現四個轉變(1)由過去的灌輸向積極地引導轉變。(2)由問題的主考官向積極啓發轉變。(3)由課堂上的主宰者向與學生共同探討問題的合作伙伴、朋友轉變。(4)由道德行爲的評判者向輔導者轉變。

4.體現四個互動(1)師生資訊互動。(2)教材內容與兒童的生活現實的互動。(3)學習活動與實踐活動的互動。(4)兒童個體的獨立學習與兒童間合作的互動。

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根據教學大綱對低年級的最基本要求和初入學兒童的年齡特點,着重對學生進行最基礎的社會公德教育和行爲習慣的養成教育。深入淺出地寓道德概念和行爲習慣要求與於生動活潑的具體形象之中。

二、教學目標。

1、三條軸線

*兒童與自我

*兒童與社會

*兒童與自然

2、四個方面

*健康、安全地生活(兒童生活的前期和基礎)

*愉快、積極地生活(兒童生活的主調)

*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兒童應當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

*動腦筋、有創意地生活(時代的進步對兒童提出的要求)

三、教法設想

1、寓道德概念和行爲要求於生動、活潑的具體形象之中。

2、利用插圖,圖文對照,邊看邊說邊想,幫助學生理解。

3、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活動。

4、結合紅星兒童團的各項活動進行教育。

5、充分利用教學用書中的兒歌及小故事穿插於課堂教學中。

四、各單元教學內容與措施。

第一單元(第1—4課)認識你真好

本單元的學習重在幫助學生熟悉和適應學校生活,體驗集體生活的快樂,學習學校生活中必備的知識與技能。培育和發展主體意識。爲學生儘快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形成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奠定基礎。

第二單元(第5—8課)快樂每一天

生活不可能天天豔陽高照。“遲到”“寫字不好”“上學路上怎麼走”“一日事務怎樣巧安排”這些問題都會困擾着兒童。本單元就抓住這些兒童學習生活中普遍存在問題,展開討論、分析、透過合理歸因,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兒童在學習中,尋找到了戰勝挫折的良策,獲取了一份成長的經驗,也就獲得了一份快樂。

第三單元(第9—12課)我像小樹苗

本單元沒有直白的,純道德的理性說教、而是寓“教”於樂,因勢利導,透過幽默、誇張、離奇的童話故事,學生親自參與的遊戲活動等,讓兒童經歷體驗、感悟的過程,使他們認識到“馬虎、撒謊”對少年兒童來講是品德、習慣不良的前奏,面對曾有過的馬虎、撒謊等行爲不掩飾、不迴避,努力遠離“長鼻子”,告別“小馬虎”,做一個不說謊話、做事有耐心,有毅力、不敷衍的文明兒童,爲他們價值多元的社會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打下良好的基礎。

第四單元(第13—16課)冬爺爺來了

本單元以“變化”爲主線貫穿其中,讓學生感受大自然中四季的變化,學生在欣賞大自然的美景的同時欣賞自己的進步,在自我積累經驗中提出新的發展目標,,迎接新的一年,邁向新的生活。

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 篇6

一、年級學生現狀分析

二年級共有六個班,我教一至四班。經過一學年的學習,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中,充分發揮他們的個性,在積極的情感中提高了想象力和創造力。

 二、具體教學目標

1、能充分感受到經過一年級的學習生活後自己的進步和變化,並對二年紀的學習和生活懷有美好的嚮往,充滿信心。

2、能感受和體驗到生活的溫暖,熱愛自己的地方。在人際交往中誠實、不說謊,珍惜勞動成果,尊敬爲社會服務的勞動者。

3、體驗自主活動、探索、發現的愉快,能有意識地用各種方法去獲得知識和經驗,發展動手能力和社會參與能力。

 三、課程內容標準重點

1、健康、安全地生活——能在生活中運用學到的身體保健和安全知識,自覺地養成良好的護眼、護耳、護牙習慣和飲食習慣,養成正確的坐立行姿勢等。

2、愉快、積極地生活——在活動中體驗學習的樂趣,感受團結合作的喜悅,在生活中體驗和溫暖,誠實不說謊,在爲過去一年中自己和班級的進步而感到高興與自豪的同時,對二年級的學習和生活有新的打算和期待。

3、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體驗人與人之間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的溫暖,初步瞭解與自己生活關係密切的人們的勞動,並對勞動者充滿尊重和感激之情,向爲人民服務的無名英雄學習,願意爲他人、爲社區做力所能及的好事,愛護自己生活的地方,初步形成環保意識和節約資源的意識。

4、動腦筋、有創意地生活——對人體、植物以及身邊的各種科學現象有積極探索的興趣,能用小實驗、比較、調查等方法學習知識,並能與教師、同學一起,對探索的結果進行初步的總結。

 四、教學具體內容和具體要求第一單元:我愛我的身體

透過引導兒童認識自己身體的結構機器各個組成部分,瞭解身體各部分的特徵和基本功能,用各種方式表現自己的身體特徵,發展學生的自我意識,自覺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第二單元:做誠實的好孩子

引導學生說實話,做誠實的孩子,有助於兒童在與父母、教師、同學等溝通的基礎上,認識到誠實的好處和說謊的危害,逐步養成正確的態度與行爲方式,發展分辨是非的能力第三單元:收穫中的學習與發現

引導兒童在收穫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學習一些勞動技能,瞭解各種收穫物的主要特徵,觀察和比較不同植物的生長過程或同一植物不同生長期的特徵,初步認識植物生長的規律,並透過瞭解各種農產品的產地、用途、價格等,初步嘗試社會調查的方法。第四單元:我愛我生活的地方

本單元的四個主題活動,讓兒童學習用正確的眼光去看待、發現家鄉的美,實際感受社區、村莊的自然美和人文美,培養兒童愛自己生活的地方,愛自己的家鄉的感情。第五單元:水和我們的生活

引導學生嘗試用多種方法認識水,瞭解水對人類生活的重要作用,感受我國水資源的稀少和寶貴,進而自覺地養成節約用水的良好習慣和愛護水資源的初步意識。第六單元:怎樣做好事

引導兒童學習做力所能及的好事,懂得好事應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不好高務遠,並端正做好事的態度,從小主動向那些爲人民服務的無名英雄學習,不爲名不爲利。

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 篇7

《品德與生活》課程是爲了促進同學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爲同學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爲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爲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兒童期是品德與社會性發展的啓蒙階段,教育必需從他們發展的實際和可能動身。同時,有效的教育必需採用兒童樂於和適於接受的生動活潑的方式,協助他們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爲他們今後人格的和諧發展與完善奠定基礎。

一、教材特徵:

1.生活性。

第一,遵循兒童生活的邏輯,也就是遵循兒童生活的規律;

第二,以兒童的實際生活爲主要源泉,這些生活主要是小朋友們熟悉的學校生活、無可選擇的家庭生活和他們身邊的生活,這些都是親切的內容。其表示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發生在兒童身邊的真實的生活。在課程與教學中,這種活動主要表示爲向兒童提供真實的生活素材或情境並組織兒童實施,如觀察小動物、家政勞動、自理個人生活等;二是模擬兒童身邊的真實生活。在課程與教學中,這種活動主要表示爲向兒童提供可以供模擬的真實的生活素材或情境並組織兒童實施;

第三,以密切聯繫兒童生活的主題活動爲載體,這些活動主要包括遊戲、討論、交流、動手實踐、調查研究等形式。活動要合童心、有童趣,更提倡教師從兒童生活實際捕獲主題,也提倡兒童自身從生活實際動身,用自身的眼睛去觀察,用自身的心靈去感受,用自身的方式去研究;

第四,本課程內容既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順其自然而又不聽之任之。教師要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

2.開放性。

本課程面向兒童的整個生活世界,重視地方、學校、教師與兒童的發明性。

第一,整體視野的開放,過去只關注本學科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而現在是面對兒童的整個生活世界,這是全新觀念,凡是兒童生活的事都與課程有關;

第二,課程內容的開放,解決了教材的滯後性,希望能把新的資訊和兒童的實際問題納入課程內容,加強了針對性;

第三,授課的空間是開放的;

第四,授課的時間彈性延展,以學的需要和實效爲動身點。

3.活動性。

第一,課程形態以主體參與性活動爲出現方式,強調做中學。強調兒童直接參與,強調全員參與;

第二,課程目標透過教學活動來實現;

第三,兒童自身實地參與活動,老師指導活動,把教材內容轉化主題活動。

二、教學措施

1.全面掌握課程目標。

課程的總目標是“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爲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這是本課程的宗旨和價值導向。分目標的四個方面“情感與態度”、“行爲與習慣”、“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是一個有機的統一體。在教學過程中應全面掌握目標,改變過去偏重知識、技能學習,忽略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偏重追求結果,忽略過程與方法等傾向,全面地、整體地實現課程目標。

2.轉變教師角色。

在本課程中,教師要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爲兒童活動的指導者、支援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務不是講解教科書,而是努力創設適宜的活動環境與條件,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結合實際培養兒童的品德與習慣,維護兒童的好奇心,引發兒童探索的慾望,讓他們能夠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身心健康地生長。教師充沛發揮其引導作用,該導不導,該點不點,不符合課程改革要求,也會影響教育效果。

3.加強教學活動的指導。

本課程的活動以落實課程目標爲目的,以課程規範第三局部“內容規範”中的某一內容或幾個內容的融合爲主題,以兒童的年齡特徵、經驗背景和學習興趣等爲設計基礎,將知識、技能教育的要求與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融爲一體。因此教師在指導教學活動時應注意以下四點:

(1)教師在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應注意掌握兒童的實際情況,根據課程規範的各項規定製定教學計劃和活動設計,協助兒童展開活動。活動設計和活動指導應具有計劃性和靈活性。

(2)兒童的品德和行爲習慣的形成、知識和能力的發展、經驗的積累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教學活動要注意活動之間的連續性,協助兒童獲得相互聯繫的、不時深化的經驗和體驗。

(3)教學活動應源於兒童的生活又高於生活,用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的生活。教師要善於從兒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獲有教育價值的課題,開展兒童喜歡的活動,使他們在主動積極的參與中,生活得到空虛,情感得到薰陶,品德得到發展,價值判斷得到初步的培養。

(4)本課程的教科書主要不是作爲知識的載體來供教師講授的,它是教師引發兒童活動的工具,是兒童開展活動時可利用的資源。教師應發明性地使用教材,聯繫當地和兒童的實際,和時地把社會中新的資訊、科學技術新的效果、兒童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吸收到課程內容中去,不時提高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生動性,提高整個教育的質量。

4.活動形式應靈活多樣。

本課程以兒童直接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爲主要教學形式,強調寓教育於活動之中。教學活動在內容上既依據教材又不拘泥於教材,提倡和鼓勵教師從兒童的實際生活中捕獲有教育意義的內容,或與兒童合作選擇內容,或利用兒童自身的選擇來組織活動;教學活動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形式服從內容,可根據具體目標、內容、條件、資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選擇各種不同的教學活動類型。教學活動形式可以是單一的,也可以幾種形式結合使用;教學活動時間的佈置比較靈活機動,根據主題、內容,可在一課時內完成,也可持續幾課時或一段時間。可在課堂上完成,也可佈置必要的課前準備活動或課後延伸活動來配合。

5.注意與其他學科、教育活動的結合。

本課程教學活動應注意利用其他學科或教育活動的效果,與其他學科和教育活動,如少先隊、班會活動、節日慶祝活動等相結合,相互促進,資源共享,實現綜合教育效益。

三、課時佈置

第一單元第1課——尋訪大師的童年——2課時

第2課——大師成才的故事——1課時

第3課——大師在我身邊——2課時

第二單元第1課——班級風景線——2課時

第2課——一次運動會——2課時

第3課——班級小明星——2課時

第4課——我們的班級報——2課時

第三單元第1課——美麗的大自然——2課時

第2課——動物、植物和我們——3課時

第3課——美好的家園——2課時

第四單元第1課——我們的社區——2課時

第2課——社區的文明——2課時

第3課——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2課時

第五單元第1課——我長大了——2課時

第2課——生長檔案——2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