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哦十分鐘教學反思範文(通用6篇)

作爲一位剛到崗的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哦十分鐘教學反思範文(通用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哦十分鐘教學反思範文(通用6篇)

哦十分鐘教學反思1

歌曲《哦,十分鐘》是第七冊第四課《快樂的課間》的教學內容。曲調歡快、活潑,語言形象生動。歌曲透過對孩子平日課間十分鐘的描寫,表現了孩子們在緊張的學習後,自由歡樂的心情。第一段節奏緊湊,曲調反覆出現這一音型,鮮明地表現了活蹦亂跳的孩子們在課間輕鬆、快樂的形象和喜悅的神情。第二段音調轉爲舒展

這首歌曲情緒歡快,活潑,表現了孩子們在課間十分鐘活動的快樂心情。所以在教學設計中,我的主旨就是讓學生在動中感受歌曲、學習歌曲、表現歌曲;所以在這節課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方法:

1、情境設定法:

我透過提問:“你們平時最喜歡什麼體育活動或者遊戲?”學生積極舉手發言,很快就能回答。學生會自然而然聯想到自己課間十分鐘活動的情景。爲學習歌曲打下基礎。從而很好地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親身感受法:

透過學生聽音樂活動,跟着音樂活動,拍手,搓腰,拍肩等活動。使學生深地體會到課間活動的快樂與樂趣。

3、生生合作,師生合作法:

增進同伴之間的友好交流,師生之間的友好交流。

哦十分鐘教學反思2

《哦,十分鐘》是三年級新教材第二學期第三單元“課間”中的一課,應該說在本課教學各環節中,我努力貫徹二期課改的教學理念,以學生髮展爲本,努力爲學生享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提供機會,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與創新體驗,增強學生的體驗與感受和實踐能力,力圖透過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活動,配合直觀的電腦多媒體,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以下是我上本課的一點反思。

一、聽覺領先

音樂是需要學生用心去體驗和感受的,所以我讓聽覺感受貫穿於各項實踐活動之中。所有的傾聽與之相輔的活動都爲下面學習歌曲打下有利的伏筆。因此以聽覺爲先導,圍繞主題“課間活動”展開。在學生用肢體語言表演自己在課間十分鐘的活動情況,我用了《哦,十分鐘》的背景音樂,讓他們在律動中感受體驗音樂的歡快情緒;之後透過老師的範唱再一次使學生感受和體驗歌曲帶來的愉悅情緒。

二、互動合作

給學生創造了寬鬆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識譜能力來互相學習旋律,我和孩子們共同承擔識譜任務,我唱兩小節,他們唱兩小節,師生互動由於相似的旋律較多,所以大家學得很輕鬆,再加上唱名的輔助,更是顯得遊刃有餘,因此效果不錯;在歌詞演唱部分,更是透過老師得點撥理解了小作者的心意,前半部分表達課間十分鐘的愉快,後半部分渴望課間十分鐘能夠再多一些的心情,很好地唱出了歌曲。

三、媒體輔助

用多媒體來輔助提高音樂課的教學效果,以期達到全面調動學生視、聽等感官的作用,激發學生樂學的精神狀態。我覺得媒體不能太花哨,否則喧賓奪主,所以在這節課中我用簡單的畫面幫助學生學習歌曲,雖不花哨,但非常實用,目的達到。一步步地出示歌譜、歌詞,層層學唱,學生在這過程中提高了學習的興趣,從而加深了記憶。而簡單的各民族、各國課間活動的畫面使學生增加了資訊量,他們在欣賞的時候饒有興趣。

四、拓展交流

二期課改新理念強調了音樂的文化含量,拓寬了他們的視野。因此我讓學生在課前透過各種途徑去了解長輩們課間活動是如何度過的;學生們在課上也表達了:滾鐵環、打彈子……,我也在媒體上出示國內外學生的各種課間活動,學生們興致濃,透過交流,學生們擴大了資訊量,併爲自己單調的課間生活增添了豐富色彩,以此深化到童年是多姿多彩的;最後律動中結束本課,學生們聽着下課音樂鈴聲,帶着自己喜愛的課間活動走出了教室……

五、不足改進

因爲是上新課,所以歌曲演唱方面還有一定問題,後半部分的前八分休止符沒有唱到位,還要多加強指導;齊唱顯得有點單一,可以分男女聲唱等;拓展部分有點雜,有些可以去掉;如果能在媒體上加上一段學生們下課十分鐘活動的錄像,那效果一定會更好!

總之,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我注重學生地主體發展,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建立了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在表演、演唱時讓學生自己去做,並適時地加以指導,只要他們能做、想做,不求學生如何完美,只求他們樂中學,學中樂。

哦十分鐘教學反思3

反思《哦,十分鐘》的教學,我認爲整個教學過程給學生以最大的空間,讓他們感受、體驗、想象、表現自我,從而能夠挖掘學生潛力、關注學生的情感、讓學生體驗成功。

小學音樂課不是爲了培養專門的藝術人才,而是要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個學生的藝術潛能得到開發並使他們從中受益。所以藝術教學活動的設計應將學生對藝術的感受和藝術活動的參與放在重要的位置。小學生知道什麼是課間,十分鐘能做什麼,他們已經能尋找到身臨其境的感覺,所以我採用學生聯想回答的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再展示圖片來加深學生的印象,使學生樂於學習。《哦十分鐘》是一首深受孩子們喜愛的兒童歌曲,在學習歌曲中用視唱法,在聽一聽、唱一唱等環節中反覆感知、強化,不知不覺中自然掌握。這樣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便於學生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學會歌曲。

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我注重學生地主體發展,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建立了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在表演、演唱時讓學生自己去做,並適時地加以指導,只要他們能做、想做,不求學生如何完美,只求他們樂中學,學中樂。

哦十分鐘教學反思4

本週我帶領四年級學生學習了歌曲《哦,十分鐘》,這首歌曲是第四課《快樂的課間》的教學內容。這是一首2/4拍,D宮調式,二段體結構的兒童歌曲。曲調歡快、活潑,語言形象生動。歌曲透過對孩子平日課間十分鐘的描寫,表現了孩子們在緊張的學習後,自由歡樂的心情。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採用分段學習。第一段節奏緊湊,曲調反覆出現這一音型,鮮明地表現了活蹦亂跳的孩子們在課間輕鬆、快樂的形象和喜悅的神情。第二段音調轉爲舒展,第一樂句與第二樂句運用旋律的模仿手法。“哦,十分鐘”唱出了孩子們對課間十分鐘的由衷歡迎。

這首歌曲的情緒歡快,活潑,表現了孩子們在課間十分鐘活動的快樂心情。所以我在教學設計中,我的主旨就是讓學生在動中感受歌曲、學習歌曲、表現歌曲;所以在這節課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方案:

在課堂匯入的部分,我以聽覺領先、以興趣入手。用了《哦,十分鐘》作爲背景音樂,讓他們在聽覺中感受體驗音樂的歡快情緒;在談一些課間活動時,他們迫不及待的說出自己喜歡的課間活動內容,從學生的表情中,我感受到他們是多麼地喜歡課間十分鐘。然後透過老師的範唱來抒發一下我對這“十分鐘”的感情,請學生輕聲拍手爲我伴奏,從而再一次使學生感受和體驗歌曲帶來的愉悅情緒,爲歌曲的初步學習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

接着我用談話引導學生:“這樣唱能表現出你們在課間高興的心情嗎?剛纔所唱的就是本節課要學習的歌曲《哦,十分鐘》裏面的內容”。讓學生初聽歌曲錄音,並要求歌曲中唱到剛纔老師演唱的旋律時請跟節奏拍手。這樣,就讓學生初步整體感受歌曲,熟悉了歌曲的旋律。

我覺得本堂課難點解決的不是很理想,這首歌曲在音準方面學生們掌握的還算是不錯的,但是在節奏方面演唱得還不是很準確。特別是“043”的空拍處,學生很難找到切分音的感覺,儘管我讓學生把這個空拍處加入躲一下腳,有的學生又所好轉,但仍然未能使所有學生找到切分音的感覺。看來,學生的節奏感方面的訓練我應該在日後的教學中還要加強。

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我引導學生興趣學習,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建立了一種活潑、生動、和諧的課堂氣氛,在表演、演唱時讓學生自己去做,並適時地加以指導,力求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

哦十分鐘教學反思5

本課是人音版第七冊第四課《快樂的課間》第一課時,共有兩個教學內容,分別是音樂聽賞《乒乓變奏曲》和歌曲《哦,十分鐘》,透過兩個內容的學習,體驗課間十分鐘的快樂情感。鋼琴獨奏曲《乒乓變奏曲》的主題音樂取材於兒童歌曲《小小球兒閃銀光》,活潑歡快,表現孩子們打乒乓球是的快樂精神和熟練的球技。歌曲《哦,十分鐘》是一首2/4拍,D宮調式,二段體結構的兒童歌曲。曲調歡快、活潑,語言形象生動。歌曲透過對孩子平日課間十分鐘的描寫,表現了孩子們在緊張的學習後,自由歡樂的心情。

在設計思路方面我是這樣思考與安排的。先聽賞《乒乓變奏曲》,後學唱歌曲《哦,十分鐘》。在教學的開始,我設計了許多方法突破難點——理解變奏曲式,例如:運用演示教學法,出示卡紙引導學生數一數主題出現的次數;運用視唱教學法,讓學生熟悉與認知音樂主題;運用圖形教學法,讓學生聽辨音樂主題和變奏主題的異同。最終,學生從由淺入深的學習中,初步理解音樂的變奏。

學唱歌曲時從聆聽音樂切入,播放《哦,十分鐘》讓學生感受歌曲音樂情緒及音樂特點,透過聆聽認識認知歌曲拍子,透過教師出示板書、範唱和引導認識2/4拍的含義、強弱規律及指揮圖式,透過老師演唱和學生指揮結合,讓學生體驗2/4拍指揮圖式,並從教師的範唱中認識演唱《哦,十分鐘》聲音演唱方向。我把歌曲分爲兩部分進行教學,第一部分節奏緊湊,曲調反覆出現“5534|50|”這一音型,透過有休止符和沒有休止符來區分前8小節。第二部分節奏舒展輕快,透過出示“|55|5-|”、“|33|3-|”、“|11|10|”三條簡單的旋律讓學生視唱,透過師生接龍唱譜讓學生掌握的第二部分旋律,完成了歌曲的識譜教學。由於這首歌曲的曲譜相對比較簡單,所以透過簡單接龍唱譜和按節奏讀歌詞讓學生快速的掌握的歌曲的演唱。爲了加強音樂教學的立體性,給學生增加了打擊樂器伴奏,學生分成三個小組各自使用沙錘、三角鐵、響板打擊三條不同節奏一邊唱歌一邊爲歌曲伴奏,透過完整的演唱和打擊樂器伴奏完滿的結束本課。

在四次試教和區研討公開課展示,評課老師對我評價如下:一、教師教態親和、儒雅。二、整體教學設計框架完整,教學思路清晰,課堂氛圍活躍。學生思維靈活,樂於參與音樂活動,能感受到音樂帶來的快樂。三、最大的亮點在於學生對變奏的認識。這節課的難點在於理解變奏,透過學習了《乒乓變奏曲》後,學生初步認識、感受、理解變奏曲式的結構。變奏在教學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難度,一旦講得不透,學生聽辨起音樂主題與變奏就會難以理解。所以,本課運用了多種手段讓學生理解變奏曲式中音樂主題的變化。

但是在試教和公開課中,也有諸多不足之處:

一、肢體動作示範誤區。教師在面對學生示範動作時應採用鏡面動作而不是正面動作,充分考慮學生使用的肢體動作,老師需要給學生示範鏡面肢體動作,避免教師在使用正面動作,而學生模仿時卻在使用反面動作。

二、教學語言欠缺精煉。在教學過程中,出現口頭語、語句囉嗦、重複表達等情況,今後應在備課中把導語、過渡語、設問等重要語句透過寫稿、讀稿的方式訓練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避免出現類似情況再次出現。

三、教師關注度在教案多,學生少。由於我在不滿兩年教齡的教師,在教學中仍是關注教案較多,忽略了課堂生成要素。今後在課堂教學與備課中,應以學生爲本,把關注度集中在學生身上,避免死守教案的情形發生,今早成爲一名成熟型的教師。

最後,透過四次的試教和一次區研討公開課的研磨,在精品課中,呈現給大家是一節架構完整、思路清晰,課堂氛圍活躍。學生思維靈活,樂於參與音樂活動的課例。學生透過聽賞《乒乓變奏曲》,認識與理解了變奏,正好符合了四年級學生思維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化的過程。透過學唱歌曲《哦,十分鐘》和打擊樂器伴奏,展現了音樂課堂的立體教學的靈動性。在此,感謝評課老師給我指出了許多不足之處,讓我這位不滿兩年教齡的新教師可以今早成爲一名成熟的音樂教師。

哦十分鐘教學反思6

《哦,十分鐘》歌曲旋律歡快、活潑,語言形象生動。透過對兒童課間十分鐘的描寫,表現緊張的學習後他們自由、快樂的心情。

我設計的主旨是讓學生在動中感受歌曲、學習歌曲、表現歌曲;所以在這節課我設計了以下教學方案:在課堂匯入的部分,我以興趣入手,談一些課間活動,播放同學們課間活動的圖片,符合了學生的興趣,從學生的表情中,可以真實的感受到他們是多麼地喜歡課間十分鐘。然後透過聽範唱來抒發一下對這“十分鐘”的感情,使學生感受和體驗歌曲帶來的愉悅情緒,爲歌曲的初步學習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之後讓學生再聽一遍歌曲錄音,然後要求學生邊聽歌曲邊劃拍,老師在旁邊加以指導。這樣,就讓學生熟悉了歌曲的節奏,使下面學習歌曲降低了難度。我覺得本堂課難點解決的不是很理想,這首歌曲在音準方面學生們掌握的還算是不錯的,但是在節奏方面演唱得還不是很準確。特別是“043”的空拍處,學生很難找到切分音的感覺,儘管我讓學生把這個空拍處加入躲一下腳,有的學生又所好轉,但仍然未能使所有學生找到切分音的感覺。看來,學生的節奏感方面的訓練應該在日後的教學中還要加強。由於這首歌曲的曲譜簡單,而且學生此時已對歌曲旋律比較熟悉,所以我覺得是進行歌曲進行簡單的再創編的一個很好的時機,爲了降低難度,我先示範給學生們聽,然後再遇到學生多動腦,多想點子,讓他們自己進行再度合作創編,在樂趣中學會知識。

總之,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我注重學生的主體發展,引導學生興趣學習,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建立了一種活潑、生動、和諧的課堂氣氛,在表演、演唱時讓學生自己去做,並適時地加以指導,力求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