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金好萍《採松果》教學反思

身爲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金好萍《採松果》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金好萍《採松果》教學反思

金好萍《採松果》教學反思1

作爲一名教師,在教學中要敢於放手,相信學生能透過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有所感悟、有所發展、有所創新。課堂上比較滿意的是以下幾點。

1、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思維活躍,課堂氣氛和諧。

本節課以學生喜歡的童話故事爲具體情境,引導學生髮現其中的數學資訊,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學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而是積極主動地去思考、去探究、去交流,教師不用刻意地去牽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也不用刻意地去調整自己的注意力,在自然平和的氣氛中學會了知識,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2、關注學生髮展,注重學科間滲透。

由於教材主題圖提供的相關數學資訊相對較少(只有25和4),因此給予學生表現的機會相對就較少。於是學生在提出問題時,只能從語言的不同表述方式上與別人有所區別, 纔會出現了一個減法問題的三種不同的提問方法,教師給以高度評價並全部展現。這也體現當前的學科理念:學科本身並不是核心內容,它們只是一種促進學生髮展的媒介。另外如編故事、闡述自己的想法、對自己和他人的評價等,都是在關注學生的發展,已超越原來所謂“數學”學科的範疇。

3、瞭解學生原有認知水平,促進學生主動地、個性化地學習。

本節課內容相對簡單,學生在課前已經有了初步的認知,因此,在課上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研究,體驗知識形成與獲得的過程。在算法的'探求上,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自我選擇口算、擺小棒或是撥計數器,使得不同水平的學生獲得不同層次的發展。收穫的多少可能不同,卻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

金好萍《採松果》教學反思2

《採松果》一課是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第三單元《加與減》中的第二課,主要學習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不進位不退位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課堂開始,我創設了“小松鼠與松鼠媽媽採松果”的情景,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髮現數學資訊、提出問題,透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索“25+4”、“25-4”的算法,總結得出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不進位不退位算式的算理。

回顧這節課的教學過程:我覺得自己做得較好的方面有:

1、 利用有趣生動的情景引入課題,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後讓學生說說圖中“25”“4”這兩個數的組成,即複習以前的知識,也爲後面探討算理做了很好的鋪墊。

2、 在學習算理時,透過學生動手擺一擺小棒、撥一撥計數器,明白個位與個位相加減,相同數位相加減的算理。學生由形象的擺小棒、撥計數器到抽象的總結出算理,便於學生理解掌握知識。並且這個過程很好的額體現了學生的主動性,增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但這節課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比如學生動口表達的機會不夠,在課堂上應該多讓學生動口表達算式的算理,才能啓到鞏固知識增強學生表達力的作用。還有我覺得這節課的評價語言不夠豐富,教師語言不過兒童化。

透過這節課的教學,今後我要更加關注學生,專研教材,多向優秀老師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金好萍《採松果》教學反思3

本節課的教學,我是根據新課改要求進行備課、授課。在授課過程中是從學生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一些適合兒童特點的、生動有趣的情境,使學生積極的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在彼此合作交流和活動中逐步形成數學知識,掌握學習方法

成功之處:

1、透過創設“採松果”這樣的情境,引導學生提出有關加減法的問題,激發了學生學習慾望,使學生都積極欲試,強化了學生的思維。

2、透過採取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促使學生能夠主動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同時也讓學生學會了學習,掌握了學習方法。

不足之處:

1、鼓勵學生算法的多樣化。在本節課中,一些強調計算方法的總結,似乎牽制了學生的思維,不能留出時空讓學生解釋算法的靈活性、合理性。新理念強調適合學生的方法纔是最好的方法,教學充分相信學生,讓他們去研究、去發現不同的算法,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這樣就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意識。

2、要引導學生在“趣”中感悟和發現,教師的教學首先要注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但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在感興趣的同時,有所感悟和發現。否則就會使我們的教學流於形式,要讓我們的學生在思維訓練層面上得到更有價值的東西。

3、開發一些數學遊戲,使學生在“樂”中學,“愛玩”是兒童的天性,教師要善於創造多種數學遊戲,並把知識寓於遊戲之中,讓學生在遊戲中快樂地不知不覺地學會知識,技能得到鍛鍊,智力得到開發。讓學生在“玩中長智,樂中成才”,這將是教育的最佳境界。

4、教學節奏太緩慢,學生的語速不夠,語言的完整性還沒有訓練到位。

5、過於強調口訣的倒正,口訣是強化記憶的輔助,只要計算正確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