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美術教學反思7_小學美術教學反思

身爲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美術教學反思7_小學美術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美術教學反思7_小學美術教學反思

美術教學反思7_小學美術教學反思1

透過《我和昆蟲》一課的學習,使我深刻的瞭解到利用各種遊戲、猜謎語、講故事等方式方法,更能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慾望,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氣氛中學習,從而,更高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喜愛小動物是孩子的天性。千姿百態的昆蟲形象能極大地引起兒童的興趣。學生在課堂上看見書本上和我提供的各類昆蟲作品,每個人都非常開心。尤其是教材上的圖案,那絢麗的色彩,那展翼飛翔的優美的舞姿,那斑斕的花紋條理,讓學生們都沉浸在無盡的遐想中。我讓他們欣賞,相互議論,用心的看和感受,自由的站起來說所知道的昆蟲的各種知識。並模仿一種你喜歡的昆蟲的動作。讓他們瞭解千姿百態的昆蟲形象,並來想象一下自己和小昆蟲玩耍的感受,用自己的雙手來畫一畫自己是如何與自己喜歡的小昆蟲一起玩耍的情景。

學生不僅從自身的表演中得到了樂趣,並且感受到了成功的快樂。

透過這節課,是我明白了美術課的真正魅力只有透過“學中玩,玩中學”,豐富自己的教學設計,才能夠寓教於樂。只有我們在教學中肯花心思,下功夫,就能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加豐富多彩起來,從而,調動和激發學生的熱情和積極性。讓我們朝着這個方向努力吧!

美術教學反思7_小學美術教學反思2

一把看似簡單的茶壺卻烙着鮮明的時代印記。對於中國人來說茶,壺不僅是一種實用器皿,它還是一種祖國藝術文化。本課以壺爲對象,在對學生進行泥塑方面訓練的同時,既培養愛國主義情操,又提高了學生對傳統藝術的審美鑑賞能力。六年級學生有一定的形象思維,對事物有一定的認識,並開始瞭解生活和社會。學生的心理特徵,好奇、好動、好讚賞,泥巴對學生來說是最輕鬆愉快,一團泥巴捏出形狀就是成功,爲此學生自主積極參與。

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環境,我採用有效地教學策略培養着學生的能力,在欣賞圖片時,除了讓學生了解基本的特點、形狀,觀察比較,還啓發他們看茶壺像什麼,聯想它們與人和動物等其它物體相似之處。思維的缺口被開啟後,學生的創作思維異常的活躍,孩子們爭先恐後地說着自己所觀察到的及所聯繫到的:把茶壺與人聯繫起來,壺蓋也成了小帽子;由壺嘴想到了鼻子……。有了這樣的啓發引導,孩子們便在觀察中大膽想象,塑造了一個個奇異的童話世界。如大象壺,海寶壺,雙龍壺,兔子壺、舞蹈壺……。教學中的引入猶如發酵粉,使學生想象的細胞迅速膨脹,使他們有意識地把不同形狀的物體連在一起,創造出嶄新的形象。

美術課堂上積極創設每一個環節的,讓學生在愉悅寬鬆的學習環境下,認真觀察,積極思考,自主創新,發展美術實踐能力,激發創造精神。

美術教學反思7_小學美術教學反思3

長期以來,美術一直是一門不被學生、家長、老師重視的學科。而現行的教學改革又不可能立刻解決這種矛盾。那麼,有什麼方法能讓學生在課堂短短的幾十分鐘的時間裏掌握一節課的內容呢?

一次偶然給了我不小的啓示。

我經過一個班級門口,有一個學生問我下節美術課上什麼內容,我想了一會兒說:“你們想上什麼課?”他回答我:“手工課。”我一驚,這叫我怎麼辦?還有兩節課的時間,而我現在一點準備都沒有。我急忙回辦公室,着手準備。想了一會兒,我決定讓學生學習剪紙。剪刀比鉛筆更敏捷,一剪在手,就可以輕鬆隨意地表現自己心中的想法,可是憑空剪出一幅圖對學生來說並不容易。

上課了,我走進教室,發現今天學生都瞪大眼睛看着我,好像在期待什麼。一開始我沒有告訴學生怎樣來剪紙,而是告訴他們今天製作的主要材料是蠟光紙。然後,叫學生一起討論怎樣才能把蠟光紙剪成爲一件精美的手工藝作品。意想不到的是學生的積極性比以往都要高,討論異常激烈。方案出來了,學生出乎我意料的創造性又一次讓我震驚。這一節課,我知道我成功了。同時我想到了以前的課,找到了以前的誤區,頓時我恍然大悟:原來孩子的興趣纔是最重要的。

那麼學生的積極性怎樣才能調動起來呢?怎樣才能激發其興趣呢?對此,我對我的教學進行了一些調整。

對於教學大綱,我先去掉枝葉,從中選擇了一些比較適合學生,學生感興趣的內容。然後,把進度調慢,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來掌握這些他們喜歡的東西。比如說,在繪畫這方面,我不給學生一個題目,而是給學生一段時間、一個要求和一些工具的選擇及應用。每次—上課,再對一些出現問題的學生進行糾正、鼓勵;而一些畫得好的學生則進行表揚,把好的作品貼在黑板上讓大家欣賞點評。有時,我—邊給學生修改着作品,一邊告訴學生再好的畫家也不是天才,而是經過刻苦的長久的努力才成功的。

在手工課上,我讓學生走出課堂,到課外尋找內容。在操場上,學生找了一片樹葉,我就教學生做一幅樹葉畫;學生什麼都沒找到,我就叫他找來一些廢年曆紙,做成一幅漂亮的粘貼畫;學生拿出一些卡紙,我就讓他做一串彩色的星星和自己喜愛的書籤。學生看着自己的一件件作品,瞪大眼睛,或許他還不相信自己會做出這麼漂亮的東西來,一下子學生們的積極性就上來了,學習緊張的神經也放輕鬆了。現在,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而我上課也輕鬆了許多,或許這就是“寓教於樂”道理吧。

藝術源於勞動、源於交流、源於娛樂活動,而興趣的發現與培養也正是在這中勞動和活動中建立並達成的。所以只有讓學生在自己高高興興地參與實踐中,才能使得他們的思維高度集中,創新的火花迸發,從而在不知不覺中把課堂知識掌握了。

作爲一名美術教師,我常思考:素質的培養在於有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而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源於興趣,興趣是創造的動力。教師要在教學上利用多種方法激發學生興趣,把興趣作爲點燃智慧火花的導火索,充分發揮學生內在的潛力,使之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恩格斯指出:“就個別人來說,他的行動的一切動力都一定要透過他的頭腦,一定要轉變他的願望的'動機,才能使他們行動起來。”可見,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帶着愉快的情緒參與到學習創作中,是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條件。而且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那單一的,枯燥的美術教學已遠遠不能適應當前的學生。我們作爲美術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根據學生自己的需要來設計美術課堂的教學,從而使每一個學生都在良好的情緒中透過豐富新穎的教學內容、方法等不斷獲取新知識,創造新作品,把學生帶入美妙的學習樂園。

美術教學反思7_小學美術教學反思4

在學完了《色彩的色相》之後,緊接着學習《色彩的明度》,學生們對色彩的明暗、深淺、濃淡所對應的明度的高低理解的非常清晰;還很快想出了好幾種改變色彩明度的辦法,比如顏料加水可提高明度,加黑色、白色來改變明度,還有如果用彩鉛、油畫棒,用力程度不同明度也不同……讓我覺得異常的順利。

瞭解了色彩的明度在生活中及藝術設計中的應用後,學生們開始來創作簡單的有色彩明度變化的作品。由於一節課的時間限制,我讓學生們畫比較簡單圖案。有的學生用顏料來畫,有的學生用彩鉛,還有的學生用彩筆,不同的工具畫出來不同的效果。沒想到的是,用彩筆畫畫的同學,選擇同色系裏由深到淺的顏色來漸變塗色,搭配的很合理,色彩鮮豔,效果很好。

在畫畫時,有個學生告訴同學說:“快看,漸變色!”感覺他的語氣是那樣的驚奇,驚喜,好像發現了什麼新寶貝,用色彩明度漸變畫出的畫顏色這麼好看,這麼協調。奇怪的是,這節課學了用了他記住了,下節課如果換個主題的繪畫,他就不會用漸變色了。還比如之前學過了遮擋和透視的近大遠小,在今後的繪畫中也很少用到,不能很好的運用之前所學的知識。

我覺得美術課也需要經常複習,讓學生有意識的運用以前學習的好辦法,只有這樣不斷的積累,自己的繪畫水平才能一步一個臺階的更上一層樓,否則只能是原地踏步走。

美術教學反思7_小學美術教學反思5

說實在的,到現在爲止,自己對怎樣上好一節課還是把握不好。於是這節課我便想解決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畫出一艘船。

我沒有華麗的語言,更沒有什麼創新出彩的點,就是想讓孩子們能真正學到東西。於是這節課,雖然想講的內容很多,但是實施到課堂中,還是截取了一小部分。

在中間環節上,我出示了一些船的圖片,孩子們很感興趣,都大聲的說話,這時,我沒能很好的控制住課堂,教室裏一片聲音,讓我感到很頭疼。而後我的語言開始囉嗦,並且音樂也出現了小小的差錯。最後的展示推選了三個小組的代表,很平淡。拓展環節是透過其它材料來製作船。

這節課,很一般。上完以後感覺自己又不會上課了。而我心裏一直在想:美術最基本的是什麼,就是交給孩子正確的認識美,用美術的語言去繪畫,去感受。而我們現在卻一直提倡創新,什麼是創新?我有點摸不着頭腦。創新的同時需要關注孩子的個性成長,需要考慮孩子是否真正學到了東西。所以,我覺得目前最重要的是把一些最基礎的美術知識教給孩子。<

美術教學反思7_小學美術教學反思6

透過本課的教學,學生學會了簡單的設計圖的畫法,學生能夠畫出簡單的設計圖。在筆的設計中學生體現了非常豐富的想象力,大家爲自己設計的筆加裝了各種不同的裝置,什麼電扇呀,太陽能電池呀,還有的學生設計出了智能筆,實在是很有意思。

在這節課中,我個人覺得我對學生的引導是較爲成功的。教科書中的範圖多是科幻風格的作品,什麼加指南針呀,加手錶呀之類的。爲了啓發學生的想象力,我設計了兩種不同的風格,作爲補充範圖,第一是唯美風格的黃金羽毛筆,第二是可愛風格的不倒翁筆。我在向學生介紹完了書中的筆之後,又出示了自己的掛圖。使學生得到較好的啓發。讓學生知道設計的思路有不同的傾向,這個世界豐富多彩。從學生作業來看,學生的作業,很適合學生年齡特點,設計圖中的圖像、尺寸、材料和功能介紹,形象生動的。透過本次課的學習,學生們相互啓發,開闊了思路。這對於培養創新精神,養成善於關注身邊事物的習慣是有幫助的。

美術教學反思7_小學美術教學反思7

卡通形象是最受孩子喜愛的,小朋友們最熟悉的形象。從開學初發到課本時學生們就對這一課充滿期待。本課以激發學生興趣爲前提,使學生認識到“原來熟悉的卡通形象也是美術作品”。以此來提升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在濃厚興趣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用語言表達自己對美術作品中形與色的感受,以及對真、善、美的認識。從而發展一年級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這節課的難點是讓學生認識卡通造型是經過誇張處理的。

我解決難點的方法是讓學生透過課件直觀的觀察卡通明星的造型,並拿生活中的事物做對比,教師引導的方法來解決。以豬八戒爲例,先讓學生說說豬八戒有哪些特點,再引導學生和生活中的豬對比有哪些改變,介紹並強調這是運用了誇張的手法。本節課和學生討論的是動畫片,能在一年級學生間引起很大的共鳴,學生又熱衷於表達自己的看法和卡通人物的故事,很容易出現語無倫次的現象,但經過引導,這個現象改觀了很多,大部分學生能流利的表達自己的看法,別的小朋友也能聽的清楚。學生透過本課也瞭解了動畫片是在現實的基礎上進行了誇張處理。

美術教學反思7_小學美術教學反思8

好多孩子運用在做“有趣的半圓形”時學過的將一個圓形對摺的方法用彩色的卡紙做出了會搖的半圓形,但再怎麼辦他們就不知道了。我適時地引導他們:有哪些會搖的東西象半圓形?這一下子,孩子們有辦法了,透過改造與加工,騎着小人的小木馬、露出半個嬰兒頭的小搖籃……這些會搖的玩具真不比商店裏的玩具差!我用紙條折出了一個半圓形,貼上馬頭,再做了一個小人貼上,也做了一個會搖的小木馬,請學生玩一玩。

結果他們發現:怎麼這個小木馬光倒呀?“是呀,誰來幫幫老師?”我想他們求助。透過討論與試驗,孩子們用自己的方法解決了重心問題:在半圓的圓弧裏找一個合適的位置放上一塊橡皮,用雙面膠固定,小木馬終於在一定的範圍內搖來搖去了。聰明的孩子們又把這種方法用來爲蛋殼不倒翁等自制會搖的玩具的設定重心。“我們的玩具都能‘聽話’的搖了!”成功的喜悅綻放在每一個孩子的臉上,

當然,最高興的還是我。在這一節課裏,“自主、合作、探究”的課堂教學新理念得到了很好的貫徹,而且這種貫徹是無痕的,是學生自己要求的。透過近一年的課堂教學改革,學生們已經適應了新的教學理念下的教學方式,能夠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了。我希望這種學習方式能夠使他們對學習保持持續的興趣,希望他們這一代人能夠充滿創造熱情的走向人生之路。

美術教學反思7_小學美術教學反思9

整堂課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很高,各種繪畫工具的提供不但沒有讓他們手足無措,反而使其如魚得水,想出了各種點子來進行創作,有剪貼,有拓印,更多的是用彩筆直接畫。最有趣的是學生們在圖畫旁邊寫的那些文字,使畫裏的物體頓時充滿了生命力。沒有了教室裏四面牆的束縛,學生們顯得很自由,交流更多。學生之間的評,用他們自己的眼光去評價自己的事,更爲公正,也更易使被評的學生接受。但教學過程中出現一些問題,如學生的協作性差,完成作品的耐性不夠等。總的來說,經過此次教學,我有以下兩點深刻體會:

1、幫助學生多觀察,培養學生有耐心。

學生經常遇到畫不深入的問題,是因爲他們沒有掌握對事物觀察的方法,觀察得不夠仔細,導致描繪不細緻。這就要求教師要帶領學生多練習,培養高度的耐心,提高觀察的能力。

2、啓發學生多想像,引導他們多練習。

學生的想像力雖說是天生的,但要求想得有意義、有意思,還得有教師正確的啓發與指導,使他們從生活中得到切實的體驗,並將活動中的感悟表現出來,多想、多練,這樣才能達到熟能生巧的程度。<

美術教學反思7_小學美術教學反思10

《我們身邊的痕跡》是一節抽象的造型表現課,它強調的不是對形象的把握,而是要求學生透過實際體驗與造型遊戲,運用基本造型語言表現對環境觸覺的獨特感受。根據老師課堂上設計的活動及作業來看,效果還算不錯,能潛移默化地傳授知識點,學生也能從畏懼的心理逐漸產生強烈的自我表現欲。但是要用抽象的造型語言來表現感覺難度很大,很難讓每個學生都能做到的。雖然整個教學過程由淺入深,層層深入,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還有個別學生只是跟在背後熱熱鬧鬧地“摸”,“畫”的時候卻無法按照要求用點、線、面、符號、色塊來表現。因此,在輔導學生時,差生應得到更多的關注。課堂的延伸應有深度。在本教學活動的延伸部分,讓學生回家後透過嗅覺、聽覺來進行感受,一句話的交代比較較輕描淡寫,沒能更好地挖掘知識的深度。一堂課過後,學生只模糊地認識到對身邊事物的“感覺”是可以表現的,而對它美在哪裏、這樣表現有什麼意義等還是渾然不知。所以我想,如能讓學生欣賞一些抽象派大師的作品,讓學生明白原來用抽象的畫法可以產生這麼美的作品,使他們從小就懂得藝術的奧妙所在,這將會震撼他們幼小的心靈,對他們美術的學習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美術教學反思7_小學美術教學反思11

這節課我在教材的把握上比較準確,抓住了教材的重、難點,重點:學會用幾何圖形、不規則形及點、線、面來裝飾適合圖形的紋樣。難點:確定骨架變化方式並利用骨架線來畫出適合紋樣的結構,並且設計的圖案要適應骨架變化產生的美感。在課前的研討中我們針對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做了詳細的分析,準確的抓住了教材的用意,透過多媒體課件把豐富多彩的美麗的適合紋樣展現給學生,並且啓發學生仔細觀察,找出他們規律並用自己的話總結適合紋樣的特點,從而突出了重點。並且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並且在此基礎上能夠再引導學生看教材,掌握了適合紋樣的概念。我透過課件把設計步驟一目瞭然地展現給學生,使學生知道從那裏下手去畫,解決了難點,本課我也基本上達到了既定的教學目標,學生基本上了解了適合紋樣及特點,能夠按步驟動手設計簡單的適合紋樣,感受到了適合紋樣的美感。

美術教學反思7_小學美術教學反思12

紙版畫製作的方法很多,我在教學之前嘗試了幾種簡單的方法,根據學校的現有條件和學生的動手能力,我選擇了用紙板進行繪畫剪貼再拓印。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談論自己生活中的趣事,透過展示、講解,讓學生了解幾種常用的紙版畫製作方法。因爲三年級時所學的《天然的斑紋》一課,已讓學生了解了“拓印”這種繪畫表現形式,所以對於紙版畫,學生透過我的講解、演示,很快便理解了剪貼製作的原理,學生興趣濃厚,紛紛製作出了合格的底版。在學生拓印時,我引導學生採用反覆拓印的方法,來彌補因爲時間關係而造成的底版上人物景物製作太過單一的缺點,使畫面顯得豐富了起來。學生在製作的過程中體驗着拓印成功的喜悅,感受着紙版畫的特殊效果。我在巡視指導的過程中發現有的學生卻並沒有完全採用這種方法,而是把凸版和凹版相結合,製作出一幅特殊的紙版畫作品。我想,怎樣讓學生的紙版畫表現形式和表現效果變得豐富多樣一些呢?製作工具和材料不難找到,難在該如何引導和鼓勵學生採用自己喜愛的方法對材料工具進行創造性使用,製作出內容豐富、造型美觀的紙版畫作品。

美術教學反思7_小學美術教學反思13

本學期我擔任了二年級和六年級的美術老師,作爲一名非專業的美術老師,在剛開始教授這門課時心裏是犯怵的。所以一開始我主要教學生畫簡筆畫,沒想到我畫在黑板上的簡筆畫還不錯,大概簡筆畫真的比較好畫,學生看到黑板上的各種可愛的簡筆畫很感興趣,每個人都興味盎然地拿起畫筆和圖畫本,開心地畫起來。或許正是因爲我不是專業的美術老師,所以對學生的作品沒有太多的苛刻要求,以鼓勵爲主,偶爾指出學生的某些不足,所以每個學生都畫得很開心。

學校裏沒有彩筆等教學工具,也很少有學生有彩筆,彩鉛,蠟筆等東西。於是,我在網購了一批美術教學工具,十一假期結束之後就從家裏帶過來了。第一次把彩鉛和蠟筆帶進二年級教室時,學生們都睜大了眼睛,有了彩筆的美術課堂也變得鮮豔生動起來。由於我一直都是以鼓勵爲主,學生們對自己的畫作大概都充滿了信心,於是我這個“打醬油”的美術老師不時地收到學生送的畫作,上面還寫着他們的祝福語,學生們還養成了用畫作向其他各科老師表示祝福的習慣。

後來,我又在美術課上教學生摺紙,學生們也很感興趣。於是,一時間各科老師又不時地收到學生的摺紙作品,讓我們這些老師們不由得感嘆:這真是甜蜜的負擔啊!

下學期的美術課我想更多地利用網絡資源,讓他們更系統地學習美術。

美術教學反思7_小學美術教學反思14

一節課下來,每個孩子都興奮不已,戴着自己的虎頭帽,蹦蹦跳跳,可愛極了。在整堂課的學習過程中,我充分調動了孩子們的眼、耳、手和大腦的思維,孩子們時刻處於積極、興奮、熱情的狀態,他們在輕鬆自由的教育氛圍中充分釋放了自己的心靈。在他們的作品中,凝聚的是孩子們的智慧和熱情。

教學初始就運用老虎聲音的衝擊力震撼學生,馬上緊緊吸引住了孩子們充滿好奇的心。然後介紹虎頭帽的人文精神,拓寬孩於們的知識領域。 “虎”的寓意,使孩子們增強對民間藝術品的理解,對傳統美術的繼承。比較虎頭帽和真老虎圖片,探究工藝美術的誇張法。自主學習虎頭帽的製作過程,分析其材質、製作方法、步驟,使孩子們頭腦中有一個很好的條理,爲創作打基礎。學生製作的同時,不時提醒孩子們做出有特色、有創新的漂亮作品來,使其明白創作的過程就是創新的過程。

透過互評、他評和自評,鍛鍊孩於們的欣賞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美術教學反思7_小學美術教學反思15

《點的魅力》去年也上過這一課,但到今天爲止對這一課一直理解不了。

上課時就只按照課本上的要求引導學生感受點在不同位置給人的感受。學生的感受力是驚人的。圖1,有同學說有下落感,這和課本上的一致。有同學說有上升感,彷彿馬上要飄出去了。這一點就難能可貴了,說出了自己的感受。在老師的鼓勵下,接下來的說法就顯得更加豐富、思維開闊。圖2,有同學說有落地感(即安定感)、還有準備發射感。看到學生的思路開啟了,我就相機設計了圖3。這一設計果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有同學說有被吸引感;有起跑感等等。最最可貴的是四年級二班的徐萬昶同學,他說:有偏重感,感覺畫面一邊輕,一邊重。這一語似乎道破了天機,點醒了我。原來不同位置的點就是不同物象在畫面中的構圖。巧妙的利用人們的視覺感受構圖,畫面纔會具有美感。原來,這一課和前一課《聚與散》構成了一組聯繫密切的單元:構圖單元。哦,發現了這些真好。教學相長,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