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中班語言活動《蝸牛搬家》的教學反思

蝸牛搬家是中班《勇敢的我》主題活動中的一個語言活動,故事中小蝸牛因爲怕這怕那猶豫不決最後搬家沒有成功。針對中班幼兒的年齡特徵我制定了這樣的目標:理解故事內容,學說故事中角色的對話;知道小蝸牛因爲害怕困難所以搬家沒有成功,萌生克服困難的勇氣。

中班語言活動《蝸牛搬家》的教學反思

活動一開始,我出示了一隻不開心的蝸牛進行匯入,蝸牛開心嗎?引導幼兒關注蝸牛的表情,知道蝸牛很不開心,帶着蝸牛爲什麼會不開心這樣的問題進入故事傾聽。本節課我主要透過三個環節進行的。第一個環節是幼兒透過傾聽故事第一段,瞭解蝸牛爲什麼搬家。在這一環節中部分幼兒認爲蝸牛住在石縫裏是很舒服的。出現這一問題的原因在於幼兒沒有理解“日曬之苦”這個詞的意思。幼兒結合天氣情況、親身感受,能夠理解“風吹”,冷,不舒服。但他們認爲“日曬”,暖和,是舒服的。針對這一問題我先讓幼兒想一想,我們觀察過蝸牛,它們喜歡在什麼地方生活。然後再讓幼兒回憶,夏天戶外活動時,小朋友們都喜歡涼快的地方玩,不願在太陽底下游戲,知道太陽曬,熱,不舒服。第二個環節重點是讓幼兒學說蝸牛與蜜蜂、蝴蝶、青蛙之間的對話,感知三個小動物幫助蝸牛搬家,但蝸牛都找出種種原因(害怕困難)沒有搬。問題出在蝸牛與青蛙的對話上,“天潮地滑,小土崗的.斜坡爬起來很吃力。”這句話幼兒說起來很繞口,我忽視了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爲此我降低難度,把這句話改爲“下雨了,小土崗的斜坡太滑,會摔着我。”幼兒結合親身經歷,知道路滑,容易栽跟頭,易理解,說起來也簡單多了。第三個環節是讓幼兒把自己想象成蝸牛並結合生活實際,用拋出問題進行討論來學習,當我提問“你是小蝸牛你會因爲天氣不好放棄搬家嗎”,發現幼兒一下沒反應過來,我立即意識到是我的問題幼兒不理解,“放棄”一詞對這些孩子來說很陌生,於是我立即調整爲“如果你是小蝸牛,朋友們來幫你搬家,你搬不搬?”馬上就有幼兒說:我會搬!我一定搬!不管颳風下雨我一定搬!當我問及幼兒:你平時上幼兒園的時候有沒有碰到天氣不太好的時候,你有沒有因爲天氣不好不上幼兒園呢?幼兒回答都說會上幼兒園,讓幼兒明白蝸牛沒搬成家是因爲害怕困難,從而教育幼兒要做勇敢的、不怕困難的好孩子,並萌發戰勝困難的勇氣。

整個教學活動下來,我覺得故事的內容很獨特,裏面的對話工整、有序,闡述的道理明顯、易懂,整個環節把握的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