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初中教師數學教學反思範文(精選5篇)

身爲一位優秀的老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初中教師數學教學反思範文(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初中教師數學教學反思範文(精選5篇)

初中教師數學教學反思1

已近期末、自己回顧一下我們老師很多好的教學方法給我以很深的印象,這是自己對我們教師課堂教學的一些感悟。

一、充分相信了學生的能力

在教學中,全體教師充分地信任學生,維護學生的自尊心,建立學生的自信感,不在擔心他們會有什麼怪想法,放手讓他們大膽地去說、去做、去思考,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因爲不害怕犯錯誤而勇敢地對老師、對書本、對所遇見的事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培養出了具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才幹的創新型人才。

二、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

現代教學不再是老師單純地教學知識,而應是老師教給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以及主動進取的意識,只有這樣,培養出的人才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因此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就成爲現代教學中最重要的內容。各科教學中都抓住學科的各個環節,讓學生自主參與學習活動,以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

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教師還有一個民主的心態,與學生進行近距離的溝通和交流,打破教師一言堂的局面,允許和鼓勵學生在課堂中敢於發言,勇於發表自己的見解。

(二)樹立激勵的評價課堂。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善於應用“肯定、激勵”的課堂評價,如“讚賞的點頭、肯定的話語、讚許的目光”,這些對於教師來說看似微不足道的舉動,對於學生來說卻是巨大的精神鼓勵,這些微不足道的鼓勵,卻能夠讓敢於發表自己見解的學生有成功的情感體驗,而這種情感體驗所蘊涵的的內能是巨大的,這些巨大的能量能夠充分地激發學生強烈的參與意願和學習動機,能夠大大地促使學生熱愛課堂和熱衷學習。

(三)創設適宜的問題情境。精心創設適宜的問題情境,提出一些有利於學生思維培養的,特別是能激發學生探究慾望、激勵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有價值的問題,從而在這種質疑與探究的過程中,增強思維的靈活性、培養思維的科學性,同時還能夠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形成強烈的創新意識。

初中教師數學教學反思2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豪不起眼的鄉村中學教師,我覺得作爲一個好老師,首先要愛孩子們,包容孩子們的童心,用孩子的心和孩子們相處,我不是神,只是一個普通的人,或許在工作中也有這樣那樣的失誤,但我會努力去愛我的學生們。我有效課堂教學有了科學的定位思考,對如何有效教學形成了獨特的見解。

1、上課,一般採取三個層次:一是個人自己試講,備課組全體聽課、研修組長參與;二是第二次試講,研修組全體聽課,教導處參與;三是公開課,學校公開課,全體本學科老師、學校領導參與。

2、培養積極探究習慣,發展求異思維能力。在教學中,閱讀者對語言意義、語言情感、語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知識積累、認識能力、理解水平有關。爲此,在教學中,構建數感的理解、體會,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各抒己見。在思考辯論中,教師穿針引線,巧妙點撥,以促進學生在激烈的爭辯中,在思維的碰撞中,得語言的昇華和靈性的開發。教師應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後,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透過辯論,讓學生進一步認識了自然,懂得了知識無窮的,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體會學習是無止境的道理。這樣的課,課堂氣氛很活躍,其間,開放的課堂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教師也毫不吝惜地讓學生去思考,爭辯,真正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了自我價值。這一環節的設計,充分讓學生表述自己對數學的理解和感悟,使學生理解和表達,輸入和輸出相輔相成,真正爲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3、評課,首先是個人說課,談感受;第二是參與聽課老師評課,評課的重點圍繞課標理念、圍繞研究點突破、圍繞學生主體參與,所有聽課老師必須人人發言;第三是主任點評總結,由聽課的領導進行點評。

4、換角,今年新課程全員培訓又到了,怎樣創新培訓模式,才能鄉村中學教師進一步理解掌握新課程的理念和方法,才能夠均衡地、高質量地實施新課程筆者總結反思這幾年來新課程的培訓方式,探索出一種新的培訓模式——換角培訓。即參訓教師角色換成中學生,培訓者角色換成中學教師,培訓過程相當於中學課堂教學過程。透過換角培訓,參訓教師體驗並感悟新理念新方法的每個細節及其作用,品嚐和理解新課程理念,使他們在培訓後得到較大的收穫和提高。

5、注意新課匯入新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譬如,在匯入新課,讓學生一上課就能置身於一種輕鬆和諧的環境氛圍中,而又不知不覺地學語文。我們要根據不同的課型,設計不同的匯入方式。可以用多媒體展示課文的畫面讓學生進入情景;也可用講述故事的方式匯入,採用激發興趣、設計懸念……引發設計,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啓學生學習之門。

雖然在工作中我們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這離我們所追求的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集體備課、研修活動培養了教師理解和把握教材的能力,喚醒了教師推進新課程的意識,中學數學研修組正在逐漸由“經驗型”向“反思型”和“研究型”羣體發展。在我們看來,課改與教研是一個永恆不變的主題,下學期,我們還要把教後記只注重對具體實踐結果的粗淺回顧,提高到對實踐本身的深入反思,使“研”更有深度;同時有效地利用數學教師的博客,與同行交流思想,爲學生提供服務

初中教師數學教學反思3

一、引進有效的教學方法

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對提高整體教學的有效性有很大的幫助,以初中函數的教學爲例,初中三年級就開始引入了函數的相關概念;一般而言,學生會根據教科書中給出的函數方程進行簡單的計算,教師也只是把一些公式教給學生。讓學生進行一味的數據計算。在這種情況中,學生只能認識到函數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根本不知道函數到底是怎麼來的,也不知道對稱軸、截距到底是什麼;所以,教師要改進方法,進行有效的初中數學教學。

而數形結合則是一種很好的、能實現有效教學的方法之一;數形結合也就是教師要根據函數題畫出相應的函數圖形,以便於學生能更加清晰、明瞭地理解數學函數的相關概念和性質,能快速理解那些抽象難懂的問題;當然,這也就能有效地爲接下來的高中函數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把抽象知識變爲了具體的知識;綜上所述,教師應在初中函數的教學過程中改進、並利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以不斷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質量。

二、進行激勵性教育

在學習的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會希望得到教師的表揚和稱讚,因爲在學生眼裏,教師的嘉獎是教師對自己的肯定;在這種動力的驅使下,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了激發,就會將學習當做是一件幸福的事;這也就從側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是快樂學習的具體表現形式之一,“鼓勵別人一句強於指責別人百句”,這是一句英國的諺語。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無時無刻不得到別人的肯定與認可,誰都不希望自己總是被別人指責。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每位教師也應該多鼓勵自己的學生,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增進師生之間的交流,使學生能夠毫無顧慮地向教師提問,這樣就不會出現因爲畏懼而不敢提問的情況。反之,學生學習的熱情降低,學生消極對抗教師,師生之間的距離也拉遠了;這樣的做法既不利於學生初中數學的學習,也對教師的工作產生了極大的威脅。

三、寓教於樂的教學

在平時的學習中,教師要採取寓教於樂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適當地加入相對應的數學遊戲,讓學生勞逸結合,實現既在娛樂中學習,又在學習中娛樂的教學和學習效果。透過這種方式,學生認識到學習是一件有趣快樂的事,並不是一件枯燥無味的事情。例如,針對初中數學書中的幾何問題,教師就可以舉辦一個叫做“輔助線”的遊戲。

遊戲大致內容是教師將學生分組,並且給出一個幾何的圖形,讓小組思考該如何做輔助線,並且思考一下假若加入這條輔助線,會對解題有什麼樣的幫助,隨後再繼續深化,討論一下加入一條輔助線後,會不會產生另一個新的問題,從而使所有學生都參與到這個活動中來。這種教學模式可以採取舉手搶答的方式,搶答成功就會得到相應的分數,在遊戲活動最後,累計分數,得分最高的小組會獲得獎勵。這種遊戲的方式,能讓學生在愉快的學習中加深對函數知識的理解,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也是提高初中教學有效性的方式方法之一。

四、總結

總體來說,初中數學的學習是學生邏輯思維開發的最初階段,是高中數學教育的基礎。所以,教師有必要加強初中數學教育的有效性研究。以上筆者針對如何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方式方法做了初步探討,希望能夠給今後初中數學的有效性教學的發展做出一定的貢獻。

初中教師數學教學反思4

我從事初中歷史教學2年,期間常向同事請教並商討歷史教學問題,探究歷史教學新方法,對歷史教學進行探討與學習。

長久以來,學生是在教師指導下,被動的學習,死記硬背。透過對教育改革方面的學習,我瞭解到,目前教育改革的一個重點就是透過教學目標、內容和方法的調整,幫助學生改變原有的單純接受式的學習方式。現在在教學工作中談到的有效性教學,要求在開展有效的接受學習的同時,形成一種對知識進行主動探求,重視解決實際問題的主動積極的學習方式。爲學生建構一種開放的學習環境,提供一個多渠道獲取知識、將所學的知識加以綜合應用與實踐的的機會。這樣對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充分開發學生的潛力具有重要意義。

作爲一線的中學歷史教師,如何把教育改革中的新要求應用到日常的教學實踐中呢?

(一)抓好理論學習和培訓。

“一個優秀的教育者首先是優秀的受教育者”,因此每一位教師要強化學習的意識,加強學科理論和教科理論的自學。我在本學期做法如下:

1.歷史教研組舉行一次教學理論讀書會,結合教育教學實際暢談交流讀後感受;

2.經常進學校閱覽室,廣泛地閱覽教育教學報刊雜誌,做好摘抄筆記。

(二)紮實有效地開展課題研究和論文撰寫工作。

1.抓好每一節課,將上課時間都作爲自己的試驗時間,教學中進行實施,敢於創新,大膽探索。

2.定期執教課題研討課。結合學校的教研活動公開課,聯繫課題研究內容上好公開課。

3.結合自己的課例寫好課題研究教學反思,做好課題研究相關資料的積累工作。

4.寫好課題研究的階段性總結,並進行組內交流。

(三)積極開展各種教學活動

1.認真參加集體備課研究。備課組是教學研究的最基層組織。實施以備課組爲單位進行單元集體備課有助於教學資源的`共享,有助於教學經驗的交流,有利於解決教學中的疑難雜症。透過先自備,後集體備,最後個人二次備課的方式,提高集體備課的質量。

2.開展組內的聽課、評課活動。認真聽取每一堂公開課,圍繞課題研究主題展開討論。

3.向本校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優質課教師和具有豐富經驗教師學習,將業務水平的提高落到實處。

實踐告訴我們,在科學研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問題。透過學習挖掘出自己的不足,然後彌補,歷史本來就是豐富的、多側面的,因此我們注意在教學過程中將課內課外的資源加以整合,最終化爲己有,進行大膽的調整,找出最佳方案。

初中教師數學教學反思5

在中心學校組織的人人講“我最滿意的一節課”暨“金牌”教師評選活動中,我聽了本組每位教師的課,也參加了十幾次的評課活動。在相互交流與探討中,我學到了許多值得肯定的經驗,但是也有些地方值得我們進一步反思。

一、不能片面注重過程教學忽視雙基訓練

新課程強調注重過程教學,但是有些教師的課堂教學整個就是探究法則公式的課堂,本身設計的有例題和習題,但是在探究環節使用時間過多,從而導致訓練時間不夠。並且新課程強調探究性學習,但不是每節課都要進行探究,有些教師片面強調探究活動,不管是否必要,一節課安排十幾個探究活動,接二連三地組織相互討論,看起來學生都在主動地學習、探究,課堂氣氛十分活躍,但仔細觀察一下便會發現,只有少數學生在探究、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少數學生在動手操作實驗,大多數學生在說笑、看熱鬧,活動完成以後。還不知道自己學了些什麼。有些問題一看就懂,一點就明,但有些教師爲了體現新課程倡導探究式學習的理念,兜了很大個圈子,設計了探究活動,讓學生去觀察、猜想,這種形式主義的做法既浪費了時間,又沒有達到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目的。

二、不能片面強調合作交流,忽視學習習慣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爲了完成具有一定難度的學習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的學習,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相互間實現資訊與資源的整合,不斷地擴展和完善自我認知,而且可以學會交流,學會參與,學會傾聽,學會尊重他人。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不應該只是旁觀者,更不應該是局外人,而應該是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在實踐新課程的過程中,有些教師片面強調合作交流,不論是否必要,每常課都讓學生合作交流好多次,從外表上看似乎很有實效,如果認真觀察和了解一下活動情況,就會發現有學生不能認真參與合作交流,甚至做與合作交流無關的事。有些學生逐漸養成了依賴他人,不願獨立思考的壞習慣。交流時只做一個聽者,而沒有真正地參與到活動中去。()這樣的合作學習流於形式,得不償失。還有些教師,上課前沒有認真進行教學設計上課隨機讓學生合作學習,沒有針對性,有些交流討論的內容層次淺,沒有交流討論的價值。如果長期採取這樣的“合作學習”方式,既不利於學生掌握知識。形成能力,又不利於學生認真聽講、獨立思考、勤於鑽研等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三、不能片面強調能力訓練忽視學習興趣

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創新精神必須建立在以知識爲載體的基礎上。沒有知識不可能形成能力,更談不上有創新精神。教學中,知識的形成與應用的過程都是培養學生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過程,都應受到重視。在實踐新課程的過程中,有些教師對知識的產生、發展過程不予關注,對數學定理、法則、公式等知識一帶而過,急忙轉入解題教學,認爲只有透過解題這樣的能力訓練,才能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創新精神,並且在教學中任意增加例習題的數量和難度,讓很多學生難以接受,這種片面強調能力訓練的做法既不利於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創新精神。又使很多學生喪失了學習的信心,不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新課程理念關注學生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但並沒有要求教師在超出學生認知水平的條件下,任意加大例習題訓練的數量和難度,更沒有要求爲培養能力和創新精神而使學生喪失學習的信心。在教學中,教師要儘可能地讓學生透過生活實踐和動手操作來體驗感知數學知識的形成與應用。理解、掌握、鞏固知識,形成能力,得到創新精神的培養。訓練題的設計要有層次性,由淺人深,讓每個學生都有訓練的機會,都得到發展。

總之,在實踐新課程的過程中,要正確理解新課程理念,不能搞片面性和形式主義,要針對教學實際,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才能取得真正的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