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高二英語教學反思(精選7篇)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高二英語教學反思(精選7篇),歡迎大家分享。

高二英語教學反思(精選7篇)

高二英語教學反思1

本學期我擔任高二(3)班和高二(4)班兩個班的英語教學工作,這兩個班一個是對口升學班,另外一個是職高班,除了少數幾個學生基礎較好之外,普遍英語底子差,基礎薄,大部分學生惰性大。男生多,而多數男生討厭背單詞,因此他們最大的難關就是單詞關,詞彙量少,嚴重影響了他們對英語的學習興趣。針對這一點,我在日常教學中特別重視學生對詞彙的學習與積累,要求單詞每課過關,並且經常進行單詞聽寫,這樣不斷督促學生多背單詞、短語及一些好的句子。還有,每個單元我都針對詞彙和短語出相關的試卷讓他們考試,但是,每個班總是有一些學生寧可被罰抄,就是不肯去背單詞。

在教學中,我認真落實備課的環節,在備課之前,對教材內容做到心中有數,並參考相關資料,認真鑽研教材,確定重難點;同時,備課不僅要備教材,而且還要備教法;除此之外,更要備學生,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採用適合他們的教學手段,不斷培養學生的學習英語興趣。對每一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做到精講精練。課後及時對授課做出反思,總結其中不足。對學生多鼓勵,少批評。爲了使學生更愛開口,在練習中,重視運用鼓勵性語言,不斷強化學生參加交際的信心。

另外,我還能積極參與聽課、評課,虛心向同事學習教學方法,請教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提高教學水平。以上就是我在本學期的教學反思,許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以後的教學裏,多學習,勤反思,繼續探索提高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方法,以促進教學工作更上一層樓。

高二英語教學反思2

在平日的教學中,我深刻的感受到,在新課程的改革中,教學中教師首先必須轉變思想觀念,提高認識,樹立新的課程觀。如果觀念沒有更新,新教材、新課程都只能是空談,無非是“穿新鞋,走老路”,新課程的實施簡單地被視爲換一個大綱、換一套教材、調整一些課程內容。對生動活潑的課程內容進行肢解,使其成爲不勝其煩的“知識點”的堆砌,把“Reading”當成講解知識點的例子。教師的教育思想是在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形成的,很多人崇尚“苦讀”、“勤教”,不以人爲本,“應試第一,分數至上”,把學生基本上看成是掙分的機器,對學生“樂學”的潛能幾乎沒有開發,英語教學過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彙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這種教學觀念與新課程的要求極不相適應。

1、學生剛學英語時,學生對英語這門課充滿好奇,喜歡學習、模仿,但隨着學習難度的增加,學生產生了消極情感,沒有興趣,甚至厭學。

2、學過的單詞,老師要求背出,學生總是藉口作業太多,沒時間背。

3、上過的新課,相應的配套練習,不自覺去獨立完成,總希望老師和他們一起做。

4、教師面對一些整體學生進教學的態度誤區,教師對學生學習英語要求過於嚴格,不能注意到學生的差異性。

針對以上情況,我體會到,學生學習語言是因人而異的,有差別是正常的,不能以相同的模式來要求學生,另外,我認爲關鍵還要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入手。

還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前預習,向課堂45分鐘要效率。

總之,要讓學生明白,學英語並不是什麼很難的事,但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要平時的積累。

高二英語教學反思3

一、充分體現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

課堂上,學生善於提出問題或發現問題,是自主學習與主動探究知識的生動表現,是教師導學的重要依據。然而不少教師在課堂上採用簡單的問答式。一問一答,課堂氣氛很熱鬧,表面看上是師生互動,實際上是教師以提問的方式“灌”,學生很少提出自己的見解,思維仍在同一水平上反覆。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透過運用語言完成學習任務,透過感知,體驗,實踐與合作等方式實現任務目標,這在客觀上保證了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塑造和構建了學生主體,那麼如何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我認爲應從以下幾點入手: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樹立學生主體意識。

興趣是學好語言的關鍵,興趣的培養能使學生有高昂的情緒,飽滿的精神和旺盛的學習積極性。學生的興趣不僅能轉化爲學習動機,而且能促進學生智能的發展。所以興趣是激發學生進步,開拓學生智力,提高學生能力不可缺少的源泉。教師應對學生傾注愛心,注重在平時的教學中全面關心,愛護學生,多給學生以鼓勵和幫助,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習興趣。

我在英語教學實踐中,特別強調營造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充分調動全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求知慾。有時課前3分鐘用美妙的英文歌曲作前奏來迎接課的開始;有時用一些英語笑話、國外趣聞來拓展他們的眼界,也培養了師生間的情感。每節課中都進行全班pair work和group work,讓每個學生有開口練的機會和人人蔘與的機會。課後小結三、四分鐘,仍讓全班學生參與學習討論。透過你一言,我一語的生生活動和師生活動,總結出本課的要點。從而使學生體會到他們纔是課堂的主人。

2、教師擔當主導作用

英語教師是否完成了教學任務,不看其是否講授知識,而更應看是否培養了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教師的任務就如道格拉斯布朗所說的“guide and fa—cilitating learning,enabling the learner to learn,setting the condition for learning.”要做到這一點,教師要當好教學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參與者,學生學習的指導者。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從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出發,研究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學活動、教學步驟、教學方法,在課堂上引入,呈現、鞏固等不同階段中組織好學生活動。

3、在課堂教學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創設語境,教學內容交際化。優化課堂,教學方法多樣化。

二、語法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

隨着交際教學法的興起,語法教學在外語教學中的地位有所削弱。事實上是,正因爲英語教學在中國是屬於foreign language的範疇,大多數學生在離開課堂之後並沒有多少聽說英語的機會,他們十分缺少環境英語的反覆刺激,所以大多數教師在課堂上仍然非常注重語法教學,這一現象越到高年級越普遍,越是畢業班越普遍。英語課改的重點是改變英語課堂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彙知識講解,倡導體會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教學途徑,綜合發展學生的語言與用能力。但由於語言知識是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它直接影響學生對外語的瞭解,因此我們要避免從“語法”的極端走向“聽說”的另一極端。

三、英語學習要重視句子和文章的朗讀背誦,以培養語感。

學英語記單詞很重要,但機械記憶的單詞量再大,也不會真正提高英語水平。要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文,句子比單詞重要,記句子比記單詞划算,要養成背句子的好習慣,因爲句子中既包含了發音規則,又有語法內容,還有詞的具體用法。學過的課文要高聲朗讀,精彩段落和文章要讀透背熟。朗讀也是提高口語的辦法。學英語語感很重要,而朗讀、背誦,多聽多說有助於培養語感。透過大量的朗讀背誦,我們的語感形成了,這時候我們的語音語調就更標準,常用句子就能脫口而出,說英語就更自信;在閱讀文章時就能輕易地找到上下文關聯的感覺,體會到英語文字的美。

四、英語學習要重視複習。

英語知識點多,需要大量記憶。很多同學抱怨,說自己的記性差,記了又忘了。最好的辦法是反覆地聽,反覆地讀,課文中的語言點、詞彙在錄音帶中不斷被重複。這跟我們提倡朗讀是一個道理,聲音對大腦的刺激有助於記憶。英語首先是一門聲音,我們要多運用耳朵和嘴巴,要大量進行聲音的輸入與輸出。其次要經常複習,要合理地安排複習時間。首先要及時複習。遺忘的規律是:前快後慢,先多後少,記憶後最初遺忘得較快,以後逐漸減慢。針對這一規律,學習新知識後應及早加以複習。其次在複習中要多嘗試回憶,背誦。嘗試着回憶與識記交替進行,印象會更深刻一些,同時也知道了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在哪裏,複習更有目的性和針對性。

五、多媒體在課堂中的使用

多媒體技術作爲一種現代化教學輔助手段其優點是顯而易見的,它可以把大量的圖文資訊,音像資訊集中在一起並在有限的.時間裏呈現出來,從而極大的增加了學生的資訊獲取量。其次,趣味性強。可動態,抽象變爲具體,化枯燥爲生動,使學生置身於一個真實的語言環境中。全方位的感受語言的刺激,是外語教學情景化,語言交際化,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掌握語言知識和培養能力,因此多媒體在教學中被廣泛地採用。

1、不但要實現教學設備的現代化,更重要的是要實現教學方法的現代化。

以前教師的滿堂灌是透過教師的將來實現的,現在有的課則換成了電腦多媒體來實現。使人有一種新瓶裝舊酒的感覺,實際上對教學質量沒有什麼幫助。

2、重視教學的實際效用,並不是用得越多越好。

多媒體的運用要有利於突破重點突破難點,比如,在英語教學中,Revision階段和Presentation階段,電腦多媒體有資訊量大,節約時間的優勢,還能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興趣,但在Practice階段,其靈活性,交互性不足,如果一味強調多媒體技術全程使用,反而會影響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形式視爲內容服務的。多媒體也一樣並不是用得越多越好。

六、英語學習,跟任何知識的學習一樣,以自學爲主。

要讓學生養成自覺學習的習慣。語言學習不是老師講會的,而是自己練會的。我們的英語教學是精講多練,講練結合,以練爲主。有些同學聽力不好,只有一個辦法:堅持聽,每天5—10分鐘,而且長期聽,一定會有效果的;閱讀能力要靠大量的閱讀來提高,詞彙量的積累和文化背景知識的豐富也是在閱讀中完成的。

高二英語教學反思4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遵循了任務型教學的設計理念,把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目標落實到實際教學中,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1、充分尊重學生的認知水平,準確把握教學目標

我注重依舊帶新,找準新舊知識的結合點,並把對新舊知識的整合作爲本課的落腳點,實現了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總目標。

2、實踐“活動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參與體驗

“猜一猜”的遊戲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這一活動以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環節中發揮作用:熱身活動中的“看動作猜職業”活躍了課堂氣氛;新知識呈現環節的“聽句子猜一猜我的朋友是誰”鍛鍊了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練習環節中的“讀句子猜謎語”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熱情;鞏固環節的“自編謎語請其他同學猜一猜”,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討論,使每一位學生都有了用英語交流的機會和勇氣。

3、抓住學生的興趣點,調動學生說英語的慾望

我在課前設計了一張針對“朋友”的調查表。圍繞“誰是你的好朋友?”“你認爲你的好朋友應該是怎樣的一個人?”“假如明星都能成爲你的好朋友。你希望誰是你的好朋友,爲什麼?”這三個問題對同學進行問卷調查。在備課時,我根據調查結果選擇了學生最感興趣的、最有典型意義的人物材料進行教學設計,使學生有話可說。姚明的高個子和高超的球技,成龍的大鼻子和李詠的典型手勢,米奇和KITTY,這些鮮明的形象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了他們說英語的慾望。

同時,本節課有以下幾點知道的進一步思考和討論:

1、在小組競賽猜六個謎語這一環節中,由於謎語的設計沒有遵循先難後易的原則,導致一部分學生在讀了前幾句話便猜出謎底,而

不再認真閱讀謎語後幾句的內容,甚至還影響了其他學生的閱讀。如何設計合理、科學的學習材料值得教師進一步思考。

2、時間安排不夠合理,最後整體輸出時留給學生的時間不充裕。教師應考慮將複習的過程在縮短一些,將整個教學過程再精簡一些。

3、如何使整節課的學習活動更好地兼顧學生的差異,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在課堂上獲得的成功的體驗,從而促進全體學生的發展,這一問題一直困擾着筆者。比如,教學目標是否可以再細化爲不同層次的要求,問題和作業能否更好地體現不同的難度層次等。

高二英語教學反思5

金秋十月,中窯小學如火如荼的開展了十佳教師評比活動,我也積極的投入到此次活動中。我所執教的是四年級上冊英語第三單元《My friends》。

在課堂開始匯入環節,我設計了兩個遊戲幫助學生領會thin、strong、active、quiet、big、small、tal、short和五官這些詞的含義,在這一環節,既鞏固學生my friends中的新單詞內容,還活躍課堂氣氛,一開始就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

然後我設定懸念,告訴學生我將帶來一個大朋友一個小朋友和大家認識。在展示大朋友之前,我先用英語來描述這個大朋友,讓學生根據所聽到的去猜Who is he?而第二個朋友則是先展示出來,讓學生先了解這是誰,然後根據自己的觀察用英語說說這個小朋友。在這個環節中,我訓練了學生聽、讀、說的能力。還是比較全面的對學生展開練習,比較失誤的一點是,如果在描述第二個小朋友時,先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四人合作共同來向大家用英語描述並用中文翻譯出來,我想這樣應該是更全方面的讓學生的能力得到了訓練。

接下來就讓學生在小組裏討論、說說自己的朋友,然後請小組成員上來跟全班同學說說自己的朋友,並讓學生猜猜What’s hisher name? Who is shehe?,在這個環節中我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積極的參與,自主的學習。最後,要求學生當堂把自己的朋友寫出來,從而訓練學生寫的能力。

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形式下,如何讓學生積極的參與,真正的做課堂的主人,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並讓學生的能力全方面的得到發展,提高綜合語言應用能力,是我們老師值得思考的問題。

我相信只要堅持不懈地學習教育理論知識,提高自身素質;把握每一堂課的40分鐘教學時間,不斷增強教學機智;實踐自己的構想,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師,會讓教學這門藝術在我的教學生涯中,少留一個遺憾!

高二英語教學反思6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托爾斯泰也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只有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纔會專心聽講積極思考。下面是我對於英語教學過程當中的的幾點反思:

一、促進教師與學生的情感交流

我們常說:“親其師而信其道”。要讓學生願學,首先就要師生情感交融。教師透過自己的一舉一動去感染學生,把親切、信任、尊重、友好的情感傳遞給學生。要想讓學生樂學最重要的是需要教師想方設法發現學生學習中的閃光點,多表揚,少批評,讓學生從教師的激勵中,體會到成功的快樂,體驗到勝利的果實的喜悅,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英語教學要尊重個體差異性

不能對學生制定統一的標準,英語學習的評價也應該是多元的和多樣性,並且是多層次的評價方式。這也是課改的重點和難點。實行分層評價,促進學生的發展。同樣,分層評價有利有弊。首先,分層評價爲學生提供一個“最近發展區”。使他們透過自身努力能達到易見的效果,較好地保護“弱勢羣體”的自尊心。同時,也能促其不斷向高層次挺進,使他們也能享受一段對於他們而言良好的教育;使那些能力強的學生享有進入更進階教育的機會。但是,也會給少數惰性較大的學生找到利已的藉口。

三、定期開展英語活動

透過開展英語朗誦比賽、單詞比賽、詩歌劇表演賽、課本劇表演賽、手抄報比賽、演講比賽,在學校大範圍內創設一種英語學習的氛圍,豐富學生的語言生活,培養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加強學習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從而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四、點石成金,自主學習

衆所周知,點石成金的智者與農夫故事。聰明的農夫要的是“點金術”,爲的是日後家裏或別人需要時能點出金子來。其實,學生上學,不僅僅是爲了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習和掌握“點金術”。也就是學習策略。學習策略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發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保證。它不是哪位教師用一兩節課就能教給學生的,而是滲透於整個教學過程的。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因此,我們的英語教師不應該是不厭其煩地機械地帶學生讀單詞,而應是教給他們學生單詞的策略,指導學生構建自己的學習策略,爲終身學習打下基礎。此因,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是教練員、資源提供者、激勵者和觀衆,把課堂還給學生。因爲“外語是學生學會的,而不是教師教會的。”只有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多進行聽說讀書的訓練,纔有可能學會英語。

以上幾點就是我在這段英語教學工作中的幾點體會,透過以上措施的實施不僅可以建立起與學生之間的良好關係,更能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英語教學成功與否,不僅取決於學習者,更重要的是老師的教學設計,所以我們老師要重視精心設計好每一課堂、每一單元,踏踏實實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高二英語教學反思7

眨眼間,一個學期又要過去了。xxx年也已經結束,迎來了xxx年。一年的結束總是意味着一年的收穫,也意味着對一年的反思和總結。在這個學期裏,要反思的東西也挺多的。

一、課堂教學的高效性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一直是我們討論的話題,並且一直是學校要求的重點。伴隨着課堂時間的縮短,補課時間的縮短,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自然就成爲教學的重點。但是,在日常的教學中,要提高課堂效率還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課堂高效離不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而在這方面,我覺得自己還要加強。英語有時候是挺無聊的,尤其是學習語法的時候,所以,教師要採取各種教學手法來吸引學生,讓學生參與其中,並且指導學生學習,學生纔會有興趣。

其中有一個例子,讓我深有感觸。在我任教的藝術班,學生的英語水平普遍比較低,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也比較少,所以上課的時候總是覺得很沉悶,學生沒有動力。有一次,我要一邊做語法練習一邊講評。本以爲這會是一節很無聊的課,因爲語法更是他們的死穴。但沒想到,當我要求一個學生回答一個問題時,學生的熱情居然很高漲。不管被提問的還是沒有被提問的,都很有精神,很活躍。我心裏一陣高興,沒想到學生這麼喜歡被提問呢!平時由於覺得語法很難,都很少提問他們,看來是沒有猜透學生的心思。但是,到了另外一個練習的時候,由於時間不多,快要下課了,我決定等學生都做完後,直接告訴他們答案。結果,學生剛剛被燃起的熱情“咻”的一下就無影無蹤了。我一直在後悔自己做錯了選擇。

因此,我覺得,既然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就應該多讓學生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纔會有學習的興趣。只不過時間上就要稍微寬鬆點,纔會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來發揮。

二、學生自主學習的培養

已經是高二了,但是很多時候,學生的學習還是靠老師牽着鼻子走。學生的學習缺乏自覺性。這種現象不管在尖子班還是普通班都一樣。具體表現在:當老師沒有安排作業的時候,學生就無所事事,然後就講話或者開小差;而有時候,即使有很多作業,學生也會不自覺地走神,導致學習的效率很低,作業沒能按時完成;更有甚者,一遇到節日的放假,往往作業就沒有辦法按時完成。在自習課等時間,只要老師不在,學生就會不夠專心和認真。

這些都是學生缺乏學習主動性的表現,或者是他們的學生缺乏目標性,基本上處於得過且過的階段,學習沒有計劃,人生沒有目標。

要改變這些現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重點是學生的思想工作。這是比較長遠的事情。所以,作爲科任老師,我們能做的就是在平時多訓練學生的自主學習,多把一些時間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慢慢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樣,既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也能給老師減負。但是,具體怎樣訓練學生呢?這就是我要學習和研究的東西。

三、“英語角”活動

已經舉辦了三次的“英語角”活動,從中我感觸良多,反思更多。每月一次的“英語角”,按照學校領導的要求,主要的目的是提供情景供學生練口語。所以,我設計的活動基本上都是提出比較有趣的話題,用比較有趣的各種方式,讓學生自由交流和表達。

因爲我用的都是自己09年去英國培訓時學到的口語練習方法,方式還是比較新穎和有趣的,話題也是跳離了書本的無聊話題的,所以我自我感覺還是很好玩的。但事實上,英語角的效果卻不怎麼樣,甚至可以說讓我很失望。眼看着參加英語角活動的學生一次比一次少;眼看着每次我都印了很多資料,但卻因爲沒有多少學生來而不得不再次拿回家;眼看着自己每次都花一兩個星期準備的心血就這樣一次次地付諸東流,我的心都碎了。正因爲我的希望越大,我的失望也越大。正因爲我付出了很多,所以當發現沒有多少人來捧場的時候,我就覺得自己的付出沒有價值。

三次活動搞完後,我在級部裏面挑了4個不同層次和文科班和理科班的學生來完成了一份調查表,目的是瞭解英語角失敗的原因和以後的去留。調查結果顯示,學生是覺得光talk太無聊了,他們喜歡的是聽聽音樂,看看電影這樣的活動形式。所以,要搞英語角活動,必須要考慮學生的喜好才行。我的理想和學生的實際還是有相當大的一段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