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下冊《拔蘿蔔》課後的教學反思

在辦理事務和工作生活中,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反思自己,必須要讓自己抽身出來看事件或者場景,看一段歷程當中的自己。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下冊《拔蘿蔔》課後的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下冊《拔蘿蔔》課後的教學反思

一年級數學下冊《拔蘿蔔》課後的教學反思1

我本着讓學生自己經歷探索算法的過程的理念,儘量給學生創造參與各種數學活動的機會,讓學生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去主動探究不同的計算方法,以發展學生的多向思維能力。依據課程標準及對教材的理解我設計了這樣的學習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經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2、探索並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

3、認識豎式,學會用豎式進行加法運算。

針對這樣的目標我在教學前設計了這一課的教案。實施教學後,本節課教學效果有憂有喜,現將教學中值得思考的地方記錄如下:

1、學生學習興趣盎然,不論是猜一猜、提問題,還是自己探求算法解決問題,大部分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這些數學活動中,感受到成功的樂趣,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2、始終以學生爲主體,爲學生服務,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體驗的時間和空間。透過拔蘿蔔這個情境引入新課,立刻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接着請學生幫助解決小兔拔蘿蔔中遇到的數學問題,學生在研究與探討中總結出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不進(退)位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最後在兩隻小兔解決小猴、小狗的問題,在幫啄木鳥給大樹治病,送蘿蔔去北京迎奧運中解決層層深入的練習。在興趣的帶領下學生充分感知計算、體會學習的快樂。

3.體現算法多樣化,尊重學生個性差異。

在教學中,我給學生提供交流各自算法的機會,鼓勵和尊重學生的不同理解,在學生經歷探索算法多樣化的過程中,能積極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過程,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鼓勵引導學生在多種算法的前提下,比一比、學一學、想一想,在實踐反思中選擇適合自己的算法,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同時,在教學中也自感有些地方不盡如意,需要進一步改進。

1、該放手時就放手。大膽放手讓學生參與研究的整個過程,不要怕學生出錯,教學本身就是在糾錯的過程中不斷創新。

2、要加強訓練生與生之間的評價。整節課中大多是教師對學生進行鼓勵、讚賞、評價,沒有積極鼓勵學生對他人或自己的行爲做出評價。

總之,以上是我在教學本課過程中幾點不成熟的思考,在教學之後,及時記下,不斷反思。在教學工作中,及時對課堂教學設計和實踐進行反思,促進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會有很大幫助。

一年級數學下冊《拔蘿蔔》課後的教學反思2

1、採用了小兔子拔蘿蔔的情景進行教學,學生對此很喜歡。他們能主動的去探究數學問題,並積極的去解決數學問題。

2、在計算36+23的方法中,學生想到了很多的辦法。但對於我班的學生,兩個班級沒有一個學生提到豎式解決數學問題。因此在教學中,豎式的計算方法在教學中我格外的`認真和關注,講解的也十分的細緻。

3、在教學中用啄木鳥診斷病情的方法來解決教學難點。學生的注意力很集中,透過學生在計算的反饋中能得到他們的計算準確度比較準確。

4、在學生的書寫中,我發現學生對數字的數位和位置擺放還不夠理想。有的同學把橫線寫的比較長或者比較短等等的問題都是我在教學中不斷提醒和解決的。因此豎式的書寫格式還是我日後作業關注的重點。

5、個別學生對豎式的寫法掌握的還不夠理想,還存在着很多細小的問題,這些都需要我的幫助和引導。因此,要給他們關注和幫助。

一年級數學下冊《拔蘿蔔》課後的教學反思3

《拔蘿蔔》一課是學習加減法以來第一次接觸用豎式計算,大部分學生都知道豎式,而且有的還能正確的列出來,所以學生學起來沒有太大的難度,教學中我一直以兩隻小兔拔蘿蔔的生活情景貫穿整個教學過程,這樣的情境創設就是爲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透過教學檢驗,我覺得本節課在以下三個方面較爲成功:

1 、學生學習興趣高。不論是猜一猜、提問題,還是自己探求算法解決問題,大部分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這些數學活動中,感受到成功的樂趣,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2 、以學生爲主體,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體驗的時間和空間。本節課透過學生動手撥一撥計數器、算一算、寫豎式,使學生體驗到“ 36 + 23 ”的知識形成過程,學生透過自己的獨立思考,體驗數學活動充滿着活動與創造,這樣所學的知識記得深、記得牢。

3 、體現算法多樣化,注意算法的優化。算法多樣化是數學課程標準的一個重要思想,鼓勵學生學習算法多樣化主要包括下面三方面:⑴尊重學生獨立思想;⑵學生表達多樣化;⑶解題方法多樣化,但不是讓學生掌握多種解題方法。

本節課中,我尊重學生自己的方法,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問題。學生想出了許多方法:如,把 36 和 23 分成 30 和 6 與 20 和 3 , 30 + 20=50 , 6 + 3=9 , 50 + 9=59 ;用 36 + 20=56 , 56 + 3=59 ;用豎式計算……在這節課中,學生們大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想法,達到了良好的效果。 同時,在教學中也有許多地方不盡如意,需要改進。

一年級數學下冊《拔蘿蔔》課後的教學反思4

《拔蘿蔔》一課是讓學生探索兩位數加兩位數的不進位加法。對於“一共拔了多少個蘿蔔?”根據學生的已有基礎都能列出算式,所以重點放在計算方法的探索上。在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中,爲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算理,我設計了兩次比較活動,有效地溝通了各種方法之間的聯繫,引發了學生更深層面的思考,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在引導學生把36+23這個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題目分別轉化爲已學過的整十數加整十數、一位數加一位數、兩位數加整十數即:30+20=50;6+3=9;50+9=59後,同時藉助小棒和計數器的操作來幫助學生理解算理。爲了更好地溝通口算及直觀操作之間的聯繫,引導學生進行了比較:口算方法與直觀操作之間有什麼異同點?讓學生髮現都是幾個一和幾個一相加,幾個十和幾個十相加,接着再結合口算說一說“30+20”、“6+3”、“50+9”分別是操作過程中的哪一步,這樣讓學生在比較中深刻地理解算理。在學生透過直觀操作充分理解幾個一必須和幾個一相加;幾個十必須和幾個十相加,即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相加後,與學生一起學習豎式計算。介紹完豎式並進行豎式計算後,再次引導學生進行比較:豎式計算與上面的小棒、計算器操作及口算方法之間又有什麼異同點?你能在圖中找到豎式的每一步計算嗎?這樣,幫助學生在口算、豎式和直觀圖中建立它們之間的聯繫,將抽象的算理具體化、形象化,讓學生在聯繫中理解了36+23的算理。

在這節課中,由於注意溝通知識間的聯繫,因此較好地達成了教學目標,因此心情也比較愉悅。透過這一課的教學,我悟到了一個道理:一年級的孩子具體形象思維佔優勢,因此在教學中一定要注意讓學生在直觀的、數形結合的實踐操作活動中,進一步深刻地感悟數學計算的道理,要注意溝通各種方法之間的聯繫,引發學生更深層次的思考,使學生能夠很好地掌握計算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