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從《遨遊漢字王國》中看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反思

語文課程中的綜合性學習是一種新的學習方式。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十分重視綜合性學習,在不同的學段以不同的方式呈現。第二學段每冊教科書安排了兩次綜合性學習,內容既有學科內的像“讀童話、講童話、編童話、演童話”,也有跨學科的像“生活中的傳統文化”“保護綠色家園”“走進大自然”。第二學段綜合性學習的方式主要是課外活動,課內展示。進入第三學段,每冊除繼續安排一次以課外爲主的綜合性學習外,出現了整組集中的、課內外一體的綜合性學習。五年級上冊《遨遊漢字王國》就是這樣的一個教學單元。

從《遨遊漢字王國》中看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反思

翻開這一組,我們會發現它的編排方式與其他各組截然不同,也與近幾十年來我國小學語文教材的面貌迥然而異。它不再以課文爲主體安排閱讀、習作 和口語交際,而是分成“有趣的漢字”和“我愛你,漢字”兩大板塊。每個板塊的主體是“活動建議”,希望學生按照這些建議開展綜合性學習。“閱讀材料”是供學生在開展活動時閱讀的,但開展活動的材料不限於此,學生可以自己動手去搜集,教師也可以作補充。這在我國小學語文教材編寫上是一種突破。小學語文的綜合性學習從各地教師的自發性嘗試,進入了國家課程的規範性實施;從以課外開展活動爲主,進入課堂教學的領域,怎樣進行綜合性學習成了我們急需探討的課題。本文試以《遨遊漢字王國》爲例,談談怎樣實施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

凸現三個特徵:語文綜合性學習不同於一般的課堂教學,我們首先要把握它的特徵。我以爲,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應當具有三個明顯的特徵。

(一)活動化

“活動”這個概念,在不同的學科領域裏有着不同的含義。教學論中的“活動”,是指教學過程中學生自主參與的,以學生學習興趣和內在需要爲基礎,以主動探索活動對象爲特徵,以實現學生綜合發展爲目的的主體實踐。意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認爲:“兒童對活動的需要幾乎比對食物的需要更爲強烈”,“對一個可能使他使出全部精力的活動,他將感到一種本能的衝動,因爲這正是使他的能力得以完善的道路。”瑞士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爲,人的認識不可能單獨起源於主體,也不可能單獨起源於客體,只能來源於兩者的相互作用,即主體對客體的活動。現代教育十分重視採用活動的形式進行教學,主張透過學生自主的學習活動來獲取知識,形成能力,養成良好品格。

兒童具有好“動”的天性。綜合性學習可以發揮兒童好動的特點,把活動和學習結合起來,讓活動成爲學習的過程。綜合性學習《遨遊漢字王國》不是採用語文課堂教學常見的講、聽、讀、練的方式,而是透過猜字謎,蒐集利用漢字諧音特點的文字材料(如歇後語、詩詞、對聯),調查街頭錯別字,舉辦書法展覽等活動,讓學生充分體驗漢字的神奇和有趣,提升對祖國文字的感情。這種“活動”是學生喜愛的,有的本身就是遊戲;活動中提倡學生自己動手動腦獲取知識解決問題,不是隻讀書本上已有的結論;在活動中每個學生親歷和體驗,而不是隻聽老師和同學的講解。拿“調查街頭錯別字”來說,它的“課堂”首先是在街頭,學生必須自己去尋找和發現廣告、招牌上的錯別字,有的字學生自己也拿不準,需要去查字典或請教家長、老師,然後才能統計數據,分析原因,提出改進建議。學生還要透過走訪、打電話、寫信等方式,向商店或政府有關部門反映我們的意見。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需要綜合學習和運用語文知識,聽說讀寫能力也能得到整體發展。對長期以來習慣於在課堂裏聽講、回答問題、做練習的學生來說,活動化的綜合性學習無疑是令人興奮的,對教師來說也是富有挑戰性的嘗試。

(二)自主性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綜合性學習應突出學生的自主性,重視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主要由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這是綜合性學習與普通單元教學上另一個重要的區別。在《遨遊漢字王國》中,教材的提示是:“我們可以自由組成小組,討論可以從哪些方面瞭解漢字……活動結束以後,我們可以用多種方式展示活動的成果。”

我們可以看出,教材十分強調綜合性學習中學生的自主性。

《遨遊漢字王國》是任務驅動型的綜合性學習。儘管教材規定了活動的任務和範圍,教師也要安排佈置活動,但學生必須透過自覺主動的活動才能完成任務。具體的活動方式,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是由學生自己決定的。這組教材中,“有趣的漢字”板塊建議開展猜字謎等3項活動,“我愛你,漢字”板塊建議開展社會用字調查等4項活動,限於教學時間和當地的教育資源,不可能每個小組全部都去做。學生自由組成小組,小組同學一起商量在每個板塊中選擇一兩項去做,以及怎樣開展,用什麼形式呈現學習的成果等,都由小組同學自主決定。“自主性”的`一個重要內涵,就是根據實際條件進行分析和判斷,做出恰當的選擇。學會選擇,對一個人的一生來說都是極爲重要的綜合能力,我們要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得到鍛鍊。

在綜合性學習中,教師必須注意自己角色的轉變——我們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者和真理的代言人,而是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和促進者,是參謀、顧問和諮詢人員。教師可以提出建議,但不規定學生必須做什麼和怎樣做,用資訊誘導而不是以指令來約束學生。比如蒐集書法作品,老師可以介紹我們學校哪幾位老師的書法特別好,最近學校裏有些同學的書法作品得了獎等等,至於怎樣蒐集就由學生自己去想辦法;教師可以把當地正在舉行的書法展介紹給學生,他們利用休息日去參觀,再仿照舉辦班級書法展等。

(三)探究型

毛澤東在《實踐論》中指出:“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往復以至無窮”,是人類認識的一般規律。教學是一種特殊的認識活動,但它也遵循這個規律。要是我們進一步思考,在教學活動中,“實踐——認識——實踐”的認識過程,前一個“實踐”和後一個“實踐”有什麼不同?對促進學生的發展來說,哪一個價值更大?就會發現目前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教師對知識形成以後的應用性實踐活動相當重視,設計多種練習讓學生鞏固,聯繫生活實際組織活動,包括課外實踐活動,而對知識形成以前的探究性實踐活動卻重視得不夠。比較多的情況是,教師匆忙匯入新課,儘快得出結論,學生沒有經歷理解、感受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認知結構理論的代表任務皮亞傑認爲,“複製的真理只能算半個真理”,真正理解一個概念和理論,就意味着主體對它們的重新探索、發現和創造,而不是簡單地接受、重複和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