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草叢中》的教學反思範文

本課是湘美版小學《草叢中》四年級下冊第7課。自然界草叢中的花草除了本身的形態各有其特點外,花與花、葉與葉、莖與莖之間的相互穿插、遮擋所產生的空間感也非常生動。本課以”草叢中”爲主題,讓學生表現平時不大注意的草類植物,較容易引起學習興趣,能讓他們獲得更多的感性知識。

《草叢中》的教學反思範文

本課涉及到“造型表現”的學習領域,以線繪畫的形式進行造型活動,觀察、描繪幾種野生草類植物,適當想像、添畫。兼具了觀察性繪畫和想像性繪畫的特點。因爲兒童寫生時常把眼前看到的進行主觀改造,所以本課綜合了寫生與創造兩方面的基本能力訓練。一方面在引導學生觀察寫生時,應讓學生了解植物因其種類、生長的速度不同而產生了高矮、強弱、粗細、大小、翻轉等形態變化。在一片草叢中,植物的排列有前有後、有彎有直,畫面應表現出草葉之間的前後、遮擋、穿插關係,教材設定了改畫三片草葉的小訓練,可增強學生的理性分析能力。在處理畫面的空間關係時可採用對比的方法:形與形之間的疏密對比;主要物體與次要物體間的對比;直線與曲線的對比運用等。另一方面本課設計反映了一種創作思路,也是一種逆向思維的訓練,畫面內容可自由想像、發揮,用故事接龍的遊戲方式拓展學生的想像創造空間。法國畫家亨利盧梭的作品就是將一些植物放大後進行組合,追求一種原始的神祕的夢幻般的藝術效果。《格列佛遊記》中的插圖採用了誇張想像的手法,顯得更爲生動有趣。這些圖例可供學生創作參考之用。

教學設想:

本課教師的主要任務爲:

1.指導學生認識草的特徵,注意枝葉連接處的結構。

2.怎樣借鑑畫家作品拓展學生思路。

3.把握作業步驟和畫面構圖。要求學生把草畫大,可以”頂天立地”或只畫草的上部,至少選擇2種以上不同種類的草進行描畫,注意在空隙處適當想像添畫昆蟲、動物或人物。

本課教學可先解決技術問題,再拓展思維。教學過程安排建議爲:引導觀察一嘗試繪畫一掌握方法一作品欣賞一拓展思維一自主表現一交流評析。先引導學生觀察一棵簡單的草類植物,分析其結構、外形特點,讓學生嘗試描畫,透過對嘗試作業的解析和教材中的改畫練習,讓學生掌握相關的技術:如用線是否流暢;怎樣體現草葉的轉折;怎樣表現草葉之問的相互穿插、遮擋。然後介紹畫家作品,玩故事接龍的遊戲,充分啓發學生思維後再引導學生想像添畫、自主表現。

教學反思

教學設計恰當運用電教媒體展現美麗的大自然,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直觀地揭示了草本植物的部分特徵,使學生掌握第一手資料。透過課件演示與教師示範相結合的手段,介紹線描的基本方法和步驟,學生樂學易懂,加上音樂與活動畫面的再現,渲染了課堂氣氛,使學生感到愉快。學生在富有情趣的生動的課堂中完成了本節課的學習任務。

這一課的匯入,我設計得是從聽蟲鳴鳥叫聲,到看有關草蟲中的插畫,引發聯想。插畫選的比較有童趣的內容,學生能回答出聽到的聲音,但在聯想草叢中還有什麼故事時,學生的發言不積極。主要是我課件的'圖片播放太快,學生來不級欣賞圖片的內容,我在提問的時候,目的不明確,應該設問:“想一想,草叢中還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呢”並出示一些物品,昆蟲有關圖片。

重點方法指導環節,主要讓學生掌握草葉變化的畫法,以及線條流暢的畫法。草葉變化的畫法我採用的是對比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分析沒有變化的草葉和發生轉折,遮擋,穿插,長短,粗細的變化特徵。學生這一環節比較容易掌握,明白草葉的變化特徵後,讓學生欣賞了一張線描畫,感受大師畫的草葉韻律感。這一環節應該還多找幾張線描圖,讓學生更近一步的理解消化。

理解了草葉的變化後,就是技能的訓練。我的方法是出示一張寫生草葉圖片,我先示範畫一片草葉學生再接着畫出其他的葉片變化。畫完後講解總結要點:包括草的結構特點,線條流暢的特點。這一環節學生還是瞭解了,但在畫草葉時要重點強調一下遮擋關係畫法,點一下。

瞭解其他的草葉和花草,這一環節我採用的是一張一張的圖片欣賞,結果發現這樣效率很低,也沒收到好的效果。其實把所有的草葉放在一張圖片上,講解草的形態各異,主要的結構有葉,有的有莖,有的有不同的花,最後在前面的草葉示範基礎上再示範創作一棵有花莖的草就很好的解決了創作花草的方法。

最後我還出示了一張我畫的完整的草葉插畫,但我的主要目標沒涉及好,只讓學生觀察老師畫的不同姿態的花草,強調姿態的不同。而沒講構圖的問題,如果在這一欣賞環節能重點講解一下老師的構圖方法,那學生的作業就不會出現構圖小的作業了。

草中的故事我是刪減了,這一節課只要求畫草叢,那我的匯入就可以再

介些,可不涉及草叢中的故事。但是如果沒涉及故事分開畫又不好再去添加物品,人物了,萬一學生畫得很飽滿了,下節課又怎樣再去添加物品呢,所以要提醒學生注意留有一些空隙,下節課再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