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四年級上冊語文第10課《爬山虎的腳》教學反思範文(精選6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反思自己,必須要讓自己抽身出來看事件或者場景,看一段歷程當中的自己。那麼應當如何寫反思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四年級上冊語文第10課《爬山虎的腳》教學反思範文(精選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年級上冊語文第10課《爬山虎的腳》教學反思範文(精選6篇)

四年級上冊語文第10課《爬山虎的腳》教學反思1

《爬山虎的腳》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按照從整體到部分再到細節的順序,介紹了爬山虎的葉子、爬山虎的腳的形狀、特點以及是怎樣用腳在爬的,啓發人們留心和細緻地觀察周圍的事物,因此在本組教材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孔老師的這節課簡單實用,沒有花架子。所謂“大道至簡”,這種簡簡單單直奔目標的教法,這需要經過多少年的教學實踐才能沉澱出來啊!回味這節課,有以下特點:

1、品味語言充分,營造了一種和諧、鮮活的品味語言的氛圍。師生完全陶醉在葉老樸實,凝練,充滿韻律感的語言環境中。閱讀是個性化行爲,孔老師珍視孩子們的個性化體驗:

學生甲:我覺得“新鮮”一詞用得好,寫出了葉子的嫩、綠。

學生乙:“舒服”一詞用得好,如果用“漂亮”,不能更好體現作者的感受。

學生丙:一陣風拂過,“拂”字用得好,表示風兒輕輕掠過,用“吹”沒有這種效果。

2、感悟,品味充分,美讀則順理成章,水到渠成,於是便有了課堂中,學生自由讀,讀給學生喜歡的人聽,師生對比讀,各種形式,充分朗讀。

3、給學生充分的自學時間。孔老師放手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自學,瞭解爬山虎的腳的特點。默讀後畫出來。如:可以用抓重點詞理解課文內容的方法瞭解爬山虎的腳長的位置、樣子、顏色。這一過程,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而且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助於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體現了學生自讀自悟的過程和以學生爲主體的精神。

四年級上冊語文第10課《爬山虎的腳》教學反思2

10.12日週一上午第一節課,我和一班的學生們一起完成了四年級第10課《爬山虎的腳》。

《爬山虎的腳》這篇課文講了爬山虎的葉子、爬山虎的形狀和特點以及它是怎樣用“腳”爬的,啓發人們留心細緻地觀察周圍的事物。

首先,設定懸念:關於爬山虎的腳,你們想知道什麼?這樣激發出學生探究新知識的慾望,充分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然後,在閱讀中設法讓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字所描繪的鮮明形象,引起學生對課文內容的關注,入境生情,促進自悟。在學生初讀課文的基礎上,我讓學生透過拿起筆畫一畫爬山虎的腳、爬山虎的葉子來解讀課文內容,這樣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而且有助於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不足之處:

一是沒有找到爬山虎,只透過課件演示,讓學生看,不夠直觀。如果提前讓學生觀察,尋找到爬山虎,效果會更好些。

二是由於教學經驗積累尚有許多不足,教學中,還未能很好地圍繞中心對重點詞進行比較,理解,品味。

三是引導學生在今後的生活中如何細緻觀察還不夠,需要引導學生們也要做個有心人,仔細觀察周圍的事物。

四年級上冊語文第10課《爬山虎的腳》教學反思3

這次是到崗二以來,劉校長第一次聽我的課,心裏難免有些緊張。不過畢竟也有了10年教齡,開始講課了,心裏慢慢鎮定了下來。

課的開始進行得還不錯,孩子們配合也很好。可是當開始學習“爬山虎怎樣用腳爬牆”的時候,卻出現了問題:孩子們對於爬山虎的腳的生長過程、位置以及爬牆的整個過程的認識很模糊,讀了半天文章還是有孩子說不太明白。讓他們在書上畫一畫腳的位置吧,也不夠準確,最後只好我親自講解了。爲了幫助孩子們理解爬山虎爬牆的過程,我又找了幾個孩子上前用手來進行了演示,最後還是自己又進行了演示,這才基本明白了。

回到辦公室,我就在想這是怎麼回事?學校裏就有滿滿兩牆的爬山虎,課前又佈置了觀察任務,孩子們怎麼就不明白呢?估計是都沒有仔細去看!第二節課語文課我到班上了解情況,果然是他們頭一天根本就沒幾個人去認真觀察學校的爬山虎,甚至有不少人就沒有看!唉,這些孩子們呀,光有聰明的頭腦,缺乏踏實的態度!

爲了彌補上節課的遺憾,我帶孩子們來到了樓下,結合着實物,把課文又重新理解了一遍,這才讓他們真正明白了爬山虎的腳是怎麼一回事。

四年級上冊語文第10課《爬山虎的腳》教學反思4

《爬山虎的腳》這篇課文講了爬山虎的葉子、爬山虎腳的形狀和特點以及它是怎樣用“腳”爬的,啓發人們留心細緻地觀察周圍的事物。瞭解作者是怎樣用生動、準確的語言寫出爬山虎葉子和腳的特點,透過對詞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腳的特點,是本課的重點。爬山虎是怎樣向上爬的,是本課的難點。

結合本課的特點,我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以學生饒有興趣的說、演、畫、議,來代替教師單一講的形式,在藝術的薰陶下激發學生興趣,在相容並舉中力求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發展性、創造性,從而達到激發興趣、理解感悟的效果。

先是在閱讀教學開始時,提問:關於爬山虎的腳,你們想知道什麼?這樣設定懸念,激發學生探究新知識的慾望,充分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在講爬山虎葉子這段,我主要是讓學生在讀中去領悟葉子的美,透過朗讀把葉子的美讀出來。

再是小學生是透過形象來認識世界的,在閱讀中只有設法讓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字所描繪的鮮明形象,才能引起學生對課文內容的關注,才能入境生情,促進自悟。我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採用老師引導、學生主導的方式從文中找出爬山虎腳的特點。接着默讀爬山虎向上爬的段落,邊讀邊思考爬山虎是怎樣向上爬的。在學生精讀課文後,我讓學生透過解讀文字,拿起筆採用連環畫的形式畫一畫爬山虎向上爬的過程,這樣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而且有助於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反覆的讀、講、演、說之後再讓學生背誦重要的段落,在熟悉課文的基礎上,看着板書提示,很多學生當堂就能夠背下來了。和孩子們一起表演爬山虎向上爬的動作,最後議論把“一腳一腳”換成“一步一步”行不行?透過討論,學生不但理解了“一腳一腳”的意思,而且還讓學生真正明白了爬山虎究竟是怎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進一步體會到了作者用詞的準確和觀察的細緻。

最後是邊讀邊滲透寫作方法。在講爬山虎的葉子和腳,以及怎樣爬的時候,順帶提及到作者怎樣觀察植物的,在教學中讓學生髮現寫的祕密。這樣比平時上作文課時單獨來講怎樣觀察植物,怎樣寫植物要容易的多,學生也不會覺得枯燥無味了。

四年級上冊語文第10課《爬山虎的腳》教學反思5

用了兩節60分鐘的大課時間來完成這篇課文的學習,可是我發現,效果並不理想,心裏也沉甸甸的。這樣的課堂肯定是不行的,時間、精力都比以前花費的多,可結果卻事倍功半,重難點沒有突破,基礎的知識點學生又掌握不紮實。這幾天,我翻看了其他老師的導學案,特別是朝鳳路小學翟老師的導學案,我發現自己的導學案在設計問題上存在很大的問題,我的導學案在設計上可能受以前生本課堂的影響,把很多小問題進行了整合,問題有點過大,或者過於寬泛,如果老師不講,學生完全獨自完成時有點無從下手。生本課堂雖然也是以學生主體,但在教材的處理上注重課外知識的拓展延伸,學生只要敢想能說就行,沒有標準的答案評價侷限,教材只是一個點。可是現在感覺,高效課堂好像又回到了教材上,導學案的設計始終緊扣教材,學生的“自學,合作,探究”都是緊緊圍繞文字中的問題來進行。所以,如果我還按照以前的生本課堂的設計思路來設計高效課堂,我發現學生自學起來有點困難,課堂上的展示交流也不成功。

在設計《爬山虎的腳》第二課時上,我設計的第二個問題是“爬山虎是怎樣一步一步往上爬的,你能結合實物進行說明嗎?喜歡繪畫的也可以畫一畫”,在檢查導學案時,我發現很多學生只是簡單的畫了一個草圖,並沒有理解這道題的目的是讓學生能明白爬山虎是怎樣一步一步向上爬的這個過程。因爲,學生身邊都有爬山虎這種植物,我想,利用採集的實物,結合文中的介紹,學生應該能用語言說清楚這個問題,可是在課堂反饋上,我發現學生雖然採集了樣本,也觀察到了爬山虎腳的位置,形狀,可是卻不知道結合課文去解說這道題。

當時,我想如果問題能改成“先認真讀課文第四自然段,然後結合你手中的實物,你能告訴我們爬山虎是怎樣一步一步往上爬的嗎?理解後也可以畫一幅圖來表示”也許,這樣設計,學生看到這個問題後就會知道從哪開始着手,不至於學生抓不住主次。

在第四個問題上“我從文中看出作者連續觀察了很長時間。你發現了嗎?”,這是課文中黃色泡泡裏的一個小問題,目的在於讓學生從文中找出能表現作者在認真觀察的'語句,從而感受作者認真細緻的觀察精神。這個問題,如果是老師邊講課文,邊滲透這個問題的話,學生可能很容易解決,可是,現在把這個問題原封不動的搬到導學案上,我發現很多學生對這道題的理解有偏差。課後,我想如果把問題改成這樣“我從文中看出作者連續觀察了很長時間。例如:爬山虎的腳要是沒觸着牆,不幾天就萎了,後來連痕跡也沒有了。你發現了嗎?認真讀課文,試着找一找吧”。如果有了這個例子,學生一讀題就能知道原來是從文中找表示作者連續觀察的句子,就知道該從何入手了。

後來,我也把這幾天自己的困惑和王校長進行了溝通,他也同意我的想法,導學案是學生的學案,雖然是以學生自學爲主,但是更離不開老師學習方法的指導,特別是對於我們課堂改革的初期,教師不可忽略學情,步子邁的太大,問題設計更要具體,直觀一些,這樣學生纔能有例可依,有法可循。也就是說自己現在的導學案在問題設計上缺乏給學生可利用的行爲條件和行爲動詞,問題不夠層次化。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現在回想這句話,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課改的道路,我們走的很辛苦,特別是對於我們這些處於教育資源比較落後的農村小學教師來說,但正是因爲如此,我們才更應該一步一個腳印,紮紮實實的走下去,這樣纔對得起我們辛苦的付出。

四年級上冊語文第10課《爬山虎的腳》教學反思6

《爬山虎的腳》一文是著名的作家葉聖陶的一篇名作。課前我設計了以讀代講,以說代講爲主的教學自控方式,想達到的預期目標是透過讓學生上臺指說爬山虎的腳,瞭解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情況,進而使學生對爬山虎的腳長在什麼地方及爬山虎腳的樣子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從整個教學過程來看,學生對媒體教學非常感興趣,從一開始便深深地投入其中。學生思維比較踊躍,舉手發言比較積極。

在課堂上,我充分運用媒體,提出了課前設計的環節:學生充分的讀書,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完成填空練習,明確爬山虎的腳長在什麼地方?長得什麼樣子?從學生舉手的情況表明,全班學生都能夠找到有關語句讀出來。教學在順利進行。“誰能上臺指圖向大家介紹一下爬山虎嗎?”我的問題緊接着提了出來。同學們異口同聲地回答:“能!”在學生看來,這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之後,我就請了三位同學上臺指說。真沒想到,一個看似十分簡單的問題,卻在學生的聯繫中出現了問題:第一個同學說的還可以,但指圖不明確;第二個上來支支吾吾,指圖介紹時分不清莖和柄。第三位同學非常完整地、較好地向大家指圖介紹了爬山虎的腳。

此時,我才意識到深入文字,高於學生不是說說那麼簡單的。

雖然整堂課非常順利地完成了,也達到了課前制定的教學目標,但同時也暴露出了學生對個別內容的不完全理解,說明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對學生過高估計。試想,如果教學中沒有安排這個環節,我會以爲所有學生對爬山虎的腳是什麼樣的都已經完全掌握了,沒有必要在這個問題上花費時間了,而結果卻恰恰相反。透過這個環節,也使我反思了學生“指圖介紹爬山虎的腳”一題比較生疏的原因:對語言文字的理解不到位。學生對植物的一些知識瞭解得較少。如:什麼是植物的"莖"?植物的"葉柄"長在什麼位置?個別學生根本就不清楚。對於這一點,課前我沒有了解清楚,高估了學生的能力。

在備課中,對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估計過高。因爲爬山虎這種植物在我們生活的周圍比較常見,我以爲學生對爬山虎比較瞭解,因此在教學中,就沒有讓學生在語言文字上多揣摩,而透過實踐證明,語言文字是閱讀教學的根基所在,是我們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放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