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端午節教案彙總五篇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端午節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節教案彙總五篇

端午節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和2個偏旁;會寫7個生字。

2、透過圖文結合、聯繫實際,瞭解“箬竹葉、糯米、掀開、剝開、裹着”等詞語的意思;積累“青青的箬竹葉、白白的糯米、紅紅的棗、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詞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讀好長句子;透過想象畫面、體會心情朗讀好課文。

4、能用自己的話說說糉子的樣子、味道等,初步瞭解端午節包糉子、吃糉子的習俗、來歷。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讀好長句子。

2、能用自己的話說說糉子的樣子、味道等。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

1、同學們吃過糉子嗎?糉子什麼樣子?吃起來味道如何?

2、板書課題,學習“端、糉”和這兩個字的偏旁。

二、認讀字詞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讀流利。

1、教師指導學生認讀生詞。

2、學生認讀生字。

三、初讀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讀流利。

2、指名分節讀課文。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

1、“總會”說明了什麼?

2、“盼着”又說明了什麼?

五、學寫生字“午、節、葉、米、分”

1、觀察字形結構。

2、師範寫生書空。

3、描紅練寫。

第二課時

一、複習

齊讀、開火車讀詞語。

二、誦讀課文,品味內容

1、抓住重點語句,指導朗讀。

(1)品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2)外婆包的糉子是什麼樣的。

(3)學生帶着問題自由朗讀課文。

(4)指導學生按照從外到內的順序描述糉子的外形特點。

預設:糉子是用青青的箬竹葉包的,裏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間有一顆紅紅的棗。

(5)詞語填空讀課文。

①課件出示: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糉子是用________箬竹葉包的,裏面裹着________糯米,中間有一顆________棗。

預設:青青的、白白的、紅紅的。

②教師追問:爲什麼用“青青的”“白白的”“紅紅的”,而不用“青的”“白的”“紅的”?

③課件出示兩個句子,朗讀比較有什麼不同。

糉子是用青青的箬竹葉包的,裏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間有一顆紅紅的棗。

糉子是用青的箬竹葉包的,裏面裹着白的糯米,中間有一顆紅的棗。

④指導朗讀:這樣AAB式的重疊詞更能體現出糉子的特點,各種顏色相間,色香味美。朗讀時彷彿讓人品嚐到了香甜的味道。

⑤學生彙報朗讀第二自然段。

2.品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課件出示:依據課文內容,說一說,端午節爲什麼會有吃糉子的習俗?

預設:①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②指名學生彙報詩人屈原的歷史事蹟。

③教師總結屈原的人物事蹟,增強學生愛國主義情感。

三、指導觀察,正確書寫

1.創設情境,出示生字。

(1)老師今天帶來了幾個美味香甜的糉子,同學們想不想吃?

(2)課件出示:寫有生字的糉子圖片。

(3)導學:你們認識它們嗎?我們來學寫這幾個生字,寫得好的同學會得到香甜美味的糉子。

2.教師指導學生學寫生字

四、總結全文,情感昇華

每年端午節我們都會吃糉子,今天透過學習《端午糉》,我們不僅“品嚐”了美味香甜的端午糉,還知道了端午節的由來。每當我們吃美味香甜的糉子時,不要忘記緬懷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端午節的來歷和一些習俗。

(2)參與端午節活動,萌發對民族文化的興趣。

 重點與難點

(1)瞭解民俗民風。

(2)自制自玩龍舟。

材料及環境創設

糉子,做龍舟的材料,賽龍舟的錄像或圖片。

設計思路

端午節對中班幼兒來說,比較陌生。本活動設計,讓幼兒初步感知一些中國民俗文化,從而激發幼兒對民族文化的興趣和情感,又因爲中國民族的文化源遠流長,而中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具體直觀形象,故本活動設計透過包糉子、吃糉子、做龍舟、賽龍舟等,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認識,從而使幼兒愛祖國情感。

a、講講端午節的來歷

(1)老師講屈原的故事。

(2)介紹端午節兩項主要慶祝活動包糉子、划龍舟的意義。

 b、包糉子、吃糉子

(1)向幼兒介紹包糉子的材料,示範包法,幼兒用紙片折“糉子”。

(2)幼兒吃糉子,邊吃邊引導幼兒體會糉子的獨特口味。

(3)知道糉子是中國的特色點心。

說明:此活動可在生活環節中進行。

c、製作龍舟

(1)欣賞龍舟大賽的錄像和圖片,激起幼兒自制自玩的興趣。

(2)製作龍舟。

將布圍在用兩根竹竿做成的船身上。貼上各種彩色紙條。

畫一個龍頭,製作龍的頭飾。

d、划龍舟

組織幼兒進行“龍舟大賽”。船頭的幼兒頭帶龍的頭飾,其餘兒童排成一隊坐在龍舟裏,按鑼鼓節拍作划船動作。也可兩舟之間開展競賽,哪隊動作整齊哪隊爲勝。

 e、延伸

可以透過學唱《過端午》,畫畫《賽龍舟》來增強過端午節的感受。

端午節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學習課文第3—6自然段內容。

2、理解課文中重點句子的意思,體會屈原爲了楚國的安危,爲了百姓的疾苦,寧願犧牲自己的偉大精神。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用自己的話說說端午節的由來。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課文,體會重點句子的含義。

2、用自己的話說說端午節的由來。

教學準備:課件、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出示課件)

教師:你們知道,這些圖片畫的是什麼嗎?這些圖片與我國什麼傳統節日有關係? 根椐學生回答板書:30 端午節的由來

二、檢查複習。

完成導學案的“課前熱身”習題。

1. 看拼音寫詞語。

qū yuán ài dài chuán sòng wū xiàn zòng zi wú zhōng shēng yǒu

( ) ( ) ( ) ( ) ( ) ( )

2. 多音字組詞。

Sháng( )

盛 強àng( )

三、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出示自學提示

1

2、學生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

3、自主探究,完成導學案。

一、學習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

1、根椐課文內容填空。

(1)農曆( )月( )日是端午節,端午節的習俗有( )、

( )、( )、( )等。

2、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我國的愛國詩人( ),端午節已有( )年的歷史。

二、學習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 ○

(一)學習第三自然段。從書上找到有關句子,然後填到橫線上。

1、屈原是一個怎樣的人?

答:

2、屈原爲什麼受到朝廷中有些權貴的誣陷和楚王的疏遠?(在文中畫出相應的句子)

3、權貴們是如何對待屈原的?(在文中畫出相應的句子)

4、結合課文內容,說說什麼叫“想方設法”、“無中生有”

想方設法: 。

無中生有: - 。

6、欣賞屈原的愛國詩歌。(見課件)

(二)學習第四自然段

1、 這樣一位憂國憂民的大詩人爲什麼要跳江?

答: 。

2、 出示文中插圖,問:屈原在江邊佇立,萬分悲憤,他的`心中在想什麼呢?

3、 你從屈原身上學到了什麼?

答:

三、學習第三部分。( 第5--6自然段) ○

1、屈原投江後,當時的百姓是怎麼做的?後來,人們又是怎麼做的?

2、比較句子,說說哪一組寫得好。

2

楚國的百姓知道後,放聲大哭,他們涌到屈原投江的地方想去救他。

楚國的百姓知道後,放聲大哭,他們像潮水一樣涌到屈原投江的地方,想去救他。

那怎麼辦呢?大家想出了一個辦法。

那怎麼辦呢?大家想啊,想啊,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 。

3、小組討論、交流,訂正答案。

四、教師檢查小組完成情況,小組展示討論結果。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五、複述課文:請用自己的話說說端午節的由來。

1、看板書,在學習小組內複述。

2、指名複述。

六、拓展延伸:你知道我國還有哪些傳統節日嗎?

七、總結提升,朗讀課文。

1、學完這課以後,你有什麼收穫?作爲中華民族的一名子孫,你懂得了什麼?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八、課後檢測。(完成導學案當堂訓練題目)

端午節教案 篇4

會計122班 班會主題:我們的節日---端午節

活動時間:20xx年6月3日 第十四周 星期一

活動地點:東勝現代服務業管理學校會計122班

活動對象:會計122班全體學生

主 持 人:賈鵬、彭玉琴

一、活動目標:

1、 透過本次班會主題了解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的相關歷史背景,傳承中華文化。

2、 利用本次班團會讓學生在端午節到來之前做相關的準備工作,參加一些有正面影響力的傳統節日比賽和習俗,跟父母學習節日糉子、涼糕等的由來及做法。 3、 透過一系列活動、小品等培養學生組織能力、上臺表演的能力以及語言情感表達的能力。

二、活動準備:

1、準備一些相關的端午節的歷史故事。

2、準備一些經典、有意義的描寫端午節經典詩詞。

3、製作活動的PPT及互動環節的小遊戲。

三、活動程序:

班會主題------ 主持人介紹------閱讀歷史故事------分析故事背景-------朗讀詩詞-------互動遊戲-------學生討論------總結歸納

四、 具體活動過程:見PPT資料

五、 活動總結:

1、 由班主任老師總結歸納這次我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主題班會。

透過本次班團會的開展,重在引導學生感受傳統文化魅力,讓學生在誦讀中瞭解傳統文化知識,認同端午、喜愛端午、過好端午,在感受傳統文化中培養愛國情懷,傳承千年文化代代相傳。《我們的節日---端午節》主題班會 教案

會計122班 班會主題:我們的節日---端午節

活動時間:20xx年6月3日 第十四周 星期一

活動地點:東勝現代服務業管理學校會計122班

活動對象:會計122班全體學生

主 持 人:賈鵬、彭玉琴

一、活動目標:

1、 透過本次班會主題了解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的相關歷史背景,傳承中華文化。

2、 利用本次班團會讓學生在端午節到來之前做相關的準備工作,參加一些有正面影響力的傳統節日比賽和習俗,跟父母學習節日糉子、涼糕等的由來及做法。 3、 透過一系列活動、小品等培養學生組織能力、上臺表演的能力以及語言情感表達的能力。

二、活動準備:

1、準備一些相關的端午節的歷史故事。

2、準備一些經典、有意義的描寫端午節經典詩詞。

3、製作活動的PPT及互動環節的小遊戲。

三、活動程序:

班會主題------ 主持人介紹------閱讀歷史故事------分析故事背景-------朗讀詩詞-------互動遊戲-------學生討論------總結歸納

四、 具體活動過程:見PPT資料

五、 活動總結:

1、 由班主任老師總結歸納這次我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主題班會。

透過本次班團會的開展,重在引導學生感受傳統文化魅力,讓學生在誦讀中瞭解傳統文化知識,認同端午、喜愛端午、過好端午,在感受傳統文化中培養愛國情懷,傳承千年文化代代相傳。

端午節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1.活動使學生知道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節日及日期。瞭解端午節的

各地風俗習慣。

2.透過收集、整理、研究等活動,培養學生的生活情趣,瞭解一些

傳統節日常識,感受祖國燦爛的民族文化。使學生熱愛生活,熱愛中華民族,

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活動重點:

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及具體日期,瞭解人們慶祝節日的傳統習俗。 活動準備:

收集端午節圖片及相關資料 排練舞蹈、手工,收集古詩等。 活動過程:

一、導語

我國曆史源遠流長,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各個民族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

創造了燦爛的文明,同時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習俗和文化。

隨着我國改革開放程度的提高,國外的一些節日也逐步進入我們的日常生

活,如聖誕節、情人節、愚人節等。對於許多學生來說,他們對中國的傳統的

節日的理解只停留在很膚淺的含義上,對它反應冷淡,

而對外國節日卻很熱衷。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思考。我們應全面瞭解中國

的傳統節日,學習中國的傳統知識,傳承民族文化,從而提高全民人文素養。 這次主要圍繞端午節展開一次實踐活動。關於端午節的傳說很多。戰國時代楚秦爭奪霸權,詩人屈原位列右大夫,很受楚王器重。後來,屈原的主張遭到上官大夫靳尚爲首的守舊派的反對,他們不斷在楚懷王的面前詆譭屈原,楚懷王漸漸疏遠了屈原。有着遠大抱負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懷着難以抑制的憂鬱悲憤,寫出了《離騷》、《天向》等不朽詩篇。

公無前229年,秦國攻佔了楚國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請楚懷王去秦國議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陰謀,冒死進宮陳述利害,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郢都。楚懷王如期赴會,一到秦國就被囚禁起來,楚懷王悔恨交加,憂鬱成疾,三年後客死於秦國。楚頃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國,頃襄王倉惶撤離京城,秦兵攻佔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後,萬念俱灰,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說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屍體,同時拿來了糉子、雞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還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藥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大夫屍體免遭傷害。

從此,每年五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划龍舟,投糉子,以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端午節的風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二、過程:

1.課件出示端午節圖片,讓學生感受節日氣氛。

2.讓學生說一說自己課後收集關於端午節資料。

(1)端午亦稱端五,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爲“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關於端午節的來源,時

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

(2)端午節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爲長命縷。

3.課件出示各地端午節風俗習慣。

(1)讓學生了解各地端午節風俗,比較有什麼不同。

(2)讓學生了解本地端午節風俗,並結合自己每年過情景。討論交流。

4.小組比賽關於端午節的古詩及諺語。

端午

(唐)文 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堯藩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節令門.端陽

(清)李靜山

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

門外高懸黃紙帖,卻疑賬主怕靈符。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北方)

癩蛤蟆躲不過五月五。(北京)

蛤蟆蝌蚪躲端午。(北方)

端午不戴艾,死去變妖怪 。(西北)

午時水飲一嘴,較好補藥吃三年 。(山東)

喝了雄黃酒,百病遠遠丟。(山西)

有錢難買五月五日旱(山西)

未吃端午糉,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糉,還要凍三凍。。(寶山)

三、動手活動

1演話劇屈原

2.學生小組比賽動手包糉子。感受節日氛圍。

四、說一說這次活動的收穫。

五、總結

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更有吃糉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端午節”爲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時至今日,端午節在中國人民中仍是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xx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