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語文10分鐘微課教案模板(精選8篇)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10分鐘微課教案模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10分鐘微課教案模板(精選8篇)

語文10分鐘微課教案 篇1

本微課設計背景:

初中語文教材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綜合性學習主題爲《獻給母親的歌》,這一個學期適逢母親節,正是開展這一綜合性學習活動的最好時機。

“母親”是古往今來衆多作家寫不完的一個主題,本單元也收錄了胡適先生的《我的母親》一文。我認爲在活動過程中,應該帶領學生多讀一些以“母親”爲主題的作品,更深刻的感悟母愛。

選擇推薦琦君《母親的金手錶》這部作品,原因有三:

一、本書是一部散文集,以記錄作者的童年往事爲主,由此引出她對母親的描寫與懷念,這種題材比較貼近初中學生的生活,容易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

二、琦君的文字通俗易懂、樸實真摯,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

三、本冊書收錄了琦君的另一篇文章——《春酒》,有了這部作品的閱讀經驗,學生在學習這篇課文時感受會更深,收穫會更多。

微課設計:

一,匯入

說起關於“母親”的文學作品,你會想到什麼?是詩人孟郊的“慈母手中線”,抑或是胡適《我的母親》中那位“慈母兼任嚴父”的民國女子。“母親”是古往今來衆多作家一個寫不完的主題,今天你是否有興趣再來認識一位母親呢?她就是臺灣著名作家琦君的母親。

二,結識母親,引出作品

琦君的母親有一雙巧手,會繡花、穿花球、編草鞋等各種手工絕活。就說“穿花球”吧,那是“採摘院子裏牆腳邊的小小牽牛花”來做的。花“要趁着盛開時摘下,要連花萼一起摘。仔細地剝起花托,就出現一粒綠色小珠子,珠上一條細絲就是花蕊正中間那一根。把珠子輕輕往後抽,珠子就垂下來了,這樣一朵朵抽好以後,再用一根針線,把花繞圈兒穿起來,穿成一個球形,四面八方的珠子掛下來盪來盪去,非常美麗” 。可以想象,五六歲的小琦君拿着如此精緻的“花球”,穿梭在小夥伴中,肯定引來衆多羨慕的目光。

琦君母親的這雙巧手還能做出各種精緻的美食:玉蘭酥、紅豆糕、桂花滷、桂花茶等等,光看名字就令人垂涎三尺了。我們不如透過作者的文字來“品嚐”一下當中的玉蘭酥吧——“白玉蘭的開放,都在中秋前後。那時母親每天都到院子裏擡頭看看、聞聞花香。只開一朵花,當然不能採下來。直等它一瓣瓣自然謝落了,母親連忙拾起,深怕花瓣着土就爛了。因爲白玉蘭花瓣是可以做餅吃的。母親把它先放在乾淨的籃子裏,也不能用水洗,一洗香味就走了。等水分略幹後,就用手指輕輕剝碎(也不能用刀切,怕有鐵腥味)。剝碎後和入麪粉雞蛋中拌勻,只加少許白糖,用大匙兜了放在淺油鍋裏,文火半煎半烤,等兩面微黃,就可以吃了,既香又軟又不膩口。”這玉蘭酥體現的不僅是母親的溫柔賢惠,更是一個母親對子女的愛護照料。

這樣的一位母親,你想了解得更多嗎?那麼你一定要讀讀《母親的金手錶》這部作品。

三,簡介作品,激發興趣

這是一部散文合集,全書共三卷54篇。剛纔向大家介紹的內容來自第二卷“母親的手藝” 。

第一卷“水是故鄉甜”,當中的文章主要展現作者童年的繽紛與美好,如《頭髮與麥芽糖》就寫了兒時的作者剪下自己的頭髮與賣糖老伯換麥芽糖吃的故事。而《母親的金手錶》則描寫了作者偷偷試戴母親藏在枕頭下父親所贈的金手錶的情景。說到這兒,你會否憶起了孩提時的自己是否也曾有過類似的經歷?

第三卷“異國的仙桃”則是作者在異鄉的生活隨筆,《小黑人與一毛錢》 、 《小鎮溫情》等故事把隨處可見的人間美善娓娓道來。

四,結語

古往今來,母親是個很平凡的詞,又是一個偉大的詞,衆多的作家寫了無數的母親,“母親”也成爲寫不盡的主題。琦君一生都在書寫自己的母親,留下了許多關於母親的散文,她對母親的感情,宛如涓涓細流,讓人慢慢地於點滴清涼之中被悄悄感染,從而得到內心的安寧。她以溫柔動人的筆觸回憶童年、故鄉以及自己成爲妻子、母親之後的海外生活,感動了無數讀者。假如你讀過冰心,請再認真地讀讀琦君吧,尋回自己童年的記憶,細味母愛的溫暖。

語文10分鐘微課教案 篇2

一、教學背景

在語言文字規範化大背景下,幫助學生解決應用“的地得”的疑惑與困難。

二、設計思路

針對學生對於“的地得”的誤用與忽視展開教學,規範結構助詞“的地得”的使用。按照“問題的提出、問題的分析、問題的解決”的思路展開教學,總結歸納優化的方式方法。

三、教學目標

1、知道“怎麼樣的什麼、怎麼樣地幹什麼、幹得怎麼樣”三種固定搭配。

2、掌握“的、地、得”的區別與聯繫。

3、運用小兒歌“動前土、名前白、行動後面雙人來”的口訣幫助正確使用“的、地、得”。

四、教學重難點

1、知道“的、地、得”的區別。

2、在實際情境中正確運用“的、地、得”。

五、教學時間

8分鐘微課堂

六、教學適用對象

義務教育九年制內的學生

七、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錄屏軟件

八、教學設計與過程

開場白:

同學們好!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的、地、得”的正確用法。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它們的區別。

1、相同之處:原來它們都是念輕聲“de”,都是結構助詞,起連接作用。

2、不同之處:在書面語中要寫成三個不同的字,而且它們的搭配及用法也各不相同。

(1)怎麼樣的什麼

(2)怎樣樣地幹什麼

(3)幹得怎麼樣

下面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它們的正確用法。

白勺“的”的結構是用“形容詞或名詞或代詞+的+名詞”來表示,而我們最常見,用得最多的還是 “形容詞+的+名詞”的結構。

而土也“地”的用法可以用“形容詞+地+動詞”的結構來表示。

雙人“得”是用“動詞+得+形容詞”的結構來表示

3、練習鞏固

(1)形近區分

靜靜(的.)河面 靜靜(地)寫字 歡樂(的)山谷

歡樂(地)歌唱 滿意(地)點頭 滿意(的)作品

(2)類別區分

1)跑(得)飛快 飛快(地)跑

2)愉快(的)旅行 旅行(得)愉快

3)強烈(的)渴望 強烈(地)渴望

(3)綜合雜糅

小雛鷹飛到大樹的上方,高興地喊起來:“我真的會飛啦!而且飛(得)很高呢!”

小結:能填對這個句子的你肯定就已經學會它們的用法了!

4、特殊情況

質疑:假如遇到特殊情況怎麼辦呢?

我從書包裏拿出書交給她們,她們高興得圍着我跳起舞來。(出自二年級上冊《日記兩則》)

(1)質疑:爲什麼這裏要使用“得”呢?

(2)釋疑:原來這裏強調的是心情,動詞在後,形容詞在前,相當於後置,“得”修飾“跳舞”而非“圍”。現在你明白了吧?

5、 小結歸納:

怎麼樣,你們學會了嗎?爲了讓同學們能夠更快的記住它們的用法,老師送給大家一首口訣來幫助你們熟記三個“的”的正確使用方法:動前土、名前白、行動後面雙人來。

同學們!學到這裏,是不是對這三個“的”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呢!課後大家還要多多練習哦。今天的課就上到這裏,謝謝大家!

語文10分鐘微課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透過閱讀全文抓住“父親”這個人物的形象特徵。

2、鑑賞本文清新質樸自然的語言,感悟文字中蘊涵的父子深情。

3、調動文學積累和生活感知,關注普通形象背後飽含的深情。達到情感共鳴,收穫寫作感悟。

二、教學重點:

1.抓住“背影”這一感情的聚焦點展示人物心靈的寫法。

2.領會樸實的語言風格。

教學難點:從文字中體會出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匯入

同學們,上次課我們對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全文疏通了一遍,學習了生字生詞,分清了層次,還了解了作者的相關背景知識。那麼,在正式開始今天的講課之前,我們先來複習一下上次課所學的生字生詞!哪位同學敢於挑戰,自告奮勇上來聽寫?

複習生字生詞,並聽寫

交卸xiè 奔喪sāng 橘子jú 晶瑩yīng 迂腐yú 瑣屑suǒxiè柵欄zhà 差使chāi 照看行李kān

讓學生快速瀏覽課文的第二部分,解決以下問題。

作者在課文第二部分提到幾次流淚?

(2)作者在課文第二部分提到了幾次背影?並予以概括。

四、給學生放第六自然段的錄音,要求在課文中找到描寫“父親”外貌、動作的字詞。

(1)外貌: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

(2)動作:蹣跚地走、慢慢探身、兩手攀、兩腳縮、身子微傾

五、總結

(1)概括這堂課所學的所有內容

(2)父親的愛,是實實在在的,沒有華麗的詞語,沒有親暱的做作。父親的愛,是沉沉甸甸的,不會直接表達,不會展現關心。但是,他的愛就像影子一樣,無時無刻不存在。所以,無論遇到何種困難,我們都要記得父親是我們永遠的依靠,他永遠愛着我們。

六、佈置作業

(1)朗誦課文的第二部分

(2)寫一篇關於父愛的作文,題目自擬,字數不少於800字。

七、板書設計

第一次流淚 家破人亡 傷心

第二次流淚 浦口送別 感動

第三次流淚 見信思念 傷感

語文10分鐘微課教案 篇4

一、概述

1、課名:《禮儀展風采》,是思想品德人教課標版八年級上冊的一堂思想品德課;

2、本節課所需課時爲1課時,10分鐘;

3、本課對應的課標爲“我與他人的關係”中“交往與溝通”部分:知道禮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禮儀與技能,養成文明禮貌的行爲習慣。

二、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

(1)能夠懂得禮儀對個人的要求,講禮儀有什麼意義。

(2)能夠在生活實踐的基礎上,學會以禮待人。

2、過程與方法

(1)本節課主要是讓學生透過課堂交流等方式,知曉基本社交禮儀姿勢。

(2)透過多媒體給他們演示相應的影像資料、圖片、感受禮儀美。

3、情感、態度價值觀

能夠樂於以禮待人;形成講文明、講禮貌的交往態度;體驗舉止優雅、文明禮貌帶給自己的樂趣以及對人生髮展的價值。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懂得與中學生有關的禮儀規範,並能熟練掌握社交的一般禮節是本框的教學重點。 如何在學生的日常生活和人際交往中落實禮儀知識,從而展示自己的風采是本框的難點。

四、學習者特徵分析

本節課的學習者特徵分析主要是根據教師平時對學生的瞭解而做出的。

學生是中學八年級學生;

學生對基本生活禮儀知識的欠缺;

學生思維活躍,能積極參與討論,口頭彙報的能力較強;

學生面臨的是青年社會化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與人交往,禮貌、禮儀的學習很重要;

學生的自控能力不強,教師要注意做好調控。

五、教學策略

本課以學生活動探究和實踐體驗爲主,引導學生自己體驗、感悟,歸納、提煉出主題;

以學生活動爲主,教師講解爲輔,在具體教學中,恰當運用角色扮演、自我反省等方法,使學習過程充滿趣味。

六、課前準備

⑴、教師準備:

1、查閱有關禮儀方面的書籍、資料;

2、瀏覽與禮儀有關的網頁;

3、準備與禮儀有關的圖片,製作幻燈片。

⑵、學生準備:

1、預習課文並查閱收集與禮儀有關的資料;

2、思考展示中學生風采的禮儀及做好表演的準備;

七、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師生課前問好是我們每天都要進行的,所以再熟悉不過,同學們認爲“課前問好有無必要”?透過學生髮言,匯入本課主題——禮儀展風采。

禮儀習慣的培養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糾正自身的不文明言行。那麼,你都知道哪些禮儀知識?

活動:禮儀知識大擂臺

1、說一說:

社交禮儀的掌握是社會生活的重要內容,請同學們列舉基本的社交禮儀。

學生分學習小組討論,代表發言。

老師總結:

社交禮儀有很多,並且就在我們身邊,如:路遇熟人主動打招呼;上公交車女士優先,老人孩子優先,主動讓座;還有餐桌禮儀、握手禮儀、待客禮儀、電話禮儀等。

打電話是現代人交往、溝通的很重要的方式,講究電話禮儀更能展示我們的風采,有助於塑造我們良好的自身形象。

2、演一演

請小主持人主持學生表演見面禮儀。(發現優點,提出改進意見,明確認識。)請學生設計、展示古今中外見面時的不同禮儀。

學生透過現場演示,能夠懂得不同時代,不同國度,不同民族的見面禮儀有不同的表現形式。但無論何種形式都體現了一種禮貌,一種文明。

3、想一想

透過剛纔同學們的表演,我們發現他們都很講禮儀,面對這些禮儀我們應該持什麼態度?(對中國古代的傳統禮儀、對外國禮儀、對少數民族禮儀。)

禮儀對我們個人都有哪些要求?

如此講禮儀有什麼意義?

學生分小組討論並派代表展示。老師評價並提出希望。

4、課下思考

在學校生活中,哪些場合最能展示我們的風采?這些場合都有哪些特定的要求?

語文10分鐘微課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擬人句的特點及作用

2.能區分比喻句和擬人句。

3.能把一般的句子改寫爲擬人句。

教學過程:

一、瞭解什麼是擬人句,擬人句有什麼作用

今天的微課,我們來進行“擬人句”的專項訓練。

首先,我們來了解什麼是擬人句,擬人句有什麼作用。

二、區分比喻句和擬人句

平時的作業中,我發現有一部分同學很容易把出現人物的比喻句和擬人句混淆了,下面我們來將二者進行區分。

比喻句:一般分爲本體、喻體、比喻詞三部分,本體和喻體有相似特點,但本質不同。例如:這隻猴子像一個小男孩那樣頑皮。句中被描寫的物體也就是本體是猴子,喻體是小男孩,本體猴子和喻體小男孩都具有頑皮的特點,但本質不同。很明顯是把猴子比作頑皮的小男孩,所以是比喻句。

擬人句:一般分爲本體、擬人詞、擬體三部分,但擬體在句中不出現。例如:小鳥在枝頭歌唱。本體(小鳥)擬人詞(歌唱),小鳥怎麼會唱歌呢?顯然是把小鳥當作會唱歌的人來寫,賦予它人的特點。從形式上看,句中沒出現擬體,也沒出現比喻句的標誌——比喻詞,因而是個擬人句

可見,判斷擬人句關鍵是找擬人詞,看句中是否把物當人寫,其次是不能出現比喻詞,不能出現擬體(表示人物的詞語)。

弄清了以上區別,就不難區分比喻和擬人了,也不至於一見到有“人”的句子就斷定爲擬人了。

三、運用擬人的手法把句子寫生動。

認識了擬人句,下面我們根據擬人句的特點來學以致用,小試牛刀,將下面硬邦邦的簡短的陳述句子改爲生動的擬人句。

課件出示要求改寫的句子:

1.春天來了。

2.天空中的星星閃爍。

3.柳條兒隨風飄蕩。

4.小魚在水中游來游去。

學生彙報交流,教師隨機引導:

1.根據春天花枝招展,十分美麗的特點,想象春天就是春姑娘,於是這個句子可以改寫成……

2.根據星星閃爍的特點,把星星想象成快活眨眼睛的小男孩,但不能出現比喻詞,如果出現比喻詞,那就成比喻句了,我們可以這樣改……

3.根據柳樹外形特點,我們可以把柳樹看作一位長髮飄飄、婀娜多姿的美少女,於是這個句子可以寫成……

4.抓住“游來游去”這個詞,想象小魚就是活潑可愛的小孩兒在水中捉迷藏啊、你追我趕、游泳等等,賦予它人的心情人的動作,於是這個句子可以寫成……

今天的微課就講到這,希望同學們以後多做這樣的練習,並在生活中有意識的運用擬人手法描述自己看到的事物。

語文10分鐘微課教案 篇6

【學習目標】

1、感知斑羚飛渡的過程,體悟飛渡場面的悲壯。

2、反思人類行爲,學習斑羚在飛渡過程中體現出來的精神。

3、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愛生命,學會感恩。

【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有情朗讀法、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法、聯想拓展法。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合作探究斑羚精神。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關注生活,關愛生命,學會感恩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聯想想象, 創設情景

“上節課我們一起走近沈石溪的《斑羚飛渡》,在這個神奇的世界裏,一羣生性溫順的斑羚,在面臨種羣滅絕的生死關頭,爲我們上演了一幕驚天地,泣鬼神的偉大壯舉。那一羣悲壯的生靈讓我們震撼,那一個個隕落的身軀,讓我們淚流滿面,那一幕生死的抉擇,將永駐你我心間。”

現在讓我們閉上眼睛,靜靜地,靜靜地回憶,在那個雨後彩虹高懸的日子裏,在險峻的傷心崖上,一羣斑羚進退維谷,後面獵*、獵狗,前面萬丈深淵,澗下水流湍急------他們……

二、經典朗讀, 鎖定飛渡

溫馨提示: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有感情的朗讀第9段。

1、圈畫動詞,用簡潔的語言描述斑羚飛渡的畫面。

半大斑羚 朝前(飛奔),同時,老年斑羚也快速(起跑),到懸崖邊緣,半大斑羚縱身(一躍),朝山澗對面(跳)去,老年斑羚(緊跟)在後面,頭一(鉤),也從懸崖上(躥躍出去),一老一少,一前一後,一高一低.半大斑羚在老斑羚背上(猛蹬)一下,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墜的身體也再 度(升 高),輕巧地(落)在對面山峯上,而老斑羚則筆直(墜落)山崖.

2、圈畫動詞,發揮想象,畫出飛渡的情景。(我參與,我展示)

3、試着利用手勢比劃飛渡的情景。(結合文字,嘗試動手,同伴交流,體驗 快樂)(我比劃,我快樂)

三、分析形象, 突破重點(老斑羚的形象)

我們現在根據文意,完成這樣一個比喻:(我仿寫,我接龍)

老斑羚像跳板,助同伴跨越了死亡之崖;

四、聯想拓展, 激活情感

本文中的斑羚已經不再是自然意義上的斑羚,而是大無畏的犧牲精神的化身。我們生活中有哪些“斑羚”?請向同伴講述你所知道的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我講述,我聆聽)

五、回味暢想,盤點收穫

在甘萍的歌曲《一個真實的故事》中結束。

語文10分鐘微課教案 篇7

一、教學背景

在語言文字規範化大背景下,幫助學生解決應用“的地得”的疑惑與困難。

二、設計思路

針對學生對於“的地得”的誤用與忽視展開教學,規範結構助詞“的地得”的使用。按照“問題的提出、問題的分析、問題的解決”的思路展開教學,總結歸納優化的方式方法。

三、教學目標

1、知道“怎麼樣的什麼、怎麼樣地幹什麼、幹得怎麼樣”三種固定搭配。

2、掌握“的、地、得”的區別與聯繫。

3、運用小兒歌“動前土、名前白、行動後面雙人來”的口訣幫助正確使用“的、地、得”

四、教學重難點

1、知道“的、地、得”的區別。

2、在實際情境中正確運用“的、地、得”

五、教學時間

8分鐘微課堂

六、教學適用對象

義務教育九年制內的學生

七、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錄屏軟件

八、教學設計與過程

開場白:

你們好!我是來自文一街小學文一校區的語文老師金穎,以下是我的微課作品《“的、地、得”的區分與使用》

(一)問題與疑惑

1、重要性

同學們,漢字中的“的地得”作爲一級字表中使用頻率最高的常用字,經測算,每100個漢字中就會出現四次。可是,我們在使用的時候卻經常出錯!你瞧!

2、錯誤使用案例的糾正

(1)使用錯誤:

因爲我地表現好,老師高興得獎勵我一顆星,相信我會表現地更好!

疑問:這個句子哪裏出問題了呢?

(2)糾正錯誤:

因爲我的表現好,老師高興地獎勵我一顆星,相信我會表現得更好!

釋疑:原來正確答案應該是這樣的!

3、過渡質疑:我們該如何正確使用?有什麼好辦法可以區分“的、地、得”呢?趕緊來找

找它們的區別與聯繫吧!

<img alt="關於語文微課教案設計" src="

(二)區別與聯繫

1、相同之處:原來它們都是念輕聲“DE”,都是結構助詞,起連接作用。

2、不同之處:但是它們的搭配及用法卻各不相同。

(1)怎麼樣的什麼

(2)怎樣樣地幹什麼

(3)幹得怎麼樣

3、區分的方式與方法:小兒歌小結:動前土,名前白,行動後面雙人來

(三)鞏固操練

1、練習鞏固

(1)形近區分

靜靜的()河面

靜靜地()寫字

歡樂的()山谷

歡樂地()歌唱

滿意地()點頭

滿意的()作品

(2)類別區分

1)跑得飛快

飛快地跑

2)愉快的旅行

旅行得愉快

3)強烈的渴望

強烈地渴望

(3)綜合雜糅

小雛鷹飛到大樹的上方,高興地喊起來:

“我真的會飛啦!而且飛得很高呢!

小結:能填對這個句子的你肯定就已經學會它們的用法了!

2、特殊情況

質疑:假如遇到特殊情況怎麼辦呢?

我從書包裏拿出書交給她們,她們高興得圍着我跳起舞來。(出自二年級上冊《日記兩則》)(1)質疑:爲什麼這裏要使用“得”呢?

(2)釋疑:原來這裏強調的是心情,動詞在後,形容詞在前,相當於後置,“得”修飾“跳

舞”而非“圍”。現在你明白了吧?

3、小結歸納:

同學們,只要你記住口訣:動前土、名前白、行動後面雙人來,相信你再也不會弄錯“的地得”了!今天的課就上到這裏,謝謝!

語文10分鐘微課教案 篇8

教學背景: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小學各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在階段性目標中也指出:從一年級起,就應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注意培養朗讀的興趣。由此可見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是從低年級的朗讀訓練開始的。根據本課的教學要求和教材特點可知,朗讀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之一,而讀好文中的問句又是教學難點。因此,在本課教學中,老師透過各種形式指導學生的朗讀,如有細聽老師的範讀,也有自己讀、個別讀、男女比賽讀等,讓學生把問句讀好。

教學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方法:

範讀,領讀,引讀,比賽讀

教學對象:

一年級學生

教學過程:

一匯入:

上節課,小動物們邀請大家參加他們的比尾巴大賽,大家想知道比賽的情況嗎?請大家開啟書本齊讀課文。(齊讀1——4節)

師:請大家看第一小節和第三小節的句子跟我們以前學過的句子有什麼不同嗎?(生:都是問句)你從哪裏看出來都是問句呢?(因爲句末都是問號)

二.指導朗讀:

1.教師範讀:你們真仔細觀察。讀問句時,注意語氣要上揚。請聽老師讀:(師示範讀第一節)

2.請大家和同桌模仿老師那樣練習讀讀,注意讀出問人的語氣。

3,提問:誰願意來讀讀?(課件出示第一節)(請2——3人)

思雨:老師還沒聽出問的感覺,誰能比他讀得更好?

洪:老師聽出了你的疑問,你能深入到語言文字當中去讀書,真好!

思雨:請你再讀讀,想想平時是怎樣問人的?

這次朗讀比剛纔有進步了,老師真爲你高興。

柯:你真是我們班的朗讀之星。(獎貼紙)誰來挑戰她?

劉銘樺:你讀書的聲音真洪亮,聲音小的同學都來學學他。

過渡語:.師:從你們的問句中,我可以聽出很深的疑問哦。就讓我們來揭曉答案吧!同學們請看大屏幕,答案都在上面,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齊讀1,2節)

4知道了答案,大家心裏都很開心。我們就帶着這開心的情感分男女比賽讀,女同學讀第一節,男同學讀第二節,

教師評價語:女孩子讀得真好。我們都聽到了你們的疑問了。

男同學那洪亮的回答聲,讓我們好像看到了不同動物能爲自己擁有的獨特尾巴而感到自豪。

男孩子都像女孩子這樣讀一讀。

女孩子讀書的時候,男孩子聽得是那樣認真,男孩子也讀得非常棒!

5.師生問答:現在我們來玩個小遊戲,遊戲的名稱叫“我問你答”我們用問答的形式來讀一讀,我問,你們答。(師生配合讀3,4小節)。

誰來做小老師,像老師那樣選你喜歡的句子問問同學?

方:這位小老師真棒,注意讀出問人的語氣,恭喜你成爲“朗讀之星”

陳悅:恭喜你成爲“朗讀之星”

6.唱一唱:一問一答,真開心,讓我們把課文的內容唱出來吧。大家在唱的過程中可以跟着畫面做動作。)

7.拍手有節奏讀全文。從大家的歌聲中,我感受到大家的歡樂,讓我們把這份歡樂繼續延續下去,一齊拍着手有節奏的朗讀課文。

三.結束語:

透過這節課的學習,比賽我們班很多同學被評選爲“朗讀之星”我相信在以後的學習過程中,會有更多的同學會加入到他們的隊伍中去,大家有信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