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大班語言活動我們都是好孩子教案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語言活動我們都是好孩子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語言活動我們都是好孩子教案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懂得長大了要多做積極有益的事情。

2、感受“子”字兒個富有韻律的特點,學習平、翹舌音。

活動難點:

學習平、翹舌音。

難點剖析:

作爲大班幼兒,語言的發展能力大大提升,除了能完整的朗誦兒歌外,還加入了平、翹舌音的學習。在這首兒歌中,“子”字的平舌音與其他平、翹舌音的區別和發聲方法,能準確到位的念準字音。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磁帶、錄音機、字卡等等。

活動過程:

教學策略創意說明

一、使用幼兒用書,幼兒觀察圖畫,講述畫面內容,要求幼兒用完整的語句進行描述。

二、學習兒歌

1、教師朗誦兒歌,邊提問邊理解。

2、教師配上快板念兒歌。

3、幼兒跟着教師念兒歌,重點練習平、翹舌音。

三、教師續編兒歌,激發幼兒爭做好孩子的積極性。

說說自己做過那些積極有益的事情,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內容巧妙的`續編“子”字兒歌。

在此次活動中我加入了快板的形式,將快板和兒歌相結合。獨特的形式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如果活動的時間還有多的話,我們還可以加入快板欣賞,讓幼兒瞭解我國民間藝術的精華。

後續反思與調整策略:

這是一首很有意思的兒歌,在幼兒欣賞兒歌的同時,教師着重將韻腳的自發音加重,讓幼兒自己發現了兒歌的特點。兩遍欣賞後,不少幼兒都發現了押韻的特點,而且對“子”字的韻腳非常感興趣,就是因爲有了韻律,幼兒學起來就十分容易了,興趣也很足。教師在以後的幾遍加入了快板的“伴奏”,幼兒這首兒歌時有節奏的,加入快板後,節奏感更強,幼兒的興趣更強了,也讓幼兒自己打快板自己念兒歌,氣氛很活躍,學習效果也很理想。

但在學習過程中也發現,不少幼兒對“子”的韻腳感興趣,念起來也很有勁,其他的句子學習就不如這個了,導致在朗誦的時候有“頭重腳輕”的感覺。在今後類似的教學活動時教師在安排學習過程中除了重點學習外,對其他的部分也不能忽視,也要考慮到教學的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