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鍛鍊心理品質加強品格修養政治教案

鍛鍊心理品質加強品格修養政治教案

第一課 鍛鍊心理品質 加強品格修養

鍛鍊心理品質加強品格修養政治教案

教學內容:

1、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需要健康的人格;良好的心理品質有助於高尚品格和道德情操的培養。

2、心理品質和個人品格表現在個人對待祖國、對待工作、對待生活、對待自己和他人的態度及相應行爲習慣與品質中。

3、青少年鍛鍊良好的心理品質,培養健康的人格與加強品格修養,有豐富的內容和多種形式。

基本要求:

理解:

1、列舉事例,說明良好的心理品質有助於優秀品德的形成;

2、舉例說明對祖國忠誠,工作盡職、主動,對人友善等是個人良好品格的體現。

活動:

1、談談進入中學後,自己內心發生的變化;

2、組織一次班級討論會,就鍛鍊良好心理品質、健康人格和良好品格的重要性,交流各自的體驗。

第一框題  人生的寶貴財富——道德高尚、心理健康

教學方法:談話講解法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學生閱讀第一課序言部分,思考:《紐約時報》爲什麼說中國留美學生小曾是一個“完全忘我的人,他的行爲是真正的英雄表現。”?由此進入課題。

二、新課講授:

(一)“培養良好道德”部分

利用課文P7“議一議”,引導學生懂得道德主要是依靠教育的力量和人們內心的自我覺悟來發生作用的社會行爲規範。

提問學生:國家對公民提出的道德規範要求有哪些?作爲中學生的'我們,應該怎樣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

讓學生談一談:在日常的學習、生活和社會交往中,該怎樣把國家對公民提出的道德要求具體化和細化。

(二)“鍛鍊健康心理”部分

出示一組詞語(謙虛、自信、聰明、果斷、勇敢、熱情、寬容、狹隘、溫和、活潑、驕傲、自卑、愚蠢、怯懦、自負、衝動、魯莽、任性、樂觀、堅強),讓學生以“心理健康與否”爲標準進行分類。

學生閱讀課文(P7——9)後回答:心理健康的主要表現有哪些?

教師結合學生的認識作歸納,着重解釋“情緒與情感”。

(三)“良好道德與健康心理的關係”部分

請學生講述張海迪的故事,問:“身體殘疾的張海迪有兩大閃光點,分別是什麼?這兩者之間有怎樣的關係?”

學生自由發表意見後教師歸納講解:一個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與培養良好的道德有着密切的聯繫。良好的道德品質往往離不開健康的心理,心理健康是培養高尚道德的重要條件;良好的道德反過來也會有利於心理品質的優化。

三、課堂小結

先由學生說:“這堂課我學了什麼?”,教師最後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