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好玩的毽子教案

活動目標

好玩的毽子教案

1.練習肩上揮臂投擲。

2.發展幼兒投擲的能力和動作協調性。

(評:1.目標內容過窄。只有動作技能培養的目標,沒有突出情感、認知方面培養的目標。2.目標的表述無重點。如“練習肩上揮臂投擲”,投擲的練習包括投遠及投準的練習,且投遠動作較複雜,這是一次新授課,應突出教師教學的重點。如改爲:“在投遠時,能揮臂甩腕,改善投遠的動作”。3.目標的制定過難。這是一次新授課,把目標定爲“發展幼兒投擲的能力”顯然是難了。投擲是較複雜的動作,在第一次新授課活動中是很難發展幼兒的投擲動作的。)

活動準備

毽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與幼兒入場。

(評:在準備部分,可以讓幼兒做遊戲、體操等,準備部分的任務就是讓幼兒進行必要的身體準備活動,克服身體各器官的惰性,爲基本部分做好準備。然而,此活動缺乏幼兒的熱身運動,如此開展基本部分教學,由於幼兒沒做好準備,易造成幼兒的運動性損傷。)

(二)基本部分

1.幼兒每人拿一個毽子自由遊戲。(改爲:幼兒自由探索毽子的玩法。)

(1)平衡遊戲:把毽子放在頭頂(或手背上)向前走。

(2)拋接遊戲:練習自拋自接。

(3)踢毽子:手拿繩子的一頭,腳踢毽子。可單腳踢、雙腳交替踢。

(評:這一環節既然是幼兒自由遊戲,可以讓幼兒先充分地自由用毽子探索。)(應改爲:(1)幼兒自由嘗試毽子的各種玩法。教師:看誰的玩法最多?(2)請幼兒交流、展示自己的玩法。)

2.幼兒學習肩上揮臂投擲(進行投遠練習)

(1)示範講解。

(請幼兒站成一路縱隊):“我們用毽子來玩一玩,記住:一腳在前,一腳在後,右(左)手拿毽子舉在肩上,把毽子丟出去。”

(評:教師的動作示範及講解均缺乏規範性。,且應儘量讓幼兒在活動體驗中完成動作學習。這一環節建議改爲:(1)幼兒自由嘗試投遠。教師:誰能把毽子投到離自己最遠的地方.(2)教師示範並講解正確的動作。)

(2)請兩名幼兒各示範一次。

(3)幼兒圍成一個大圈,教師指導幼兒練習投擲動作,把毽子先投向圈心,重複數次。(改爲:幼兒站在起始線上,練習往前方投毽子。)

(評:教師對幼兒練習場地的安排不當。幼兒進行的是投遠練習,幼兒圍成一個大圓圈進行投遠練習,就沒有足夠的空地讓幼兒毫無顧忌地儘量往遠處投。)

(評:以上是在動作技能形成的第一階段((粗略掌握動作階段)中,教師的教學任務及活動設計安排。)

(4)幼兒分兩組輪流練習。

評:經過了上一階段的練習,幼兒只是初步學習了投遠的基本要求,錯誤及多餘動作沒有得到糾正,還會在幼兒的練習中反覆出現。因此,教師還應設計有糾正幼兒錯誤及多餘動作的活動環節。另外,還應在教師糾正錯誤動作階段應再次安排幼兒練習,以便幼兒鞏固和提高投遠的.正確動作技能。而且,這一階段的練習可以適應增加難度,並應有難易之別,能滿足不同能力幼兒的需要。注:以上是在動作技能形成的第二階段(動作的改進、提高階段)中,教師的教學任務及活動設計安排。]

(5)遊戲“看誰投得遠。“

幼兒分兩隊站在網側的直線上。哨音一響,將手中的毽子投過網。(評:遊戲是幼兒最感興趣的活動,這一遊戲過於單調,無趣味性。)

注:這是在動作技能形成的第三階段((動作的應用自如階段)中,教師的教學任務及活動設計安排。

(三)結束部分

組織幼兒踢毽子,教師巡迴指導。

(評:結束部分是讓幼兒在激烈運動之後放鬆身體,但在這一活動,教師在結束部分並沒有讓幼兒做些放鬆運動,反而是讓幼兒繼續加大新動作的練習。)

活動總評價

此活動是將肩上揮臂投擲作爲新內容進行授課,有一定的運動密度。主要存在的問題:

1.準備部分、結束部分的教學任務不明確。沒有帶領幼兒準備活動和放鬆活動,易導致運動損傷。

2.對動作的示範不標準、規範。

3.對練習場地的安排不合理,不能依據動作練習的特點及現有條件合理安排練習場地,如讓幼兒圍成圓圈練習投遠(朝圓心投)。

4.對基本部分的教學設計沒有遵循幼兒動作技能形成規律進行活動設計。

這是一次教授動作技能的教學活動,應遵循幼兒學動作的規律,即幼兒動作技能形成規律。一般說來,幼兒動作技能的學習一般要經歷三個階段,每一階段中幼兒掌握動作的特點不同決定了該階段教學設計的不同。

標籤:好玩 毽子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