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蘇軾:水龍吟

【教學目標】

蘇軾:水龍吟

1、朗讀並背誦蘇軾的《水龍吟》。

2、瞭解蘇軾生平、作品以及他的“豪放詞”。

3、品味文句,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理解詞的內涵並背誦本詞。

【教學難點】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知識盤點:

1、唐詩宋詞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兩顆明珠,唐代被稱爲詩的時代,而宋代則被稱爲詞的時代。關於宋詞你瞭解多少?(從流派上)

豪放派,中國宋詞風格流派之一。其特點是題材廣泛,內容豐富,表現方法以鋪敘直抒爲主,風格恢宏沉雄,氣勢豪縱,成就頗高。代表人物是蘇軾、辛棄疾。

婉約派,中國宋詞風格流派之一。其特點結構深細縝密,重視音律諧婉,語言圓潤,清新綺麗,具有一種清新綺麗之美。內容比較窄狹,主要側重兒女風情。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

俞文豹《吹劍錄》的一段記載:東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問:“我詞何如耆(qí)卿?”對曰:“郎中詞,只好十七八女子,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這段話可以說是對於婉約派與豪放派不同詞風的形象概括和生動說明。

2、我們學過的宋詞你還記得哪些?

3、我所知道的蘇軾。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散文家和詩人。與其父蘇洵、弟蘇轍皆以文學名世,世稱“三蘇”;與漢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齊名。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章風格平易流暢,豪放自如。其詩內容廣闊,風格多樣,善用誇張比喻,在藝術表現方面獨具魅力。他的詞掃除了晚唐五代以來的傳統詞風,開創了與婉約派並立的豪放詞派,擴大了詞的題材,豐富了詞的意境,對詞的革新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樂府》等。在文章方面與歐陽修合稱“歐蘇”,在詞作方面與辛棄疾合稱“蘇辛”。在繪畫方面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與陸游並稱“蘇陸”。後代文人稱其爲“坡仙”“詩神”“詞聖”等。1079年(元豐二年),蘇軾到任湖州還不到三個月,就因爲作詩諷刺新法、以“文字毀謗君相”的罪名入獄,史稱“烏臺詩案”。蘇軾坐牢103天,幾次瀕臨被砍頭的境地。幸虧北宋時期在太祖趙匡胤年間即定下不殺士大夫的國策,蘇軾纔算躲過一劫。

出獄以後,蘇軾被降職爲黃州(今湖北黃岡市)團練副使(官階)檢校水部員外郎(加號)。這個職位相當低微,並無實權,而此時蘇軾已變得心灰意冷。蘇軾到任後,心情鬱悶,曾多次到黃州城外的赤壁山遊覽,寫下了《赤壁賦》《後赤壁賦》《記承天寺夜遊》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千古名作,以此來寄託他謫居時的思想感情。在工作之餘便帶領家人開墾城東的一塊坡地,種田幫補生計。“東坡居士”的別號便是他在這時起的.。

也無人惜從教(使)墜,思量卻是,無情有思(愁思)

縈(纏繞)損柔腸,困酣(睏倦極了),嬌眼(以女子的嬌眼比擬柳葉)

落紅(花)難綴(連綴)

2、蘇詞的題目中提到一個人名,與下一首詞有什麼聯繫?

蘇軾的這首詞是用章楶原作的韻並且依照原韻的次序填寫的。(見課下註解)

附章質夫《水龍吟》:

燕忙鶯懶花殘,正堤上、柳花飄墜。輕飛亂舞,點畫青林,全無才思。閒趁遊絲,靜臨深院,日長門閉。傍珠簾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風扶起。

蘭帳玉人睡覺,怪春衣、雪沾瓊綴。繡牀旋滿,香球無數,才圓卻碎。時見蜂兒,仰粘輕粉,魚吞池水。望章臺路杳,金鞍遊蕩,有盈盈淚。

(譯文:燕兒忙築巢,鶯兒懶啼唱,繁花凋殘,正暮春,大堤上柳花飄墜。柳花輕飛亂舞,點綴着樹林,像是全無才華和情思。悠閒地趁着春天的遊絲,悄悄蕩入深深的庭院,春日漸長,院門緊閉。柳花緊挨着珠箔做的窗簾散開,緩緩地想進入閨房,卻又被陣風吹起。

蘭帳中美人才睡醒,正驚怪春衣被雪沾瓊花綴。繡牀上被落絮鋪滿,結成無數香球,才滾圓卻又破碎。時時見着蜂兒粘花粉,魚兒戲池水。望着長安路遙遠,郎跨着金鞍遊章臺,眼中涌滿盈盈淚。)

3、藉助工具書和註釋,理解蘇軾詞的大體意思。

上闋:人們說她是花,她終究不是花;也沒有人憐惜,任隨她飄落。她依傍着道路,拋別了故家。人們說她無情,細細思量,情思綿長的不正是她!那輕盈的身姿迴旋轉側,宛如美人愁斷的寸寸柔腸,又如睏倦的嬌眼欲開還閉。她的夢魂,隨風萬里,苦苦尋覓夢中的情郎,卻無端又被,鶯啼驚醒。下闋:我原本不恨楊花飛盡,只恨西園落紅滿地,愁苦花事就此消歇。清晨,宿雨初停,只見滿池細碎的浮萍,哪裏還有楊花的蹤跡?我不禁暗暗疑心哎!春色原只剩三分了,二分昨夜已零落塵土,一分如今又跟隨流水。怎不讓人悵然若失!我尋尋覓覓、細細察量,忽然間開始明白了,那飛墜的哪裏是楊花,漂浮的又哪裏是浮萍!一夜宿雨,飛絮化成萍,那千點萬點,全都是離人的眼淚啊!

三、詞作賞析:

(一)自主學習:

大聲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注意停頓、語氣和情感的把握),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合作探究,展示點評:

1、品讀詩句,說說你喜歡的句子以及喜歡的理由。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

惜,憐惜。從教墜,任憑墜落。意思是說,楊花像花又不像花。因爲她“似非花”,所以就任憑她墜落,也沒有人憐惜她。一個“惜”字,是全篇之“眼”。“無人惜”,反襯作者獨“惜”,點明瞭楊花的性質和命運。

“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

又因爲她“似花”,拋在家門口,棄在路旁邊,所以楊花看似無情,仔細想來,卻也有她的愁思。無情有思:言楊花看似無情,卻自有它的愁思。韓愈《晚春》詩“楊花榆莢無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飛。”這裏反用其意。思:心緒,情思。

點出了楊花看似無情,其實也是滿懷愁思。爲什麼說楊花滿懷愁思呢?請看下面六句。

“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縈:縈繞、牽念。柔腸:柳枝細長柔軟,故以柔腸爲喻。白居易《楊柳枝》:“人言柳葉似愁眉,更有愁腸如柳枝。”困酣:睏倦之極。嬌眼:美人嬌媚的眼睛,比喻柳葉。古人詩賦中常稱初生的柳葉爲柳眼。

“夢隨”三句:化用唐代金昌緒《春怨》詩:“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把楊花比喻爲一個思親少婦,將“有思”具體化、形象化,明寫思婦而暗寫楊花的“有思”,花人合一。

這六句有三層意思:

一是把被愁思縈繞的柔腸擬作隨風飄蕩的柳條;

二是把被春夢纏繞、欲開還閉的嬌媚的雙眼擬作新生的柳葉;

三是化用唐金昌緒《春怨》詩意,把夢中萬里尋郎卻被鶯聲啼醒的思婦擬作隨風翻飛的楊花。作者大膽馳騁想象,將抽象“有思”的楊花,化作了具體有生命的人——一位春日思婦的形象。她那寸寸柔腸受盡了離愁的痛苦折磨,她的一雙嬌眼因春夢纏繞而困極難開。此處明寫思婦而暗寫楊花的“有思”,花人合一,相比章質夫的原詞,是一種藝術的創造。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

後片寫楊花的歸宿,先把意思推開一層,說令人抱恨的不只是楊花飛盡,而且落紅滿地,一春花事已了。 “不恨”是表情婉曲,不恨即恨,是不僅恨的意思。

“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

萍碎:相傳楊花入水化爲浮萍。此幾句寫楊花的歸宿。尋一尋楊花的遺蹤,只見一池被打碎了的浮萍。原來在“三分春色”中,大部分楊花委於塵土(二分塵土),只有一小部分落入水中,其命運正與夢郎不得的思婦一樣淒涼。

二分塵土,與上片的“拋家傍路”相呼應;一分流水,與上文的“一池萍碎”相應。

至此,楊花的最終歸宿與詞人的滿腔惜春之情水乳交融,將詠物抒情的題旨推向頂峯。

“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畫龍點睛。情中景,景中情,總收上文,深化主旨,既乾淨利落,又餘味無窮。詞由眼前的流水,聯想到思婦的淚水,又由思婦的點點淚珠,映帶出空中的紛紛楊花。是離人的淚似的楊花,還是楊花般離人的淚。虛中有實,實中見虛,總在虛實之間,似與不似之間,蓋“不離不即也”。

2、春色何以分成幾份?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春去有“歸”:一部分歸爲塵土,一部分歸爲流水。這是一種想象奇妙而兼以極度誇張的手法。這裏,數字的妙用傳達出作者的一番惜花傷春之情。即使如此,也是“無可奈何花落去”,柳絮不復存在,大好的春光也隨着柳絮的消失一去不復返了。“惜”柳絮,進而“惜”春光,詩人的情感袒露無遺。

四、拓展提升:

蘇軾和章楶的兩首詞都是描寫楊花的,相較而言你覺得哪一首在描摹事物方面的技巧更勝一籌?(找出直接描寫楊花的句子)

章詞詠楊花,以形寫神,風姿秀逸。上闋寫楊花飄墜輕飛,極富動態神韻,特別是歇拍“傍珠簾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風扶起”幾句,將楊花在“靜臨深院,日長門閉”後的輕飛之態,寫得至爲靈動,可謂曲盡楊花妙處”,下闋仍以摹寫楊花物態爲主,不惟擬人,且略微滲入人情。

蘇軾的和韻之作在詠楊花方面既不模寫差遠,也不體認太真,而是在不即不離中,將自己的感情隱寓其中,亦楊花亦東坡,上闕側重寫芳華幽獨之悲,下闕側重寫惜春傷逝之感。深寓生命之孤獨、漂泊、失落、不能自主、無可奈何之悲傷。

對於章詞原作和蘇軾和作的高下,朱弁認爲章詞能曲盡楊花妙處,故章詞好;張炎認爲蘇詞直是言情,非復詠物,是借詠物來抒情,故蘇詞好;許昂霄則以爲二詞各有千秋,各勝擅場。章詞從各個方面來寫楊花,開頭寫春末飄楊花;次寫楊花飛到各處,飛到青林、深院、珠簾,粘上春衣、繡牀;看到蜂兒、魚兒,和在樓頭遠望的女子,寫得很細膩。就描繪楊花說,做到了曲盡其妙。蘇詞在寫楊花,也在寫人。蘇詞就詠物說,寫楊花很有情似的,所以隨着夢境去萬里尋郎,最後化爲浮萍,成爲離人淚,所以是很細緻的詠物。就寫人說,蘇詞描寫思婦愁情,夢裏尋郎既不成,春又無法留住,寫出思婦的愁苦,是很好的抒情詞。蘇詞能在曲盡事物。

五、再讀本詞,體悟詞作之美。

標籤:蘇軾 水龍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