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小學語文《落花生》教案範文(通用5篇)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落花生》教案範文(通用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落花生》教案範文(通用5篇)

小學語文《落花生》教案1

教學目標 :

1 、學習本課生字“闢、茅、榨、慕”聯繫上下文理解“居然”、“愛慕之心”等詞語。

2、讀句子,理解爸爸與“我”的對話的含義,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使學生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3、概括課文中心思想,學習課文重點突出,主次分明和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

4、練習用“居然”“成熟”造句。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後四個自然段。

6、讓每一個學生在透過合作學習、彙報展示、課堂互動交流中,都體驗到學習帶來的喜悅,培養學生的學科興趣和學習能力。

教學重點

1、理解父親讚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

2、練習根據課文的中心,分清主次。

教學難點

理解父親讚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課文插圖

課時劃分: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提出學習目標

1、談話匯入,板書課題

①謎面:麻屋子,紅帳子,裏面睡着個白胖子(花生)

教師解題:花生又叫落花生,因爲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鑽到士里長成花生莢,所以叫落花生。

③簡介作者:這篇課文的作者許地山是現代小說家、散文家。因爲小時候父親關於落花生的一番話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決心要像花生那樣,做一個對別人有用的人,所以常用的筆名是“落華生”。那麼,他的父親關於花生談了些什麼,是怎樣談的呢?我們來看課文。

(板書課題15 、落花生 )

2、引導學生(結合單元導讀及課文提示)提出學習目標。

①把課文讀通讀順。瞭解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難懂的字詞和句子多讀幾遍。

②抓住重點詞句,體會課文的思想內容。(在書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跡,批批劃劃,並在旁邊做上讀書筆記。)

③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④能結合對課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二、展示學習成果

(給學生自主學習、解決問題的時間約8分鐘。)

要求:1、小組內按學困生——中等生——優等生的順序進行展示。

2、別人展示時,其他同學要學會傾聽,並做好點評。

(一)基礎知識展示(小組內)

1、這節課,我學會了開闢、分辨、翻地、收穫、成熟等詞語,明白了愛慕之心、實用、體面的意思。

2、我會用居然、吩咐等詞語說一句話。

3、我會流利地朗讀第10自然段。

4、我會解答(課後思考題、每課一練的題目)。

(教師及時到學生之中指導展示)

(二)學文悟情展示(小組內或全班)

1、理清課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①教師範讀課文,學生思考:課文爲什麼以“落花生”爲題,圍繞題目寫了哪些內容。

落花生是本文議論的中心事物,因此以落花生爲題。全文寫了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議花生,都是圍繞題目來寫的)

(板書: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議花生)

圍繞落花生寫了哪些內容,學生可能總結不全,教師指導學生讀有關句段來幫助學生概括總結。

②給課文劃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寫種花生、收花生。

第二段(第2自然段)寫母親提議過一個收穫節,併爲過收穫節做了準備。

第三段(第3自然段到最後)寫吃花生時的議論。

分段時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將第1自然段分作第一段,學生不會有什麼分歧;對第二段的劃分,學生會產生分歧。有些學生會將第2自然段到最後都分作第二段,依據是這一大段是講一家人過收穫節。對學生的這種分段方法教師應予以肯定。

2、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我知道這篇文章,透過這篇課文着重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穫節的經過,透過對花生好處的談論,揭示了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也告訴我們,做人就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內容。

(三)創造性展示(以小組形式全班展示)

1、小組朗讀課文的生字詞語。

2、小組朗讀課文的第10自然段。

3、小組分角色個性朗讀。

(小組展示的形式多種多樣)

三、激發知識衝突(結合課時而變)

四、知識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後4個自然段。

2、蒐集、摘抄關於借物喻人的句子。

五、作業佈置

1.抄寫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回顧課文,提出新的目標

1、複習檢查。

聽寫生字詞語。

2、引入新課。

指名三名學生有感情地分段朗讀課文。普普通通的花生引出了一家人的許多話題,使我們對花生也生出了幾分敬佩之心,帶着這份敬佩之情,我們來學習課文。

3、引導學生(結合單元導讀及課文提示)提出學習目標。

⑴再次有感情地朗讀全文,想想課文爲什麼以落花生爲題。

⑵課文圍繞了落花生講了哪些內容。

⑶背誦第10自然段,說說花生最可貴的是什麼。

⑷從文章的借物喻人的表達方法上,哪 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⑸課外資料蒐集展示。

⑹結合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個性創作。

二、展示學習成果

(一)學文悟情展示(小組內或全班)(此環節有時可與“創造性展示”合爲一體)

1、學生從重點詞句中體會情感,感受寫法。

(1)齊讀父親的第一次議論。思考:父親是怎樣透過比較說明花生最可貴之處的?

(父親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蘋果相比較。透過果實的樣子、果實結出時的位發的比較說明花生最可貴之處的)

教師幫助學中抓住關鍵詞語“埋在地裏”“鮮紅嫩綠”“高高地掛在枝頭上”“矮矮地長在地上”等進行分析,體會出花生的默默無聞,樸實無華。

(2)齊讀父親的第二次議論,思考:父親借花生來教育孩子們做什麼樣的人?

(謙虛樸實,不計名利,不會炫耀自己,對別人有用的人)

(3)作者對父親的話理解了嗎?你從哪裏看出的?讀出有關的句子。

①出示填空,指導背誦。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②你對作者的話理解了嗎?什麼叫有用的人?什麼叫只講外表體面而對人沒有好處的人?結合實際,舉例說明。

③小結:作者受父親的啓發,所說的這段話是全文的中心所在。它從正反兩方面說明了做人的道理,讚揚了腳踏實地、埋頭苦幹、謙遜樸實、不計名利、有真才實學而不炫耀自己的人;讚揚了一切默默無聞,爲人民多做好事,對社會作出貢獻的人。批判了那些只求表面,貪圖虛名,不學無術,對社會沒有用的人。父親的教導深深印在作者的心上,“落花生”的精神貫徹在他一生的做人、寫作和教學之中。

2、學生展示朗讀能力。

小組內共同來練讀,個人讀;把自己找出來的語段讀給大家聽;可以邀請其他同學和你一起讀。

3、練習根據課文的中心,分清主次。

①結合“我”的一段話,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

(課文透過收穫節上一家人對花生好處的議論,說明要做對別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②從種花生到收花生經歷了多少時間,在課文中佔了多少篇幅?從吃花生到談花生、從談花生到論人生經歷了多少時間,在課文中佔了多少篇幅?作者爲什麼這樣安排?

對這個問題的思考可以使學生對文章的主次有具體的感受,對文章主次與中心思想的關係有比較具體的體會。

(板書:略寫詳寫)

(二)創造性展示(以小組形式全班展示)

1、小組分角色朗讀課文。

2、小組展示自己仿寫的一段話。

3、小組透過朗讀自己創作的詩歌來表現個性。

(小組展示的形式多種多樣)

三、激發知識衝突(適時進行)

1、課文圍繞了落花生講了哪些內容?

2、課文爲什麼要以“落花生”爲題?

(此環節有時與“學習成果展示”合爲一體)

四、知識的拓展與延伸

1、蒐集資料的展示

學生展示蒐集的借物喻人的文章。

2、個性創作展示。

以掃帚、蠶、橡皮、鋼筆等爲例,談談從中你悟到了什麼人生道理?

五、作業

1、背誦課文最後四個自然段。

2、以掃帚、蠶、橡皮、鋼筆等爲例模仿本文寫一個小練筆。

小學語文《落花生》教案2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課文主要講一家人議論花生的好處,教育學生懂得不要只講體面,只求外表美,應該做一個有真才實學,對人民有用的人。

2.瞭解課文借物喻人、主次分明、有詳有略、重點突出的寫作特點,並瞭解主要內容是怎樣與課文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緊密聯繫的。

3.培養學生藉助具體事例來理解句子含義的能力。

4.學會生字新詞;會用居然、成熟造句。

5.分角色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教學重點

1.分角色朗讀課文,瞭解花生的可貴之處,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從中體會出做人的道理。

2.瞭解課文借物喻人、主次分明、有詳有略、重點突出的寫作特點。

三、教學難點

瞭解課文主要內容是怎樣與課文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緊密聯繫的。

四、教學時間:

2課時。

五、教學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通讀課文,自學生字、詞,結合課文理解詞義。

2.朗讀課文,理清課文線索,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一、揭示課題,理清思路

簡介作者生平,理清課文線索,明瞭作者思路。

板書課題,提問題:落花生是事物,以它爲題,可以有幾種寫法?讓學生思考,討論。

①介紹花生生長週期,特點,描述花生形狀、用途等的說明文;可以落花生爲線索,透過寫事,來揭示某一種道理。

②介紹作者。

二、質疑回答

學生回答後,教師設懸念,引導學生讀書:這篇課文是用什麼方法寫的?按怎樣的順序寫的?

以落花生爲線索,按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談花生的順序寫的,來揭示做人的道理。

三、自學生字、詞,讀準多音字

1.學生按一定的自學方法自學生字、詞。

開闢榨油愛慕

要求讀準字音;記清字形;在課文中理解詞義;通讀課文,讀準多音字和常用詞語。

2.檢查學生掌握情況。

①投影出示生字、詞和課後讀讀寫寫中常用詞語,讓學生認讀。

②說說容易錯的字,區別:闢與僻;慕與暮、幕、墓。

③結合課文理解詞語。

④讀課後讀讀寫寫中的詞語。讀後說說哪個詞語不理解,提出來大家討論。

四、指名讀課文,把握段意,明瞭重點

概括段意:①我們姐弟幾個在我家後園的半畝空地上種花生,幾個月後居然收穫了。②收穫節上,父親與我們一起談花生的好處,使我們懂得了做人要做有用的人。

五、練習朗讀課文

六、作業

1.抄寫生字、詞和課後讀讀寫寫中詞語。

2.做填空練習。(課後練習1)

3、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透過朗讀,瞭解課文的寫作特點。(借物喻人、有詳有略、主次分明、重點突出。)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

教學過程:

一、引入本課時,激發興趣

同學們,都吃過花生吧,喜歡吃嗎?(喜歡)那麼著名作家許地山寫的這篇《落花生》是不是告訴我們花生什麼樣子?如何好吃啊?(不是)而是以落花生爲題,以落花生爲線索寫了一件事,什麼事?(我們種花生,過收穫節的事)(板書:種花生,過收穫節。)

二、朗讀提問

指名分段讀課文,大家看課文種花生和過收穫節兩部分內容,哪一部分是詳寫?學生讀後回答。(過收穫節是詳寫,是重點。)

三、分析重點段

(一)自己大聲讀過收穫節一段。

1.思考:有誰來參加我們的收穫節?這個收穫節是怎麼過的?

2.回答問題:回答1後,讀書上·的句子: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親也來了,實在很難得。你是怎麼理解的?抓重點詞語談體會。

(天色不大好、難得,體會到父親對我們的關心和愛。①肯定我們的勞動成果,分享勞動的快樂;②借這個機會教育我們。)

3.回答:這個收穫節是怎麼過的?(吃花生,談花生)哪個是重點?(談花生)

(二)默讀第二段,劃出:有哪些人談花生?怎麼談的?誰談的重要?(板書:我們談,父親談)

1.回答前兩個問題後,分角色朗讀。

2.回答誰談的重要?(父親談)

3.指名讀父親的談話內容。思考:父親的話有幾方面意思?(贊花生、學花生)哪方面是重點?(學花生)

4.讚美花生的什麼?學花生的什麼?

自己讀父親兩次說的話,思考以上問題。

5.指名分別讀父親第一、二次說的話,回答:花生的好處很多,它最可貴的地方是什麼?父親將花生和桃子、石榴、蘋果相比,在哪一點上讚美了花生?

板書:

6.指名讀父親第二次說的話,做填空練習(見課後)。多讀(2遍),體會花生的可貴之處。(三)這時,我在父親的啓發教育下說齊讀一遍,分析這句話的意義,字面意思抓只。在句中理解只的意思。概括這句話的意思。(做有用的人。)

問:什麼叫有用?(有真才實學。)對誰有用?(別人、社會、國家。)

誰來舉例談一談你是怎麼理解這句話的?

齊讀,體會其中的含義。

四、總結全文,歸納中心

這篇課文以議花生的可貴之外,來說明做人的道理,是什麼道理?學生說中心思想。

(本文告訴我們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這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爲了突出中心,作者在寫作方法上,有什麼特點?(借物喻人,有詳有略,突出重點。)

五、總結深化

1.這篇課文借落花生來喻做人的道理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作者許地山始終沒有忘記他父親的教誨和希望,後來就以落花生作爲自己的筆名,時刻激勵自己,做一個有用的人,終於成爲一個著名作家。

2.大家齊讀最後一節。(我們談到深夜才散)

父親的話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心上,也印在了我們大家的心上,希望同學們好好學習,要有真才實學,有本領,將來做一個對別人、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棟樑之才!

六、作業

①造句;②聽寫詞語;③抄寫句子。(課後練習3)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於《落花生》教學設計十一,落花生,希望對你有幫助!

小學語文《落花生》教案3

教學要求:

1、能理解“父親”和“我”的話,並進行說話練習。

2、初步學會抓住重點段深入理解課文的閱讀方法。

3、懂得做人不應只講體面,應該做有真才實學,對人有用的人。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詞語並給課文分了段。這節課,我們來學習課文的第二大段,着重理解重點段中父親說的話。對了,大家想知道這篇課文的作者是誰嗎?作者的名字叫許地山(板書),是現代著名的作家。許叔叔給自己起了個筆名叫“落華生”,爲什麼取這個名字,你們知道嗎?我們這節課就從課文中解開這個祕密,看誰肯動腦,最聰明。

二、整體感知第二段。

師:同學們各自讀第二段,完成填空。

這篇課文描寫了( )、( )、( )、( )、( )五個人物,描寫時又重點抓住人物的( )去寫,其中又重點描寫了( )的語言,他說了( )次話,其中第( )次和第( )次最重要。

三、重點學習父親的話。

1、誰先來讀父親第一、二次的話。

2、姐姐、哥哥和我是怎樣回答的?

(1)我們三姐妹的話分別從花生的哪些方面來說它的好處的?

(2)把我們三姐妹的三句話合成一句,怎樣說?

3、師:我們三姐妹是從花生的味道、用途、價錢來談花生的好處,而且父親認爲花生最可貴的好處是什麼呢?我們來讀父親第三次說的話,完成填空練習。

父親的話中提到了( )、( )、( )、( )四種事物,父親認爲雖然( )、( )、( )讓人一見就( ),但是和( )相比,還是( )最可貴。

4、“可貴”是什麼意思?父親爲什麼認爲花生最可貴呢?我們再默讀父親的話,用筆劃出花生的哪些特點與桃子、石榴、蘋果不一樣?

花生 桃子、石榴、蘋果

不好看 鮮紅嫩綠

埋在地裏 高掛枝頭

挖起來才知道 鮮紅嫩綠

師:花生果實的好處很多,可它埋在地裏,必須挖起來才知道,從不顯耀自己,而是默默無聞地奉獻給人們,(板書:默默無聞)這正是花生的可貴之處,父親這是在讚美花生。我們用讚美的語氣再讀父親的話,該怎樣讀,自己先練練。

5、師:丁丁和小華這兩們同學讀了這段話後,他們是這樣理解的,是否正確,爲什麼?

丁丁說:“花生好,桃子、石榴、蘋果不好。”

小華說:“凡是埋在地裏的東西都是好的,高高地掛在枝頭的上東西都是不好的。”

過渡:父親的話孩子們明白嗎?我是怎麼理解,怎麼說的?

四、學習“我”的話。

1、出示“我”的話,齊讀。

2、“體面”是什麼意思?(處表好看)“講體面”是什麼意思?(講究外表好看)人要不要講體面?

3、“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是怎樣的人?

4、“有用的人”是怎樣的人?

5、“有用的人”與花生有什麼聯繫?(板書:有用的人)

6、我們身邊有沒有這種默默奉獻的人?請說一說。

7、同學們學到這裏,心中肯定充滿了對花生的喜愛之情,讚美之情,好,誰想用自己的話語來讚美花生,讚美許許多多像花生一樣有用的人。

我愛花生,它的好處很多,它雖然沒有( ),但可貴的是( )。我們的( )不正像花生一樣嗎?他( )。我讚美花生,我更要讚美( )。

8、朗讀對話。

五、談話解疑,深化教育。

1、你們知道許叔叔爲什麼取這個筆名嗎?

2、師:許地山叔叔在一篇文章中也談到了他的筆名,他是這樣說的,我們來讀一讀。

我要像落花生一樣,踏踏實實地做一個淳樸的`人,有用的人,我要爲中華而生,爲中華而貢獻。

六、課外延伸。

課文學完了,老師要給大家佈置一個作業:每位同學回家後,買上半斤花生。晚上,一家人圍坐在桌子旁嚐嚐花生。可別光吃,還要和你的妹妹、弟弟、爸爸媽媽談談有關花生的話題,好嗎?

小學語文《落花生》教案4

一、板書課題,匯入新課

1、板書課題: 落花生 看了這個課題,有什麼問題要問嗎?

2、花生,知道不知道?有的地方因爲它有營養,吃了對身體有好處,所以叫它“長生果”,平常叫它花生。但課題上爲什麼要加個“落”字,叫它“落花生”?看圖介紹花生, 花生的特點就是落花入土而生果,所以在植物學上就叫它――落花生。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課前大家讀課文了沒有?既然讀了,現在不要開啟書,看看誰對課文有記憶,這篇文章分幾部分來寫的?先寫什麼?後寫什麼?不知道,開啟書看看,誰看出來了,一開始寫的什麼?

2、指名說 板書

種花生

過收穫節

3、課文就這兩大部分組成,你們說這篇課文長不長?

不長,但是這篇文章很精彩,知道是誰寫的嗎?

4、介紹作者背景 明確學習任務

(小中見大 平中見奇 重點突出)

(1)要弄明白作者透過講花生,說了一個什麼道理?

(2)領會“重點突出 主次分明”寫作方法

5、作者的筆名落華生就是從這篇文章變來的,你想他是不是爲自己的文章有點感到驕傲?所以同學們要好好學,這篇文章很有味道。

三、重點感悟, 學習課文

(一)

1、下面我們採用抓重點的方法學習課文。怎樣知道文章哪一部分是重點呢?第一,看看他寫的是“詳”,還是“略 ”。

板書:看詳略

2、現在你們看課文已分爲兩大部分,那哪部分是重點呢?

3、對。重點段我們重點學,不是重點段我們就簡單的學,或叫“略學”。下面請大家讀讀第一自然段,你只要抓住一個重點詞,這一段就理解了。

4、學生默讀。

5、指名讀

6、說說你找到了哪個詞?談談你的理解 “居然”(什麼意思?用在什麼情況下?課文爲什麼要用“居然”呢?)

7、你們再看,種花生的過程就寫了四個詞,哪四個?幾個月的事作者用四個詞就概括了,多幹脆,多簡單!所以這個作家了不起!這是第一段,因爲它是略寫的,所以我們就採取了“略學”的方法,第二段“過收穫節”是重點內容,我們就重點學。

(二)

1、現在請你們自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既然是過節,它有幾個節目?也就是說他們是怎樣過這個節的?先幹什麼?後幹什麼?

2、學生默讀課文

3、好,現在我們來跟他們一塊過收穫節,收穫節的第一個節目,幹什麼?板書;吃花生

4、一邊吃一邊幹什麼?板書:談花生

5、現在再看,第一部分用了一個自然段,第二部分“收穫節”用了十四個自然段。這裏“吃花生”用了幾個自然段?(兩個)而談花生用了十二個自然段,根據“看詳略”的方法,哪一個是重點?“談花生”是重點,那麼“吃花生”用哪種方法學?

6、誰來讀“吃花生”這兩段,一邊讀一邊找出值得注意的地方來。

7、指名說 好幾樣 吩咐 很難得(重視)

8、母親做了好幾樣食品讓大家吃,下面該幹什麼了?(談花生)找個同學把下面的課文讀一遍,他一邊讀,大家一邊看看有幾個人在談話?(五個)四個人開口說話,這四個是各說各的呢?還是分成了幾個方面?誰和誰是一方面?幾方面在談話?仔細看一看。

9、指名說 板書:我們談

父親談

這兩方面內容誰是重點呢?用“看詳略”的方法還好使嗎?(穿插)老師告訴你們第二種方法—“看內容”。看父親說的話重要,還是我們說的話重要?誰的話重要,誰就是重點。

10、下面找幾個同學分角色讀這部分,只讀他們說話的內容,看看能不能把談話的氣氛讀出來。

11、談話完了,哥哥說了幾句話?讀出來,這句話重要不重要?姐姐這句話重要不重要?我的第一句重要不重要?再看第二句,讀一遍,這句重要不重要?但這句是聽了父親的話後的一個“覺悟”,所以還得看父親的話。父親說的話重要不重要?那你們說“我們談”是重點?“父親談”是重點?

12、從什麼上面看出來的?這就叫看內容確定重點

“我們”談的那幾句話除去我的最後一句話是重點以外,其餘幾句用不用仔細去研究?那我們把腦子集中在重要的句子上。透過“看內容”我們找出來了,“父親談”是重點。找到這兒,我們就快接近中心了。你們看看父親一共說了幾次話?用序號標出來。

13、五次. 父親這五次談話都很重要嗎?用“看內容” 的方法比較一下,哪次談話重要,哪次不重要。指名依次讀,並依次分析(1、2、5不重要,3、4重要)。

14、重點分析3、4 贊花生

學花生

(1)你們把“贊花生”。這段仔細默讀一下,一邊讀一邊考慮,父親是從哪幾點上稱讚花生的。再讀一遍,透過讀這段話,你們說花生這東西有沒有用?花生的果實,深深地埋在地下,只看地上的,貌不出衆,那麼花生有什麼好處?父親說的是有一點最重要,這一點是什麼?對,不像什麼一樣啊?父親是不是在批評蘋果和桃

小學語文《落花生》教案5

《落花生》是小學語文第八冊第五單元課文。全文寫了姐弟幾個種花生,之後,一家人過收穫節。在收穫節上,大家邊吃邊聊,父親借花生的話題教育子女。孩子們從中受到啓發。根據課文的資料,教學時,我們能夠順着課文原本的脈絡,也讓學生邊吃邊聊,同時,在邊吃邊學中,受到了良好的效果。下面,我結合學生的實際,設想本課的教學設計:

一、揭題解題:

師:同學們,吃過花生嗎?這天,我們要學習一篇新課文,出示課題:《落花生》,“落花生”就是“花生”的意思。作者許地山還曾用“落花生”作筆名寫文章。

二、初嘗花生,感知資料:

1、每一座位發下一袋鹽水花生。

2、同學們,發下的這袋鹽水花生同桌能夠分來嘗一嘗。如果讓大家來寫寫花生的話,你認爲能夠寫些什麼?(學生邊吃邊聊)

3、交流小結:能夠寫寫花生的外形、味道,花生的用途,對花生的喜愛等。

4、那麼,課文寫了些什麼?用你習慣的方式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5、交流: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引導板書: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學花生(這4方面的板書資料能夠和學生商量而定)

6、可能課文所寫的資料跟我們事先想的有些不一樣。它是一篇關於“花生”的敘事文章,而不是一篇介紹文章。但是,這些都沒關係,重要的是我們能從這些不一樣的地方能領悟到些什麼?讓我們再來讀讀課文,看看課文中“種花生、吃花生、議花生、學花生”分別在哪些自然段?(種花生:第一自然段。吃花生、談花生:第二至第十四自然段。學花生:第十五自然段)

三、細嘗花生,生疑探究:

(一)學“種花生”部分。

1、同學們,花生好吃嗎?喜歡的再吃上幾顆。是啊,沒有艱苦的付出,哪來有滋有味的享受呢?讓我們鄭重地讀讀“種花生”一段,你能讀出疑問來嗎?

2、主要解疑:我們付出了勞動,就應收穫,但是文中爲什麼寫“居然收穫”?

3、自主探究:能夠自讀自悟,也能夠與他人合作解疑。

4、交流點撥:一是因爲我家後園是塊荒地;二是因爲是我們姐弟幾個種的,我們年齡小,沒有經驗;三是因爲收穫的時間短。(沒過幾個月)

(二)學“吃、吃花生”部分。

1、自由讀,讀出疑惑。

2、着重解疑:

a、過收穫節時,爲什麼說“但是父親也來了,實在很難得”?

b、過收穫節時,我們談了些什麼話題?我們僅僅收穫了花生嗎?

(對a問,隨機給學生補充當時作者家的狀況,因爲父親常年在外工作,很少和他們團聚,所以,對父親的到來,覺得難得。)

解b問是課文的重點、難點。收穫節上,我們談論的話題主要是“花生的好處”。對花生最可貴的好處:“它的果實埋在地裏,不向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你們看它矮矮地長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來它有沒有果實,務必挖起來才明白。”引導學生反覆朗讀重點段,深入探究。

在充分交流的基礎上,引導提升幾個要點:

1、父親將花生的生長特點與桃子、石榴、蘋果的果實生長作比較,以突出花生特有的可貴之處,這並不是說桃子、石榴、蘋果沒有用處。

2、果實埋在地裏還是掛在枝頭上是各種植物的生長規律決定的,跟好與不好沒有關係。

3、外表美也是一種美,不需要外表美的認識是不對的。但是,如果只講外表美,不用知識武裝頭腦,不提高潛力和道德品質也是不足取的。在此基礎上,深入領悟收穫節上,我們不僅僅收穫了花生,還收穫了做人的道理。

(三)學“學花生”部分。

1、夜深了,收穫節過完了,讓我們一齊朗讀最後一個自然段,你還有疑問嗎?

2、解疑:父親的話爲什麼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以此進一步領悟課文。

3、拓展延伸,強化認識:作者許地山最後成爲現代著名的作家、教授,這和他從小受到的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可補充許地山一生的成績)

四、回品花生,豐富內涵。

1、同學們,一顆小小的花生,看似平凡,但它有着自己獨特的東西,給人啓迪,令人深思。課文學完了,此刻,讓我們再一次慢慢地品,盡情地品,你又會有哪些想法呢?

2、交流深化

五、走出課堂,嘗試研究。

透過多種渠道,蒐集關於花生的各類資訊,寫一份關於花生的綜合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