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小青蛙》教案3篇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青蛙》教案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青蛙》教案3篇

《小青蛙》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熟悉音樂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創編2/4的節奏型。

2、創編小青蛙的不同動作,體驗獲得成功和參與活動的快樂,培養幼兒聽音樂做動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已經熟悉歌曲。

2、樂譜、節奏卡,幼兒人手一份青蛙胸飾,青蛙圖片、寫字板。

3、音樂錄音。

活動過程:

一、複習歌曲

1、複習歌曲《小青蛙》,讓幼兒儘快投入音樂活動中,激發活動的興趣。

2、運用拍手、青蛙的叫聲、跳等多種形式複習鞏固對這兩種節奏的掌握。

二、創編節奏

1、出示幾種節奏卡幼兒分別找出與青蛙媽媽和小青蛙的叫聲相對應的節奏型。

2、引導幼兒創編節奏

——小青蛙除了“呱呱 呱”、“呱呱呱呱 呱”這樣叫以外,還可以怎樣叫?

——幼兒自由創編。

——引導幼兒按2/4拍的節奏進行創編,掌握2/4節奏的特點。

——個別幼兒在寫字板上展示他創編的節奏,並集體練習。

三、創編動作

1、熟悉音樂旋律,掌握音樂節奏。

——幼兒在傾聽音樂的基礎上嘗試區分樂句,教師利用四色卡幫助幼兒區分。

2、鼓勵幼兒隨音樂創編小青蛙的各種動作,激發幼兒主動參與、主動探索的興趣。

——教師提醒幼兒跟着節奏做動作,相互之間不碰撞。

3、在個別幼兒示範的基礎上,教師加以藝術化,並以集體練習的方式規範動作。4、組織幼兒隨音樂完整表演,動作與節奏相符。

——幼兒可以一個樂句做一個動作,也可以做兩個動作。

4、再一次出示幼兒創編的各種節奏卡,鼓勵幼兒在跳完舞后加上青蛙媽媽和小青蛙的叫聲,進一步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小青蛙》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跳躍歡快的情緒,結合樂器打擊樂曲的節奏。

2、能合拍地模仿青蛙蹦跳的動作。

3、知道青蛙是莊稼的好朋友,應該保護它們。

二、活動準備:

1、青蛙頭飾人手1個、節奏圖譜2張、兒歌圖譜1張、彩虹傘1個。

2、音樂《青蛙》、錄音機。

3、小鼓一面;魚蛙鼓人手一個。

三、活動過程:

(一)匯入活動。

1、拍一拍節奏。

出示鼓,師:這是什麼?(鼓)它會發出怎樣的聲音?(咚咚咚),聽一聽!現在我們來做個遊戲,先聽我敲鼓,再請你按照同樣的節奏拍手。X X| X—|| X X| XX X||

2、唱一唱節奏。

師:哇,節奏拍得真好!小朋友,你知道小鴨是怎樣叫的?我用鼓敲出小鴨叫的節奏,請小朋友學小鴨叫唱出來。(嘎嘎 |嘎嘎 嘎)

那小貓是怎樣叫的?(喵 喵| 喵喵 喵)

還有一個小動物,請你猜猜他是誰?身披綠棉襖,唱歌呱呱叫,田裏捉害蟲,豐收立功勞。太棒了,小青蛙怎樣叫的?聽我敲出節奏,請你學小青蛙叫唱出來!

(二)探索青蛙的叫聲及動作。

1、出示圖譜,練習節奏型。

師:小朋友們聽鼓聲練節奏練得真好,瞧,小青蛙們排着隊來啦!(出示青蛙唱歌的節奏圖譜)

看着圖譜能不能唱出節奏來?這些小青蛙是一樣的嗎?哪裏不一樣?兩隻青蛙是連在一起,它表示的節奏有什麼不一樣呢?來唱一唱,(呱、呱、呱呱呱)

加上動作練習一遍。

2、師:

(出示青蛙跳水的節奏圖譜)這羣小青蛙在幹什麼?(跳水)

跳到水裏發出什麼樣的聲音?用咚的音來唱出節奏。跳水的青蛙哪裏不一樣?這兩隻小青蛙在一起表明這個節奏是怎樣的?要快一些,來,我們練習一遍。小青蛙是怎樣跳下水的?帶領幼兒邊唱邊跳出節奏。

3、遊戲:看誰反應快。

(1)出示任一節奏圖譜,幼兒唱出來,看誰反應快。

(2)用小小的聲音唱一遍;用大大的聲音唱一遍;我們站起來唱一遍。

(三)引導幼兒看圖譜說兒歌。

1、出示圖譜,討論說兒歌。

(1)出示圖譜。

師:老師今天帶來一張很特別的圖譜。圖譜上面有什麼?裏面藏着一首兒歌。你能說出來嗎?

(指圖譜)教師指着圖和字示範說出第一句“一隻青蛙,跳回家”。繼續指着圖和字,第二句怎樣說呢?“兩隻青蛙,跳回家”。讀出節奏圖:咚咚咚咚咚。看,最後這句比較難的哦,“一隻、兩隻、三隻、四肢、噗通、噗通跳回家”。同樣的方式引導幼兒完整說出兒歌。

(2)集體說一遍兒歌。

師: 哇,你們太棒啦,掌聲鼓勵一下自己!來,我們試着看圖譜表演一遍兒歌。說兒歌時,我們就拍手,當說到咚咚咚和呱呱呱時,我們就用加上身體動作來表演。

2、引導幼兒聽音樂看圖譜說兒歌。

(1)欣賞音樂,師:老師還帶來一首很好聽的音樂,我們一起來欣賞。

(2)討論:你喜歡這首音樂嗎?聽了這首音樂你有什麼樣的感覺呢?我們配合着音樂把兒歌說一遍吧,來,試一試!引導幼兒隨着音樂說兒歌1—2遍。

(四)引導幼兒用樂器演奏。

1、認識樂器,探索樂器的演奏方法。

(1)師:

看,認識嗎?看看它像什麼?(小魚)形狀像小魚卻能發出青蛙的聲音,所以叫它魚蛙鼓。下面要請大家試試看,怎樣演奏魚蛙鼓?請每個小朋友來取一個魚蛙鼓和一根小棒,男小朋友到我左邊的筐子裏拿,女小朋友到我右邊的筐子裏拿。

(2)講解演奏的方法。

討論:你是怎樣演奏魚蛙鼓的?請個別幼兒演示。引導幼兒一起學習敲魚蛙鼓,同時嘴裏說節奏“咚咚咚咚咚”還可以用什麼方法演奏魚蛙鼓?怎樣可以發出青蛙的聲音呢?引導幼兒學習滑奏的'方法:一手握住魚蛙鼓,一隻手拿小棒,從裏向外劃一下,再從裏到外劃第二下。同時嘴裏說節奏“呱呱呱呱呱”!停止演奏的時候,兩隻手各拿着樂器分別放到兩條腿上。

2、看圖譜說兒歌,演奏魚蛙鼓。

師:我們用魚蛙鼓伴奏說兒歌吧?說兒歌的時候,小朋友的聲音要響亮整齊,魚蛙鼓放在腿上不演奏,說到“咚咚咚”的時候,我們敲魚蛙鼓;說到“呱呱呱”的時候,我們用小棒滑奏魚蛙鼓。

3、聽音樂打擊樂曲節奏。

(1)讓我們一起聽着音樂說着兒歌來演奏一遍。

(2)根據情況進行總結。引導幼兒再來表演一遍。

(五)遊戲:青蛙回家。

1、幼兒戴青蛙頭飾做遊戲。

(出示青蛙頭飾)請小朋友把樂器放回小筐裏。每人來拿一個青蛙頭飾戴到頭上。呵呵,變成可愛的小青蛙了!

(出示彩虹傘)來,把彩虹傘鋪平,這是什麼?對,就是一個大池塘嘍。我們一起到池塘邊去玩吧!一起說兒歌,做動作,當唱到“跳回家”時,小青蛙一起跳進池塘裏。

2、聽着音樂進行第二遍遊戲。

(1)討論:小朋友,你喜歡青蛙嗎?爲什麼喜歡它呢?我還帶來一段青蛙的視頻,請大家仔細的看哦!

(2)引導幼兒欣賞青蛙的視頻。

(3)討論:青蛙有什麼本領?我們怎樣對待青蛙呀?走,小青蛙一起跳着出去玩嘍!播放音樂,師幼學青蛙跳走出。

《小青蛙》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遊戲中掌握節奏型××|×××|;

2、幼兒嘗試製作打擊樂器併爲樂曲伴奏;

3、再熟悉兒歌的基礎上透過肢體動作及情境表演感受音樂的生動有趣;

4、在集體演奏中保持與音樂以及他人的協調一致,體驗團結協作參與演奏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製作蛙鳴筒(鋁棒、竹籤、珠子、吸管、膠布、椰奶罐);

2、木魚、馬蹄板、鈴鼓、串鈴、響板;

3、節奏卡兩張、律動磁帶;

4、青蛙頭飾與師幼人數相同;

5、情景創設、池塘、荷葉、一隻小青蛙。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一) 師幼問好:

(二) 以節奏型 × ××|×××|; ××|××|。

師: 小 朋友 你們 好。 幼:老師 你好。

(三) 複習節奏:

A出示木魚,幼兒拍手打節拍。

1、× 2、××| 3、×××|××× 4、×××| ×××

5、×××| ×××。

B小朋友學小動物叫,老師來打節奏。

C小朋友選擇自己喜歡的打擊樂器,學小動物叫,並以相應的節奏表現出小動物叫聲。

二、基本部分

1、出示蛙鳴筒,請幼兒初步掌握使用蛙鳴筒的方法和兒歌中使用蛙鳴筒的位置;

2、滑動蛙鳴棒,根據它發出的聲音告訴幼兒蛙鳴筒的名稱;

3、請幼兒誦讀兒歌《小青蛙》,教師用蛙鳴筒伴奏;

4、認識節奏型 ××|×××|,出示節奏圖;

5、製作部分

簡單介紹材料,請小朋友仔細觀察,製作打擊樂器並體驗;

6、欣賞(情景表演,小青蛙出場,播放樂曲);

7、表演活動(互換角色)。

三、結束部分

1、創編根據小朋友大膽創編並鼓勵小朋友用叫聲或蛙鳴筒打出相應節奏。

2、遊戲播放音樂,請小朋友繼續活動。

四、延伸

1、投放蛙鳴筒製作材料,滿足幼兒製作慾望;

2、投放樂曲磁帶及已做好的蛙鳴筒豐富幼兒區角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