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四年級《觀潮》教學設計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背誦第3、4自然段。

2.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練習給課文分段。

3.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4.瞭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奇,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理解課文中有關“潮來之時”的語句,學習作者有順序的觀察方法,體會並想象課文描繪的大潮景象。

感受大潮的神奇壯觀,受到大自然美的薰陶,把自己的閱讀感受與他人交流。

一、匯入

“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北宋大詩人蘇東坡留下了詠贊錢塘潮的千古名句。當浪潮猶如千萬匹白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飛奔而來時,會帶給我們怎樣的震撼?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看看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吧!

[板書課題:觀潮

二、初步感知

1.學生快速閱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2.教師給學生強調重點字詞的讀音和解釋。

觀潮(cháo)稱爲(chēnɡ)

籠罩(lǒnɡ zhào)鹽官(yán)

濛濛(ménɡ)薄霧(báo)

昂首(ánɡ)沸騰(fèi)

橫貫(ɡuàn)依舊(jiù)

恢復(huī)

若隱若現:形容似有似無,不真切,不明朗。

人山人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人聲鼎沸:形容許多人在一起大聲講話,聲音喧鬧,像開了鍋一樣。

山崩地裂:崩,倒塌。裂,裂開。本課形容聲音很響。

漫天卷地:天和地隨風浪翻卷。本文形容波濤無邊無際地涌來的情景。

3.學生默讀課文,明確以下內容。

(1)題目中的“潮”指的是哪裏的潮?

明確:“潮”指的是錢塘江大潮。

(2)“天下奇觀”的“觀”與“觀潮”的“觀”意思有什麼不同?

明確:前者指看到的景象,後者是看的意思。

三、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1.梳理文章結構。

(1)請同學們齊讀課文,說說文章是按什麼順序來描寫錢塘江大潮的?

學生齊讀課文,並討論明確:作者是按時間和空間順序來描寫的。時間順序:潮來前→潮來時→潮去時。空間順序:由遠及近。

(2)按文章的描寫順序,可以將課文分成幾段呢?

學生分組討論,並明確:可以分爲四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總寫錢塘江大潮被稱爲“天下奇觀”。

第二段(第2自然段):寫潮來前的景色。

第三段(第3、4自然段):寫潮來時的壯觀景象。

第四段(第5自然段):寫潮退去時的景象。

2.歸納文章內容,感知作者感情。老師指名朗讀,其他學生思考討論,老師總結明確:

本文透過對錢塘江大潮來之前、來時、去時景象的具體描繪,展現了奇特的自然景觀,讚美了“天下奇觀”的壯麗,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