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蘇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教案

作爲一名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蘇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蘇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教案

蘇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教案1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鄂教版《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二課《和好書交朋友》。

學情分析

從學生的社會生活環境看,由於課業負擔的繁重,以及社會上各種書名目繁多,學生受着各種因素的困擾,使得他們讀書的時間相對較少,還不會選擇好書或適合自己的書。所以在本次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激發學生愛讀書,讀好書的情感,瞭解讀書的好處,更要培養學生在讀書時的好習慣。

從孩子的心理特點和認知程度上看,四年級的學生大多都喜愛書,喜歡書中各種有趣的故事,喜歡書中所蘊含的知識、道理,喜歡書帶給他們無窮的樂趣。

因此,本課針對上述學情分析,確定的教學重點是:幫助學生理解讀書的意義,尋找讀書的快樂。教學難點是:指導學生閱讀適合自己的課外書籍,並感受讀書的樂趣。

在突破重難點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缺乏讀書能力

的實際情況,從合理安排讀書時間和選擇閱讀書籍及在讀書的方法上給學生以指導,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課外書籍的能力。透過開展講述名人愛讀書的故事,交流身邊同學愛讀書的事例等活動,切實地讓學生感受到書就是我們身邊的朋友,增加了學生“想”讀書的情感。

設計思路

我在教學中採取探究學習、解決問題學習、合作學習等各種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學習如何讀書,感悟讀書的益處。使學生懂得多讀好書有利於自己的健康成長,終身受益也能爲人類做貢獻,從而激發學生讀好書的熱情,培養學生讀書的興趣,引導學生養成自覺讀書的習慣。在課堂上注重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收集、整理資料的能力,學會選擇的能力,進而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培養學生對書籍的熱愛。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喜歡讀書,願意和好書交朋友,感受讀書帶來的快樂。

能力目標:初步學會一些讀書的方法,並養成喜歡讀書的好習慣。

知識目標:知道閱讀好書能增長知識、開闊視野,有利於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

教學重點

幫助學生理解讀書的意義,,尋找讀書的快樂。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閱讀適合自己的課外書籍,並感受讀書的樂趣。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故事錄音、從古到今的書籍、世界最早圖書館資料等);學校圖書室《借閱規則》

學生準備:收集自己熟悉的名人愛讀書的故事、讀書的名人名言;收集看書、看電視的優缺點;中國最早的圖書館資料;到圖書館圖書室調查圖書損壞情況。

課時安排

3課時

第一課時完成教材P27—P29頁內容,話題爲“我愛讀書”。

第二課時完成教材P30—P32頁內容,話題爲“我會讀書”。

第三課時完成教材P33—P34頁內容,話題爲“好書在哪裏”。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活動一小小故事會

1、師:同學們,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一位朋友,它既是我的朋友,也是你們的朋友,你們知道他是誰嗎?師拿出課外書。

2、師:你們看過哪些書呢?讀完以後有什麼收穫?

3、師:古往今來有很多偉大的人都很愛讀書,今天老師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陳毅爺爺小時候愛讀書的故事。(多媒體播放錄音)

4、師: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感受嗎?學生自由發言。

5、師:大家平時也讀過課外書,你有過讀書入迷的經歷嗎,在小組裏講給大家聽聽。

6、全班反饋。

7、師:讀好書可以使我們認識很多高尚、有智慧的朋友,也讓我們感受到許多快樂。課前同學們都收集了名人愛讀書的故事,我們來開個故事會,把你收集到的名人讀書的故事講給大家聽一聽。學生講故事。

8、師:聽了這些故事,你最敬佩誰,說說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生自由發言

【設計意圖:透過講述名人愛讀書的故事,以及交流我們身邊愛讀書的事例,讓學生切實地感受到書就是我們身邊的朋友,每一個小朋友都應該以與書交朋友而感到驕傲、自豪,讓學生對書產生一種親切感!】

活動二

1、師:俄國文學家高爾基曾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能使我們知古今、煉心智,培養我們開闊的胸懷。

2、師:你喜歡讀哪些書呢,介紹給同學們聽一聽吧!

3、師:剛纔同學們都說了自己喜歡讀的書,請大家把其中你最喜歡讀的一本書在小組中介紹一下。

4、分小組反饋。(可採用多種形式反饋)

(1)遊戲:猜一猜(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介紹自己最喜歡看的一本書。)

(2)選取一個大家都比較熟悉的書籍內容,分角色將書中精彩片斷進行表演或朗誦。

5、小結:讀書不僅使我們獲得了知識,還給我們帶來了快樂!

【設計意圖:此活動旨在讓學生感受讀書中獲得的收穫,以及讀書帶來的快樂,激發學生愛讀書的情感。】

活動三不可替代的書

1、師:剛纔同學們都介紹了自己看過的好書,怎樣才能讓大家都讀到好書呢?你有什麼辦法嗎?

2、師:大家說的辦法都不錯,可是有的同學認爲現在家裏有電腦、電視,獲取知識非常方便。就不用看書了,有問題可以直接在電腦上找^解答。課前同學們都收集了看書、看電視的各自特點和優劣,今天我們就這一話題開展討論。

3、小結:讀書、看電視各有好處,我們要合理安排看電視、讀書的時間,多讀書,讀好書,從書中獲得更多營養。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明白好書是要與大家分享的,知道讀書的途徑有很多,讀書的過程是獨一無二的,讀書是電視、電腦不可取代的。】板書設計

我愛讀書

增長知識帶來快樂

多讀書讀好書

第二課時

活動一書籍的變遷

1、師:同學們,古往今來幾千年,我們生活的世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書籍也隨着歷史的腳步而不斷的演變。現在我們就來聊一聊書籍的變遷。課前,老師佈置你們回去查找了相關的資料,現在小組中交流一下。

2、全班反饋。(生說書籍的變遷時,師多媒體或實物展示。)

3、小結:隨着歷史的變遷,時代的發展,從最早的甲骨文書到如今的電子書,書籍的形式越來越多,好書也越來越多,同學們可供選擇的範圍也越來越廣。

【設計意圖:運用多媒體瞭解書籍的變遷,激發學生愛讀書的情感。】

活動二讀書好習慣

1、師:學會讀書,選擇正確讀書方法,這裏面可有不少學問呢!。

2、師:有些同學是這樣讀書的,我們一起來看看,請同學們想一想,這樣讀書好不好!

3、(多媒體)出示問題視頻,找出問題所在。

視頻一:上課時,小文在課堂中看起課外書來。

視頻二:放學後,小凡作業還沒做完,就着迷地看起課外書來。

視頻三:小周只愛看畫冊,對別的書不感興趣,並且看書時亂翻頁碼。

視頻四:同學小寧在認真讀書,而小豪卻總是打擾他。

4、小組討論選一個內容討論。

5、全班交流(多媒體出示相對應的圖片)(板貼)

6、小結:合理安排時間,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這樣才能真正和好書交上朋友。

【設計意圖:透過視頻的展現,在激烈的討論過後,讓學生知道正確的讀書方法,學會與書報交朋友。】

活動三:

1、師:讀課外書有訣竅,除了合理安排時間外,我們還要選擇適合我們閱讀的書籍。你們覺得哪些書是適合我們讀的呢?

2、誰來向我們推薦一些適合同學們閱讀的書。

3、你們覺得哪些書是適合我們讀呢?

4、小結:其實,在同學們這個年齡,讀書時常常會遇到不認識的字、不明白的詞和句子,這時我們可以跳過生疏的詞句,先大概瞭解書的內容,覺得文章可讀,再檢視字典細讀。如果跳得太多,甚至讀不懂,就說明這本書太難,不適合自己。我們不僅要有好的讀書方法,還要有選擇讀書的技巧;我們要讀名家名篇,還可以讀報刊雜誌,還要選擇健康的少兒讀物來讀。

【設計意圖:讓學生明確哪些是適合他們讀的書,教給學生正確的選擇好書的方法。】

活動四大家一起做

1、師: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隨着我們的長大,讀過的書越來越多,怎樣才能記住其中的內容呢?你有哪些好的讀書方法呢?和大家分享一下。

2、師:剛纔同學們說的方法都不錯,這樣,請大家把自己想向大家推薦的一本書拿出來,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向同學們介紹這本書。(小組合作或自己做)

3、展示作品。

4、看了同學的作品以後,你有什麼意見。學生互相評價。

5、拓展:爲了讓同學們更好地瞭解這些讀書方法,課下每個組可以將自己的方法整理好,辦一期“我會讀書”的板報。

【設計意圖:交流好的讀書方法,感受讀書的樂趣。】

板書設計

我會讀書

合理安排讀書時間

選擇適合自己的書

學會好的讀書方法

第三課時

活動一好書在哪裏

1、師:同學們,自從我們學校創建校書香校園活動以來,我感到了學校有了一種濃濃的讀書氛圍,不管在什麼時候,不管是校園的什麼角落,都能看見有同學捧着一本書在津津有味的讀着、看着,能不能告訴老師和同學們,你都讀了哪些書?

2、師:你閱讀的這些書籍都是從哪兒來的?

3、師:很多人找自己想看的書都會到圖書館去,那裏是藏書的地方。同學們,你們知道世界上最早的圖書館在哪裏嗎?(多媒體:世界上最早的圖書館)

4、大家知道中國最早的圖書館出現在哪嗎?

5、學生交流課前蒐集的資料。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明白在哪裏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好書,指導關於圖書館的知識。】

蘇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教案2

一、學情分析

四年級是學生知識、能力、情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對自我、他人、家庭、社會有了一些淺顯的認識,並養成了一定的行爲習慣,隨着他們社會範圍的不斷擴大,進一步認識瞭解社會和品德的形成成爲迫切的需要。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有四個單元組成。第一單元《做守規則的人》;第二單元《做樂觀向上的人;第二單元《做自尊自愛的人》;第四單元《做聰明的購物者》。本教程以四年級兒童不斷擴大的社會生活爲主線,以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爲前提,以發展兒童豐富的內心世界和主體人格爲目的,以體現育人爲本的現代價值取向爲理念安排的。

三、教學目標:

1、透過體驗、辨析和感悟,對自己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和道德行爲進行自我判斷,自我評價、自我反思和自我修正,從而促進他們良好品質的形成和社會性的發展。

2、知道要守規則,怎樣做樂觀向上的人,自尊自愛的人以及如何購物等。

3、透過學習掌握本冊教材中的知識點,積累社會閱歷。

四、教學措施:

1、全面把握目標,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

2、結合學生生活經驗,開展教育教學活動。

3、重視情感投入,靈活運用教學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4、拓展教學空間,開發和利用校本資源,滿足學生需求。

蘇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教案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感受生命的美麗,知道世界因爲生命才美麗,人類應該善待、關愛生靈萬物。知道生命是寶貴的,要愛護自己的身體,呵護生命。

2、初步具備防範意識,瞭解與小學生生活相關的安全標誌和設施,注意公共安全。

3、知道家庭經濟來源有多種形式,瞭解自己家裏的主要經濟來源,體會父母掙錢的辛苦,瞭解家庭必要的生活開支。學習合理消費,熟悉本地主要的購物場所,掌握購買商品的基本常識,做個聰明的消費者。

4、瞭解殘疾人、老年人、生活有困難的人懂得與鄰里鄉親相互理解關照,不給鄰居添麻煩。

情感目標:

1、樹立戰勝困難的信心,激勵、瞭解一些可以挽救他人生命。沒有傷害的行爲,敬佩爲拯救他人的生命獻出愛心的'人。

2、具備基本的自護自救能力。

3、引導學習合理消費,熟悉本地主要的購物場所,掌握購買商品的基本常識,做個聰明的消費者。

4、形成一定的社會責任感,體會到大家的事情要靠大家來做。

教材分析。

1、《珍愛生命》主要是喚起學生對生命的熱愛和珍惜。

2、《安全的生活》透過指導學生的生活,出盡學生過一種安全的生活。

3、《花錢的學問》引導學生正確的消費理財觀,提高他們的消費技巧。

4、《關心你、愛護他》培養兒童的社會責任感和公德意識弘揚人文精神,對社會充滿責任感。

教學進度。

第一單元6—8課時

第二單元8課時

第三單元8—10課時

第四單元8—10課時

總複習

教學措施。

1、獨立閱讀,自主學習,理解主題文字的大意。

2、藉助插圖,引導學生從各個事例中進行分析、比較,強化主題思想。

3、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引導學生大膽提出問題、合作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

4、收集、整理資料。

5、模仿演示。

6、換位思考。

蘇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教案4

1、師:前幾天,老師帶大家到學校的圖書室去每人借了一本書,在借書時,遇到了什麼問題嗎?誰來說一說自己借書的經過?

2、師:讀書需要安靜的環境,要愛惜書本。

3、師:如果你借到一本又髒又破的書,你會怎麼想呢?

4、師:爲了讓大家都能看到乾淨整潔的書,能在安靜的環境裏看書,圖書館和學校的借閱室都定有“借閱規則”(出示借閱規則)。

5、師生共同學習借閱規則。

(1)讀借閱規則。(2)這個借閱規則裏面告訴我們應該遵守哪些規則?生自由發言。

6、小結:書籍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愛惜它,做文明小讀者,自覺遵守有關的借閱規則。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讓學生知道圖書館借閱有規則,同學們在借閱時,要遵守規則;同時教育學生要愛護圖書聯繫學生生活實際,明確借書時應該遵守的規則。】

活動三制定倡議書

1、師:同學們想一想,自己以前愛惜圖書和及時歸還圖書做得怎樣,哪些方面是遵守了這個規則,還有哪些規則沒有遵守?

2、師:剛纔同學們說到了自己有一些沒有遵守借閱規則,做得不文明的地方。我們在讀書時要注意做到什麼呢?

3、師:同學們都說得很好,我建議大家來寫一份倡議書,倡議大家都做一個文明的讀書人,把你們剛纔說到的要注意的地方都寫進倡議書裏。

4、分組制定倡議書。

5、交流各小組倡議書,綜合各小組倡議書,制定一份班級倡議書。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學會遵守規則,透過寫倡議書的活動,使學生行爲與認知、情感的統一。】

活動四:巧手動起來

1、師:大家都知道了要愛惜書,並且知道了以後怎麼對待圖書,我們班級圖書角破爛的書,該怎麼辦,誰能出出主意。

2、分小組動手修補圖書。

3、對學生修補的圖書,進行評比。

4、小結:希望以後大家看到這樣破舊的圖書都能把它修不好。

【設計意圖:讓學生用實際行動做到愛惜書,指導今後的行爲。】

板書設計

好書在哪裏

班級圖書角校園圖書室城市圖書館

愛惜書

蘇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教案5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從小懂得動植物和人一樣都是生命的。

2、初步學習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動植物,知道它們有感覺,會交流。

3、感受體驗動植物的生命的美麗。

教學重點初步學習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動植物,知道它們有感覺,會交流。

教學難點感受體驗動植物的生命的美麗。

教學關鍵點:

增強學生珍惜生命的意識,培養學生從小保護動植物生命的習慣。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動物、小獎品等教學過程(一)、新課匯入。

昨天,老師見了你們班的小朋友,知道了你們班是個溫暖的家,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個幸福的家。大自然也是一個大家庭,在這個大家庭中都有哪些成員呢?(生答)想看看它們嗎?跟我來!(板書)動植物的畫面。認識他就大聲的說出來。

(二)、體會動植物和人類一樣,都有生命。

1、看了這個___,你會說些什麼呢?(生交流)

它們是多麼可愛呀,生長在大自然中,充滿了活力,讓我們大自然變得更加美麗!你看,小蝴蝶花正在給我們做鬼臉呢?我們給他打個招呼吧!(生給蝴蝶花打招呼)你看它,長得多好呀。再看一看我們小朋友,身體長得多棒呀!

2、植物在生長,動物在生長,小朋友也在生長。在生長過程中會發生哪些變化呢?想知道嗎?走,跟我再去看看吧!(展示課件:小草生長、花兒開放、小雞、青蛙成長畫面。師相機解說:如,小蝌蚪長成青蛙了,我們祝賀他。

3、問:小草會生長,大樹會生長,還有什麼會生長?雞媽媽會生寶寶,馬媽媽會生寶寶,還有什麼會生寶寶?(學生交流)

4、對,(板書):植物會生長,動物會生長,我們都會生長。凡是會生長的都有生命!)板書:生命5、許許多多的生命讓我們的大自然更美麗,讓我們的地球更美麗。瞧,我從這個男孩眨巴眨巴的大眼睛看到生命的活力,他真可愛;

今天,我在一(四)班教室門口,從梧桐樹的嫩芽中看到了大樹的生命。你看到了哪些動物、植物的生命?(學生交流自己在生活的實踐和體會。)

(三)、體驗、感悟生命的美麗。

1、過渡:我們感受到動物、植物不僅有生命,而且生命是美麗的。(板書:美麗的)

2、(師出示一盆鮮豔、美麗的花),李老師也養了兩盆花,你看到它美麗的生命了嗎?(生回答)

我精心的照顧她,它就用鮮豔的顏色、各種的姿態來展示出它們生命的美麗,給我帶來了快樂!第一課美麗的生命(2)

3、師出示一盆植物(蘆薈),我還養了一盆蘆薈,你能發現它的生命嗎?(生答)蘆薈雖然沒有美麗的外衣,但它也給我帶來了快樂。你能猜猜爲什麼嗎?(學生討論交流)

小結:像蘆薈這樣的植物、動物還有很多,很多,它們卻可以幫助我們人類做很多的事情,給人們帶來很大的方便。正是由於它們的存在,我們的校園纔像花園一樣,我們的地球纔多姿多彩,才充滿了活力。

4、你像認識一樣照顧過植物、動物嗎?(相機問:你的心情怎樣?)

(學生交流自己的生活實踐體驗)那它們知道你在關心愛護它們嗎?(交流)

5、對呀,動植物是有感情的。就像小朋友說的那樣,所有的生命只要在我們的關愛下,它們就會生長得越來越美麗,活得越來越快樂。

6、(板書):動植物不僅有感情,還和我們小朋友一樣,白天爭開眼睛,看看美麗的世界。晚上,小朋友們睡覺了,牽牛花也睡覺了。(讓學生體會動植物的感覺)

7、、板書:你看,有的動物還很聰明,能用獨特的方式保護自己。(師做簡單講解)。

過渡:每一種動植物都充滿了生命的活力,都用獨特的方式把自己生命的美麗展現出來;

而且它們還和我們人類一樣,也會交流。

我們透過語言進行交流,你知道小動物怎樣說話嗎?(板書動物間充滿的親情的畫面)。瞧:小豬、小鳥它們可能會說什麼呢?(想像、交流)

小豬、小鳥是有生命的,它們也會說話,也會用它們自己的語言進行交流。所有的動物、植物和人一樣,有美麗的生命。(板書)

8、今天,李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好多小客人,我先請出小白兔,想和他說說話嗎?(展示各種小動物)把小動物分到各組去,給足時間讓學生充分和它們親密接觸。

(四)、拓展。

過渡:看着一個個的生命在我們的關懷下生活得那麼快樂,想想都好開心;

看着一個個的生命在我們的關懷下生長得那麼美麗,想想都好幸福。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我們來種下一顆種子,讓它和我們一起成長。

1、發花盆、種子讓學生自己動手種花。師示範種花過程。——學生種花(放音樂《種太陽》)。

2、我們要天天照顧自己種下的花,比一比,誰的花最先發芽,最早開花。老師請你做好觀察記錄。(講解)

(五)、總結:

李老師希望小朋友們播下的種子,在你們的關心、愛護下早點生根、發芽,早日開出豔麗的花朵,接出果實,展現出它美麗的生命。

(六)板書設計生命——美麗的——珍惜、愛護第二課我們的生命(1)

教學目標:

1、透過探尋自己的生命歷程,瞭解成長的不易,知道自己的生命承載了許多親人的愛和期望。

2、瞭解生命是有限的,生命失去了就不會再來,應該珍惜生命。

教學重點、難點、關鍵點:

重點:知道生命是有限的,生命失去了就不會再來,應該珍惜生命。

難點:知道生命是有限的,生命失去了就不會再來,應該珍惜生命。

關鍵點:透過探自己的生命歷程,瞭解成長的不易,知道自己的生命承載了許多親人的愛和期望。

課前準備:

1、調查訪談:(含採訪記錄)

①、找一找媽媽懷孕時的照片或者當時的錄像,看看那時侯媽媽的樣子與媽媽懷孕以前的照片以及現在的樣子有什麼不同?②問問爸爸、媽媽,當你還在媽媽肚子裏的時候,他們有些什麼想法、感受和期盼,爲了生個聰明健康的寶寶,他們是怎樣做的?③、問一問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或者其他家人,你出生的那一天,他們是怎樣度過的?在你即將出世的時候,他們的心情如何?在你出生的那一刻,在第一眼看到你時,他們的心情又怎樣?④、找出出生記錄或成長冊,看看剛出生時自己的體重和身長各是多少,請家長說說當時自己是什麼樣的。找找小時侯的衣服、鞋帽和自己不同年齡的照片,請家長講一講在你成長過程中,家長印象最深的一件或幾件事。想一想,我們的生命僅僅屬於我們自己嗎?

2、實物投影。

3、錄音機。

4、簡單的課件。

蘇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教案6

教學過程:

一、匯入:

珍惜生命,永不放棄生的希望,這是對自己、對社會負責任的表現。因爲每一個生命的誕生都會給許多人帶來快樂和幸福。板書課題。

1、要求根據課前的調查訪談提示的準備,每人選擇其中一個選題,在所在的小組裏發言,並選出代表,準備在班裏彙報成果。

2、把自己收集到的照片、實物(衣服、小手印……)、錄像、圖畫等介紹給組裏的同學。把自己在訪談過程中感受最深的事情講給小組同學聽,並談談經過這次調查訪談,自己有哪些感觸。

3、組長組織組員準備在全班進行彙報展示。每個小組可以用不同的形式,將全組同學的資料進行整理,如照片展、服裝展、錄像展、圖畫集、故事集等多種形式。

4、集體彙報展示、交流。

小結:自己能夠爲他人帶來歡樂,所以要珍惜生命,肯定自己生命的價值。(課件出示)

二、互動活動。

A、(乘上“生命”號列車)

1、活動準備:教師在教室中選擇不同的位置,分別代表一個人生命的不同時期,如生命的產生、來到世上、成長的各個時期(會爬行、學走路、上幼兒園、上學、戴紅領巾……)

2、提出遊戲規則:①、學生可根據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自己選擇其中的一個階段,組成乘車小組。大家作爲列車員,各組列車員選出本組的列車長。同一乘車小組在教室裏表示自己所選的生命階段的位置坐好。由某學生擔任“生命”號列車的駕駛員,沿着生命的軌跡行駛。②、列車行駛到不同的階段時,有相應的小組爲大家講解。

3、活動要求:遊戲中,教師就幫助列車長就列車行駛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與其他同學交流。列車行駛完全程後,學生進行討論:考察我們的生命軌跡之後,有哪些收穫。各個列車長組織列車員用圖畫、書寫卡片、寫感受等自己喜歡的方式來進行展示。根據各位的表現,評選出最佳列車長和優秀列車員。

B、(製作成長冊)

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在下面的方式中選擇一種或者幾種,製作一本成長冊,並給自己的成長冊起一個名字。(課件出示)

1、把家長講給自己聽的那些感人故事簡單寫下來,個人或者小組、小隊合作。編成一本故事集。

2、根據課前調查訪談的內容,將自己不同階段的成長情況用圖畫表現出來,製作一本連環畫。

3、找到能反映自己在成長過程中幾個重要階段、有紀念意義的照片,如出生、滿月、週歲、第一次走路、第一次上幼兒園、第一天上學等的照片,來製作一本照片集。

4、採用其他更好的,你更喜歡的方法。

C、(關於生命的探討)

1、透過閱覽書籍、上網,瞭解人的生命過程。

2、我與老人話生命。尋找身邊年長的人,詢問他是怎樣看待人的生命的,對自己的生命有哪些想法,對自己生命的過程有哪些感受。

3、神話傳說中的故事。可以透過回憶故事,談談你對這些故事的看法,你認爲可信嗎?生活中真的可能發生嗎?D、(收集資料)

1、查詢一些資料,瞭解目前生活在自己身邊的人們,他們對社會上的一些公益事業的看法。

2、根據學生找到的故事或身邊發生的事情,召開“愛心使生命更美麗”的故事會。

E、(製作宣傳欄)

1、學生分組製作一期“獻愛心、延續生命”的宣傳欄。透過繪畫、詩歌、倡議書、剪報、照片等形式,展示出自己查找的資料,向大家介紹我國血液庫、骨髓庫、器官捐獻的情況,白衣戰士抗擊非典的感人事蹟,以及自己的感想和體會。

2、在全校進行宣傳欄的展示,請其他班的同學參觀、閱覽。

三、知識鞏固練習:

討論:

1、生命是否有限、是否只有一次的活動?

2、在抗非典中,我國的白衣天使是怎樣發揚捨己救人的英勇無私精神戰鬥在第一戰線?

3、①、[填一填]急救電話是;

報警電話是;

火警電話是。

②、[選一選] A、不開門B、打電話給父母C、有禮貌地請他進門D、告訴他父母馬上就回家A開窗通風B。開燈檢查C點燃煤氣竈D關閉煤氣開關(1)火災的地點。

(2)着火的對象、類型和範圍。

(3)自己的姓名、單位和電話號碼等。

四、課後延伸在這節課的最後,請同學們用一句話概括你對生命的感悟,把它寫在心形卡上,你可以把它留給自己作爲你的生命箴言,也可以把它贈給同學和朋友與他們分享。(播放歌曲《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作爲背景音樂。)

五、知識拓展。

製作一份“肯定生命,尊重生命”的調查表,分別調查你的長輩和師友,體會不同的人對生命的體驗及感悟。

板書:

2、我們的生命生命僅僅屬於自己嗎?我們的生命只有一次獻出愛心延續生命第三課呵護我們的身體(1)

教學目標:

1、明白身體是生命的載體,愛惜生命就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

2、知道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堅持鍛鍊身體、保持良好心態,才能保持身體健康。

3、知道公共衛生對於身體健康的重要意義,自覺維護良好的公共衛生環境。

教學重點:

懂得生命的重要,知道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堅持鍛鍊身體、保持良好心態,才能保持身體健康。

教學難點:

知道怎樣才能克服生活中的不良習慣。

教學關鍵點:

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課前準備:

瞭解自己的生活習慣。

收集有關生活習慣的資料。

準備一個情緒表演節目。

教學過程:

一、匯入:

每人都有一個身體,你覺得自己的身體狀況怎樣?(板書:身體)(瘦、胖、高、矮)形成這樣的體型,與你的生活習慣有密切的關係。那麼,你們的生活習慣又是怎樣的呢?從衛生習慣、飲食習慣、作息習慣三方面說。

小結:你們的生活習慣很多,其中有良好的習慣,有不良的習慣。身體是生命的載體,愛惜生命就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良好的習慣就是呵護自己的身體。

板書:呵護我們的生命二、學文明理:

討論:他們的習慣好嗎?你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書上圖)

學生總結髮言:“我是怎樣克服不良習慣的。”過渡:從這三幅圖看,這些小朋友都沒有自覺性,隨便放縱自己,使自己不經意地染上了不良習慣。你看,他用手拿東西吃,手上的細菌就會跟着往肚子裏跑。這樣,後果是怎樣的呢?人們常說:“不乾不淨,吃了沒病,”你同意這。種說法嗎?學生自由討論,然後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