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交際禮儀文書 > 稿件

幼兒園語言說課稿範文2017

稿件2.43W

實踐證明,說課活動有效地調動了教師投身教學 改革,學習教育理論,鑽研課堂教學的積極性。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收集的關於幼兒園語言說課稿範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幼兒園語言說課稿範文2017

  幼兒園語言說課稿範文一:《小熊讓路》

現在的孩子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在家庭中受到了過多的溺愛,形成了許多不良個性:自私、任性,任何事都以自我爲中心,這些性格將影響孩子日後的發展。因此,教育幼兒寬容待人,也是培養幼兒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質的重要方面。

幼兒階段,由於年齡小,心理髮育尚未成熟,自我控制能力還很差。有的幼兒常常因爲爭奪一個玩具或是被別人不小心碰一下,就得理不饒人,甚至動手打別人才完事。因此,經常有幼兒來告狀:"某某打我","某某搶我的玩具"……《小熊讓路》是一個以相互謙讓爲主題的故事,透過活動使幼兒意識到友愛和謙讓是一種值得歌頌的美麗行爲,從而使他們產生強烈的模仿願望,明白相互謙讓的道理。

根據教材和本班幼兒的認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目標:

(1)理解故事的內容,能看圖講述故事。

(2)學習理解動詞:跳、淌、爬。

(3)培養幼兒相互關愛、相互謙讓的良好品德。

教學的重點、難點:

(1)重點是讓幼兒理解故事的內容,知道相互關愛,相互謙讓的道理。

(2)難點是理解大獅子是用什麼辦法讓小熊覺得難爲情。

教學的準備:

背景圖一幅,小動物圖片若干,透過操作圖片,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從而突破活動的重點和難點。

教法:

本次活動主要以直觀演示法爲主設問法爲輔的`教學方法。

透過直觀演示,讓幼兒邊看邊聽故事,從而更好的理解故事內容,突破故事重難點。

在活動中創設設問的情境,充分發揮幼兒自己的見解,加深幼兒對故事的理解和思考。比如:故事中講到小兔、小羊、小猴請大獅子幫忙,大獅子笑了笑,點了點頭。教師就問幼兒:你猜大獅子會想一個什麼辦法?這就會激發幼兒的想象,並對故事產生強烈的興趣。

學法:

教師有感情的一邊講述故事,一邊演示圖片,透過視聽結合的方法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教學中的提問,給幼兒提供了表現的機會,幼兒在問答之中理解了故事的內容。

過程:

本次活動我設計了五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出示背景圖,引起幼兒的興趣。

興趣是幼兒最好的老師。只有在幼兒感興趣的情況下,他們纔會學的輕鬆、學的愉快。一開始我出示一幅背景圖,引起幼兒的興趣,讓幼兒觀察並提問:上面有什麼?透過觀察對背景有一個初步的理解,然後再用設問法提問:上面會發生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

第二個環節:教師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內容。

這個環節我又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講述故事的前半部分(講到獅子點了點頭)

教師有感情的講述故事的前半部分,同時配上圖片的演示,讓幼兒初步感知小熊的霸道。欣賞後提問:故事裏有誰?故事裏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小熊對他們說了一句什麼話?並請幼兒一起來學學。你覺得小熊是怎麼樣的動物?小動物心理都怎麼樣?小兔做了什麼動作?小羊?小猴?他們後來想了個什麼辦法?透過這些層層深入的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第二部分是幼兒討論:大獅子會想一個什麼辦法?這個部分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鼓勵大膽的講述自己的想法。

第三部分是講述故事的後半部分,以這樣一個設問“大獅子到底會想一個什麼辦法呢?一起來聽一聽。”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和聽故事的興趣。聽完故事後提問:你們覺得獅子的辦法好嗎?是什麼辦法?小熊爲什麼這次沒有讓大獅子讓路?小熊爲什麼會臉紅?小熊後來變的怎麼樣了?從而突破重難點.

第三個環節是情感教育。透過這個環節讓幼兒知道我們要做個相互關愛,相互謙讓的好孩子。主要是透過這些提問:如果你是這隻小熊,你碰到這寫小動物你會怎麼做?你喜歡故事中的小熊嗎?爲什麼?

  幼兒園語言說課稿範文二:《猜蓮子》

進行這個聽說遊戲首先要了解關於這個遊戲的兒歌“種蓮子”:種蓮子,種蓮子,不知蓮子種哪家。東一家,西一家,到了明年就開花。這首兒歌很簡短很容易記憶,而且有節奏,孩子們一定非常喜歡。這樣,就容易爲進行聽說遊戲打好基礎。

綱要中曾提出:幼兒園的聽說遊戲是用遊戲的方式組織的語言教育活動,爲幼兒創設的是學習快速敏捷反應的語言運用能力的情境。這個猜蓮子的聽說遊戲就貫徹了綱要中的這個要求,結合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活動目標定爲:

一、活動目標:

1、學習使用比較連貫的語句來描述同伴的髮式、衣着等外部特徵。

2、注意傾聽同伴的發言,並能根據言語描述迅速做出正確的判斷。

3、遵守遊戲規則,愉快地進行遊戲。

二、活動準備:

蓮蓬一隻

三、活動設計:

(一)遊戲匯入。

在這個活動的開始,老師和孩子們圍坐成半圓形,這樣就自然地縮短了老師和孩子們之間的距離,孩子們會覺得老師很親近自己,爲遊戲情景的設定打好了情感基礎。

接着,老師出示蓮蓬剝出蓮子“這是什麼呢?對,蓮子。我們要在池塘裏種上蓮子,明年才能結出蓮蓬。今天,請小朋友扮演池塘裏的泥,老師把這顆蓮子種到池塘裏,大家一起玩一個種蓮子的遊戲。”良好的遊戲情景自然的設定好了,這也是激發孩子們參與的興趣、集中孩子們注意力的一種很好的策略。

(二)交代遊戲規則及玩法。

遊戲規則有以下幾點:

1、扮泥的小朋友必須將眼睛閉起來,不能偷看,等兒歌唸完後才能睜開。

2、種蓮子的人會在兒歌結束前將蓮子放在一個小朋友的手裏,並且用簡短的語言來描述這個小朋友的外貌特徵,請大家來猜。

3、被猜出的小朋友必須重複說出自己的外貌特徵。

由於遊戲規則中包含了活動目標,因此,老師需要用言簡意賅的語言向孩子們解釋規則,老師解釋的同時可以示範舉例,這樣會加深孩子們對規則的印象。

(三)教師引導幼兒遊戲。

規則講完後,孩子們圍坐成半圓形,眼睛閉上,手背在後面手掌向上,這樣就可以接住老師遞過來的蓮子。大家開始念遊戲兒歌“種蓮子”:種蓮子,種蓮子,不知蓮子種哪家。東一家,西一家,到了明年就開花。老師邊說兒歌邊從每個孩子身後走過,並且把蓮子悄悄放入一個孩子手中。最後走到中央,描述這個孩子的特徵,如“我把蓮子種在一個短頭髮的女孩手裏,她穿着黃衣服、藍褲子和黑皮鞋”,請孩子們都來猜,猜對了,有蓮子的小朋友就要到前面來說“我就是穿黃衣服、藍褲子和黑皮鞋的短頭髮小女孩”,然後遊戲繼續。

在大家一起念“種蓮子”兒歌的時候,老師要注意糾正個別不正確的發音,鼓勵孩子們聲音宏亮的'念兒歌,提醒孩子種蓮子和拿到蓮子以後都要注意保密,爲孩子們自主遊戲做好鋪墊。這一步非常重要。爲了保證孩子在下一步按規則玩遊戲,在孩子感知理解遊戲規則的基礎上,老師根據孩子掌握程度可以帶領着多玩幾遍這個遊戲。

(四)幼兒自主遊戲

在孩子們對遊戲內容和規則非常熟悉後,這時就可以請第一個猜對的孩子來種蓮子,這樣會提高孩子傾聽別人發言並能根據言語描述迅速做出正確判斷的積極性。

孩子的自主遊戲,是練習按一定規則進行語言表達的過程,老師要放手讓孩子們愉快地玩,在必要時再指導孩子。比如,如果孩子們猜不出來,可以鼓勵種蓮子的孩子再重新描述一遍,使遊戲順利開展。

當孩子們比較疲憊的時候,可以進行一個分享活動也可以說是放鬆活動:品嚐蓮子。

這樣,圍繞着種蓮子、猜蓮子到品嚐蓮子,孩子們始終投入的玩遊戲,活動的目標也在不知不覺中實現了。

  幼兒園語言說課稿範文三:《會動的房子》

一、課前準備:

小朋友們請坐好,請把小手舉起來和我一起做:小手拍起來,一二一,一二三,坐好了。

二、激發興趣

松鼠媽媽和小松鼠們正在草地上玩抓蝴蝶的遊戲呢,老師當松鼠媽媽,誰願意做小松鼠?(老師在班級裏轉一圈),孩子們,我們住的房子會動嗎?你見過會動的房子嗎?都沒見過,可是有一隻小松鼠卻建了一座會動的房子,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想知道嗎?讓我們一起來聽這個有趣的故事吧。聽故事的時候可要認真哦!

三、組織教學,學習重點

(1)、視聽結合,整體感知

請小朋友們仔細看屏幕,故事就要開始了(播放課件),故事聽完了,聰明的小朋友們,你知道故事裏有哪些小動物嗎?請你說,你聽的.真專心,我們一起給他掌聲。

(2)、一問一答,緊扣重點

聰明的小朋友,你知道小松鼠在哪裏造了房子?你知道!請你說,哦,房子建在了烏龜的身上了,這個粗心的小松鼠。房子造好後又發生了哪些事呢?小松鼠到了哪些地方?你最先舉手,請你說,你也說一說,你也知道,請你說一說。你們聽的都很認真,說的都很好,老師獎勵給你們每人一顆智慧星。小松鼠到過的那些地方美嗎?他聽到了哪些動聽的聲音呢?誰能說一說?小松鼠首先聽到了呼呼的風聲,接着有聽到了嘩嘩的浪花聲,還聽到了噠噠噠的馬蹄聲,看誰最聰明能自己說出這些聲音?這麼多小朋友想說啊!你先來,你說的是呼呼的風聲,你呢?說的真好,原來我們來到了海邊,聽懂了嘩嘩嘩的海浪聲,誰願意說說馬兒奔跑聲?小朋友們,他說的怎樣?說的很好,讓我們一起對他笑一笑表示祝賀。

現在第一排的小朋友坐的最好,剛纔我們聽了小松鼠的故事,假如你是小松鼠,發現自己把房子建在了烏龜的背上,你會怎麼想呢?哦你是這樣想的,你想把烏龜請到家裏做客,說聲對不起。你真懂禮貌。你還想說,請你說,小朋友們可要認真聽哦。你覺得小松鼠太粗心了,以後要細心,我們不能學習小松鼠,要做個細心的孩子。你真會動腦筋,老師獎勵你一顆智慧星。

3、 再次感知,積累經驗(第三環節)

現在每個小朋友都知道這個故事了,願意把這個故事表演出來嗎?請你來演烏龜,誰願意演粗心的小松鼠?他們表演的怎樣?讓我們一起用掌聲表揚他們。演的真棒!

四、強化感知

看完了這個有趣的表演,你覺得小松鼠是個怎樣的小朋友?粗心?不認真?是的,我們不能像小松鼠那樣粗心,要做個細心的好孩子。回家後,願意把這個有趣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