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交際禮儀文書 > 稿件

《畫風》評課稿(合集3篇)

稿件7.14K

《畫風》評課稿1

聽了付**老師的《畫風》一課,我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我被付老師精彩的教學藝術和教學策略的表現而感動。在執教時,老師始終以生爲本,以讀爲主,運用情景激趣,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

一、談話匯入,增強了師生的親和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前的談話中,付老師用關愛的語氣問孩子們今天早上是怎麼來的?天氣怎麼樣?大家冷不冷?從而巧妙的揭示了今天的課題《畫風》。

二、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力。

付老師出示了三個精緻的頭飾,讓三個小朋友與他們交朋友,並想一想要對他們說點什麼?在這個教學過程中,老師透過設計情景,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充分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發掘了學生想象的潛力。

三、識字教學靈活多樣,形式新穎。

本課要求認識的7個生字中,其中6個出現在課文的人物姓名中,老師根據這一教材特點,設計了讓同學們和三個戴有頭飾的孩子交朋友的遊戲,使學生在輕鬆愉悅的遊戲中很快地就記住了這些生字。此外,老師有引導同學們用加一加、減一減、換偏旁、編謎語等方法來記憶字形。靈活多樣,形式新穎。讓我深刻的體會到“教無定法,貴在得法。”

四、讀悟結合,讀中有思。

本課教學中,老師非常注重學生的讀,讀的形式多樣,有自由讀、齊讀、個別讀、小組讀、男生讀、女生讀等等,並指導學生讀出特定的語氣,感悟三個小朋友的不同性格,感悟人物的內心世界,感悟文章那美好的意境。

五、注重激勵性評價語言的運用。

激勵性的恰當評價,會使學生產生學習的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爲培養學生終身學習奠定了基礎。課堂上,付老師不時地把恰到好處的激勵性語言送給同學們,極大地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既學在其中,又樂在其中。

付老師在教學中把她自己的學習經驗與方法、快樂與體會傳授給學生,這些最鮮活、最具感染力、最有示範性的教學對學生是最有價值的。雖然付老師沒有藉助先進的教學設備,但她那樸素的語言、簡單多樣的方法,講解中情景的設計,啓發中的恰到好處,使我們看到了教育教學的原生態。而這些,正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畫風》評課稿2

今天聽了李老師的《畫風》一課,我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受益匪淺。教師“以讀爲本”,採用“讀——找——悟——畫——讀”的方式,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抓住學生的特點,張揚個性,使課堂開發有活力,學生的素養也得到發展。具體表現有下面幾個方面: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創設情境,能讓學生從感受、體驗形象開始,語言及思維也必然隨之發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必然被激發。當學生覺得所學教材內容與自己的生活實際有密切聯繫的時候,他們就會覺得所學內容倍感親切,則會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在匯入時,老師請孩子們用歌曲來唱風,用古詩來吟風,用耳朵來聽風,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慾望,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的匯入手段新穎。

二、識字教學,靈活多樣。

識字教學要從內容、形式、方法等方面爲兒童接受知識提供方便。本課中有7個要求學生會認的字,其中就有6個是與文中人物的名字有聯繫。爲了更好地讓學生從人物的名字中認識這些生字,老師採取形式多樣的方法,如說名字,讀名字,與這些小朋友打招呼交朋友,說說自己怎麼記住他們的名字等等,使學生易於接受,易於記憶。再配上鮮豔的圖片,更好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識字教學得到了很好的落實。

三、藉助問題,引導體驗

在學生自由讀課文後,教師創設情境“你最喜歡誰?爲什麼?給小組的同學說說。”讓學生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學會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感受各種各樣的體會,從而使學生走進了文字,超越了文字,張揚了個性,形成了富有創意的獨到的見解。達到了心靈與心靈的碰撞,情感與情感的交流,生命與生命的對話。讓孩子在閱讀中自主感悟到:我們喜歡宋滔,因爲他敢想,善於提出問題;我們喜歡陳丹,她敢於修正自己的錯誤認識,善於向別人學習;我們也喜歡趙小藝,你瞧她“眨眨眼睛,想了想”,敢於迎接挑戰,善於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在閱讀中,去體會文中三個孩子的思想。去學習他們敢想敢做、相互協作的精神,想出別的、更多的畫風的`辦法。這樣,就充分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意識和探究精神。

四、以讀爲本,促進理解

《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和文字三者對話的過程”,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理解,體驗,感悟,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在教學中,教師以讀爲本,以拓展爲目標,設計了問題:“三個小朋友是怎樣畫風的呢?”學生帶着問題,透過自由讀、指名讀,分組讀、分角色讀、競賽讀等不同的方式,讓學生在多樣式、多層次的閱讀活動中,理解了宋濤、陳丹、趙小藝動腦筋學畫風的過程,認識到風與其他事物之間的聯繫,懂得了遇到問題要善於動腦,學會合作,勇於創新。在這一環節中,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體現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教師抓住重點句教學,並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提高孩子們的閱讀的積極性,使學生擁有更多的學習空間。

當然,課堂教學總會有些不完美之處,總會留下一些遺憾,這節課也不例外:

1、生字的呈現應稍微多花些時間,讓學生交流一下識字的方法,從而更好地鞏固漢字。

2、指導書寫的時候,最好在學生練寫完後讓學生評一評,議一議,使他們的書寫更美觀。

《畫風》評課稿3

這次聽了谷瑞輝老師的《畫風》一課,給我很大的啓示:一堂語文課結束後,學生最大的收穫是什麼呢?習得什麼,學會什麼?

語文教師要有語文的本體意識,不能輕視對文中語言文字的感悟,老師切不可忽視依據文字對學生進行嚴格的語言訓練,爲學生掌握語文知識,形成語文能力,自由感受和表達打下堅實的基礎。谷老師指出文中四位孩子的話,可以讓學生內化語言,讓學生依文中的句式:誰畫了什麼?什麼怎麼樣?風在哪裏?說說你是怎樣感受到風的?還可以這樣:誰說:“我也會畫風,風把什麼怎麼樣?”透過多種形式的說,讓學生內化語言,體現語文的本體意識。

這篇課文的語言特點是人物的對話非常多,那麼如何讀好對話,如何從人物的對話中體會感情,是本課教學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在課堂中,對課文的感知主要透過朗讀的年齡特點,從“讀”入手,以讀爲本。谷老師讓學生讀得有層次,讀得有提升。讀書的形式多樣,角度不同,層次分明:有“整體通讀”;有“重點細讀,讀出人物的不同語氣,感悟人物的內心世界”;有“整體回讀,分角色朗讀”。學生親歷讀書的過程,在一遍遍的朗讀中感悟着語言的形象美、意境美。

我覺得語文課上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儘量省出時間來讓學生多讀、多思、多寫、多背、多練。只要我們在紮紮實實的訓練上下功夫,就一定會提高教學效率,學生也就一定會學有所成。

標籤:評課 畫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