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交際禮儀文書 > 稿件

關於好人好事的新聞稿

稿件2.72W

春風拂動化冰雪,“凡人善舉”暖人心。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收集的關於關於好人好事的新聞稿範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關於好人好事的新聞稿

關於好人好事的新聞稿篇一:

敬業奉獻

於立平

他30年如一日,用筆觸、汗水和心靈辛勤耕耘,成爲阿巴嘎旗新聞戰線上的骨幹尖兵,他曾榮獲錫盟對外宣傳工作先進個人;《錫林郭勒日報》30年以上模範通訊員;阿巴嘎旗勞動模範;阿巴嘎旗第二屆敬業奉獻道德模範。

無論從當初的文學青年,到週報的社長,還是到如今媒體融合後的阿巴嘎旗公衆平臺總編輯,每個崗位都凝結了他辛勤的付出和汗水,都留下了他腳踏實地、敬業奉獻的人生足跡。

龐貴軍

蘇尼特左旗社會福利院一名普通職工,也是社會福利院食堂的主廚、清潔員。他始終愛崗敬業,勇於奉獻,受到了單位領導、同事和院民的一致好評。

在7年的工作中,他用至親至愛的博大愛心,像對待父母一樣對待院民,不僅讓他們在生活上得到滿足,而且使他們在精神上得到撫慰。龐貴軍把五保老人、“三無”老人當作是自己的親生父母看待。龐貴軍始終堅持嚴格要求自己,勤奮努力,樂於助人,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爲院民服務的宗旨,在自己平凡而普通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無私奉獻。

張書然

多倫縣人民醫院五官科副主任醫師。

1990年開始從事眼耳鼻喉工作,在行醫30餘年來,她用毫不利己、敬業奉獻的精神嚴格要求自己,用一份醫者的仁愛之心堅守着一切爲病人着想的行醫準則,讓病人花最少的錢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爲目標,全心全意爲患者服務,得到了羣衆和社會的讚譽。2003年,她當選爲多倫縣第十二屆人大代表,在多倫縣第十三屆、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中擔任兼職委員一職,既爲全縣衛生事業的發展貢獻着自己的力量,又忠實履行一名人大兼職委員的神聖職責。

孝老愛親

佐立民

西烏珠穆沁供電分局生產技術部一名輸配電專責,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他還悉心照顧滿鬢花白的父母。爲他們精心準備營養可口的飯菜、照顧行動不便母親的起居,這些都是他下班回家的必備功課。

俗話說“久病牀前無孝子”,但佐立民卻用自己的行動打破了這個斷論,並以此詮釋着“孝老愛親”的含義,踐行着他的“爲子之道”,贏得了親朋好友、鄰里和同事們的一致稱讚。

誠實守信

烏蘭圖婭

1998年創建伊克塞牧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同時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之職。

近年來,她的公司被評爲優秀會員企業,同時烏蘭圖婭的.出色工作,取得了旗委和各界人士的肯定和認同,先後當選爲蘇尼特左旗白音哈拉圖嘎查副嘎查長、旗工商聯女子協會副會長、旗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並被授予全盟“五一巾幗標兵”。

烏蘭圖婭始終把“以誠爲本,以信爲業”作爲經營理念,在發展過程中堅決信守“貨真價實,童叟無欺”這八個字的服務承諾,提倡“公平交易、誠實待客,不欺詐、不做假”的職業道德。十餘年間陸續在呼和浩特市、包頭市、興安盟等多個盟市創立了33家伊克塞獸藥直營店,爲當地牧區轉移牧民、畢業大學生、下崗職工提供了200多個就業崗位。

  關於好人好事的新聞稿篇二:

3月3日晚,上海倍智物流公司給新密市民李紅娟送貨時多發了一箱價值8000元的貨物,李紅娟於次日早上發現後把多送的貨物退還給了物流公司。

李紅娟告訴記者,她從網上訂的一批某品牌淨水器3日晚送到時,“因天黑,也沒仔細看。第二天早上查貨時發現多了一箱。當時就想着趕緊還回去,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要。”李紅娟立即與送貨方聯繫。

當倍智物流公司的送貨員見到多發的一箱貨安然無恙時,對李紅娟連聲感謝:“真是太謝謝你了,我發現貨物少了後特別着急,想着這下肯定是找不回來了,貨物損失的錢需要自己補出來不說,還有可能因爲這次的失誤而丟掉工作,我真是遇見好人了。”

當時物流公司送貨員表示:像這種情況很不好查,一般會記爲貨物丟失。也很少有顧客會發現貨物多了退還回來給物流公司的。

“送貨員一個月工資也就一兩千塊錢,而這箱貨就價值8000元整”。李紅娟的丈夫朱富軍說:“我老婆雖然沒多大文化,但爲人很實在,平時從不貪小便宜,發現貨多了一箱,她當時就說要退還回去,認爲拿別人的東西不得勁。”

  關於好人好事的新聞稿篇三:

春風拂動化冰雪,“凡人善舉”暖人心。伴隨着春天的腳步,“吉林好人”評選活動拉開序幕。這是我省實施核心價值引領工程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舉措。

一羣好人滿處新風

白山鬆水,好人輩出。

一個個平凡的面孔、一段段溫暖人心的動人故事,讓我們的生活備感溫暖。阮興望、蔡麗波、聶永軍、劉大軍、欒鳳霞、趙志剛……這些人都是本報之前報道過的“吉林好人”,在他們平凡名字的背後,卻蘊含着不平凡的事蹟。他們或助人爲樂、熱心公益;或見義勇爲、無私奉獻;或敬業奉獻、恪盡職守;或誠實守信、信守承諾;或孝老愛親、不離不棄。

在生活中,他們平凡地生活在我們周圍,但在危難時刻、大義面前,他們不再平凡。他們用實際行動譜寫出好人楷模的頌歌,成爲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典範。

褒獎善舉樹立榜樣

好人楷模是有形的正能量,是鮮活的價值觀。

在一個多月的採訪過程中,記者發現,在我們的身邊,從來就不缺少好人。我們應該把目光投向基層、聚焦羣衆,發現更多身邊好人,褒獎“凡人善舉”,不斷聚集起社會正能量,用身邊典型引人向善向好,從而全面提升公民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

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知榮明恥、遵德守禮,這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當代,我們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應該讓道德建設內化於心、外化於形,真正激發出人們藏在心靈深處的道德力量,並把這種力量轉化爲推動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從少數人做好事,到人人爭當“活雷鋒”。

昨天,有一位65歲的孫大娘給本報打來電話,她滿懷激動地向記者講述了她的經歷。3月21日,她早晨7點半從長春市工農廣場附近出發,坐306路公交車去長春火車站。

“由於是工作日,又趕上早高峯,車廂內乘客很多,我和前面一位70多歲的乘客剛一上車,就聽到司機對大家說,尊老愛幼人人有責,請年輕的朋友給老年朋友讓個座。於是,我還沒來得及往車廂深處走,就被一位年輕人攙扶着坐下了。”孫大娘有滋有味地回憶着。

她說,隨後的三四站裏,司機師傅都會溫馨提示乘客,給需要的乘客讓個座。再後來,車廂內形成一種自動讓座的氣氛,只要有老年人上車就會有人主動讓座,不再需要司機提醒。“這種和諧的氛圍真的是太好了,車廂裏的人一路都在議論這件事情,現在的吉林人道德水平越來越高。”

“讓座”,本身只是一種“小善”,但是一個個“小善”卻可以匯聚成一種“大愛”。從個體行爲到普遍現象,從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勢,讓我們相信,未來,道德的種子在吉林人民的精心培育下,將枝繁葉茂,春滿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