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交際禮儀文書 > 稿件

走進分子世界評課稿

稿件2.43W

分子和原子是我們世界的基本構成,也是中學化學課的重要知識點,下面就是小編爲您收集整理的走進分子世界評課稿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夥伴哦!

走進分子世界評課稿一

這節課,我認爲張老師充分體現了“問題――探究式”的教學模式,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角度出發,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和教學目標,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本節課的匯入就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慾望激起:學生能聞到清新劑的香味,卻看不見摸不着,這就把構成物質的微小粒子:分子和原子提出來了。

第二,對分子特徵之一: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這一知識點的提出,運用了非常具體的數字和形象的比喻來說明,那麼學生在這些非常具體的數字中就瞭解到了分子的質量和體積很小;對分子是不斷運動和分子間有間隔的處理上,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親自透過實驗去探究。比如,在探究氨水滴到酚酞試液中,酚酞試液變紅,而不將氨水、酚酞混合,分別放在兩個小燒杯中,用大燒杯罩住後,大燒杯裏面的酚酞仍變紅,大燒杯外的不變紅。透過這一現象,學生必須就會想到是氨分子運動到了酚酞試液中,酚酞纔會變紅,這樣自然而然地也就把“分子是不斷運動的”這一特徵總結出來了。同樣地處理分子間有間隔時,董老師首先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提出,同樣多的石塊和沙子混合會怎樣,然後再讓學生去探究25ml水和25ml酒精混合後,體積會小於50ml.將宏觀和微觀恰當地聯繫了起來,從而讓學生自然地接受了“分子間有間隔”這一事實。

張老師對分子及原子概念的提出,是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出發的,對水的蒸發和水分解學生已經很清楚,這是兩個不同的變化過程,利用具體的小問題的形式,一環扣一環引導學生去思考總結在這兩個不同的變化過程中,水分子及構成水分子的氫原子、氧原子有無變化。並且充分運用了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將肉眼看不見的粒子用動畫的形式形象直觀地展現給學生。

最後的知識網絡總結對本節課的知識點起了一個畫龍點睛的作用。

當然,本節課張老師若將最後知識網絡的提出讓學生總結及在教學過程中將課本上的平面彩圖加以充分運用,效果會更好。

以上是我的一些粗淺看法,如有不當之處,懇請批評與指正。

走進分子世界評課稿二

本節課題內容分子、原子對於初三的學生來說,並不完全是陌生的,在物理課的學習中學生已經初步瞭解一些關於分子的知識。由於分子既看不見也摸不着,學生要真正建立明晰的分子概念是較爲困難的。所以,本節課要帶領學生進入微觀世界,首先認識分子的的客觀存在;然後建立微觀粒子模型,體會它與宏觀物質不同,掌握用微觀理論解釋宏觀變化。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有以下幾個亮點:

第一在情景匯入,揭示課題時,爲創設一個最佳的心理和認知環境,討論當前校園裏盛開的桂花?接着引導學生大膽進行猜想,爲什麼我們能聞到桂花花的香味?生活中同學們還有哪些這樣的體驗?引起學生思考與聯想,根據學生的聯想,老師進一步設問,溼的衣服會變幹、糖溶解於水裏而水變甜了等,隨着老師的設問,學生的思考,課題自然而然得到揭示。 第二在啓發誘導,在對上述設問進行分析討論後,再做演示實驗【實驗3-2】,讓學生思考:在靜止的水中高錳酸鉀爲什麼能擴散?同時播放

視頻:糖、鹽的碾碎,花的香味,幫助學生初步形成微觀粒子行爲的表象。在此基礎上講解,物質是許多由我們肉眼看不見的微小粒子——分子、原子構成的。然後播放出人們利用科學技術獲得的苯分子圖像,以及移走硅原子構成的最小的漢字“中國”的圖像。透過以上的想象、類比、圖片展示、電腦模擬等方式將自然界中司空見慣的一些變化和現象與知識點的教學聯繫起來,學生明白了分子是一種看不見、摸不着的微小粒子。透過觀察分析與科學事實的呈現,讓學生感知分子、原子的真實存在。這樣既可以做到用事實來證明,讓學生進一步明確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觀粒子構成的,同時又可以讓學生了解科學的進步與發展。

第三、在探討分子的特徵時,繼續設疑:花香能聞到,但卻看不到,溼衣服幹了,卻看不到是怎樣乾的,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構成的,我們能看見水,而卻看不見水分子,這到底是爲什麼呢?下面請聽水分子的自述。此時播放視頻:水分子的自述。並讓一名學生當水分子。運用具體的數字和擬人化的手法,說明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這樣有利於激發學生的興趣。

第四是在探究分子在不斷的運動這個知識點時,利用本節教材中安排的“活動與探究”,透過對實驗探究進行演示實驗,讓學生觀察燒杯A、

B、C及試管裏顏色的變化情況,實驗結束後,讓學生討論交流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在學生討論時,適時播放視頻,再現氨分子運動擴散接觸到酚酞,使酚酞溶液變紅的過程,從而得出結論:構成任何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的運動,更能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第五、在歸納總結時,拋出問題:學完本課題你們知道了什麼?學生可以自由回答、可同桌進行交流或小組討論在本節課中學到了哪些知識。這樣可以讓學生相互取長補短,並有助於學生間的相互交流以及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由於初次上這節課內容,沒有經驗,知識點講解過程中重點把握得不夠好,上課思路不是十分清晰,教學的整體效果不是很理想,在今後我一定努力備好課,多向身邊的同志學習,上好每一節課。

標籤:走進 評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