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有關植樹節倡議書彙編6篇

倡議書1.85W

在發展不斷提速的社會中,我們可以使用倡議書的機會越來越多,透過倡議書倡議者可以更好地申明發布倡議的目的。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倡議書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植樹節倡議書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植樹節倡議書彙編6篇

植樹節倡議書 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樹,綠色的代言,生命的源泉,它象徵着青春,象徵着希望,象徵着夢想。同學們,我們在享受着美麗的校園環境帶給我們的愉悅感受時,也有責任、有義務爲校園環境的美化、綠化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在此,校團委向各班發出“我爲母校添新綠”的種植“班級樹”的倡議:

1.學校將在校內選好場地,並挖好樹坑,以供各班種下屬於自己班的“班級樹”。象徵着班級成員茁壯成長,團結向上,逐夢飛翔。

2.由各班班長、團支書組織同學爲購買“班級樹”籌集資金,希望同學們人人蔘與,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讓這棵代表友誼、理想的樹苗茁壯成長。

3.學校將分年級組織各班在指定的時間,地點種下各班的“班級樹”,並統一指定掛牌,以供同學們爲自己班的“班級樹”命名或留言。

同學們:綠色是大自然的顏色,綠色孕育着生命與希望。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獻上一份愛心,貢獻一份力量,留住自己中學階段這段美好的時光,讓小樹伴着我們的友誼與夢想一同成長吧!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美化我們的校園,淨化我們的心靈,讓我們用實際行動投入到“3.12”植樹節的愛綠、護綠活動中去,爲建設美麗、文明、和諧的校園貢獻自己的力量!校團委、學生會倡議全體同學,積極行動起來,種植“班級樹”,打造綠色、和諧校園。讓我們的夢想伴隨“班級樹”一起成長。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種下綠色,撒播文明!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美麗的xx中學的校園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

  xx中學團委、學生會

  20xx、xx、xx

植樹節倡議書 篇2

尊敬的xxx:

綠色,象徵着生命、活力、青春、和平、環保。在文明飛速進步的今天,人類似乎已控制不住前進的步伐,一切改造的方式都超越了尺度:爲了開墾新的耕地,一批又一批的樹木倒下了;爲了得到更多原材,一片又一片森林消失了。這些,離我們遙遠嗎?不!許多季暖冬的到來,沙塵暴頻繁的侵襲,正是毀滅綠色的惡果!書上說遠眺可以緩解視疲勞,可放眼望去,只有高樓林立,偶有幾絲灰濛濛的綠夾雜其中;春到來已久,但少見樹木抽支發芽的新綠;校園中,樹叢中那抹綠五彩斑斕——它們的下面蓋滿了各種垃圾;炎夏,某有人不希望能在斑駁的.青陰下漫步,可那許清涼太難尋覓。綠色,真的離我們越來越遠了。

面對現狀,我們能夠做些什麼?

的確,我們的力量過於渺小,無法阻止大片森林被砍伐,但我們可以用自己的方式維護日漸稀少的綠意:不攀折花木、不使用一次性木筷、不互贈賀卡。一個人的力量還太渺小,一個人的影響還太微弱,但若大家都行動起來,就能保護一片綠色,增添一片綠色。

自然是多彩的,但惟綠色纔是生命的象徵。綠色是人類的搖籃和文明的襁褓,保護環境是每個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撒一滴汗、獻一份心,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致力於保護我們本已傷痕累累的地球家園,把綠色還給大地!

  倡議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植樹節倡議書 篇3

親愛的家長、小朋友:

你們好!當春天帶着希望、帶着溫暖,沿着冬天離開的腳步,在陽光明媚中,款款向我們走來時,她帶給了人間鶯歌裊繞,繁華似錦。在這欣欣向榮,生機勃勃的春日裏,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植樹節。

綠色是大自然的顏色,它孕育着生命與希望,是大自然贈與我們人類的寶貴財富,沒有綠色就沒有我們人類。一片綠葉,一朵鮮花,一根小草,都是生活在大自然中可愛的生靈,她們點綴着我們五顏六色的生命。我們要愛護每一片綠葉,愛護每一株幼苗。保護地球,愛護環境,綠化校園,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爲此,在植樹節來臨之際,我們向全體教職員工、家長、小朋友們發出以下倡議:

1.不破壞綠化,這包括:不採摘花朵,不攀折樹木,不踐踏綠化帶、不穿越開放式草坪,做遊戲時遠離花木等。

2.參加社區、學校的護綠活動,到社區、學校附近的綠化地做保潔工作,看到不文明的行爲及時勸阻。

3.積極開展家庭植樹、養花活動,使自己的家變成一個綠色家園。選擇一些適合在家種植的植物,種在陽臺上、房間裏。有條件的,在家門口和您的孩子一起種植一棵或更多您喜歡的樹苗。並將您和孩子的“護綠”行動以照片形式拍攝下來,和大家交流與分享植樹的快樂。(交至本班老師處)

4.積極學習植樹護綠知識。

5.活動時間:3月12日至3月16日

我們倡議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讓我們傳播綠色,傳播文明,我們相信有了道德的陽光,綠樹纔會常青,讓我們一起努力讓我們的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讓我們共同攜起手來,爲我們的社會、爲我們的平遠再增添一些綠色,多一份環保吧!

植樹節倡議書 篇4


各位朋友:

陽春3月,又是一年植樹時。我們臨夏回族自治州地處祖國西北內陸,黃河流經州內100多公里,不僅是黃河重要的水源補給區,也是西北乃至全國的生態屏障,生態區位非常重要,擔負着保障母親河生態安全的重任。由於種種原因,我們身邊的生態環境依然十分脆弱,綠化任務仍然十分艱鉅,還有大量的宜林地需要我們共同去努力呵護,母親河身邊還有大量不文明行爲需要我們共同去引導。爲了積極響應我國政府在哥本哈根會議上關於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莊嚴承諾,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力所能及的生態支撐,我們向全社會倡議:

1.從每個人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從愛護每一棵小草、每一株幼苗、每一片綠地做起,從節能減排、低碳消費做起,養成綠色生活方式和低碳消費觀念,形成自覺愛綠、護綠、植綠、興綠的良好社會風尚。

2.在春季植樹造林的大好時光,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主動參加義務植樹活動,不斷增加國土綠化面積,共建綠色家園,爲應對氣候變化和改善生態環境做出自己應有貢獻。

3.廣泛開展生態文明宣傳教育活動,結合各自工作實踐,運用身邊之事,教育身邊之人,教育和引導自己身邊的人重視生態文化建設,綠化教育,培養生態環保觀念,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的良好思想情趣。

植樹造林,綠化國土,保護母親河,治理水土流失,是一項具有生態效益的社會公益事業,也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爲早日實現黃河流域“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的目標而努力奮鬥!

活動安排:

一、活動時間:

xx年3月20日(星期日)

二、活動地點:

積石山縣大河家苗圃

三、發起單位:

河州義倉

四、參與單位:

積石山大河家苗圃

臨夏西行印記旅行社穆斯林責任有限公司

蘭州橄欖計劃公益團隊

蘭州蒲公英母親援助計劃

臨夏火麒麟摩托車俱樂部

五、苗木品種:

國槐、新疆楊、速生柳、金絲垂柳、歐美楊等。

六、苗木提供:

臨夏西行印記旅行社穆斯林責任有限公司

七、活動內容:

1.保護母親河活動倡議儀式。

2.植樹。

3.對大河家鎮韓陝家村160戶貧困戶進行慰問扶貧。

4.與韓陝家小學師生開展聯誼活動併發放圖書、文體用品。

5.特困戶專訪。

八、注意事項:

1.報名截止日期:3月19日下午5點

2.出發地點:濱河路玉佳伊品餐廳門前

3.出發時間:七點半準時出發

4.請志願者按時到達出發地點,準時出發,過時不候。

5.就餐實行aa制,請志願者自備零錢。

6.着裝便於參與勞動。

7.請各位上網的志願者跟帖確認參與。

8.活動安全規則依據義倉活動方案執行。

歡迎社會各界提供交通工具、積極捐款

  20xx年3月11日

植樹節倡議書 篇5

親愛的少先隊員們:

陽春三月天,春暖花開,又是一年芳草綠。在這欣欣向榮、生機勃勃的春日裏,我們迎來了第33個植樹節。還記得嗎?去年、前年、大前年我們在學校一起度過植樹節時,是多麼快樂。多麼自豪!當年同學們親手栽種的樹苗,有的已經長得好高了,有的長的好綠了,它們見證了同學們對春天的熱愛,對大自然的深情!今年的植樹節正好是星期六,沒有在校內集體活動,但相信同學們也能用許多的辦法參與植樹節,爲此,大隊部向全體少先隊員發起“我爲祖國添綠意”的倡議。

你可以在家長的幫助下,種一棵樹,栽一盆花,用我們的零花錢買樹種,種小樹,養小樹,使“綠在身邊,花在眼前”;你可以在家附近認養或看護一片綠地或一棵小樹,爲它們鬆土、澆水,保護環境;你可以自覺保護身邊的一草一木,不踐踏草坪、不攀摘樹枝花朵,看到不文明的行爲及時加以勸阻,做一名護綠的“綠色小衛士”,你可以學習護綠知識,向周圍的人宣傳綠化家鄉、美化家園的重要性,抵制使用一次性木筷等。你想採取哪種方式呢?週一請將植樹節活動回執單交予班主任,讓你我共同分享快樂的綠色之行。

也許我們的力量是微薄的,但是當我們種下樹苗的時候,我們不也種下了自己美好的希望嗎?親愛的少先隊員們,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在春日的暖陽裏,讓我們扛起鐵杴,擡起水桶,到一切需要綠色、缺少樹木的地方,去播種綠色,用自己的雙手愛護樹木,讓綠色永遠和我們相伴!

武漢外國語學校美加分校大隊部

植樹節倡議書 篇6

親愛的同學們:

春回大地,萬象更新。又是一年芳草綠。在這春意盎然,生機勃勃的陽春三月,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植樹節。

3·12是植樹節,是一個營造綠色環境,期待綠水青山,呼喚人們愛護環境的特別日子——3·12植樹節。

19XX年,在鄧小平提議下,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決定每年3月12日爲我國的3·12植樹節。

19XX年12月13日,五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討論透過了《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這是建國以來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對綠化祖國作出的第一個重大決議。從此,全民義務植樹運動作爲一項法律開始在全國實施。

草長鶯飛,春回大地。在3·12植樹節到來之際,人們紛紛走向田野山崗,履行公民的植樹義務。許多人用種植紀念樹、營造紀念林的形式,銘志於樹,寄情於林。

  倡議人:xxx

  20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