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規章制度 > 守則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行爲規範2016年

守則5.28K

教師作爲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爲人師表,那麼良好的行爲規範很重要,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收集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行爲規範2016年,供大家閱讀參考。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行爲規範2016年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行爲規範2016年

一、愛國守法

第一條 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擁護社會主義,自覺維護黨和國家形象,在教育教學中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第二條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嚴格遵守《教育法》《教師法》等法律法規,依法執教,依法履行教師的職責和義務,維護學生的合法權益,自覺遵守師德規範。

第三條 自覺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學生正確認識社會,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遠離邪教和“黃、賭、毒”,不參加非法組織和非法集會,不信謠、不傳謠。

第四條 自覺維護民族團結,關心愛護少數民族學生,尊重民族習慣和宗教信仰,不能有民族或宗教歧視,不參與民族分裂活動。

二、愛崗敬業

第五條 愛崗敬業,爭做楷模。樹立獻身教育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的職業理想,恪盡職守,甘爲人梯,樂於奉獻,敢於擔當。服從組織安排,自覺遵守學校規章制度,不在工作時間做與教育教學無關的事。

第六條 志存高遠,勇於創新。善於運用教育科學知識,充分合理運用現代化教育資源,探索課堂教學改革,構建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不因循守舊。

第七條 認真備課。認真研究課程標準,準確把握教材,精心制定教學計劃。積極參加集體備課、制定教案,及時進行教學反思,調整教學策略,不靠慣性教學,不單憑經驗教學。

第八條 認真上課。講究授課藝術,優化課堂語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打造精神飽滿、充滿生機的高效課堂,不把負面情緒帶進課堂,不得故意不完成課堂教學任務。

第九條 認真批改作業。精選優練,合理佈置課後作業,及時批改作業,注重作業評價的針對性和激勵作用,善於從作業中瞭解學情、找出問題,不超量佈置作業,不佈置懲罰性作業。

第十條 認真輔導學生。積極主動義務輔導學生,耐心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不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說不負責任的話語,不得敷衍塞責。

第十一條 勤練教學基本功。有紮實學識,有過硬的教學基本功,說普通話,寫規範字,指導學生做好課堂筆記,具備學習、處世、生活、育人智慧,給學生以幫助和指導。

 三、關愛學生

第十二條 關愛全體學生。有仁愛之心,平等公正對待每一位學生,不歧視特殊需要學生,構建民主、平等、和諧的新型師生關係。當學生在學習、生活上遇到困難時,及時幫助解決。

第十三條 尊重學生人格。包容學生的缺點和不足,掌握批評的藝術,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嚴慈相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不得有傷害學生人格及心理的言行。

第十四條 關心學生身心健康。實施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鼓勵培養學生養成鍛鍊身體的好習慣,當學生身心不適時,應及時幫助、疏導。

第十五條 保護學生安全。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救自護技能,在學校組織下開展不同形式的安全教育,定期排查安全隱患,遇突發事件第一時間,挺身而出保護學生人身安全。

第十六條 培養學生學習習慣。加強課堂管理,掌握學情,循序漸進,正確引導、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效率。

第十七條 正確評價學生。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客觀公正、實事求是地評價每一個學生。堅持素質教育質量觀,實施多元化評價,不以分數作爲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

第十八條 實施精神關懷。指導學生課外學習和生活,將認知發展和行爲習慣統一起來,做到知行合一。關注學生的內心世界,使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上得到協調發展。

四、教書育人

第十九條 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堅持正確的教育質量觀、人才觀,研究學生每個年齡段成長規律,正確處理社會發展和學生身心發展的關係,尊重學生個性,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第二十條 樹立全員育人意識。育人爲本,德育爲先,寓美於教。認真履行教書與育人雙重職責,在課堂上滲透對學生的德育、美育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審美情操。

第二十一條 循循善誘。對學生有耐心,善於跟學生交朋友,細心觀察,認真傾聽,增強教育的針對性,積極參加學生活動,認真思考並回答學生的疑問,不說傷害學生自尊心的話語。

第二十二條 因材施教。備課、上課、佈置作業要依據學情,尊重不同班級、不同學生間的個體差異,分層教學、分層作業,難易適當,不能“一刀切”。

第二十三條 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教育學生“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學生出現不講禮貌、不講衛生、不守時、拒絕幫助他人等問題時,要及時教育引導。

第二十四條 激發學生創新精神。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打造生本生態課堂,注重啓發性教學,激發學生敢於“質疑”的學習態度,培養學生的主動精神,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第二十五條 注重學生未來發展。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幫助學生提升學習能力與學習技巧,做到“授之以漁”,激發學習潛能,爲學生終生髮展奠基。

五、爲人師表

第二十六條 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以德立身,不斷提高人格和學識魅力,維護教師形象。模範遵守公民道德規範和職業道德規範,不追求低級趣味,反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

第二十七條 嚴於律己。注重品行修養,以身作則,言行一致,誠實守信。爲學生做出表率,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要做到,學生問好時,教師應熱情回禮。

第二十八條 舉止文明。講究禮儀,衣着得體,整潔大方,具備體現教師職業特點和健康的審美情趣。語言規範,日常交往中提倡使用普通話,不使用不規範的語言。

第二十九條 熱愛集體。顧全大局,尊重領導,團結同事,樹立團結協作意識,不遊離於組織和工作紀律之外,不攻擊、誹謗他人,建立尊重、和諧、健康的同事關係。

第三十條 尊重學生家長。建立多種渠道,及時、有效地和家長溝通交流,認真聽取家長的意見和建議。不把學生的問題和錯誤一味歸咎於家長,不把溝通變爲告狀。

第三十一條 作風正派。嚴以修身,處事公道,誠信待人,履職盡責,恪守道德底線。不利用學生家長辦私事,不在學生和家長面前貶低其他教師。

第三十二條 廉潔從教。嚴格遵守收費和教輔資料徵訂規定,不利用職務之便向學生推銷教輔資料、到指定書店購買資料等謀取私利,自覺抵制有償家教,遵守嚴禁有償補課規定。

六、終身學習

第三十三條 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堅持求真務實和嚴謹自律的治學態度和學術精神,不固步自封,讓學習成爲一種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

第三十四條 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制定好讀書計劃,記錄好讀書筆記,養成多讀書、讀好書的習慣,提升精神境界,提升審美素養。

第三十五條 潛心鑽研業務,爭做科研型、學者型、創新型教師。認真研究國家課程標準,積極參加上級和學校組織的各種教研活動和課題研究,積極開發校本課程。

第三十六條 勇於探索創新,爭做教育教學改革排頭兵。積極參加教師繼續教育和教師培訓,掌握先進教育理念,運用科學教育方法,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