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公德作文 > 助人作文

小學生樂於助人作文600字

導語:助人爲快樂之本。今天,小編整理了幾篇關於樂於助人的作文,歡迎大家的閱讀!

小學生樂於助人作文600字

篇1:樂於助人

人在困難時得到他人的幫助,心裏總是很感激。但我們容易忽視事件的另一面:幫助他人的人,也會感到快慰。

那天,我和媽媽坐車到市橋玩。剛上公共汽車的時候,不太擠,至少還有幾個座位留給我們坐。到了下一個,車上的座位已坐滿了。這時,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上了車,她站在我的前面,用手緊緊地握住扶手。那是我心不在焉,然而,在媽媽的舉動下,我回過神來。我發現老人彎着腰,腳總是顫抖着。我連忙站起來,用手指着我剛坐過的位置,接着就對老人說:“老婆婆,您坐吧!”老人用手撫摸一下我的腦袋,用沙啞的聲音對我說:“不用了,小朋友,你坐吧,我不要緊的,我很快就到家了!”這時我有點難爲情,不好意思坐下,便對老人說:“還是您坐吧,身爲一個小學生是應該尊老愛幼的,更何況您已經上了年紀。”在我的勸服下,老人坐下了。我站在扶手旁邊,許多人向我投來讚許的目光,這時,一切的煩惱從我的腦中離去,而心裏卻那樣的快樂。

透過這件事,我知道了其實幫助別人就是在幫助自己,在平常的生活中,一個小小的動作就可以影響到周圍的許多人。

我曾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男孩出於一時的氣憤對母親喊他很憎恨,然後因爲害怕懲罰,他跑出家門,對着山谷大喊:“我恨你!”接着山谷傳來回音:“我恨你!”小孩很害怕,跑回家裏對母親說山谷有個卑鄙的小男孩說他恨他。母親把他帶到山邊,並要他喊我愛你。小男孩照母親說的做了,而這次他驚奇地發現,有一個很好的小男孩在山谷裏對他說:“我愛你!”

由此可見,生命就像是一種回聲,你送出什麼它就送回什麼,你播種什麼它就播種什麼,你給予什麼它就給予什麼。只要你付出了,就會有收穫。再多的話來說也沒用。因爲,當我們幫助別人的時候,我們付出的是自己對別人的生命的愛,就彷彿給別人的生命之樹捧一掬清泉。愛的感情是不竭的源泉,我們付出越多,內心就越充盈,幸福感就越強。所以,幫助人不僅是付出,還是收穫。

大自然因生機而蓬勃,人類因互助而溫暖。幫助他人,可以着手於小處,也可以兼濟與天下。播種愛心,每個人的心中都會開放出明亮的花朵,感動別人的同時,自己的內心更有一種喜悅、幸福與慰籍……

朋友,敞開你的心扉,告別黑暗,幫助有需要的人。別人得到幫助,自己的到快樂。而這不就是“幫助他人就是幫助自己”的真諦嗎?

篇2:樂於助人

我們讚賞許多美德:勇毅、勤奮、坦誠、謙遜。閃爍這種種美德光輝的行爲都不止一次讓我們的青春熱血沸騰。但若靜心思忖,“最讚賞同學什麼品質”?我們的確會工工整整地寫上“樂於助人”四個大字。

是啊,當我們還在媽媽懷抱的時候,就諳熟了司馬光砸開水缸救助同伴的故事。我們羨慕那位古代少年的機智,更讚美他助人的美德。這之後,從金庸筆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胡斐大俠,到《悲慘世界》裏悲天憫人的米里哀主教,都薰陶着我們純真的心靈。這其中,最強烈感召我們的當然還是平凡而偉大的雷鋒:“哦,必須把趕路的大嫂護送到家,現在是夜深、雨大、路遠、泥濘!”《雷鋒之歌》的節奏敲擊着我們成長的步點。我們形成了一種理性的信念:“助人爲樂”是人類文明綻放出的燦爛花朵,“助人爲樂”是人類社會不可或缺的基石。

不是嗎?當攀登香爐峯的“第二臺階”時,你多麼需要同學有力的手拉上一把;當雨夜淋在汽車站時,你多麼渴望與同學共撐一柄小小的花傘;當幾何圖形已被塗抹成凌亂的“蜘蛛網”時,你多麼企盼同學輕輕擦掉紛亂的筆道,再準確畫上一條清晰的輔助線。正是無數的生活經驗,將“樂於助人”推上了我們心中美德的第一位。

但是,面對“別人碰上麻煩事”的提問,不少青少年卻拋棄了“樂於助人”,而選擇了“悄悄走開”。是的,在生活實際的答卷上也有許多同樣的選擇。我曾看到,一個路人滑倒在寒風冰雪裏,放學的同學們笑得前仰後合卻無一人上前攙扶,我還讀到過很多很多這樣的生活實例,但給我只是一個感覺——可悲!爲什麼我們的知與行如此背離?今天,面對反差巨大的兩份調查,我不禁再次深思:爲什麼我們最讚賞的品質,在需要自己身體力行時,卻縮進了明哲保身的硬殼,如寒風冰雪,沒有半點青春的熱度?

篇3:樂於助人

俗話說得好: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樂於助人作爲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已經傳承併發揚了數千年,這種美德應當被繼承下去。可是世風日下,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這種美德是否已經被摒棄了麼?

我常常與同學走在大街,時爾會遇到一些衣衫襤褸、髒兮兮的乞丐。於是,在良心的驅使下,便給了他們一點零錢。可是事後呢,同學總是對我說:那些乞丐不過是騙子騙人的,所謂的“殘疾”都是他們故意弄的鬼把戲,騙取你的同情,他們就騙到了你的錢。事實似乎的確是這樣子,報紙上也會報道一些假乞丐行騙的事,乞丐貪得無厭的文章似乎也屢見不鮮,就連老師們有時也會告誡學生不要隨便給乞丐施捨。有幾次我也試着狠一下心,可是終究還是軟下來了,我便不明白:我們這些人的生活這麼好,而那些乞丐卻如此之貧困,莫非幫助一下便犯了錯?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每次施捨後,我便有做善事的感覺,我快樂於此。

還記得雷鋒嗎?那個幾十年前,助人爲樂、爲人民服務的楷模,爲了給別人送信,上山時下了雨,結果花了一整天時間;爲振災捐出在當時看也是天文數字的一百元錢;幫助工人幹活等等感人事蹟,都被大家忘掉了麼?在當代,再也沒有這種一輩子都爲他人服務的人嗎? 其實不然。

那個著名的歌手-----叢飛,也許大家有所耳聞。他資助了178個貧困地區的孩子上學,10年間,叢飛幾乎把自己的全部收入都捐給了貧困地區的學生、孤兒和殘疾人,各種錢物總計近300萬元人民幣。他作爲歌星,收入自然不薄,每場演唱會下來有數萬元的收入,他完全可以過着驕奢的生活,象許多人一樣整天花天酒地,可他沒有,他與家人擠在僅有五十多平方米的房子內,過着近乎拮据的生活。而他卻爲了素不相識的一百多個孩子花了大把大把的金錢。他常常一唱五六場,嗓子都唱啞了。當他確認自己患了晚期胃癌,他仍堅持演唱,他病倒時,還對妻子說:“希望你將那一百多個孩子帶大……” 這還不夠感人嗎?爲了他人而英年早逝,但他無悔,因爲他快樂於此!

其實,社會上還有許多爲人奉獻的感人事例。那些只爲自己着想、認爲樂於助人就是傻子的人畢竟是少數。我們是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更應該發揚這種“幫助他人,快樂自己”的高尚道德,才能使其傳承下去。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