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公德作文 > 孝道作文

【熱門】孝道作文合集五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孝道作文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孝道作文合集五篇

孝道作文 篇1

中華孝道園,位於武進太湖灣旅遊渡假區,面朝風景秀麗的太湖,背倚連綿起伏的羣山,是個“世外桃源”。

踏進宏偉壯觀的孝道園大門,我彷彿來到了仙境一般,只見園內寬敞無比,坐落在中間的谷地,依山逐級向上,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依山依水的風景好不壯觀!

沿途走過的孝道長廊,裏面有許多孝心故事:“孔融讓梨”、“黃香溫席”……這不禁讓我背起了三字經:融四歲,能讓梨……

走過孝道長廊,突然,我眼前一亮,一些由石頭堆成的假山蔚爲壯觀,原來那是蓼莪源,這可是古人對“孝”的最早認識啊!在旁邊,還有一些慈善竹,可能是爲“孝”而種植的吧!

穿過蓼莪源,眼前豁然開朗,原來那是思恩廣場啊!在廣場正中,一個12米的白玉淨瓶正四處噴涌着蓮花形噴泉呢!噴泉如天女散花,忽聚忽散,忽斷忽續,忽急忽緩,彷彿有一隻神奇的手拎了上來;噴涌出來的水花在陽光的照耀下,如鑽石般璀璨,又如水晶似閃亮,每次噴出的水花都令人想到: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而據說那是聖水,同學們都迫不及待地去用聖水洗手,討討聖氣呢!看着他們的樣子,我也情不自禁地去摸了摸聖水,一股清涼立即涌遍全身,我彷彿感受到了聖潔、祥和的氣息。

穿過思恩廣場,就是淨心池了,它是水心蓮花形,素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美譽。這是一個非常清靜、可愛的地方。讓人一看就覺得溫馨而又美好。

繼續前行,走過菩提大道,右手邊就是我最喜愛的龍門石窟了,正中觀音菩薩高21。9米,兩手盤起,端坐於水蓮花上,在支撐她的二位龍王下,就顯得更慈眉善目,神態安詳了。在觀音旁邊,小龍女手捧蓮花,腳踏浮雲,如仙女一般翩翩起舞;善財童子手拿竹笛,腳前後交叉,似爲觀音的平安、高大而歡呼,遠遠望去,三尊佛像栩栩如生,但都保持微笑,彷彿在歡迎人們的到來,但仔細一看,他們端莊的神情令人肅然起敬。在石窟前,還有一臺香爐,人們去了都不禁拜一拜,這樣體現了人們對“孝”文化的講究。

孝道作文 篇2

孝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古往今來,孝文化在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維繫家庭和睦,增強民族團結,穩定社會等方面,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這些膾炙人口的名言名句,是教育我們要孝老敬親,從小就要對父母、親人百般孝順和愛護,我們幾乎就是揹着這些名言名句長大的傳承孝道,傳承美與愛作文傳承孝道。幼時,我們一定想:長大後一定要對父母和親人好,可是現在社會上有些人的行爲動作令人髮指。我前不久在網上看到一則令人心酸的,又令人髮指的新聞:一位母親親手把兒子撫養大,她的兒子長大了,竟然覺得母親很礙事,便將母親掃地出門。無論颳風下雨,老母親只能一人流落街頭,靠乞討爲生。看完後,我憤怒了:怎麼可以這樣?有這樣的兒子還不如沒有,簡直衝破了做人的底線傳承孝道,傳承美與愛作文文章傳承孝道,這名男子的做法簡直有辱我們這個一直以來以孝聞名於世界的中華民族!

當然,世界上也不缺乏有孝心的人。看完下面這個故事,也許你會欣慰多了。

孫朋美,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婦女,只因爲她的一片孝心,感動了千千萬萬個山東人。她剛嫁給丈夫時,丈夫就經常生病,以至生活不能自理。婆婆也愈漸年邁,從此,家庭中一切重擔就落在了她一個人身上。

她每當幹完農活就趕緊回家,她知道,年邁的婆婆肯定會很擔心。

傳承孝道。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她無怨無悔地照料着年邁的婆婆和多病的丈夫,風雨無阻地撐起一個家。如今,她把婆婆照料地很好,丈夫的病也有所好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她的臉上充滿了美麗的笑容。這笑容,這孝心,有誰能不感動呢?

孝老愛親,也要我們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傳承一代又一代的美與愛。在平常的生活中,我們也可以儘量爲父母做什麼:比如幫他們多幹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幫他們捶捶背,揉揉肩,不要讓他們操心……這是我們每個子女都應該做的。

孝道作文 篇3

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着一曲感恩的樂曲,那是大樹對滋養它的大地的感恩;白雲在蔚藍的天空中飄蕩,繪畫着一幅感人的畫面,那是白雲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俗話說:"滴水之恩,定當涌泉相報。”那我們的父母,我們的親人,對我們的恩情,又何止“滴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應該懷着一顆熾熱的心,去感恩、去擁抱身邊的一切。尊老愛親,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祖祖輩輩留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在緩緩的'歷史長河中,我們更應繼承老祖宗的優秀品質,把我們的中華美德發揚光大。

百善孝爲先。古人亦云:“慈鴉尚還哺,羔羊猶跪足。人不孝其親,不如禽獸。”是啊,連小烏鴉也知道把自己口中的食物吐出來讓給長輩,小羔羊也曉得跪着喝奶感謝母親,它們都知道感恩,做個孝親敬長的好動物,是多麼令人敬佩啊!古有劉恆親嘗湯藥,王祥臥冰求鯉,子路百里負米,今也有陳毅探母洗尿褲,孟佩傑攜母讀書盡孝心,劉國江敬老模範......挾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爲也;爲老人折枝,是不爲也,非不能也。他們的孝心,都是我們人道主義上閃閃發光的一顆星星,匯成了一條璀璨無比的銀河。

午後,毒辣的陽光似紅紅的帷幔籠罩大地,路上行人匆匆。“幫幫我吧,幫幫我吧,我的老伴兒都還在醫院病牀上躺着呢!”不遠處傳來一個低沉而沙啞的聲音,我循聲望去,只見一個滿鬢斑白的老人坐在一棵大樹下,他旁邊放着一個紙箱子,裏面星星零零地有幾張零錢。老人衣着樸素,額頭上的皺紋長短不一,滿是老繭的手可以看出他生活的艱辛,真摯的眼神望着過往的人們。見了此情此景,我摸了摸口袋裏的幾塊零錢,正打算拿過去時,突然,街道邊的幾個漂亮女孩子像雲一樣飄過,他們輕輕地向老人這邊一瞥,就飄走了。是啊,她們怎麼會關心這樣的人呢?就在我暗自嘀咕時,她們又飄回來,還買了一瓶水和麪包,老人接過食物,一滴淚水滑過他臉上的千溝萬壑,落在地面,瞬息便蒸發了。就在這時,一位打着吊瓶的老婦人顫顫巍巍地拄着柺杖走到老人面前,輕聲說道:“別把自己累壞了,休息休息吧!”“看樣子他們真的是碰到困難了,我們就盡力幫幫吧!”一朵漂亮的雲說道。“是啊!”其他幾朵雲也一邊附和着一邊掏出零錢放在老人的箱子裏。我也趕緊衝過去放下了我的一點心意。圍觀的人越來越多,箱子裏的錢也越來越多,還有幾個小孩子在老夫婦面前講笑話逗他們笑呢!雲兒散去,涼爽了炎炎夏日,滋潤了我們乾枯的心田。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這是奶奶最愛聽的一首歌。奶奶雖然生了三男兩女,可大家都忙,每天爲各自的生計而勞累奔波着,不是很有空陪奶奶。但他們一有空就會和奶奶一起泡茶,聊聊天。我從小就和奶奶親,我總喜歡一放學回家就跑到奶奶跟前,跟她說說我的小煩惱小快樂,和她分享我的喜怒哀樂。每次我給她做按摩的時候,她總會笑眯眯地閉上眼睛說:“乖,我孫女真乖!”在奶奶身上我看不到一點“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悲哀與淒涼,她快樂的度過自己的每一天,滿是隻有孩子纔會有的快樂與幸福。時針慢慢地轉動着,溪水慢慢地流淌着,我也慢慢地長大了。不知不覺中,爸爸的頭上多了幾根銀絲,媽媽的臉上多了幾道皺紋,奶奶的身體也是大不如前。我知道,他們老了,他們更需要我去孝順了,我也一定會珍惜與親人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好好的孝順他們。

孝親敬長,是黑夜裏的一盞燈;是寒冬裏的一把火;是沙漠裏的一泓泉,是久旱時的一場雨。在他們需要幫助時,我們伸上一隻溫暖的手;在他們需要談心時,我們遞上一顆火熱的心;在他們需要關愛時,我們送上一句親切的問候。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感受到幸福與快樂。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讓我們獻出自己的所有愛心與孝心,爲老人們創造出一個可以安度晚年的良好環境,讓人間處處有天堂,世界處處有陽光。

孝道作文 篇4

今天,陽光明媚,我們高高興興來到中華孝道園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伴隨着一路的歡聲笑語,一個多小時的車程,我們就到達了中華孝道園。中華孝道園這裏的環境好美啊。背靠連綿的青山,面對着碧波萬頃的太湖。一進大門,一股清香撲鼻而來,到處綠樹成蔭,,地上盛開着顏色鮮豔的各色花兒,一切都令人心曠神怡。

走過樸素而莊嚴的孝道大門,穿過蘊含着豐富孝道內涵的長廊,我們在導遊姐姐的帶領下來到了淨心池,看着點綴在池面上的朵朵蓮花,我們爭相吟頌着詩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繼續前行,我們來到了先祖廟堂,映入眼簾的是先祖黃帝和炎帝的高大塑像,導遊姐姐介紹說,黃帝是我們中國最早的首領,而炎帝是掌管農業的先帝,站在他們的石像前,我深深敬佩他們的偉大功業。

出了先祖廟堂,我們又來道觀音石窟前,只見這裏雕刻了三個人:觀音菩薩、善財童子、哪吒。觀音菩薩慈眉善目,兩隻手一上一下端在胸前,彷彿在點化衆生,我們不禁嘖嘖讚歎。

而令我印象最深的要數在孝道講堂裏聆聽的“百善孝爲先”的講座了。我明白了“小孝”就是要對父母長輩盡孝心;“中孝”就是在學校要尊敬老師,要聽從老師的指導和教育。同學之間要互相幫助,互相理解;“大孝”就是要熱愛祖國。所以,以後我要更加勤奮地學習,孝順我的爸爸媽媽,長大後爲建設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下午三點,我們依依不捨地告別了中華孝道園,乘車返回了學校。今天的活動,真是讓我們受益匪淺啊!

孝道作文 篇5

古人云:“百善孝爲先”。意思是說,人有許多種美德,而孝敬父母是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一位的。由此看來,孝敬父母,尊敬師長是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優良傳統。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這句話很有道理。老人年齡大,經歷的事情相對也多,有着豐富的生活經驗,對我們年紀輕的人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所以,孝敬父母,尊敬師長是很有必要的。

我國的十大元帥之一,解放軍的進階將領陳毅爺爺孝敬母親的感人故事至今爲人津津樂道。新中國成立後,陳毅爺爺擔任上海市市長,工作十分繁忙。一次出國訪問歸來,陳毅爺爺便抽空去探望臥病在牀的老母親,他看到老母親藏在被子裏的尿髒的衣褲,不顧母親的阻攔,一把奪過去,親自到河邊清洗……

那作爲當代的小學生,我們該如何儘自己的孝道呢?《三字經》上有這麼一句:香九齡,能溫席。這句話還有一個故事呢?東漢的黃香,9歲時母親去世了。他十分悲傷,就把對母親的思念和愛全部傾注到父親身上。冬夜,天氣寒冷,黃香就先鑽到父親的被窩裏,等被窩裏暖和了,纔回到自己的牀上睡覺。夏天夜裏很熱,黃香就手執蒲扇,對着父親枕蓆使勁扇着。黃香的舉動雖然很小很小,卻飽含着他對父親濃濃的愛。這無疑爲我們作了很好的典範。

我們現在還小,不能給父母錦衣玉食,也不能讓父母住上高樓大廈。但只要我們留心,用心去愛我們的父母。或許是一聲輕輕的問候,或許是一杯普通的綠茶,或許是一份滿意的成績單……都能讓我們的父母、長輩感到莫大的快慰。

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重別的老人。在全社會營造出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的社會風氣,這也是我們新時代學生應盡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