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公德作文 > 孝道作文

【熱門】孝道作文合集7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透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孝道作文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孝道作文合集7篇

孝道作文 篇1

今天,我們全體師生一起去中華孝道園遊玩。

站在入口處,遠遠地就望見“中華孝道園”幾個筆力遒勁的大字。走進園內,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個巨大的玉淨瓶,它坐落在思恩廣場的中央。淨瓶潔白無瑕,高12米,周邊伴報恩泉甘露於八瑞浮雕圖間跌宕而下,圍着圓臺緩緩行走,一霎那,無數涼爽的水點到了我的每一寸面板上,涼絲絲的,彷彿每一寸毛孔都舒展開來,頓覺人心澄淨,清淨思恩。

隨後,我們一路邊走邊看,有先祖廟堂,正法明大殿、江南石窟——太湖觀,其中最讓我讚不絕口的要數江南石窟——太湖觀音了。

循着臺階走到了最頂端,只見一尊碩大無比的佛祖雕像矗立在正中央,善財童子和小龍女協持左右,三尊菩薩皆裝純金,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恍如佛光普照。雖說這尊菩薩比不上莫高窟珍貴,但絲毫不比它差。你瞧,那一雙炯炯有神,慈眉善目的大眼睛正在看着人間的點點滴滴,像是大慈大悲的觀音到駕慈航來到人間救助渡化衆生。

如果你仔細看,還會發現觀音菩薩下面還盤曲有兩條巨龍,只見它們遊在佛祖底下,龍爪和牙齒都尖利無比,一副凶神惡煞的眼睛死死地盯着我們,好像時刻保護着佛祖的安危,不讓任何人靠近它。

佛祖身邊的善財童子和小龍女也在默默地守護着它。突然,我聞到一股幽香,原來是長長的爐臺。淡淡地清香伴隨隆重的佛教樂曲,顯示出佛祖的宏偉壯麗。這麼精緻的雕塑真讓人讚歎不絕。

這次旅途,不僅讓我看到了美輪美奐的佛祖,還讓我明白了:“百善孝爲先”,不論你身在何處,都要有一顆孝心。父母辛苦地養育我們,我們也應該儘自己的一片孝心,去報答他們。

孝道作文 篇2

孝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古往今來,孝文化在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維繫家庭和睦,增強民族團結,穩定社會等方面,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這些膾炙人口的名言名句,是教育我們要孝老敬親,從小就要對父母、親人百般孝順和愛護,我們幾乎就是揹着這些名言名句長大的傳承孝道,傳承美與愛作文傳承孝道。幼時,我們一定想:長大後一定要對父母和親人好,可是現在社會上有些人的行爲動作令人髮指。我前不久在網上看到一則令人心酸的,又令人髮指的新聞:一位母親親手把兒子撫養大,她的兒子長大了,竟然覺得母親很礙事,便將母親掃地出門。無論颳風下雨,老母親只能一人流落街頭,靠乞討爲生。看完後,我憤怒了:怎麼可以這樣?有這樣的兒子還不如沒有,簡直衝破了做人的底線傳承孝道,傳承美與愛作文文章傳承孝道,這名男子的做法簡直有辱我們這個一直以來以孝聞名於世界的中華民族!

當然,世界上也不缺乏有孝心的人。看完下面這個故事,也許你會欣慰多了。

孫朋美,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婦女,只因爲她的一片孝心,感動了千千萬萬個山東人。她剛嫁給丈夫時,丈夫就經常生病,以至生活不能自理。婆婆也愈漸年邁,從此,家庭中一切重擔就落在了她一個人身上。

她每當幹完農活就趕緊回家,她知道,年邁的婆婆肯定會很擔心。

傳承孝道。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她無怨無悔地照料着年邁的婆婆和多病的丈夫,風雨無阻地撐起一個家。如今,她把婆婆照料地很好,丈夫的病也有所好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她的臉上充滿了美麗的笑容。這笑容,這孝心,有誰能不感動呢?

孝老愛親,也要我們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傳承一代又一代的美與愛。在平常的生活中,我們也可以儘量爲父母做什麼:比如幫他們多幹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幫他們捶捶背,揉揉肩,不要讓他們操心……這是我們每個子女都應該做的。

孝道作文 篇3

中華孝道園,位於武進太湖灣旅遊渡假區,面朝風景秀麗的太湖,背倚連綿起伏的羣山,是個“世外桃源”。

踏進宏偉壯觀的孝道園大門,我彷彿來到了仙境一般,只見園內寬敞無比,坐落在中間的谷地,依山逐級向上,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依山依水的風景好不壯觀!

沿途走過的孝道長廊,裏面有許多孝心故事:“孔融讓梨”、“黃香溫席”……這不禁讓我背起了三字經:融四歲,能讓梨……

走過孝道長廊,突然,我眼前一亮,一些由石頭堆成的假山蔚爲壯觀,原來那是蓼莪源,這可是古人對“孝”的最早認識啊!在旁邊,還有一些慈善竹,可能是爲“孝”而種植的吧!

穿過蓼莪源,眼前豁然開朗,原來那是思恩廣場啊!在廣場正中,一個12米的白玉淨瓶正四處噴涌着蓮花形噴泉呢!噴泉如天女散花,忽聚忽散,忽斷忽續,忽急忽緩,彷彿有一隻神奇的手拎了上來;噴涌出來的水花在陽光的照耀下,如鑽石般璀璨,又如水晶似閃亮,每次噴出的水花都令人想到: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而據說那是聖水,同學們都迫不及待地去用聖水洗手,討討聖氣呢!看着他們的樣子,我也情不自禁地去摸了摸聖水,一股清涼立即涌遍全身,我彷彿感受到了聖潔、祥和的氣息。

穿過思恩廣場,就是淨心池了,它是水心蓮花形,素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美譽。這是一個非常清靜、可愛的地方。讓人一看就覺得溫馨而又美好。

繼續前行,走過菩提大道,右手邊就是我最喜愛的龍門石窟了,正中觀音菩薩高21。9米,兩手盤起,端坐於水蓮花上,在支撐她的二位龍王下,就顯得更慈眉善目,神態安詳了。在觀音旁邊,小龍女手捧蓮花,腳踏浮雲,如仙女一般翩翩起舞;善財童子手拿竹笛,腳前後交叉,似爲觀音的平安、高大而歡呼,遠遠望去,三尊佛像栩栩如生,但都保持微笑,彷彿在歡迎人們的到來,但仔細一看,他們端莊的神情令人肅然起敬。在石窟前,還有一臺香爐,人們去了都不禁拜一拜,這樣體現了人們對“孝”文化的講究。

孝道作文 篇4

聽說,有一種傳統叫孝;

聽說,有一種品質叫義;

聽說,有一個地方叫孝義,——題記

捧起一把黃土,去嗅它的淡淡泥土香;仰視一座高原,去探索它的千古奧祕;親近一片大地,去體會它的獨特魅力,接觸一羣人們,去感受他們的淳樸自然。

孝義是我的家鄉。自古以來,孝和義是這座城市的文化與文明的精髓。之所以取孝義作爲市名,是由當地的鄭興“割股奉母”的純樸孝行,和“義虎救樵夫”的美麗故事感動天下,演變而來。所以,孝,是我的魂,義,是我們命。

靚麗的風景。

盛夏季節,勝溪湖畔充滿了歡聲笑語。清凌凌的湖水漾着微波,人們在水裏透涼,一個個水花,激起層層漣漪。傍晚的夕陽斜映,紅光閃閃。烈日下的草地綠的逼人的眼;而陰涼處,一顆顆小草則暗暗幽伏在地上,享受午後的清靜和清風的溫柔。

一棵棵參天大樹成了人們遮陽的大傘,槐樹、榆樹,都愈發激烈地生長,飽食陽光的滋養,顯出頑強的生命力。一簇簇的薰衣草在灌木叢中半遮半掩,散發出迷人的香味,卻是淡淡的,沁人心脾。含苞待放的荷花孤傲地立於水中,嬌豔欲滴;偶爾有一兩隻蜻蜓點水,輕盈地飛過;荷葉上滾動着一顆顆透亮的珍珠,銀光閃閃。

悠久的傳統。

生動靈活的木偶戲,韻律迷人的腕腕腔,熱鬧喜慶的地方秧歌,栩栩如生的剪紙,雕刻精緻的皮影……無不傳承着先人的技藝與文化,無不體現出孝義濃郁的文化色彩。更有傳統婚俗禮儀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孝義每年一度的文化節中,各類精彩絕倫的藝術品花樣百出,各具特色,令人大飽眼福。

舌尖上的孝義。

又大又紅的棗子,又香又脆的梨子,細膩可口的牛肉,百年陳釀的陳醋,陳放百年的老酒,美味飽滿的核桃,還有那特色小吃,羊雜割,肉夾饃,火燒,餛飩,碗禿,……

孝義人家的麪食更爲經典。細長的拉麪,薄薄的揪片,肉肉的貓耳朵,調上特製的滷,可謂色香味俱全。中秋佳節的手工月餅,逢年過節的金燦燦的油糕,粗糧麪食既有營養,又美味可口,令人讚不絕口。

孝義的人們千百年來用孝和義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他腳踏實地,樸實善良,向一代又一代人昭示着自己獨特的魅力。

孝道作文 篇5

"人們雙膝跪地,只崇拜天堂和他們的母親."北京大學前校長周啓楓在她母親90歲生日時爲她下跪。那時,社會開始談論小事。

孝自古以來就在中國人心中佔據着重要的地位。儒家說“孝是一切美德中的第一位”。古人說他們會在父母死後回到家鄉。戴孝活了一到三年。關於孝道的流行故事從未停止過:虞舜的孝道感動了天堂,閔子塞穿着單衣爲他的親戚服務,隋魯茲爲他的親戚服務,甚至孝感市的名字也是從孝子的數量中派生出來的。北京大學校長在母親面前淚流滿面,跪了十分鐘。他感到不知所措,以至於其他人都哭了。不管他是否經常回家,他的長跪表達了他對母親的愛。看着錄像機裏母親苦澀的情感,一個人應該得到表揚而不是諷刺。

有了周啓楓的快嘴做法,很多人似乎理所當然的站出來質疑他的動機。有些人說爲什麼有些人在看望他們的母親時拍照。有些人問爲什麼有些人會錄製視頻。更重要的是,當他們在視頻中看到一個村民拿着一個著名的袋子時,他們馬上就猜到了這個村民的“身份”。疑惑、譴責甚至辱罵在互聯網上一個接一個地蔓延。這是我對這些網民的看法。同樣,鄭是的“孝子”,吳秀波是“男神”,但他周啓楓卻是一個“僞君子”,並斥責他。難道不應該宣傳和研究的也是孝道嗎?不管是誰,至少他爲母親跪了十分鐘,那些罵他的人中有多少人給他母親洗了幾次腳?一個人做事情會有很多好處。不可否認,這次對母親的拜訪再次讓周啓楓出名了。然而,如果他能做我們沒有做過的事,他應該成爲整個社會的榜樣。孝道不應該在人與人之間分配,每個人都有責任。

也許很多人認爲平時很難孝順父母,太忙而不能回家,但事情並不像在家那麼難。我記得哈羅德,《一個人的朝聖》的老人,他爲朋友旅行了87天,毫無準備地穿越了整個英國半島。這種源於內心的行爲,沒有任何女性化和做作,往往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從現在開始,盡你最大的努力去實現孝道,去思考,去做,這樣孝道才能滲透到社會中!

孝道作文 篇6

古人云:“百善孝爲先”。意思是說,人有許多種美德,而孝敬父母是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一位的'。由此看來,孝敬父母,尊敬師長是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優良傳統。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這句話很有道理。老人年齡大,經歷的事情相對也多,有着豐富的生活經驗,對我們年紀輕的人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所以,孝敬父母,尊敬師長是很有必要的。

我國的十大元帥之一,解放軍的進階將領陳毅爺爺孝敬母親的感人故事至今爲人津津樂道。新中國成立後,陳毅爺爺擔任上海市市長,工作十分繁忙。一次出國訪問歸來,陳毅爺爺便抽空去探望臥病在牀的老母親,他看到老母親藏在被子裏的尿髒的衣褲,不顧母親的阻攔,一把奪過去,親自到河邊清洗……

那作爲當代的小學生,我們該如何儘自己的孝道呢?《三字經》上有這麼一句:香九齡,能溫席。這句話還有一個故事呢?東漢的黃香,9歲時母親去世了。他十分悲傷,就把對母親的思念和愛全部傾注到父親身上。冬夜,天氣寒冷,黃香就先鑽到父親的被窩裏,等被窩裏暖和了,纔回到自己的牀上睡覺。夏天夜裏很熱,黃香就手執蒲扇,對着父親枕蓆使勁扇着。黃香的舉動雖然很小很小,卻飽含着他對父親濃濃的愛。這無疑爲我們作了很好的典範。

我們現在還小,不能給父母錦衣玉食,也不能讓父母住上高樓大廈。但只要我們留心,用心去愛我們的父母。或許是一聲輕輕的問候,或許是一杯普通的綠茶,或許是一份滿意的成績單……都能讓我們的父母、長輩感到莫大的快慰。

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重別的老人。在全社會營造出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的社會風氣,這也是我們新時代學生應盡的義務。

孝道作文 篇7

在中國,孝爲百善之首。孝爲什麼?孝,只是孩子對父母的一種態度;孝,是父母在公司幹完活身心疲憊之後的一碗熱湯;孝,是經常去孤獨的父母家看望父母關心父母;孝,是我們有一個好的成就可以讓父母高興。百善孝爲先是指把孝放在首位,如果連孝不記得

,那更何況是如何熱愛國家和社會呢?又何談給與家人幸福溫暖。

曾經,有一個叫王裒的人,他的母親生前膽小怕打雷,當他母親去世時每每有打雷的時候就很傷心的分奔到母親的墳上說:“孩兒就在此地,母親不要傷心”。在當時,古人是的孝是真誠的對待父母,不管父母怎樣只要孩子對父母好,就是孝。孝便是這樣普普通通,毫無一絲甜味的或苦味的白開水,不管如何品嚐都嘗不出味道。可就是這一杯白開水讓父母感到了高興和快樂。父母,不會想方設法的讓我們買無用的東西,也不會想要求我們必須能掙到多的花不完的錢只是希望能在危機時刻幫上孩子們的忙,在自己孤獨寂寞的時候能打來一個電話來解解悶這些都只是父母的期望。

可是,在現在的中國,人們都只想賺錢而不顧父母的想法,這些人還說:“是對家庭好,爲了讓家庭過上好日子,可殊不知,真正的好日子並不知是有錢就行的通還需要人們對家庭的溫暖,只有這樣纔會給家庭帶來溫暖,人都不喜歡呆在一個毫無生氣的地方,人是一種喜歡在一起的生物,誰又喜歡面對一沓沓的冷冰冰的錢。人掙錢只是爲了過更好的生活,那何不在掙到錢之後好好享受一番掙錢的歡樂。做一個有情有感的人,儘管人們一直在賺錢但總會覺得錢賺不完,如此父母總會失去溫暖。

中國曾有一句古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是指樹想安靜但是風總是不停的刮,樹也就沒辦法安靜下來,也是指子女想贍養父母但是父母快去世了沒有時間讓子女贍養,所以說等到父母快逝世再去贍養那時已經晚了。爲何不現在就好好侍奉父母不讓自己以後失望呢?

人生只有一次,父母將生命給了我們,撫養我們成人,讓我們接受好的教育,就是爲了我們好,希望我們可以成才。想想父母之前的作爲,我們會如春風細雨般感激父母。

標籤: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