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社會公德初中作文

導語:所謂社會公德,即社會公共道德。它是中華民族以儒家思想爲根基傳承數千年的優秀文化所形成的基本道德體系,是社會意識形態之一。下面是小編爲你整理的社會公德初中作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社會公德初中作文

【篇一:公德心和環境保護】

你有公德心嗎?你有注意保護環境嗎?

在豐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有的人爲了一時痛快,把令人噁心的痰隨意地吐在地上。有的人爲了省走幾步路,隨意往整潔的街道上倒令人反胃的垃圾。有的人爲了省事,把臭氣熏天的污水往清澈的河裏倒。有的人在深更半夜不顧影響他人休息,大聲吆喝划拳行令。有的人在整潔的牆壁上亂貼花花綠綠的小廣告……他們這種不道德的行爲嚴重破壞了人們的生活環境!

這些人缺乏公德心!假如不是,爲什麼不在自己家裏漂亮的牆上,貼五顏六色的圖畫?爲什麼不在自己家裏隨意堆放五花八門的垃圾?爲什麼不把招蠅惹蚊的污水排放到自己家讓蒼蠅滿天飛?爲什麼……不會,他們絕對不會,因爲這是他們自己的家。

我相信,假如看到垃圾堆放在你走過的路上,假如看到河裏原本清澈的河水被肆無忌憚排放的污水污染,假如踩到別人扔在地上的果皮,假如一大早就被高音喇叭吵得無法安寧,假如……你肯定會說:“這些人的公德心都喂狗了!”其實,每個人都需要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你說,是嗎?

要保護良好的生活環境,首先要在每個人的心中建立起公德心,也就是說,要把社會當成一個大家庭,當成自己的家!假如這樣,每個人都會自覺地、盡力地維護這個“家”的美麗,你不用擔心踩到西瓜皮而摔得四腳朝天,你不再聞到整潔的街道上垃圾的惡臭,你不再看到河裏流着臭氣熏天的污水……

公德心與環境保護是息息相關的,希望人人都樹立起公德心,共同保護我們的生活環境!

【篇二:找回公德心】

清晨,人們在這呼嘯的寒風的急促催使下,經不住那急切探鄉的深情的呼喚,在這天寒地凍的日子裏,車站裏熙熙攘攘地擠滿了一個個回鄉心切的叔叔阿姨,一顆顆火熱的赤子之心在任何一處角落都無時無刻不在強烈地跳動着。而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在“母子上車處”的地方竟出現了一道令人目瞪口呆的獨特風景。

幾位身強力壯、滿臉清閒的大男人有“規矩”地站在“母子上車處”,這個顯人耳目、清晰可見的牌子下,有的悠閒地閉目養神,有的則慌張地漠視前方。而真正的主人——婦女與小孩則如被遺棄的小貓,雙腳像套了鉛似的,立在牌子外邊喝着西北風,心中的怒氣,委屈之火在明亮的眼睛中燃燒;手中的嬰兒則眼睛紅腫,眼眶飽和的眼淚,有如夏天早晨花瓣上的露珠,那麼輕輕一碰就會掉下來似的。那幾位“文盲”卻仍舊視而不見、置之不理,任賃虛僞與公德心在心海“搏鬥”,任憑憤怒、無奈的目光如魔鬼纏綿身似的,攪得自己心神不寧!

難道這些青年真的是目不識丁、以這幾個大字“素不相識”?顯而易見,他們各個身穿豐厚的外袍,腳套華貴、名牌的皮鞋,一看一定是博學多才的達官貴人。而那對母子,卻衣着單薄,冷得鼻青臉腫、面紅耳赤……然而,這些假文盲卻對那極爲醒目的站牌視若無睹,對那名副其實的母子不聞不問?要知道,他們不僅佔據了這個小小的位置,同時也抹黑了自己的公德心呀!

常言道:“勿以惡小而爲之。”社會上,有多少人戴着“假文盲”的'頭號到處逍遙法外、胡作非爲。這種行爲則數不勝數,瞧!那刻着“愛護花草、人人有現”的牌子下爲何是一枝枝被折斷了的枯草?那“保護環境”這幾個金燦燦的大字下,爲何是一堆發臭的紙屑?那……難道這就是中國人的公德心嗎?再想想,社會上那些有錢人,仗着位高權重,就高高在上,一臉“安閒”如“鄙夷”,而無錢人,則要滿天大汗吶喊?因爲有錢,就可傲慢無禮、目中無人?要知道,“一屋不掃,可以掃天下?”

寒風如千萬根鋼針般刺骨,使人感到一陣陣冷清。此時的我,盼望下一場大雨,去衝醒人們的腦海,同時衝來社會的新道德、新風尚,迎來人們的公德心。我堅信“大雨”一定會來的!

【篇三:公德心】

社會時時刻刻都在變化,今天我就親眼目睹了一件感人至深的事情……

中午的時候,我和老媽去外婆家吃飯,要經過新馬路,當我門剛過完馬路的時候,老媽看見一個七八十歲的老爺爺走着走着就“咚”的一聲的摔了下去,很久都沒起來,老媽馬上叫我看,去扶老爺爺。我看了半天,都沒看見老爺爺在哪,我問老媽:“哪呢,哪呢?”當我看見了老爺爺的時候,離他很遠了,接着我又看見幾個趕集的幾個路人去扶那位老爺爺,把他帶到椅子上坐下了,然後較近的人家給他送去了水,問這問那,就在那一刻,我忽然感受到了社會的溫暖。可我還認爲這位老爺爺的家人對他很不負責任,在這個時代,像着樣的來人一般都在家好好修養,而着位老爺爺去還一個人去趕集。

其實,在我們這個社會了也有相反的人,他們看見需要幫助的人就裝做沒看見,不理不問,這些人的良心一定泯滅了。

可是,不管怎麼說,我們這個社會還是有很強的公德心和愛心,只要人人都像那幾個路人一樣,我門這個大家庭一定會更加溫暖,更加和諧……

標籤:初中 社會公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