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公德作文 > 美德作文

美德作文:謙是一種美德

謙是中華民族的美德,我們在謙讓中學會謙虛,傳承中華美德。

美德作文:謙是一種美德

  謙是一種美德作文

“朵朵最喜歡那個穿着粉色婚紗、梳着兩個馬尾辮的洋娃娃,這次度假也帶着她,她們兩個真是形影不離呀!”橡皮說。

“朵朵最喜歡的應該是戴在她脖子上的那條項鍊,那是在她七歲生日時,姑姑送給她的。朵朵只要一戴上它,就不會把它摘下來。”鉛筆不甘示弱地說。

練習本搶着說道:“朵朵最珍惜我們了,比如說我,當她每次寫作業時,都把字寫得端端正正,從不在我身上亂塗亂畫。”

聽練習本這麼一說,文具們都嘰嘰喳喳地吵成一片,像熱鬧的菜市場一般。

聽着這番吵聲,練習本大聲喊道:“你們先別吵,先別吵!現在你們排成一隊,我點到誰,你們就依次上來說一說朵朵最珍惜誰。”

聽了練習本這番話,文具們頓時安靜下來。它們有的推,有的擠,快速地排成一隊,等待練習本報到自己的名字。

“刨筆捲你先上來吧。”

“我覺得朵朵應該最珍惜我,每次把筆刨尖之後,都會把我肚子裏的‘垃圾’清理得乾乾淨淨。”刨筆捲是個大嗓門,一說話就把身旁的練習本吵得不耐煩。

“自動鉛筆你上來說。”

“我覺得朵朵最珍惜我,每次用我寫完作業之後,都會把裏面的短筆芯取出來,使我的身體從不會堵塞。”

……

突然,朵朵推開房門走進來說:“剛纔的一切,我都聽到了。你們中的每一位我都非常珍惜,你們應該學會謙讓。”

  謙是一種美德作文

如果說高傲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那麼謙遜便是花中富有營養的蓮子;如果說高傲是一棵挺拔的橡樹,那麼謙遜便是遮風擋雨的綠葉;如果說高傲是熾熱耀眼的陽光,那麼謙遜便是滿載清新的徐徐微風......謙遜不是自卑,不是吞聲忍氣,而是高傲另一種更加美麗的詮釋——自信。

謙遜,是炎黃子孫自古以來謹遵的賢訓。古有廉頗知錯就改,謙卑的負荊請罪;今有牛頓在創造物理界的奇蹟時,仍謙虛的說,自己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有人認爲,當今社會已經不需要謙遜,甚至覺得一味的“謙遜”,便是喪失自尊的低聲下氣。在這個極力追求個性與張揚的當今社會中,謙遜反倒冤枉的被冠上一個“虛僞”的罵名,然而人們追求的所謂“個性”是真的符合時代潮流嗎?

當你走進工作崗位,遇見領導而不微笑行禮時,哦,這是“個性”,但這難道就不是不禮貌嗎?當你走進教室,面對難題仍倔強的不去請教他人時,哦,這是“個性”,但這難道就不是過分自傲嗎?他們最後的下場可想而知,然而導致這些結果的原因,不是他們所認爲的所謂“個性”,而是被自大蒙上了眼睛,讓謙遜的美德如被囚禁於監牢的賢者,覓不得一個伸展的空間。魯迅在《不滿》一文中曾說道,“不滿是向上的車輪,能夠載着不自滿的人類,向人道前進。”著名京劇大師一次梅蘭芳在舞臺演出完畢時,衆人皆拍手叫好,卻有一位老者叫了一聲“不好。”梅蘭芳聽到後,還不及卸妝,連忙親自上前請求指教,恭恭敬敬的對那老者說:“說我不好的人,是我的老師,必有高見,定請賜教,學生決心亡羊補牢。”老者指出錯誤後,梅蘭芳恍然大悟,連聲道謝,從此之後,梅蘭芳常請老人在一旁指點,尊稱他爲“老師”。如果說,梅蘭芳當時對老者的評判置之不理,那他的京劇演繹能達如今爐火純青的地步嗎?梅蘭芳不僅是一名享譽世界盛名的京劇演員,更是值得人們崇敬的一代宗師。

如果說驕傲是捍衛自尊的一種美德,那麼謙遜也是一種當代人必要的品質之一。崇善謙遜,不是低聲下氣,更不是妄自菲薄,而是有自知之明,更加渴望進一步的挑戰自己才華的極限。著名的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曾自謙的說,“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無知。”揚名於世的音樂大師貝多芬也曾謙虛的說自己“只學會了幾個音符。”謙遜之風,也是一種自信的表現,能在巨大的成功和波濤洶涌的讚譽聲中,能做到謙遜,的確難能可貴,然而我希望,這謙遜之風能不僅在賢人中“能固喪耳”,也能讓這股賢德之風住進每個平常人的心中,與驕傲這個美德“和睦相處”,共同創造充滿希望,成功的未來。

  謙是一種美德作文

自古以來,人們有許多這方面的格言警句啓迪後人,如“謙受益,滿招損”,“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虛心竹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百尺竿頭,還要更進一步”。

春秋時期,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周遊列國,宣傳他們的政治主張。一天,他們駕車去晉國,一個孩子在路當中堆碎石瓦片玩,擋住了他們的去路。孔子說:“你不該在路當中玩,擋住我們的`車!”孩子指着地上說:“老人家,您看這是什麼?”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擺的一座城。孩子又說:“您說,應該是城給車讓路,還是車給城讓路呢?”孔子被問住了。孔子覺得這孩子很懂得禮貌,便問:“你叫什麼?幾歲啦?”孩子說:“我叫項橐,7歲!”孔子對學生們說:“項橐7歲懂禮,他可以做我的老師啊!”

事實上也是如此,沒有一個人能夠有驕傲的資本,因爲任何一個人,即使他在某一方面的造詣很深,也不能夠說明他已經徹底精通,徹底研究全了。“生命有限,知識無窮”,任何一門學問都是無窮無盡的海洋,都是無邊無際的天空。所以,誰也不能夠認爲自己已經達到了最高境界就停步不前、趾高氣揚,如果是那樣的話,必將很快被同行趕上,很快被後人超過。

愛因斯坦是二十世紀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然而,就是像他這樣的偉人,還是在有生之年中不斷地學習、研究,活到老,學到老。

有人去問愛因斯坦,說:“您可謂是物理學界空前絕後的人物了,何必還要孜孜不倦地學習呢?何不舒舒服服地休息呢?”愛因斯坦並沒有立即回答他這個問題,而是找來一支筆一張紙,在紙上畫上一個大圓和一個小圓,對那位年輕人說:“在目前的情況下,在物理學這個領域裏可能是我比你懂得略多一些。

正如你所知的是這個小圓,我所知的是這個大圓,然而整個物理學知識是無邊無際的,對於小圓,它的周長小,即與不知領域的接觸面小,它感受到自己未知的東西少;而大圓與外界接觸的這一週長大,所以更感到自己未知的東西多,會更加努力地去探索。”

20世紀中國作家和文化先驅之一蔡元培先生曾有過這樣一件軼事:一次倫敦舉行中國名畫展,組委會派人去南京和上海監督選取博物院的名畫,蔡先生與林語堂都參與其事。法國漢學家伯系和自認是中國通,在巡行觀覽時滔滔不絕,不能自已。

林語堂注意觀察蔡先生的表情,他不表示贊同或反對意見,只是客氣地低聲說:“是的,是的。”一臉平淡冷靜的樣子。後來伯希和若有所悟,閉口不言,面有懼色。林語堂後來在談到蔡元培先生時還就伯希和一事感嘆說:“這是中國人的涵養反映外國人賣弄的一幅絕妙圖畫。”

謙虛,不僅應成爲一種學習態度,更應該成爲一種做人原則,所謂“謙謙君子,溫潤如玉”是也。在《易經》六十四卦裏,再吉的卦也有不吉的爻,唯有“謙”卦六爻皆吉,這是爲什麼呢?《易傳•謙•彖》對此有一個精妙的闡釋:“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把“卑而不可逾”譯成一句白話,那就是:謙虛,是不可戰勝的。

我們每個人都要塑造一種“虛懷若谷”的品質,都要有一種“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精神。用我們有限的生命時間去探求更多的知識空間吧!

  謙是一種美德作文

做人的境界之高低,常常會體現在你處理人際關係的不同方式、方法上。有的人善於化解矛盾,境界。有的人則往往會激化矛盾。

在現實生活中,大家同在一個班學習,或同在一個地方生活,難免會有矛盾發生。而引發矛盾最多的,其焦點往往是利益關係。

如乘公交車讓位,攙扶老人上車等。其實,我們深省一下,人生短短几十年,相逢也是一種緣分,我們彼此相互謙讓,留給世人一定是一種良好的口碑,良好的口碑纔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人與人之間相處,貴在謙和、禮讓,謙讓能折射出你做人的一種境界。

孔融讓梨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一隻梨的大小,雖然微不足道,但它對於一個四五歲的孩子來說,是難能可貴的。謙讓其實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孔融讓梨的故事,從古至今都教育人。

做人要達到一種境界,首先是道德修養的問題。它涉及到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人與人之間難免會產生一些矛盾、誤會或爭論,這很正常,關鍵是當事雙方都應該學會剋制自己,保持謙和、禮讓。

你謙讓了對方,並非表明你不行或無理,而是一種氣度!一種情操!從而折射出你做人的高尚境界。反過來,你爲了自己的某種利益,動輒惡語相加,拳腳相向,這恰恰暴露出你做人的境界不高。

一個人越是知識淵博、才華出衆、成就非凡,他的視覺往往就越高,對事物的認識就越深刻,越能謙讓他人。謙讓——是謙虛、包容的表現,是對對方的一種信任和尊敬。

“謙讓也是一種美德。”它能擴寬人的視野,拓寬人生之路。在人生的道路上,你心有多寬,路就有多寬。

標籤:謙是 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