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公德作文 > 良心作文

【精品】良心作文七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可分爲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良心作文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品】良心作文七篇

良心作文 篇1

對不起——雖然不是每一聲抱歉都換得一聲原諒

那折射窗外粉紫光線的亮透鏡片,隱藏着你楚楚的傷痛,你汩汩的淚光詩化了那層無暇的眸子,折射出一道冰冷的光線

記憶裏擱淺着雪花般輕盈的故事。還記得我們踏過的那片花地——花香沾溼了空氣。我們眺望着遠方,涼絲絲的。滿眼的色彩斑斕,奔跑着,升起又降落,聚攏又散開,跳躍着,從明朗陽光裏滴取快樂的汁液。我們一路陶醉,在漫漫的藍天下廣闊的花海,涌動着——翻滾着。孵化出微風的那一陣,色彩的那一筆,故事的那一天

那陣輕盈把我帶到了心靈的境地。我在屬於自己的爭辯的白紙上,留下了空白——一個人終究能把自己交代得如何清楚呢?燈光搖晃,良心是法官,痛苦是懲罰,我開始追溯自己的罪惡,糾結——

在超負荷之下,讓你保持了更高的緊張,幾小時地面對那些枯燥的黑字,一直沒有停息,從白天耳畔響起的的打樁聲,從你還疲倦的時候,你又開始了受折磨的一天。教室裏,45分鐘過後,清風還未送來,你新的緊張工作又開始了,你認真地盯着書本,黑板。然後酸澀中,你熬過了那可怕的白天。黑夜來臨時,是你更痛苦的時候,我不容反抗地命令你,當你倒下的時候,我又瘋狂地抽打你,你強打着精神,計算着所謂的痛苦日記,辛酸傷痛。默默地忍受了那不公平的待遇。終於,在難以想象的疲勞與痛苦的打擊下,在無數次黑夜裏偷偷無聲地落淚時,你徹底地崩潰了——於是你不得不把我告上了良心法庭

如今,面對着過去的種種,閉上眼。我安靜地望着那張紅字的審判書。一言不發。我默默地接受了那個審判結果——你從地獄飄到了天堂,我從天堂墜入了地獄

拉拉 拉拉 天外有人在放聲高唱

人們說 你是一扇窗戶,開在心靈上的窗戶

眼睛突然變得明亮,可以仰望太陽發呆了

良心作文 篇2

我是一個愛幻想的男生,這不,今天我又閉上眼睛來到未來世界。我幻想變成一隻小鳥,來到30年以後的地球。

我在天空中飛呀飛,我發現一件奇怪的現象,這裏的白天總是灰濛濛的,原來是人類大量排放工業廢氣造成的。我嘆了口氣,繼續往前飛。我又飛到一個地方,那裏臭氣熏天,連氣都喘不過來。我又飛到一棵大樹上,一輛汽車從我腳下駛過,路上的髒水,一下子濺到我身上,汽車排出的尾氣,把我的臉都燻黑了,我只好跑到河邊洗臉,河水很髒,連一條魚都沒有。我又飛過幾座城市,來到一片沙漠上,我又渴又累,只好坐下休息,我開啟地圖,原來我在新疆的羅布泊,啊,早就聽羅布泊的景色美麗極了,現在,怎麼變成這樣呢?是人類,又是人類無止境地亂砍濫伐,造成森林資源流失,沒有了樹木,風沙彌漫,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羅布泊就變成這個樣子。

爲了挽救人類,爲了拯救世界,我穿過時光隧道,來到100年前……我作爲環保大臣開始重建家。先建立垃圾處理廠,廢氣收購站,動物暢遊園,大力倡導植樹造林,多種小草。在每條街道建立噪音消聲器,建立病菌研究機構,建立節約資源機構,實行計劃開採礦藏,該用的用,該留的留,尤其不讓人們亂砍濫伐森林資源,不讓水土流失。對名勝古蹟實行文明管理,不給後人留下遺憾。

良心作文 篇3

良知,是人的一種天賦的道德觀念,就是孟子所說的“不慮而知”,王w陽明所說的“不假外求”,是生而知之,而且是“被聖靈充滿”的優良之知。如“人皆有之”、“非由外鑠”的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即“仁義禮智”,等等。愚以爲,人性良知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曰“知恥”。知恥,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知恥,在中國傳統美德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早在春秋時期,管子就說過:“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

乃滅亡。”把恥列爲維繫社會、國家存亡的支柱之一。以後的長時期中,恥也都列爲孝悌忠義廉恥八德之一。 知恥,是道德的自覺。有羞恥心,人就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在做了有違道德的事時就於心不安,自覺不做會招人瞧不起的事。知恥,纔能有所不爲,有所不爲才能行之皆宜。相反,人若無恥,就會肆無忌憚,爲所欲爲,不可救藥。這就是俗話說的“人無廉恥,無法可治”。

二曰“知愧”。知愧,就是知道慚愧,知道內疚。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過能改,善莫大焉。知愧的前提是知道自己的弱點、缺點和錯誤。西方古代格言說:“做壞事的人最受做壞事的苦。”所謂愧則有悔,愧則有疚,悔疚則傷及神明,內心的安寧從此遭到破壞,整日處於恐懼之中,這懲罰並不算輕。知愧而懺悔,知愧而努力,良心的安妥比任何物質利益都值得珍視。人生的最高境界,不是高官厚祿、錦衣玉食,也並非遙不可及、高不可攀,而是四個大字:問心無愧

三曰“知恩”。知恩,就是常懷感恩之心。這是人生的一種姿態,是人性的一種證明,是一種社會行爲的反省和成熟。日月生輝,雨雪滋潤,大自然哺育了萬物生靈;父母養護,師長教誨,親朋們扶助着我們成長。人生在世,誰能夠離開社會而生存,誰沒有受過別人的恩惠?“滴水之恩,涌泉相報”,“人敬我一尺,我還人一丈”。一個人,乃至一個民族,倘若連起碼的感恩之心都沒有,若非自大狂,便是愚陋不堪了。

一個人,幹了壞事知道羞恥,做了錯事知道愧疚,受人恩惠知道報答,這就叫有良知。當然,關鍵是要知道什麼是錯,什麼是對,什麼叫恩,什麼叫仇,這種分辯是非的能力的形成還是要靠後天的培養。所以良知是天賦的道德,道德靠後天的修養;道德的淪喪,是教育的失敗,而良知的淪喪,就是人性的泯滅了。“文革”破四舊,破除了中華民族許多優秀的道德傳統,一些人也因之喪失了良知。國畫大師齊白石有個弟子叫婁師白,從小在齊先生身邊長大,後來批判白石老人,他就改了名字叫婁批白。一“師”一“批”,良知何存?改革開放後經濟快速發展,又改丟了不少寶貴的精神財富,利用人的私慾刺激人的創勁和幹勁的結果,使社會良知大面積坍塌。湖南婁底市中心醫院,不願參與醫療腐f敗、爲患者節約每一分錢的醫生胡衛民在醫院被孤立得呆不下去,而被100多名職工舉報的醫院負責人卻因爲醫院賺錢“業績突出”,被當地政府委以重任。這是官場潛規則挑戰社會良知的典型例證。

良知也許與生俱來,但保持良知要靠自覺磨練。歸來吧,良知!

良心作文 篇4

20xx,是我國著名的工程力學家、教育家張維先生誕辰100週年。張維先生從1947年開始一直在清華工作,曾任副校長和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名譽副主任。前不久學校專門召開了座談會,緬懷這位學術大師和仁厚長者。大家回顧了張維先生的很多往事,聽來感人至深。其中有一個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世紀40年代,張維先生和夫人在德國留學,曾居住在物理學家波爾教授家中。波爾爲人正直,堅決反對納粹。他用生平積蓄購置了0.75公斤鉑,因恐戰亂有失,在張維夫婦回國時,託付他們帶回中國儲存。波爾還鄭重聲明,由於時局和今後遭遇都變化莫測,這些鉑如有遺失絕不要求賠償。張維夫婦感佩波爾教授的爲人和誠意,毅然承諾下來。由於新中國與聯邦德國長期沒有建交,張維先生回國後10多年裏,雙方通訊斷絕。1958年,民主德國的一位教授訪華,張維先生獲悉他與波爾教授相熟,就託他設法將鉑帶給波爾,同時向組織作了彙報。

張維先生沒有辜負老朋友的信任和託付,但在受“極左”思潮影響的年代,他卻因此被扣上“裏通外國”的帽子受到審查,直至“文革”以後才獲得平反。也是在“文革”期間,蔣南翔校長被打成“走資派”,許多人都與他“劃清界限”,張維先生卻一如既往,仍然常去看望南翔同志。從張維先生身上,我們可以感受到堅守良知的巨大人格魅力。

同學們,今天你們告別清華,帶上了知識、能力和師生情、同窗誼,更帶着學校賦予你們的精神品格和社會良知。在你們朝氣蓬勃追尋夢想、積極主動服務公衆的過程中,對於你們而言,最重要的不只是做什麼,而是爲社會堅守什麼。我相信,你們在通常情況下都能很好地秉承“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嚴謹做事,誠信爲人,用自己的正直、善良和智慧維護社會的良知。但是,當週圍很多人都在做有悖良知的事情、你需要獨自承受巨大壓力的時候,當你面對難以抗拒的利益誘惑、甚至要以個人前途和生命作爲代價的時候,你是否還能始終不違良心、堅守良知呢?我想,這纔是對一個清華人真正的考驗。孔子說過,“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面對上述情況,希望你們不要畏懼、不要退縮、不要逃避,因爲還有許許多多的清華人、許許多多恪守良知的各界人士和你們站在一起。正如韓國總統朴槿惠女士最近在清華演講時所談到的感悟,人生再長也不過是歷史中的一個點,重要的是活得正直、真實。

各位同學,你們肩負着實現中國夢的光榮使命。堅守良知,是學校對你們的基本要求,也是社會對你們的熱切期待。我盼望着,當你們多年後重回清華園,帶回來的不只是出色的業績,更有你們堅守良知的故事,母校將因此而倍感驕傲和自豪。

良心作文 篇5

良心,是一個美好的品質,許多人卻不以爲然,丟失了它。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乘坐着通往我們學校的“804”路公交車,突然一個鬼鬼祟祟的人躡手躡腳地走上了公交車,他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坐在我正前方的雙人座上,旁邊坐着一個年逾古稀的老人,於是那個年輕人眼睛直盯着老人的口袋,發現有好幾張10元的鈔票露了出來。那個年輕人趁車上的人不注意,把10元錢的鈔票一張一張地,小心翼翼地從老人的口袋中拿到自己的口袋中,我的內心起了無數道波瀾,心想:到底要不要揭發他?要是他把我當做人質怎麼辦?就在這時,廣播響起了:“文薈街幸福村,到了……”那個年輕人便跑下了車,我想告發他也來不及了。心想:他的良心呢?失去了。我懷着沉重的心情來到了學校。

數學課下了,又到了我們最愛的大課間,我跑出教室,和小夥伴們興高采烈地玩耍着。早上的煩惱頓時煙消雲散。我走着走着,發現地上有十塊錢,我剛準備撿起來交給老師,卻被一個六年級的高個子男生踩在了腳底下,嘴上吹着口哨,趁他人不備撿了起來。我正準備說些什麼,他跑過來,指着我說:“閉嘴!這錢是我的,你要是敢告訴別人,我就扒了你的皮!”他凶神惡煞地說。我心想:他就爲了這小小的十塊錢欺騙了別人,欺騙了自己,丟失了自己的良心,這值得嗎?我陷入了沉思……

這個社會到底是怎麼了,有多少人爲了金錢而拋棄、丟失了良心?請切記,良心是做人的根本,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能沒有良心!

良心作文 篇6

人的一生就像一場夢境,有時美好,有時虛幻,而在我的生活中,我就曾幹過這樣一件讓我後悔的事。

記得那是週二,由於我昨天沒有來學校,所以有節體育課要補考英語,這讓我順順利利的躲過了一節體育課,(那天有八百米跑)。我得意洋洋的在教室裏走來走去,生怕別人不知道。可就在這時,教英語的鄭老師走進了教室,對我說:“於千惠,卷子拿來了,我一會兒還有課,讓英語課代表給你監考吧!”說完,便大步流星的走出了教室。

躲在門口的同學,“譁”的一聲都進來了圍着我,有的同學說:“你真好,不用老師監考,你不知道,昨天老師有多嚴啊!”;有的同學說:“你不去上體育課,太倒黴了。”話音剛落,王老師就進來了,大聲地說:“沒別的`事的同學快出去,別圍在那裏。”同學們只好走出了教室。

很快,上課鈴響了,我開始動筆寫字,當我快答完了的時候,發現有一道4分的題不大會寫。正當我手足無措的時候,坐在我左邊的英語課代表拍了拍我,對我說出了答案。就這樣,我“一帆風順”的答完了卷子。

兩天過後,鄭老師拿着卷子來到了教室,讓同學把卷子發下去,當我的卷子發到我的手上時,我驚呆了,我竟然考了99分,我心裏異常興奮。

老師準備講卷子,第一句話就是:“這次的考試,考察了同學們的真實水平,好的那麼好,差的那麼差,對這次考試,老師一切都看在眼裏……”聽到這兒,我的臉上火辣辣的,心裏像有隻小兔子在跳。我心想:“老師說得對,這次考試就是爲了考察我們的真實水平,而不是虛的。”我想去告訴老師,可是我又想:“反正老師也不知道就不去了吧!可那我就不是個誠實的孩子了呀!”這種矛盾的心理搞得我一節課什麼也沒聽進去。

最終,我鼓起勇氣,準備去告訴老師,因爲我不能對不起良心。

一下課,我便一陣風似的來到了英語老師那裏,給她說明了情況,老師的眉頭皺了一下,又鬆開了,她對我說:“於千惠,你有勇氣承認這很好,但是你要明白,考試並不是看你的分數多少,而是看你這一學期掌握的如何,明白了麼?這件事我先原諒你,下不爲例!”太好了,老師原諒我了!我高興的心想。

走出辦公室,看着我的99分被劃成了95分,心裏不是傷心,而是開心,因爲這是我真實的成績呀!

從這件事以後,我意識到了一個新的問題:誠實是最重要的,我們要對得起良心。

良心作文 篇7

我從小就愛看古裝戲,我看到,那裏面,有好多爲了錢、權而去出賣自己的良心。那時,我還暗暗慶幸,還好,我不是生在古代,嘿嘿嘿。但是就在我小學剛畢業不久,我家來了一位17歲的姐姐,她給我講了她們一家人的故事。是這位姐姐的外婆的事,讓我特別震撼,特別讓我覺得我之前的思想是錯誤的。

後來,我透過那位姐姐知道了,她外婆患了乳腺腫瘤,來縣城做手術。結果一出來,是……惡性的,唯一的方法就是切除腫瘤所在的位置——乳房。結果這個消息不但沒有告訴那個婆婆(我稱那位姐姐的外婆爲婆婆),還瞞着她說她的腫瘤是良性的。姐姐就有些坐不住了,她便用假設的方法問她外婆:“外婆如果你的腫瘤是惡性的,唯一的辦法就是切除乳房,如果那樣的話,你願意根治嗎?”她外婆一聽,便極其嚴肅且堅定地說:“那是一定、絕對要的!”

後來,姐姐都知道了親人的決定(主要的決定權在婆婆的大兒子手上):就讓她等死吧,反正橫豎都是死,何必多花錢去治療呢?姐姐對於這件事十分惱火。因爲,她最喜歡她外婆了,她不希望眼睜睜地看着她外婆就這麼痛苦地死去,她想她必須做一點什麼。

姐姐的外婆生了6個兒,2個女兒。大兒子不肯拿錢治病,其他的兒女都願意給她治病,平常呢,大兒子不但不給婆婆贍養費,還找婆婆要錢,這次,婆婆生病了,叫他拿幾千元錢給婆婆治病,他都不願意給,還說什麼:“我幹嘛給她錢,我又沒有錢,我還要養我的老婆和兒子呢!我哪裏來的錢?”叫他把借婆婆的錢還回來給她治病,他還說什麼:“哎呀,那個錢吶,都就花光了,沒錢拿給她治病!”姐姐聽了,也無話可說……

婆婆本來不想出院,他的大兒子硬是叫她出院,還說不要每天光躺在那裏花冤枉錢。大兒子的意思聽就聽得出來:人都老了,治好了又有什麼用?反正就是要死的。後來,我也是問了一下姐姐,做那個切除手術要2萬元,姐姐的家人也說,大兒子不出錢,出力總行吧。可是,大兒子依然不願意。

大家還是料想得到最後的結果吧,最後,婆婆還是被大兒子帶了回去。而這位姐姐,哭都哭慘了。真是,可悲、可唾、可嘆、可恥、可罵……

這件事情讓我極爲觸動,讓錢吞噬的良心在現實生活中依然存在。正對應了這句話“孃的心裏有兒,兒的心裏不一定有娘。”哎!~~

這被錢吞噬良心的事情總是在不斷地上演,什麼時候是個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