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公德作文 > 奉獻作文

【必備】奉獻作文四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奉獻作文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必備】奉獻作文四篇

奉獻作文 篇1

奉獻是什麼?奉獻是羅隱的“採得百花成蜜後,爲誰辛苦爲誰甜”;奉獻是李商隱的“春蠶到列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奉獻是龔自珍的“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學會奉獻,要有這樣的精神。奉獻不需要那樣的轟轟烈烈,只需要拿出你的一顆友愛之心。

或許,在某一個路口,你看見有人跌到了,而你正從他的面前經過,你是視而不見呢,還是願意伸出你的援助之手?伸出你的一隻手,拉他一把,給他一份站起來的勇氣。也許這對你而言只是舉手之勞,微不足道。但你可知道對他而言又意味着什麼呢?可能對他而言是莫大的鼓勵。或許,過了許久,當你再次出現在這個路口時,你早已忘記在這裏發生的那件事。但他卻永遠也不會忘記曾經在這個路口被人拉了一把。看似舉手之勞的事,對他人來說卻意見非凡。

學會奉獻,要有孔繁森那樣的精神。孔繁生不辭幸苦地奔走在大山深處,給藏區的人民看病,從不要一分錢。相反,他卻給那些貧困的人民送去錢、食物等。有一次,他看見一位生病的老人躺在牀上,被子很單薄,老人看上去很冷。然而他二話沒說將老人的雙腳放入自己的'懷中,這讓老人感動得掉下了眼淚。他一直以能爲藏區人民做點事而自豪。他就這樣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藏區,奉獻給了人民。從而他的美名傳遍了整個中國,成爲人民永遠傳頌的英雄。他將自己的一身奉獻給了別人,同時也照亮了自己。

奉獻要有蠟燭般的精神,它以自焚的痛苦將自己化爲光和熱,照亮別人;奉獻要有粉筆般的精神,它以犧牲自己來爲別人傳播知識。

雖然我們沒有蠟燭、粉筆那樣的無私和偉大。但我們可以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出應有的貢獻。當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就應該豪不吝嗇的伸出援助之手。

拿出你的熱情,伸出你的雙手,給別人一點幫助,奉獻別人,也是服務自己。只要我們每一個人都學會去奉獻一份熱情。世界將會變得更加和諧美好。朋友們讓我們學會奉獻吧!

奉獻作文 篇2

週末很多人都愛逛街。可你有沒有注意到每隔幾條街,路邊就會有一個綠色的郵筒。郵筒沒有引人注意的華麗外套,只有一件四季永不褪色的綠色外衣。在路邊華麗的商店襯托下,郵筒是顯得那麼樸素。

郵筒,雖然體積沒有高樓那麼龐大,但它的心胸比那高樓還要寬廣。

在它的心裏,裝着很多很多的信件,它給千家萬戶帶來喜怒哀樂:它給焦急不安的孩子送來了錄取通知書;它給村子裏的老母親送來遠方讀書、打工的兒女們平安消息;它給不斷投遞稿件的筆者送去一張張錄用通知單……總之,它心裏裝着整個世界,當人們收到緊急信件時,又有誰想到那默默無聞的郵筒呢?

夏天,酷熱的太陽沒有把它動搖,它立在那兒,堅守崗位,絕沒有一點退縮之感。冬天,冰冷的雪花飄在它身上,有時又會莫名其妙地下一場大雨,它卻還立在那兒,情願自己淋溼也不讓肚子立的信件沾上一滴水。

啊,郵筒,你默默無聞,對人們無所求,卻無私地奉獻自己的全部力量。啊,郵筒,我讚美你,更讚美具有和你一樣品格的人。謝謝你給我們做了一個榜樣,相信在不久之後,會有許多像你一樣的人!

奉獻作文 篇3

讀了《斑羚飛渡》這篇文章,我的心已經顛三倒四,感慨萬千。本文主要寫一羣被逼至絕境的羚羊,爲了有生存的機會,用犧牲一半,挽救一半的方法擺脫了困境。

每一隻年輕羚羊成功躍過飛渡,就代表着有一隻老羚羊將面臨粉身碎骨的人生。其實這也是意味着斑羚能繼續地繁殖後代子子孫孫孫的偉大精神!是用一條條生命換取十幾條生命!是一種用生命搭起的生命橋!沒有擁擠,沒有爭奪,快速地飛渡傷心崖。如果沒有了勇氣,你們是辦不到很多事情的,有了勇氣,你就可以無可畏懼的面對人生,你就不會害怕。

我很佩服羚羊,特別是那隻公羚羊。它帶領着大家飛渡了傷心崖,想出了好辦法,它也有非常強大的勇氣。他沒有做人類的僕人,沒有做人類的一條狗。它邁着堅定的步伐,維護着自己的尊嚴。

當你爲他人做一件事情,你就會變得更美麗,當你保護弱小的時候,你就會變得更有尊嚴。當別人保護你的時候,你也會感覺到溫暖和關愛。

其實,生命需要奉獻和犧牲,這樣活下去纔會有真正的意義。

奉獻作文 篇4

高爾基在給兒子的一封信中說:“‘給’永遠比‘拿’愉快。”這裏的“給”指的是奉獻他人。奉獻是一種美德,是我們華夏兒女都應當做到的一種高尚的品質。在我們身邊,有許多樂於奉獻的人,例如:十字路口的交警叔叔們,頂着風雨指揮交通,爲車輛、行人做出奉獻;大街小巷中的環衛工人們,每天堅持去清潔路面,爲居民做出奉獻;駐守在祖國邊疆的解放軍戰士們,天天嘔心瀝血地保衛祖國,爲全國人民做出奉獻……

也許有些同學心裏會想:我既不能像交警那樣指揮交通,給他人帶來便利,也不能去駐守邊疆,保護祖國和人民,更不能去建設希望學校。所以我不能爲社會做出奉獻。如果你這樣想,那就大錯特錯了。三國時期,劉備曾說過:“勿以善小而不爲”,我們其實可以學習小草那種默默奉獻的精神。今年的“五一”小長假,我發現身邊有許多像小草一樣的人。

第一天,去外公家。下了車,我和媽媽早已疲憊不堪,再加上那些大包小包,我們只好走一程,歇一程了。大約行了三分之一的路程,我們遇到了一位老人,他問我們要去哪裏,還主動要求幫助我們提東西,真是個樂於奉獻的老伯伯!第二天,去迪卡儂。在101路公交車上,也許是因爲“五一”放假的緣故,人非常多,我和媽媽見沒有空位,只好站着。過了一會兒,車子一個急剎車,站在我們旁邊的一個阿姨一下子沒有站穩,撲到了前面一個大姐姐身上,於是,那個大姐姐做了一個“請”的手勢,把座位讓給了阿姨。我心想:這個大姐姐的心真好!下午,我和媽媽順便彎到了麥德龍,買了幾樣東西,就去排隊付賬。那兒的人真多,隊伍排成了一條長龍。排在我們前面的是兩個叔叔,他們買了一大堆東西,購物車的上下層都堆滿了。這時,隊伍往前移動了幾步,兩個叔叔見我和媽媽買的東西少,便說:“你們先付吧,你們東西少。”這兩個叔叔的品質,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奉獻是一種愛,它就像一根小小的蠟燭,燃燒自己,無私地爲他人照亮遠方的路。我真心希望:願奉獻之樹常青!

標籤:四篇 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