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刀子高中作文

那年,他17歲,高二。暑假放假的第一天,他從鎮上的高中回家。

刀子高中作文

正午的酷暑融化在公交車的塑料板凳上,又順着褲縫溼噠噠地黏在他的屁股上。他倒是不覺得難受。他想象自己是夏日葦叢裏的一隻蜻蜓,正被包裹在七月河水的幽香裏。陽光很暖和,快把他的翅膀給烤化了。可他不願動彈,也不願把自己隱藏到密密的葦葉下面。他在陽光下盡力舒展着他的薄翅和尾翼,想象自己正在用單薄的身軀征服最高峻的山崖和最洶涌的河流。

這確實是17歲該有的模樣,這確實是青春該有的模樣。鋒利的,耀眼的,張揚的,無所畏懼的。無論是顛簸的路途,灼熱的驕陽,還是粘糊糊的汗漬,都無法阻擋這股橫衝直撞的勁衝擊在他的胸膛上,發出有力的咚咚的聲響。

這次的期末,他又被評爲了校三好學生。不出意外的話,明年他就可以順利地拿到M大的推薦名額。很快,他就能成爲一名成績優異的大學生,繼續他的學業。畢業後,他可以在M市找到一份待遇優厚的工作。

……而他的父母,也終於不用再那樣勞累了。

想到這裏,他的眉間不禁染上了一絲憂愁。他的家境並不優渥,父母不過是面板黝黑的農民,靠着家門口的三畝薄田勉強維持生計。高中的學費雖不高昂,但對家中仍是一筆不小的負擔。他還有個弟弟,由於早產的緣故,身子一直很弱。每年往藥罐子裏扔的錢,更是讓這個蹣跚的家庭雪上加霜。

可這點憂愁從不會在青春的少年心裏停留太久。青春的刀子,耀武揚威地,把它們逼到了某個偏僻小角落裏。

於是他輕快地從車上跳下來,腳底的石子在路上迸出完美的拋物線。

他悄悄地推門走進家裏去。往常的這個時候,父母還在睡覺,弟弟還在鎮上的小學裏。

院子裏很安靜,老黃狗懶洋洋地趴在院牆的陰影,撐起一隻眼皮看他。院牆很多年沒有翻新過,牆上的水泥脫落得斑斑駁駁,像是掉了漆的油畫。他沒有走進屋裏,而是兀自在滾燙的水泥臺階上坐了下來。他眯着眼打量這個和他朝夕相處了十多年的老院,心想拿到第一筆工資的時候,一定要把牆用明灰色的水泥好好砌上一遍,給老黃搭個體面的窩,在臺階上貼上花色漂亮的大理石,再做一扇雕花的大鐵門,還有……

他這樣想着想着,彷彿手裏正緊握着他青春的刀子。只要向着荊棘用力揮砍,就將無所不能。

“吱呀。”門從屋內推開的聲音把他從青春的幻想里拉了回來。

他聽到父親輕輕地喚了他一聲。語氣不悲不喜,他卻硬是從那個竭力保持穩定的尾音裏感受到了他年邁的父親少見的疲憊。

“你弟弟病了,家裏沒錢再供你讀書了。”父親說。

他的心臟猛地停跳了一拍,像是有什麼東西正緊緊地攥着他脆弱的脖頸,只要再稍稍使一點勁就能讓他大口喘息着嗚咽出來。

他仍然坐在很燙的水泥臺階上,石礫的熱度貼着他的大腿刺出尖銳的疼痛。他沒有轉身,只是沉默着背對着父親,直到一隻麻雀撲騰着落到房檐上,他才慢吞吞地從喉嚨底下擠出一個乾癟而苦澀的“嗯”。彷彿維持着這樣筆挺的坐姿已經耗光了他所有的力氣。

他聽到父親從劣質煙盒裏摸出香菸時紙片的摩擦聲,以及打火機被按下時塑料外殼碰撞的聲音。

這場景似曾相識。

兩年前,當他拿着中考的錄取書興沖沖地回到家裏時,父親也是這樣,點了煙站在臺階上,說“家裏太難了,你還是回來幫忙吧”。平時健談的父親把話說得一字一頓,彷彿每個字都是從他黝黑麪板下的血液裏一滴一滴地擠出來。

可那一次他沒有沉默,也沒有屈服。他青春的刀子纔剛出鞘啊,刀刃的側翼上閃着無畏的寒光,朝着鏽鈍粗糙的生活的刀子便直衝過去。

“你一輩子沒文化還要拖你的兒子下水嗎?!”

他朝着父親嘶吼。青春的刀子撞開了生活的刀子,扎進了最親愛的人身上。

血淋淋地,白刀子進,紅刀子出。

他終於憑着青春的刀子贏了,可也終於撞鈍了青春的刀子。它不再那樣鋒利、勇敢,能夠毫無顧忌地往生活的刀子上撞。他不敢再瞥一眼父親向別人借錢時快彎到地上的脊背。也不敢再撫摸母親爲了省下幾盞油燈而在深夜的黑暗裏縫鞋,傷痕累累的雙手。

他原以爲青春該是毫無牽絆的,即使翅膀單薄,身軀瘦弱,只要逆着風前進,總有一天能飛越星辰大海。可其實早已有看不見的絲線在寒來暑往間牽掛住了他青春的刀柄。比如弟弟的病,比如父母的白髮,比如無所逃避的`責任,比如必須經受的成長。

它們沉甸甸地像冬季的大雪般壓在他的肩膀上,把他青春的刀子埋在了茫茫無邊的原野裏。終於只是化成了一聲乾澀的、沉重的、哀傷的“嗯”,和最後的挺直的脊背的殘影……

他去了村裏的小學當老師。

歲月安穩,唯一一件值得悲傷的事情,是弟弟在一年前因病去世了。

他該怨恨的。當年那筆本屬於他的通往大學的錢,終於還是沒能挽留下弟弟的生命。可真正回想起來的時候,剩下的卻只有屬於青春的惆悵,以及那捲起的、不再鋒利的刀刃敲擊胸膛時鈍鈍的疼痛。酸澀,悲傷,無奈……從四肢百骸裏緩慢地涌過來,又像潮水一樣溫柔地褪去。只把那把曾經無所不能的刀子沖刷打磨得愈加溫潤,愈加深沉。

“有志者,事竟成”,他教孩子唸書唸到這句話的時候,還是會偶爾微微地失神。那曾是他學生時代的座右銘,他曾以爲以爲青春與努力的刀鋒無所不能。

可有時候,你有最堅定的志向,有最足夠的拼搏,有最頑強的毅力,可還是事不如願。你曾以爲青春的刀子能帶你走遍天涯海角,可它卻在與生活的對碰中捲了刃,鈍了鋒。

所幸無所遺憾,因爲很多事情,總要在青春無奈的放棄與不捨中學會。

他還是會大聲地教孩子們念——

“有志者,事竟成。”

他想他們總該先有一把青春的刀子。鋒利的,耀眼的,張揚的,無所畏懼的。

纔能有底氣出發,纔能有信念前進。或許哪一天他們無可避免地撞上了生活的刀口,那麼他們至少能有一個硬朗的肩膀和寬厚的胸膛,去承擔生活的苦難,去學會在日漸沉甸的肩膀上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