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廣東高考滿分作文賞析:迴歸自然

  導語:人是文化的產物,也是自然的產物,歸根結底是自然的產物。下面語文迷小編整理一篇迴歸自然滿分作文,歡迎大家閱讀!

 

廣東高考滿分作文賞析:迴歸自然

【作文題目】

24、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看天光雲影,能測陰晴雨雪,但難逾日力所及;開啟電視,可知全球天氣,缺少了靜觀雲捲雲舒的樂趣。

漫步林間,常看草長鶯飛、枯葉枯榮,但未必能細說花鳥之名、樹木之性;輕點鼠標,可知生物的綱目屬種、遷徙演化,卻無法嗅到花果清香、叢林氣息。

從不同的途徑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遠”。

要求:

①自選角度,確定立意,自擬題目,文體不限。

②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

③不少於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迴歸自然】

人是文化的產物,也是自然的產物,歸根結底是自然的產物。所謂文化,即是自然的人化,脫離了自然,也就不會有人和文化的產生。然而在人類及人類文化產生以後,人和自然的關係卻越來越疏遠。時至今天,隨着資訊化技術等的迅猛發展,這一趨勢更在加劇,以至衆多人們只能透過電視、互聯網去感知自然,從中瞭解全球的天氣變化,知悉生物的綱目屬種。然而,人們透過現代科技所感知到的,其實只是有關自然的一些知識,並非自然本身。因爲,你可以從天氣預報得知本地有雨,那雨點卻砸不到你的身上;你可以從網上看到一朵鮮花開放的過程,那花香卻飄不進你的鼻孔。

然而許多人卻滿足於藉助現代科技感知自然,甚至誤以爲自己所感知到的就是自然本身。兩千多年前的哲人,曾將自然視爲宇宙萬物執行和個人立身行事的最高法則,誠如老子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今天的人們則普遍視自然爲身外之物,對天光雲影、鳥語花香多無動於衷,在日常生活中早已排除了自然的一席之地。其結果,人們的感官鈍化了,缺少了自然的浸潤,心態日益浮躁,人性日益偏枯,在一定程度上,人正在變成“機器人”。

出現這種局面,和工業時代以來人們對自然的不正確認識有關。近代以來,隨着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關係被打破,自然主要成爲人類征服和改造的對象,人對自然的認知和利用日益朝着功利化的途徑發展。除了少數的文人雅士和藝術愛好者,人們已無暇靜觀雲捲雲舒,閒看花開花落。自然帶給人的審美愉悅和對人性情的陶冶,逐漸成爲少數人的專利。

就中國傳統文化而言,佔主流的儒家文化對自然不夠親近,也成了我們這個民族的基因。孔子曾教導他的孩子伯魚多讀《詩經》,因爲可以從中“多識草木鳥獸之名”,而不是讓伯魚更多地走出家門,從大自然中去接觸這些草木鳥獸。西漢的董仲舒是儒家的一個重要代表,他爲了專心讀書力求上進,曾蟄居樓上,三年不窺園,從中體現出對功名利祿的極端重視和對自然風物的無知拒絕。儒家這種重視書本間接知識而相對忽略透過實踐獲取真知的思想,無疑對許多國人長期怠慢了自然要負一定責任。

與之相對,以老莊爲代表的道家,以自然爲最高,追求詩意的棲居,對今天遠離自然的大衆而言,無疑是一劑糾偏的良藥。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國人,尤其是那些困居鋼鐵叢林的城市人,實在有必要擺脫對現代科技過度的依賴這一“文明的偏至”,有意識地迴歸自然,回到人的本初,以達成人性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