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北京市2015屆九年級期末作文及範文:寒冬的期盼或我終於邁出了那

【解讀】

北京市2015屆九年級期末作文及範文:寒冬的期盼或我終於邁出了那

豐臺區2013年的期末作文題目是《陽光》,2012年的作文題目是《我發現了XXX》,而今年的作文題目是在《我終於邁出了那一步》和《寒冬的期盼》。從命題形式來看,今年作文的命題順應中考改革新政策中要求的突出“選擇空間”的要求,強調了對學生使用寫作能力的個性化表達的重視;從內容來看,今年的期末作文命題保持了豐臺區一貫的風格,即主要以考查學生的生活和社會實踐的表達爲主。

但是,今年的命題更強調考生對於自我的認知和情感的把握。

我終於邁出了那一步:透過審題,首先要明確寫作的主體是“我”,而非“你”或“他”,做的事情是“邁出了那一步”,整個過程是用“終於”二字來突出強調,毫無疑問,“邁出那一步”的過程是漫長而曲折的,而考生需要着重描寫的也是這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和內心情感的變化;對於具體的描寫,這一步,可以是友情之間破冰的那一步;這一步,可以是你克服內心的恐懼,戰勝自我的那一步;這一步,可以是你猶豫很久,邁出決定幫助別人步伐的那一步;也可以是你堅持很久,終於實現質變的那一步;這一步,還可以是……總之,這一步的邁出一定是“我”極爲艱難的一步,主要考查的是考生對於邁出這一步的整個過程的心理描寫和情感的表達,邁出這一步前後的差距的鮮明對比以及整個過程的曲折性。

寒冬的期盼:期盼考查的是考生的.一種美好的願望,這個期盼可以是對某個人、某個事物、某件事情的期盼,比如:對栽種的花開的期盼,對獲得一份心愛的禮物的期盼,對外出打工的父母回家的期盼等等,可以是對生活中的各種美好的事情和事物的期盼。“寒冬”則體現了在期盼過程中的種種艱辛、種種困難和在漫長的過程中所帶給考試的心理感悟,所以該命題考查的重點是“寒冬”,突出考查考生在艱難的環境中,對整個期盼的過程的心理描寫和對內心情感的表達。

總而言之,這次的命題給了考生更廣闊的寫作空間,選擇範圍很廣,對於自己的生活,身邊的人、事物更深的認識。

  【範文】我終於邁出了那一步

夜空像是被潑了墨汁一般,唯見一輪明月。皎潔的月光透過窗戶,灑下了一室清冷。

室內,我獨坐於黑暗之中,任憑黑暗吞噬着寂寞。彼時,室外,母親蜷縮在沙發上,任憑無聲的電視畫面斑駁了她的面孔。

曾幾何時,家變得如此寂靜,沒有一點人氣,宛如一座墳墓,充斥着壓抑的氣息。

曾幾何時,我們之間變得如此無言,到底是屋內與屋外的距離拉遠了我們心的距離。

站在房門口,看着母親的背影,似乎有點彎曲,是歲月的痕跡。蕭索的背影,讓我有一種擁抱的衝動,卻終邁不出停在屋內的步子。

記憶裏,家中充滿了歡聲笑語。

偌大的房子裏,蹦跳着我幼小的身影,而身旁,總立着母親,含笑的看着我。那一種溫暖,溫暖了我的童年。

“咯咯”,“哈哈”......久違的笑聲重新盪漾在耳邊。餐桌上,擺着一盤葡萄,我與母親坐在桌子的兩側,“預備,開始!”隨着母親的一聲發令,我的短手立馬行動起來,飛快地揀了一個葡萄,剝皮,張嘴,吞下。動作一氣呵成。而對面的母親則慢條斯理地剝着葡萄,細細咀嚼,吞下。還時不時地擦去我嘴角的汁水。每次的結果不言而喻,總是我早早地吃完自己盤裏的葡萄,而母親卻還剩下一大堆。這時母親總會把她的盤子推向我,說是獎勵。這時的我總是歡欣鼓舞的。

小時侯,總嘲笑着母親不如我。長大後,才明白那是母親給予我的溫暖。

而如今,我與母親隔着這薄薄的房門,卻再也拾不起那些曾經美麗的花瓣了。

站在房門口的我,想着母親給予的溫暖,是否我也該給母親一片溫暖呢?

於是,轉身,抱起毯子,邁出了房門,走向母親,輕輕地爲母親蓋上。

天與地之間的距離,不過是低頭的瞬間;心與心之間的距離,不過是邁出房門的那一步,而我,終於邁出了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