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2012年安徽高考滿分作文:梯子不用時請橫放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2012年安徽高考滿分作文:梯子不用時請橫放,歡迎大家分享。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60分)

某公司車間角落放置了一架工作使用的梯子。爲了防止梯子倒下傷着人,工作人員特意在旁邊寫了條幅“注意安全”。這事誰也沒有放在心上,幾年過去了,也沒發生梯子倒下傷人的事件。有一次,一位客戶來洽談合作事宜,他留意到條幅並駐足很久,最後建議將條幅改成“不用時請將梯子橫放”。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詩歌除外),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透露個人相關資訊;書寫規範,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立意】

從審題立意的這個角度來說,作爲一篇供料作文,考生在審題時必須多加小心,考生不應該糾結於梯子本來就是豎着放的幹嘛要橫着放呢?

一、根據題目的意境橫着放就是出於安全考慮,否則,立意不佳的考場作文一般來說得分情況不會理想。就這篇材料作文來說,可以有多個角度供考生選擇,比如從使用者角度,從留言者角度等等,都是可以的,但這其中有個最佳立意角度問題,我個人認爲,這個材料作文比較好的立意應該是要正確處理好個人和他人的關係問題,所以社會公德方面的立意應該是作文出題者的命題意圖。也就是說,諸如“梯子”一類的社會公共設施,在自己使用好以後,要妥善處置,處置時要充分要考慮到他人的安全利益等等,只有這樣“我爲人人”着想了,這個社會纔會更加和諧文明。畢竟,在我們當前這個時代,“只掃自己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個人利益至上的社會不良現象還是時有發生的,這個作文命題的社會基礎應該就在這個方面。

二、從出題人的角度來說,我們的高考作文的一大趨勢就是使文章與我們的生活結合起來,這樣使得幾乎所有考生都有話可說,並且可以促使考生深入思考身邊的事以期提升考生的思想境界。回到這個作文題,本材料是一則故事的簡略版。其中提示員工“注意安全”和提醒“不用時請將梯子橫放”是兩個重點同時是兩個比較點。一個是乾巴巴的`說教式提醒,一個則體現了行動力。不難體會到題目立意是在褒揚後者。聯繫到我們的生活實際,社會上公民社會責任感的流失,如小悅悅事件,如摔倒老人無人敢扶,如街頭小偷鮮有人斥。公民私下或是在網上對這些當事者的不作爲痛心疾首,往往是對此類事件的評論連篇累牘皆表赤膽衷腸,但是事情一旦落到了自己頭上,他們就變成了路人甲、醬油哥。本題目的“生活方向”就是評述羣衆在是非對錯面前只知道圍觀和評論,卻沒人做實事,用行動來改變社會。有理可據,有話可講。

【參考範文

“梯子不用時請橫着放。”沒什麼微言大義,更難列不朽之文,但出自肺腑,發乎真情。是善意的提醒,是殷殷的叮囑;更是仁者大情,惻隱義舉。

它讓我們想起了小時候跟隨長輩在農村勞作時的經歷。每次幹完農活,長輩總要叮囑我們,一定要把鋤、钁、鎬、鉤、耙等帶利刃鉤齒的農具大頭朝下、齒刃朝內安放於牆的拐角,以防傷到家人、鄰居,特別是小孩。二者可謂心意相通,異曲同工。橫放的梯子就不會被風颳倒或被車輛等撞倒而傷及無辜,亦不會被好奇、好動、愛淘、貪玩的青少年冒險攀爬而傷及自身及夥伴。其用心在防患於未然、彌禍於無形,恰如上醫醫未病之病。其嘉言懿行,書寫着人間大愛,充溢着關愛的溫情,閃耀着人性的光輝。

這也讓我們不禁想起,似乎我們的身邊並不缺少忠告和提醒。如商場電梯邊“小心碰頭”、配電室裏“小心電擊”、廠房內“當心咬手”、河壩邊“水深危險,溺水自負”等等。雖然我們並不懷疑其善意初衷,但從生硬的文字背後讀出的卻是旨在推脫責任、減少損失的精神和制度恐嚇。而這位好心人的出發點卻絕不是利益的考量或榮譽的交換,純粹是源於仁者愛人、義者踐義的道德信念,抑或是全憑天良,赤心輸誠。因爲他與公司沒有直接的責任或利害關係,故而沒有對公司竭忠盡智、拾遺補闕的義務;相反,弄不好不好還會被人指責爲自作聰明 ,多嘴多舌,自討沒趣。可是他依然謀事以忠,肝膽相照,以至誠之心進金玉之言,以大公之舉獻先見之智。雖一字之明,價值之大卻難以估量。大家不會忘記前不久在我國上演的“最美教師”和“最美司機”的悲慘故事吧。兩位故事主人公的事蹟,固然感天動地,但在這轟轟烈烈的美麗背後,卻掩蓋着巨大的精神傷痛和高昂的社會成本。試想,如果那兩個肇事司機也能對生命充滿敬畏,出車前嚴謹檢查,全程專注駕駛,又怎會釀成如此大的事故呢?如果還有更好的方法防患避險,誰又願以鮮血、傷殘乃至生命去獲取那凝着淚痕和血痂的榮譽呢?

悲天憫人,見義勇爲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已成爲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成爲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巨大動力。但在中國經濟超速發展的背景下,人們道德的滑坡和人文精神的嚴重缺失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很多人以獲利爲終極目的,以自我爲中心,見利忘義,善惡不分,這終將成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巨大阻力。

當然,我們也並不能因此而對我們的發展失去信心。孔子說過:“禮失而求諸野。”事實上,在現實生活中,還有很多像那位“客戶”一樣善良厚道的人們,在繼承並光大着我們民族的傳統美德。他們常常反躬自省,自覺砥砥品行,束身自愛,取利不忘義、致富不失仁,甚至會捨生取義,散財行仁。這是中華民族的中堅和脊樑。

一句來自社會最底層平民的質樸無華之言,竟然成了今年安徽幾十萬青年學子的“鄉試”題目。這題目可能正是來自命題者敏銳的法眼和獨具的匠心,來自一羣真正的文化人高度的憂患意識和社會責任感。他們真誠希望這些未來的接班人和建設者,用自己的一生去做出無愧於國家、人民和歷史的滿意的人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