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高考作文與歷史的交融

好的高考作文應勾起學子豐富聯想

高考作文與歷史的交融

全國各地高考作文出爐,各種題目難易不同,角度不同,趣味各異,引發網友評頭論足,也激發網友創作激情。新浪教育第一時間針對全國各地作文題目,設定了一組“最作文”調查問卷,廣東作文《膠片與數碼時代》榮登“最想寫”的作文排名首位,安徽卷作文《劇本修改誰說了算》被列爲“最奇葩”“最難寫”題目。

《膠片與數碼時代》榮登“最想寫”作文似在情理之中,膠片與數碼儘管屬於不同時代的影像留存技術,然而它們與大衆生活息息相關。現在的青少年學生,有幾個不愛“臭美”、不喜歡於鏡頭前擺酷擺拍,留下青春年少的倩影?不管學生喜不喜歡寫作文、也無論作文水平高低,這個話題足以讓每一位學生都感到有話可說。而且,此題凸顯歷史滄桑感,在用膠片留影的時代,一卷膠片至少需要一二十元錢,只能拍攝三十多張相片;而數碼相機無疑開啓了“科技改變生活”的新時代,只要相機在手,願意拍多少就拍多少,使得留下閃光瞬間如同家常便飯般唾手可得。

安徽卷作文《劇本修改誰說了算》被列爲“最奇葩”“最難寫”題目,絲毫不爲奇怪。話題語境畢竟離學子生活現實太遠,對於劇本修改的程序不夠了解,更爲關鍵是學生閱歷有限,很難把握一部影視劇中導演、編劇以及演員各種角色在劇本修改中處於何種地位、發揮什麼作用。其實,演員在角色表演中修改劇本內容,不僅涉及到對編劇以及導演勞動的尊重問題,更是牽涉到合作效率問題,除非演員與編劇、導演達成事前協商或者高度默契,一般不主張演員在演戲過程中擅自修改劇本,否則拍戲過程就會給導演造成困難,也給同臺其他演員帶來障礙,演員拍戲“戴着鐐銬跳舞”有其合理性。

部分省份作文題也各有特色。新課標全國一卷《山羊過獨木橋》富有時代氣息,這個時代既體現拼搏競爭,亦呼喚包容合作,唯競爭纔有活力、因合作而實現共贏。新課標全國二卷《餵食動物失覓食能力》,頗有象徵與啓示意義,很容易引起學生對於少年當自立自強的聯想。北京卷《老規矩》學生可從移風易俗、老規矩與新習俗等方面展開思考。上海卷《穿越沙漠和自由》具有一種思辨色彩,“你可以選擇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須穿越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它彷彿給人以暗示,人生中有些目標你需要抵達,這是不自由;然而抵達方式與路徑可以有不同選擇,這是你的自由。人既需以方式選擇彰顯自由自主權利,也需要以“不自由”來完成揹負的各種使命。四川卷《人只有站起來後世界才能屬於他》,身體站起來可以看到遠處,思想站起來才能透過表象發現背後的真實。湖南卷《心在哪裏風景就在哪裏》就是“生活中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的翻版,只要用心觀察,生活中處處都有風景。其他省市高考題目不再一一列舉,總之都有一個共性特徵,無論是直接切入生活現象,還是都極富思辨與探求特徵,當代學子應該學會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在思考中明理、在思考中成熟、在思考中發現真相。

好的高考作文題目,表情達意應該具有天然親和力,不宜曲高和寡繞彎子,應該離生活很近,不宜搞世外桃源,它理當像一個自來水開關,輕輕一旋轉,不竭的思想之水就能嘩嘩流淌……

高考作文,很多時候蘊含了對考生歷史素質的考量。綜觀歷年高考佳作,無不具有較爲豐厚的歷史底蘊,閃爍着人文精神的光芒和理性思維的色彩,這就是最好的明證。我認爲應當重視語文和歷史學科的相容,以歷史素質的提升來支援和拉動高考作文的創新。文史交融,才能相得益彰,才能在高考中取得滿意的效果,取得語文和歷史學習的雙贏。

歷史知識——高考作文的一個制高點

培根的名言“讀史使人明智”並不是針對歷史學家說的,文學家、詩人乃至社會上的任何人都可以從歷史中汲取智慧與精神的養料。政治家參照歷史經驗治國理政,軍事家借鑑歷史上的戰略戰術,經濟學家從史中尋找組織生產的依據,平民透過學習歷史增長知識和才幹,同學們讀史可以“思接千載,視通萬里”。

“綠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千古風流人物,無一例外地成了匆匆的歷史過客。任何現象都不是永恆的,任何現象又都是歷史的。歷史是永不間斷的時間長河,人們在現實中感知的只是這一發展長河中的一段。多少興亡盛衰,喚起人們對相似社會現象的感嘆,從那些已經消失的人和事中,叩問歷史,掩卷太息!歷史消失的是時間,永不消失的是後人對千秋功業的緬懷。作爲文化精粹的智慧言論和行事,運籌帷幄的大智大勇,轔轢百代的玉想瓊思,解頤醒世的妙喻珠聯,都能給人一份明智、巧思和良知。

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已拉長了我們與傳統的距離,然而永不衰竭的歷史長流又無處不在地滋養我們的生活。歷史知識愈豐厚,散亂的知識愈容易結成四通八達的網絡,使原本某些模糊的印象明朗化,形成清晰的邏輯。如果把一經感悟到的作爲進一步思考的契機,鍥而不捨地多方探究,那又何愁不能在見解上勝人一籌?因爲,歷史給了你一個觀察的制高點,可謂“胸中歷歷著千年,筆下源源赴百川”。所以,歷史知識是高考作文的一個制高點。

 歷史典籍——高考作文的主題話語

俗話說:“文史不分家。”所謂文以載史,史以文傳。一些史學名著,同時又是優秀的文學作品,如《史記》就被譽之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自恢復高考制度以來,高考作文與時俱進,經歷了一個發展變化的過程,從命題作文、供料作文到近年的話題作文,高考作文逐步迴歸“素質教育”的本質,即跳出恪守文體知識和寫作範例的套路,給予考生更自由的寫作空間,更有利於個性差異的發展。近幾年全國卷作文的話題,無論是2000年的“答案是豐富多彩的”,2001年的“誠信”,2002年的“心靈的選擇”,還是2004年獲得高考命題權的十餘省市的作文題,都是設計一個“指導語”,框定一個較爲寬泛的寫作範圍,讓考生自主發揮。這樣,俯拾可得的寓言、童話、小品文都可以成爲高考作文的主題話語。如2003年的全國卷“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的話題,切中傳統文化中社會評價性心理的痼疾,引發考生乃至全社會的深入思考。所選《智子疑鄰》語出《韓非子》,曾入編初中語文教材,文字淺顯易懂。事實上,先秦諸子百家是中華民族思想的先驅,其傳世作品大多言簡意賅,一事一理,至今仍閃爍着理性的火花,有很強的現實意義。相信在今後的語文學習中,同學們會在諸如“四書五經”、中外寓言等歷史文獻的短章中流連一番。

 史事名人——高考作文的論據素材

2001年,一篇《赤兔之死》炒熱了一位作文特長生,同時也使人們開始關注高考優秀作文選材的一些共性。既然話題作文不易走題,選材便成爲關鍵。五千年中華歷史文化,浩如煙海的文獻資料,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素材庫。筆者瀏覽過2002年“心靈的選擇”、2003年“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和2004、2005年獲得高考命題權十餘省市的一批滿分、高分作文,發現其中不少都是汲取中外歷史文化的養分,以歷史事件和名人爲題材,圍繞試題給出的話題,以青春的心懷去闡述、感知。2002年山東考生的一篇《刺秦》,濃縮了荊軻刺秦王這一歷史事件,透過壯士的內心獨白,凸顯決鬥前夜心靈的痛苦掙扎和艱難抉擇。荊軻最終放棄刺秦,甘願捐軀:“圖窮匕現,我用匕首去刺秦王卻給了他逃跑的機會;環柱而走,我有九次機會,卻讓他能拔劍傷我;倚柱而罵,我要保持太子的尊嚴。侍臣殺我的,我想起了天下蒼生,他們沒有看見我眼角的那顆英雄淚。”這樣的結局,與張藝謀大片《英雄》的架構不謀而合。既不違背史實主線,又有自己獨特的視角,展現荊軻心繫天下蒼生的胸懷,不禁讓人拍案叫絕。江蘇考生的一篇《歷史,從那一夜開始》,聚焦的是司馬遷受刑前的那個“暮秋之夜”。是“用高貴的頭顱證明歷史的.清白”,還是“爲了成就一部屬於大漢的史書,做一個不完全的男子”?司馬遷必須在日出之前做出選擇。文末“一陣秋風嗚咽着,吹起《史記》發黃的紙頁”把讀者的視線拉回現實的時空,點明“真正的勇敢不是爲某件事壯烈地死去,而是爲某件事卑賤地活着”的主旨。2003年廣東一考生的《勿爲情所障目》:“……君不見,爲博褒姒一笑,周幽王的三百里烽火,不僅燒出片刻的歡喜,更吞噬了周朝的大好河山;只因憑着‘六宮粉黛無顏色,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妹妹,楊國忠便在一系列提拔中平步青雲,揚眉吐氣,唐王朝的衰敗也由此而起;而吳三桂情動之下‘衝冠一怒爲紅顏’的劣跡,千百年來仍然令人髮指。而憤激至死的屈原,慘死風波亭的岳飛之所以成爲令人扼腕的悲劇,除了統治階級的利益衝突,難道就沒有很大一部分是與君王疏遠的原因嗎?只因君王之目爲情所障,看不到有幸埋葬忠骨的青山,只瞥見白鐵無辜所鑄的佞臣!情之障目,豈止不見泰山而已……”以史爲據,立論嚴謹,文字精練,被評爲滿分。即使是寫議論文,歷史事件、名人名言往往是被作爲有力的例證,增強論點的說服力。2004年重慶高考滿分作文《菊花飄香的時節》,選取嵇康、莊子、項羽三個極具個性代表的歷史人物,以高潔的菊花象徵其品格,將人物自我的認識與他人期望的關係寓於生動形象的語言中。2005年廣東高考滿分作文《紀念歷史開創未來》一文,以連戰的“緬懷之旅”作由頭,由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孫中山先生的史實切入現實,並引發議論:“我們用各種各樣的形式紀念這位偉大的先驅者。我們更希望有一天團圓的月光能灑向中山先生的陵墓——這應是最好的紀念。”而其他以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週年爲背景的紀念文章,也獲得不同程度的高分。可見,歷史有時就是最好的素材。

 獨闢蹊徑——高考作文的得分亮點

俗話說,“文無定法”,但經典自有經典的共性。對傳世佳作的反覆解讀會爲高考作文提供體裁選擇、構架設計等方面的借鑑,經典美文是高考作文的寫作範例。近年來,不少優秀的議論文如2000年的《誠信歸去來兮》《回答》等,就是以陶淵明、魯迅等大家名作爲範,融入當代學子的理性思考,談古論今,信馬由繮,已具備了雜文和哲理性散文風格。還有一些考生從四大名著中尋找創作靈感,或反彈琵琶,或舊說新解,像2003年的《孫悟空下崗記》《寶釵鳴冤》等,同樣攪動閱卷老師和讀者的眼光。事實上,現場完成的800字作文,如果沒有從形式到內容的創新,難以在數以百萬計的考卷中脫穎而出。2001年有江蘇考生蔣昕捷以純熟的文言文(古白話)寫成的《赤兔之死》一紙風行;2003年北京一考生的《轉折》,更是以通篇文言,從鷹鷲之辨說到轉折之義,激起一片叫好聲。當然,文言文高考作文也引起爭辯,從教改導向上並不提倡寫文言作文,但對於那些具備相當的歷史學識和古文功底的考生來說,爲什麼不允許揚其所長,凸現其特色?既然高考文體不限,就應最大限度地開禁。2003年廣東一考生的滿分作文《甲三兒開講》,通篇採用罕見的說書體,以一個說書人的口吻,將三個故事娓娓道來,說明感情的親疏和對認識程度沒有絕對因果關係的主旨,全新的體裁讓人眼前一亮。陝西一考生另闢蹊徑,寫出一首現代詩《無題》,這篇僅有209個字(含標題題記)的詩歌作文緊扣感情的親疏與對事物的認知這一話題。全詩構思奇特,內容深刻,語言生動鮮活,打破了同學們比較一般的語言模式。“別總給理智放假”等語句凝練而有哲理,富於形象性且有詩歌的韻味,在一定程度上顯示了考生較爲厚實的文學基礎和靈活運用藝術方法的能力,這在考場作文中十分難得,被判爲滿分。所有這些,不論是對文史碎片的解讀,還是對文史材料進行故事新編,除了得益於古代歷史與文學的浸染滋養,別無他途。

人文精神——高考作文的主題依託

高考作文隨着時代的進步而進步,爲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起到了龍頭作用。回首十年,高考作文經歷了從命題、供料到話題作文的轉變,這其間變化中也有不變。堅持正確的思想導向,考測同學們的思想修養,這是不變的。不管今後作文題怎麼變,這一“主旋律”不會變。2001年的“誠信”,觸及了中華傳統美德,也是現代社會道德中最核心的規範——誠實守信;2002年“心靈的選擇”則要求同學們在真與假、美與醜、善與惡、義與利等層面作出正確的選擇;2003年的“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實際是要求同學們“捕捉理性的靈光”(一滿分作文題目)。連續幾年的高考題都與道德情操緊密相連,說明個體的分析判斷能力與人的思想素質有密切聯繫,素質教育要引導同學們學會用自己的知識分析身邊發生的事情,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因此,我認爲,在高中作文訓練中,除了加強同學們寫作技藝的錘鍊,更重要的是主題的提煉昇華。同學們可以對世相時弊作一定程度的抨擊,但灰暗的色調應當不出現或少出現在作文中;中外文化傳統中的人文精神,如民族大義、傳統道德、人間真情等等,應當是一根紅線,貫穿寫作訓練的始終。

以外行人的眼光看高考作文,未免“班門弄斧”,但弄斧必須到班門,否則難以提高。許多同學對文史交融、相得益彰的認識不清,認爲只需“各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呼籲同學們,不要漠視歷史,注意文史知識與各個學科的配合滲透,畢竟“讀史使人明智”,喜歡歷史的好處不僅僅在高考作文。《赤兔之死》的作者是一位理科同學,2002年北京理科高考狀元曾把《中國通史》讀了幾遍,這似乎是再有力不過的例證。

 文史交融——語文與歷史學習的雙贏

中學歷史的許多重大問題都可以從語文課文中得到加強,而中學語文的許多課文也與歷史有着重大的關係,甚至有的課文如不借助歷史知識的幫助,同學們是無法弄清楚的。魯迅先生的文章,許多語言甚至全文都是隱喻的,如無歷史知識作爲鑰匙,只憑語文教師在文字上的說明,同學們根本無法理解。如《記念劉和珍君》一文是作者在1926年“三·一八”慘案發生後,針對一些人誣衊羣衆而作的;《爲了忘卻的紀念》則是紀念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受國民黨文化專制迫害致死的五位青年作家。可以說,魯迅先生的每一篇文章都有其時代背景,要理解文章,必須瞭解歷史。

2001年高考歷史上海卷第39題以“公開信”的形式出現,從文句上看,豐富了試題的表達形式;從內涵來看,體現了懲惡揚善、經世致用等歷史古訓和褒揚正義、捍衛真理的歷史責任感;從語文角度講,要注意格式、對象、語氣,不能寫成抗議書或外交照會;從歷史角度講,要注意“史由證來,證史一致”“論從史出,史論結合”這一特點。有據有理有情,呼籲正視歷史,引以爲訓,前事不忘,後世之師。2004年高考歷史上海卷第36題: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內懸掛着一幅清末民初一位詩人寫的對聯:“文明新舊能相益,心理東西本自同。”對聯讚歎了人類文明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傳承與交融,哲學家、社會學家、經濟學家、科學家、文字家……各有討論。假如你是歷史學家,對這幅對聯作何評論?請自擬一個題目,寫一篇歷史小論文。這對同學們的文史表達能力等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體現了“文史不分家”“文史相通”的治學傳統。

歷史學習不滲透語文知識,勢必會影響同學們對歷史的形象理解以及對語文的理性理解,最終影響同學們的分析能力,高考自然不會有理想的成績。同學們在學習歷史時,要恰當地與已學過的相關的語文課建立聯繫,這樣才能相得益彰,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讀秦亡漢興史時聯繫《過秦論》《論積貯疏》,學習辛亥革命時聯繫《阿Q正傳》《藥》,研究整風運動時聯繫《反對黨八股》《改造我們的學習》,鑽研普法戰爭時聯繫《最後一課》,複習近代外國資本在中國的剝削問題時聯繫《包身工》等等,例子不勝枚舉,強調的就是文史的有機融合。

“文史不分家”,就不應該各自爲政。從當代世界人才培養的取向來看,多學科的結合、滲透是大趨勢。所以,文史交融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才能相得益彰,才能在高考中取得滿意的效果,才能取得語文和歷史學習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