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地域作文 > 揚州作文

關於我的家鄉揚州作文彙編4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透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我的家鄉揚州作文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我的家鄉揚州作文彙編4篇

我的家鄉揚州作文 篇1

瘦西湖位於江蘇省揚州市西北部,因湖面瘦長,稱“瘦西湖”。窈窕曲折的湖道,串以長堤春柳、四橋煙雨、徐園、小金山、吹臺、五亭橋、白塔、二十四橋、玲瓏花界、熙春臺、望春樓、吟月茶樓、湖濱長廊、石壁流淙、靜香書屋等兩岸景點,儼然一幅天然秀美的國畫長卷。湖面迂迴曲折,迤邐伸展,彷彿神女的腰帶,媚態動人。清朝時,康熙、乾隆二帝曾數次南巡揚州,當地的豪紳爭相建園,遂得“園林之盛,甲於天下”之說。

瘦西湖全長4。3公里,遊覽面積30多公頃,有長堤、徐園、小金山、吹臺、月觀、五亭橋、鳧莊、白塔等名勝。湖區利用橋、島、堤、岸的劃分,使狹長湖面形成層次分明、曲折多變的山水園林景觀。

長堤在湖西岸,長數百米。堤邊一株楊柳一棵桃,相間得宜,是賞春的好地方。“長堤春柳”是揚州二十四景之一。沿長堤走到盡頭,便見一圓洞門,上書“徐園”二字。門內是一池清水,遍植荷花,池周點綴各種形態的山石,幾株翠柳迎風飄舞,景色宜人。園內正廳叫“聽鸝館”,構造精緻,陳設古雅。正面有紅木護牆板壁,屏風式樣,每屏有清代山水瓷畫5塊,外復玻璃,工藝精美。小金山是湖中一小島,原名長春嶺,建於清代中葉。當時揚州豪紳爲了打通瘦西湖至大明寺的水上通道,在瘦西湖之西北開挖了蓮花埂新河,挖河的土堆成了一座小山,這就是今天的小金山。小金山四周環水,水隨山轉,山因水活。山頂有“風亭”一座,是全園最高點。小金山西麓有一堤通入湖中,堤端爲一方亭,名“吹臺”。相傳乾隆皇帝在這裏釣過魚,因而又叫魚臺。釣臺三面臨水,各有圓門一孔。從釣臺前右側看去,正中圓洞恰好收入“五亭橋”一景,左面圓洞正好收入“白塔”一景,儼然兩張獨幅畫面,其借景手法之巧,令人欽佩。月觀是臨湖建築的廳堂,四面皆爲格扇,堂後是桂園。當8月桂花盛開之際,推窗賞月,清香四溢,天上水下兩月同收眼底,此情此景,甚爲動人。

五亭橋建造在瘦西湖上,好像湖的一根腰帶。橋上建有五座亭子,故名五亭橋。這座很具特色的美麗的橋,已經成爲揚州風景線的一個標誌。五亭橋是清代揚州兩淮鹽運使爲了迎接乾隆南巡,特僱請能工巧匠設計建造的。橋的造型典雅秀麗,黃瓦朱柱,配以白色欄杆,亭內彩繪藻井,富麗堂皇,具有南方建築的特色。而橋下則是具有北方建築特色的.厚實橋墩,和諧地把南北方建築藝術,把園林設計和橋樑工程結合起來。五亭橋有15個橋洞,十五月圓之夜,每洞各銜一月,15個圓月倒懸水中,爭相輝映,泛舟穿插洞間,別具情趣。鳧莊在五亭橋東,是一深入湖中小島,島上有一臨水建築,遠遠看去,如浮在水上的鴨子。白塔距五亭橋不遠,爲磚石結構,共分三層,上置青銅鎏金塔頂,中層爲完室,均作圓形;下層爲臺基,作正方形。整個造型是模仿北京北海公園喇嘛塔的形式構築的。

在清秀婉曲的瘦西湖兩岸,綴以熔南秀北雄於一爐的揚州古典園林羣,形成移步換景、相互因借的山水長軸;名寺古剎和古城牆垣綿延相屬,名勝古蹟和歷史遺存散佈其間。風韻獨具的自然風光和含蘊豐厚的人文景觀相映生輝,是鑲嵌在歷史文化名城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我的家鄉揚州作文 篇2

我的家鄉是風景如畫的“月亮城”——揚州。在這裏,有許多迷人的園林,但最美麗的,當然是瘦西湖了。

瘦西湖邊到處是樹木。最多的要數柳樹,它們並排站在湖邊,彷彿一個個婀娜多姿的美少女,正美滋滋地“照鏡子”呢!春天到來,柳絮飛舞,好像在空中飄蕩的雪花,紛紛飄落。所以有位詩人曾留下千古名言“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五亭橋在瘦西湖的中心,站在上面,能看見整個瘦西湖的美景。放眼眺望,瘦西湖一望無垠,湖面波光粼粼,漫步在橋上,湖面彷彿是隻未打磨的銅鏡,這真是“潭面無風鏡未磨”呀!天氣晴朗時,藍天、白花、柳樹、小橋都倒映在湖面上,猶如一幅幅山水畫。

揚州不僅風景美,美食也是“天下聞名”。其中最美味的要數大煮乾絲、富春包子了。

大煮乾絲,在揚州是一道普通又進階的菜。食材是生活中最普通不過的豆腐乾。它製作精細,風味獨特。這道菜的刀工與火候要求特別嚴格,絕對能考驗廚師的經驗和廚藝。別看做起來那麼難,吃起來卻很爽口。來到揚州,當然要嘗一嘗富春包子了!有三丁包子、菜包、千層油糕……

怎麼樣,聽了我的詳細介紹,你一定非常渴望來到我美麗的家鄉——揚州吧!

我的家鄉揚州作文 篇3

我的家鄉是揚州,揚州是一座古代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城市。揚州有美麗的公園、古老的街道,也有現代化的商城和電視塔。

風景如畫的瘦西湖公園位於揚州城的西北,清清的湖水綿延數十里,直達平山堂腳下。湖邊的垂柳在微風中搖曳。各種鮮花競相開放,有粉紅的桃花、紫色的蘭花、金黃的迎春花……非常好看。公園裏建有許多小橋,有白色的玉板橋,紅色的大虹橋和高高的二十四橋。其中最美的要數五亭橋了,它像一朵蓮花盛開在湖面上,因此它也叫“蓮花橋”。

在揚州城的東面有一條東西方向的古街,叫東關街。街道兩旁商鋪林立,商店裏有許多工藝品和特色小吃。街邊不時地能看到青磚黑瓦的鹽商老宅,當我們漫步在這老街上時,感覺像是穿越到了前朝。

古代的揚州留下了美,現代的揚州更美,我愛家鄉——揚州!

我的家鄉揚州作文 篇4

我喜歡給自己的東西起一個名字,那樣就可以覺得,這是天下的唯一。起名字的時候,會很慎重。因爲總是想,有了名字,就可以擁有靈魂。

揚州,是一把古箏。是我起名字生涯裏的一個意外。一看到這把琴,第一個想到的名字,就是揚州。而這把琴,也恰巧是揚州產的。對古典的東西,我有一種近乎狂熱的愛。古箏猶然。揚州身上有很典型的古代繁瑣花紋:黑色的底,硃紅的漆,粗細不同擺列有序的弦,還有用鵝黃色精心勾勒填充的連翹。輕輕撥弄琴絃,就有一種圓潤而又悅耳的聲音響起,那麼直直地、不假思索地闖進你的心裏。

古箏,有一個很有名的典故----伯牙鼓琴,子期知音。君子之交淡如水,知音之交是細水長流的悠然恬靜。第一次彈古箏的時候,心裏便默默地想:盡力,盡力,把高山流水這一首曲子學好。學琴之人,誰不在渴望這樣的知音?!只可惜,這種“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知”的坦然無法再被複制。我學琴不過半年,揚州跟我之間的友情也纔剛剛展開。看着揚州,我有時候在想,如果可以,我要做伯牙的琴。能見證這樣的情,能彈出這樣的音,哪怕被摔碎也在所不惜。

我跟老師講了心中的想法。老師只是笑,說:“你現在,只是在彈音,不是在彈琴。”彈音和彈琴,僅一字只差,境界卻隔了雲端。我知道,彈琴,是要用心的。可是,這又是多麼地難!指尖撫過琴絃,便流淌出悲歡離合。這是怎樣造化鍾神秀的人,用着怎樣七竅玲瓏的心方能成就的傳奇?

標籤:彙編 家鄉 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