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地域作文 > 河南作文

【精品】河南春節的作文三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爲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河南春節的作文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品】河南春節的作文三篇

河南春節的作文 篇1

今天是正月初一,到處洋溢着一派喜慶的氣氛!彷彿連空氣都充滿了幸福的味道。只見家家戶戶都張燈結綵,門前貼着春聯,陽臺掛着紅燈,親戚們聚在一起吃團圓飯,舉杯敬酒祝福以後工作順利、學習進步、閤家歡樂!路上人們穿着節日的盛裝,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去向親朋好友拜年。一見面的第一句話就是“新年好呀!”,爲了在新年之際圖個好彩頭!我們也不例外!媽媽爸爸帶着我去大伯家拜年,一進門,哇!都在呀!大人們坐在沙發上聊天、看電視,我們小孩子一起手拉手來到房間,玩起“藏東西”的遊戲

堂姐鎮重其事地說:“我現在宣佈遊戲規則是:一個人將幾樣小東西藏起來,其他幾個人去找,全部找到的人就來藏東西。”我們經過抓鬮,最後決定由堂姐來藏3個可樂瓶蓋。堂姐將我們推出房間,於是自個兒藏東西……過了一會兒,堂姐笑盈盈地走出來說:“藏好了,保證你們找不着!”我們蜂擁進去,我想:最容易藏東西的可能是最隱蔽的地方。所以,我認真地將每一個角落都找了一遍,竟然沒有,在看看小妹,鑽到牀底下,屁股撅在外面,小手在裏面摸索着,沒有,她剛想站起來,“啊呀!”只聽小妹叫了一聲,就“嗚嗚嗚”地哭了,原來她在牀底下站起來時撞到了牀邊。於是,她暫時停止遊戲。啊!少了一個對手,不過表姐也不好對付,只見她在衣櫃裏將每一件衣服都翻了一遍,哇!還好沒有!可到底在哪呢?我掃視着四周,這時,我發現窗簾後面有一個閃閃發光的東西,我拉開窗簾,呀!是可樂瓶蓋!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表姐見了,一副不服氣的樣子。但是她速度加快了,那裏找找這裏找找。我急忙接着觀察,在牀底下小妹夠不着的地方,我又發現了一個可樂瓶蓋,我的心更加興奮了起來,後來我又在一本書下找到了最後一個瓶蓋。“呼!真是費了我不少工夫!”我嘆了口氣說,堂姐、表姐和小妹都爲我高興。堂姐說:“你的觀察力真不錯!”我聽了,心裏美滋滋的……

河南春節的作文 篇2

農曆臘月二十三,是春節前的一個重要民間節日,人們稱它爲“祭竈節”。每到這個時候,人們按捺不住迎接新年的喜悅心情,停下手中各種活計,忙忙碌碌地例行年前的祭竈送神活動

河南臘月二十三祭竈的習俗,伴有一則淒涼的民間傳說。古代的時候,一對老夫婦僅有一子,兩人視兒子如掌上明珠,十分疼愛。但因家中貧困,無以餬口,只得忍痛讓兒子到煤礦去挖煤。

兒子久去不歸,老人格外想念。這天,老太婆囑老漢到煤礦看看。路上,老漢遇到一個光腳片的同路人,兩人越走越熟,相處十分融洽。閒談之中,老漢得知光腳片是受閻王指使,來礦上收回一百名礦工。老漢心急如焚,乞求光腳片留下自己的兒子。光腳片慷慨應允,囑他不要告訴別人。

見了兒子,老漢佯裝害病,兒子侍奉左右,一直無法下井。不久,煤礦出了事故,老漢趕忙把兒子領回家裏。

轉眼三年過去了,這年臘月二十二夜裏,老漢想起當年的風險,忍不住對老伴說了。誰知此話被竈君聽走了,二十三晚上,竈君上天后,對玉帝講了這件事。玉帝惱羞成怒,立即懲罰了光腳片,並收走了老漢的兒子。

爲此,每到臘月二十三這天,人們敬竈君吃竈糖,希望他到天宮後,不要再搬弄人間是非。久而久之,人們都在臘月二十三祭竈。

每到臘月二十三這天,中原城鄉噼噼叭叭燃放起新年的第一輪鞭炮。城鎮居民忙於購買麻糖、火燒等祭竈食品。而在廣大農村,祭竈的準備活動和隆重的祭竈儀式便在震耳欲聾的炮聲中漸漸拉開了帷幕。

祭竈儀式多在晚上進行。祭竈時,祭竈人跪在竈爺像前,懷抱公雞。也有人讓孩子抱雞跪於大人之後。據說雞是竈爺昇天所騎之馬,故雞不稱爲雞,而稱爲馬。若是紅公雞,俗稱“紅馬”,白公雞,俗稱“馬”。

焚燒香表後,屋內香菸繚繞,充滿神祕的色彩。男主人斟酒叩頭,嘴裏唸唸有詞。唸完後,祭竈人高喊一聲“領”!然後天執酒澆雞頭。若雞頭撲楞有聲,說明竈爺已經領情。若雞頭紋絲不動,還需再澆。

祭竈儀式結束後,人們開始食用竈糖和火燒等祭竈食品,有的地方還要吃糖糕、油餅,喝豆腐湯。

在河南,典型的祭竈食品要首推竈糖。竈糖,是一種又粘嘴又粘牙的麥芽糖。祭竈供竈糖的原因,是爲了粘住竈爺的嘴巴。傳說竈爺是玉帝派往人間監督善惡之神,它有上通下達,聯絡天上人間感情,傳遞仙境與凡間資訊的職責。在它上天之時,人們供它竈糖,希望它吃過甜食,在玉帝面前多進好言。也有人說,祭竈用竈糖,並非粘竈爺的嘴,而是粘嘴饞好事、愛說閒話的竈君奶奶的嘴。

祭竈這天除吃竈糖之外,火燒也是很有特色的節令食品。每到臘月二十三祭竈這天,城市中的燒餅攤點生意非常興隆。人們擠擁不動,爭買祭竈火燒。農村大多是自己動手,發麪、炕制,一家人熱熱鬧鬧,很有過小年的味道。

在河南,人們把祭竈節看作僅次於中秋的團圓節。凡在外地工作、經商、上學的人,都爭取在臘月二十三之前趕回家裏。能吃到家裏做的祭竈火燒,便會得到竈神的保護,來年家人就能平安無事。

河南春節的作文 篇3

一年一度的春節又來到了,大街小巷熱鬧非凡,而每個地方的過節習俗都各具特色.現在,我就來介紹一下我們十堰過春節的習俗.每到過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春聯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名.最初人們是以桃木刻成人形掛在門旁用以避邪,後來簡化爲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的名字.春聯多用紅紙書寫,代表着吉祥、幸福.每到過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有除夕守歲的習慣.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而孩子們則耐不住性子,索性跑出去在外面一起玩.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鐘聲敲響之際,整個城市的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一刻,有的人家還在庭院裏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在熊熊燃燒的旺火周圍,孩子們放爆竹,歡樂地活蹦亂跳.這時,屋內是通明的燈火,庭前是燦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最高潮.每到過春節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裏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由掌廚的做出來,而且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時,砧板聲、爆竹聲,再夾雜着人們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閤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

我們這裏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還有蘿蔔俗稱菜頭,祝願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最後多爲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這天,即使不會喝酒的,也要多少喝一點.一時間,十堰的過節習俗說也說不完,等你到了這裏,你就能親身感受到它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