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精選讀後感的作文彙編十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後感的作文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讀後感的作文彙編十篇

讀後感的作文 篇1

當我合上這本書時,心裏久久不能平靜,晴朗的藍天下,一張張樸素的課桌,一副副學習的刻苦,映照着無數農民工子弟的求學心。

這本書介紹了幾個農民工子女熱愛學習的精神,和我們這些城市的溫室花朵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書中提到了許多因貧窮所迫,和父母離開家鄉,來到城市打工的小學生,爾來到大城市,他們又沒條件上學,有的延遲了幾年才上學,有的根本就沒法上學,但是,他們卻始終抱着一顆刻苦的“學習心”。

但是,我們這些終日被父母捧在手裏怕摔着,含在嘴裏怕化了的城市學生們,卻大手大腳,有條件學習,還不好好珍惜,書中提到魯達欣同學在學校裏爭分奪秒的學習,而他的同學們------這些溫室裏的花朵,卻在那裏高談闊論:我家的車是什麼牌的,我的衣服有多貴,我的鞋子是什麼牌子的……一個個行動,讓我們與他們產生了不可超越的距離。

文中提到的魯達欣,是一對買菜夫婦的兒子,他家的房子還不到10平方米,爾他爲了節約家裏的油燈,每天放學在學校把一堆堆作業做完,當他準備回家時,路上已是黑漆漆一片。魯達欣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小彩虹,一個活潑的小女孩,在沒來城裏上學之前,他一直在農村的一所小學讀書,而農村小學條件不好,什麼技能課也沒有,只有語文或數學,在來城裏上學時,城市小學不讓他上,原因只有一個:小彩虹沒有這裏的戶口嗎,要交借讀費。難道學校一定要戶口才能進嗎,就以爲這樣,現在,就在大城市裏,出現了許多小混混,這些小孩都是因爲學校不接納,父母沒時間管他,導致他們無所事事。當媽媽終於以她的耐心和意志說服了學校接收兩姐妹入學時,小彩虹卻從“優等生”變成了“問題學生”,因爲他不會講普通話,遭同學嘲笑,這讓小彩虹心裏蒙上一層厚厚的陰影。最後,小彩虹以尖銳的自信心,打敗了一層層陰影,又稱爲了名副其實的“優等生”

……

像文中這樣的孩子還有很多很多,他們都抱着堅強的意志,刻苦學習,節儉,珍惜父母爲他們努力爭取的一切,用知識改變生活,

而我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什麼都不用做,過着父母給的幸福生活,還不知足,整天抱怨這個,埋怨那個。我們有這麼幸福的家庭,我們每天一座上飯桌就可以吃飯,而書中這些同學,一回家就要做飯,我們可以大肆把大把大把的錢花在娛樂上,但他們,一個破爛的小布娃娃,就能讓他們珍藏許久……

同學們,我們的幸福是很不容易的,這不是我們應有的,而是父母給我們的,珍惜這一切吧!珍惜現在的幸福!

讀後感的作文 篇2

《昆蟲記》是法國文學家法布爾的一部不朽的著作,他用了人生大部分時間來觀察昆蟲,更寫出了十卷觀察後的感言,世界怎能不爲之轟動?《昆蟲記》不僅是一部研究昆蟲的科學鉅著,同時也是一部謳歌生命的宏偉詩篇,法布爾也由此獲得了“科學詩人”、“昆蟲界的荷馬”、“昆蟲世界的維吉爾”等桂冠。

整本書介紹了不同昆蟲的不同習性和各自捕捉獵物的方法,勤勞的蜜蜂,愚笨的毛蟲,漂亮的蛾,可怕的蜘蛛,它們可稱得上是這本書的主人公。其中,我對《狼蛛》這一篇最感興趣,每個動物都會有自己的“殺手鐗”,狼蛛的“殺手鐗”則是它的兩顆毒牙,十分兇猛,可以立刻致它的獵物於死地。狼蛛的腹部長着黑色的絨毛和褐色的條紋,腿部有一圈圈灰色和白色的斑紋,長着四隻可怕的眼睛,最喜歡住在長着百里香的乾燥沙地上,每天都會吃新鮮的食物,它殺敵的方法就是撲在敵人身上,將毒牙刺入敵人致命的地方纔能將它徹底殺死,成爲自己豐盛的晚餐。

看了《昆蟲記》,我才發現昆蟲的世界也是如此豐富多彩,在昆蟲的身上其實也能看到人類的身影,儘管他們不會像人類一樣用言語表達,但它們的每一個動作定有它的深刻含義。以前,我總是爲了自己的快樂,頻頻殺傷小昆蟲們,根本不顧它們的感受,看了這本書,我才後悔到了自己的錯誤,人類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黃蜂”“蠍子”“象鼻蟲”在內,都在同一個緊密聯繫的系統之中,昆蟲也是地球生物鏈上不可缺少的一環,昆蟲的生命也應當得到尊重。

法布爾的堅持不懈使我很敬佩他,因爲他不怕困難,不論是炎炎夏日,還是寒冷的冬天,他都要捉到活着的昆蟲來觀察,這一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我一定要向法布爾那樣,努力、堅持不懈,我們的成績一定會更好的!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仔細觀察周圍的一切,才能世界的奇妙。

讀後感的作文 篇3

暑假,我讀了一本《愛的教育》,是一個意大利的小孩寫的日記。其中有一個故事講述了一個卡拉布里亞的小男孩來到了意大利的一所學校,他感到有些孤獨,老師說:“如果有誰欺負卡拉布里亞的小孩,就因爲它不是本地人,那誰就沒有資格面對我們的三色國旗。”在老師和同學友好的關愛中,卡拉布里亞男孩感受到了溫暖。

讀了這個故事,我想到了我們學校也有不同膚色,不同國家的小朋友,我們也應該和他們熱情友好的相處,讓他們感受不到孤獨和陌生,愛上我們的學校。

還有一篇讓我感動的文章是同學科列蒂。科列蒂在爸爸出門的日子照顧生病的媽媽,幫忙搬木頭還給媽媽煮咖啡。作爲小學生的我們,也應該象科列蒂那樣,幫助爸爸媽媽做事,爲他們減輕負擔,要孝敬父母,在他們生病的時候端水送藥,因爲我們生病的時候,爸爸媽媽一會兒摸摸我們的頭看看有沒有燒,一會兒給我們喂藥,擔心的不得了。

這讓我想起一句詩“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讀後感的作文 篇4

在洛杉磯市中心一間會漏水的小教室裏,一位名叫雷夫*艾斯奎斯(RafeEsquite)的小學教師,用了將近四分之一世紀的時間,創造了一間充滿奇蹟的第56號教室,感動了整個美國。

一間會漏水的教室如何充滿奇蹟是吸引我不斷翻閱這本書的力量,在每頁的字裏行間探尋班級管理的理念,以及如何與學生建立一種健康和諧平等的關係。讀完這本書,一個人坐在書桌前翻看自己寫下的讀書筆記,思緒萬千,自己現在對於班級管理積累下來的心得體會抵不上雷夫先生的九牛一毛,在接下來的教育旅程中如何不斷創新,打造屬於自己理想中的班級文化、班集體以及健康化的師生關係。

讀《第56號教室的奇蹟》是一個思想不斷更新的過程,是一個不斷髮出感嘆的過程。哇!教室與教室原來可以如此不同!而能讓一間教室創造出奇蹟的最大因素是教師,尤其是我們的小學教師,他們能決定教室的尺度以及容量。他的素養,決定了教室的面貌和內容;他的內涵,決定了教室的容量;他的態度,決定了教室的氛圍。

這本書,透過“家最溫暖”、“方法”和“瘋狂之舉”三大部分向讀者介紹了雷夫對56號教室傾注的心血,如何蹲下身子和學生交流,建立信任;如何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傳授學習方法,創意滿滿;如何創造不同的活動給學生創造展示自己的舞臺。

觸動最深的是第一章節的內容:給我一些真相。就像書中所說:“這年頭,大多數的教室都被一種東西控制着,那就是——害怕”。老師們害怕:怕丟臉,怕不受愛戴,怕說話沒人聽,怕場面失控。學生們更害怕:怕捱罵,怕被羞辱,趴在同學面前出醜,怕成績不好,怕面對父母的盛怒。種種的害怕,導致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信任,而我們教師最應該做的是用信任取代害怕。我們要在學生不懂的時候,以積極的態度和極大的耐心給孩子解釋,即使當時他沒有理解。我們的態度,是打造立即、持久,而且凌駕於恐懼之上的信任的基礎。

作爲教師,我們也應該爲孩子挺起可靠的翅膀,帶他們飛向更寬廣的天空。我們不需要對孩子長篇大論地談我們多麼地負責任多麼嘔心瀝血,而是要讓他們自己把信任放在我們肩上。因爲,身教確實重於言教,我們就是孩子的榜樣。

我希望向雷夫老師一樣,給學生我能力範圍內最寶貴的東西——時間,用足夠的耐心給他們解答疑惑,用無限的.關愛給他們歡聲笑語,用紮實的深厚的教育教學知識帶他們在知識的海洋裏遨遊,給他們不一樣的童年生活!

讀後感的作文 篇5

所有權問題最終是無法迴避的根本性問題,因爲我國國有企業生存的背景是政府對各種資源的高度壟斷,這是不是造成了國營企業靈活性差,也是從80年代企業制度改革以來屢該屢敗的原因?歐美企業除了一些關鍵命脈行業由國家把持,大部分的行業主導權是不是在私人而不是國家手中。

經濟體制改革無論採取什麼樣的方式總是按下了葫蘆浮起了瓢。在裏面尋找一個平衡點很難。其根本

"可以說,經濟體制改革從字面上來看是個經濟問題,但從根子上說是個政治問題。如果只將國有企業改革當做一個純粹的經濟問題來看,根本無法完成國有企業的改革。

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無論採取什麼樣的方式總是按下了葫蘆浮起了瓢。在裏面尋找一個平衡點很難。其根本原因我認爲就是政治制度改革應該先於經濟制度改革。

讀後感的作文 篇6

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巴克這條狗經歷重重困難終於變成一條優秀的狼狗的故事。

巴克是一條體型龐大的雜交狗,他本來在南方主人的家中過着悠閒自在的生活,卻不幸被人偷出來賣掉。幾經周折之後,它開始踏上了淘金之旅,變成了一條拉雪橇的苦役犬。在充滿血腥的馴服過程中,它明白了公平與自然的法則;在惡劣的環境中它學會了狡猾與奸詐。經過殘酷的鬥爭,巴克最終成爲了王者。巴克的主人幾經更換,巴克與他的最後一位主任桑頓產生的感情真摯而深厚,在桑頓慘遭不幸後,它便走入荒野,迴歸狼羣並最終成爲狼羣之首。

《荒野的呼喚》讀後感我覺得最讓我感動的就是巴克對困難的不屈服,再艱難的長途跋涉中,巴克與他的同伴們吃盡了苦頭,但爲了主人,他還是儘自己的努力完成任務。一路上困難重重:被愛斯基摩犬強取食物,互相廝殺;被斯皮茨的狡猾欺負……

我們的人生不是也是這樣嗎?有時風風火火,又是歷經困難,有時被欺負,有時跌入低谷。我們只有不斷努力,不斷克服坎坷,才能走上人生的正道,才能獲得最終的成功!

讀後感的作文 篇7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伴隨着這懷舊而又略帶傷感的歌聲,我輕輕地翻開了林海音女士的《城南舊事》,與書中的小主角林英子一起,開始了一次有關童年的回憶之旅——

“駱駝戴鈴鐺,是因爲拉駱駝的人耐不住長途寂寞的旅程,纔會給駱駝戴上鈴鐺,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全書一開始,英子新穎而又不失天真爛漫的想法便一下子吸引了我的視線,也令我聞到了一絲童年的懷念氣息。而接下來的一篇篇以不同人物爲主角的故事,更是牢牢地抓住了“看似天真幼稚,實際蘊涵了無數真理”的特點,將我們一點點地帶進了屬於英子的童年生活:《惠安館》里人人懼怕厭惡的“瘋”女人、《我們看海去》裏爲了弟弟鋌而走險的“賊”、《蘭姨娘》裏被趕出家門的蘭姨娘……這些人的身上,都發生過無數的故事;而也正是這些或悲或喜的故事,構成了英子美麗燦爛的童年。

在這麼多篇獨立的故事中,你若是問我哪一篇最好,我肯定答不上來。無論是《惠安館》裏的濃濃親情,《我們看海去》的困頓迷惑,《蘭姨娘》的曖昧彷徨,《驢打滾兒》的喪子絕望,還是《爸爸的花兒落了》的瞬間成長,無一不令人過目不忘、久久沉思。但你若是問我我最愛哪一篇,我定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我們看海去》!”

無論是文字還是電影,《我們看海去》都給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深刻印象。文章一開始就着重描寫了英子對《我們看海去》這篇課文的喜愛與疑惑:她分不清天空和大海,也搞不清火紅的太陽究竟是從藍色的大海升上來的呢,還是從藍色的天空升上來的。帶着這麼一個在大部分人眼中幾乎是愚蠢的疑問,英子開始了與草地裏認識的人的交流。在兩人簡單明朗的談話中,那人三番五次地問英子覺得他是好

讀後感的作文 篇8

暑假,我讀了一本叫《愛的教育》的書,這是一個意大利的小孩寫的日記。其中有一個故事講述了一個卡拉布里亞的小男孩來到了意大利的一所學校,他感到有些孤獨,老師說:"如果有誰欺負卡拉布里亞的小孩,就因爲它不是本地人,那誰就沒有資格面對我們的三色國旗。"在老師和同學友好的關愛中,卡拉布里亞男孩感受到了溫暖。讀了這個故事,我想到了我們學校也有不同膚色,不同國家的小朋友,我們也應該和他們熱情友好的相處,讓他們感受不到孤獨和陌生,愛上我們的學校。

還有一篇讓我感動的文章是<同學科列蒂>。科列蒂在爸爸出門的日子照顧生病的媽媽,幫忙搬木頭還給媽媽煮咖啡。作爲小學生的我們,也應該象科列蒂那樣,幫助爸爸媽媽做事,爲他們減輕負擔,要孝敬父母,在他們生病的時候端水送藥,因爲我們生病的時候,爸爸媽媽一會兒摸摸我們的頭看看有沒有燒,一會兒給我們喂藥,擔心的不得了。這讓我想起一句詩"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讀後感的作文 篇9

我從小就喜歡《西遊記》這個故事,從看電視劇到讀這本書,每一次我都看得津津有味。《西遊記》講的是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的故事。大徒弟孫悟空武藝高強、神通廣大;二徒弟豬八戒貪吃貪睡,有一個西瓜般的大肚子;三徒弟沙僧爲人老實,整天挑着行李,從不抱怨。其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齊天大聖孫悟空。

孫悟空勇敢、膽大、遇到困難從不退縮。我從他身上看到了一種不屈不撓的精神。孫悟空一個人大鬧蟠桃會,惹得玉皇大帝大發雷霆,讓太上老君把孫悟空在煉丹爐中煉了整整七七四十九天。太上老君以爲孫悟空早已化爲灰燼,不料,卻讓孫悟空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就是這雙火眼金睛,讓孫悟空一路上識破了無數妖魔鬼怪的真面目,保護了師傅唐僧。

我最羨慕的還是孫悟空那一身高強的武藝和七十二般變化。我常常心生幻想:炎熱的夏天,我念動口訣變成一棵大樹;捉迷藏時,我變成了一隻蝴蝶,小夥伴肯定找不到我了;星期天,我拔出幾根毫毛,幾個“我”一起寫作業,哈哈,一小時所有作業全搞定……

我知道,這些都是不可能實現的。膽小的我更要向孫悟空學習的是他的勇敢和機智:上課勇敢舉手發言、遇到難題不放棄……用自己的智慧取得學習上的真經。

讀後感的作文 篇10

當我第一次讀到它的時候,我被深深地感動了。故事簡單得像一張白紙,卻在近百年時間內,在全世界範圍內,掀起了無數次學習討論的熱潮。爲什麼?正是因爲這本書所展示出的信用、勤奮等的精神,這種精神是人性中光輝的一面,而這種光輝正在隨着社會的變革、物質的豐富、價值觀的多元化而慢慢褪減它的光華。它也是現代社會從業人員應具備的基本素質,若你細細品味,會發現它對我們今天取得成功有着很大借鑑作用。

古人云:人無信則不立,國無信則不強。下級對上級命令堅決服從的背後卻是對上級的絕對信任,他們之間所產生的信任是對對方品質的肯定,也是上級對下級潛力的間接認可。羅文憑藉他平日積攢的信用爲他爭取到了這次機會,而他抓住了這次“立信”的機會,不忘初心,不畏艱險,最終不負衆望完成了任務。“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不守信用很難贏得別人的信任和尊重。生活中誠信能爲我們贏得友誼甚至感情,工作中誠信給我們帶來合作甚至事業上的發展機遇。誠實守信是爲人處世的基本素養,也是人際交往的根本。在現代商業社會裏,經濟關係複雜,合作競爭無時無刻不在,信用就是一種資源,一筆無形的財富,就能爲企業空手套來一大筆訂單,簡單實現資金高效化、利益最大化,也能贏的老百姓購物認同感。“靠質量求生存,靠信譽求發展”成爲很多企業發展企業文化的另一大主題,信用是一個人、一個企業發展的根本。

勤,做事盡力,不偷懶;奮,振作,鼓勁。羅文深知這是一項艱鉅的任務,完成這項使命困難重重,卻沒有挑三揀四,推諉扯皮,甚至沒有問怎樣把信送給加西亞,這僅僅是職責所在嗎,這更是他忠於職守,敬業愛崗精神的體現,這是他成功的最大砝碼。對工作沒有熱情,缺乏主動性,得過且過,用他們的話說是“沒激情”,不要去埋怨別人、埋怨公司、埋怨社會,要多去想想自身的問題。對於我們每一位員工,企業的發展也關係自我發展的好壞,我們也不能停留在對企業抱怨上,待遇不好,工作環境太差,得不到領導重視,管理落後等,首先應捫心自問我們對工作的態度。我們都是企業的發展環節中的一個元素,我們每個員工的態度和努力關係着整個企業機體的良性運轉,要用心樹立我們的主人翁意識,加強我們的職責心,也許我們沒有機會做出轟轟烈烈的大事業,但我們每個人所做的一切都關係着企業的榮譽,甚至關係着企業的生存,一個人的微小工作失誤可能引起整個系統的不穩定,甚至導致整個工程的失敗,這就是有名的蝴蝶效應。

只有涌現更多能給加西亞送信的人,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才更有期望,才能更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誠實守信、勤奮敬業(主動、服從、奉獻和忠誠)---這八個字正是羅文精神的最好詮釋,羅文,一個普通的軍人,正是靠着這些他圓滿完成了上級的託付,並使他爲人們永遠所銘記在心,也影響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去學習他。

“靜靜地把信拿去,不會提出任何愚笨問題,也不會隨手把信丟進水溝裏,而是不顧一切地把信送到”,這就是羅文,一個能夠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這就是“承諾”、“敬業”的完美結合。反思自我,在具體的工作中,是否也能像羅文那樣敬業,那樣勤奮,努力完成本職工作,積累經驗,厚積薄發,爲自我贏得一個又一個爲加西亞送信的機會。雖然不能做到每一個人都是能“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然而卻需要這樣的精神來鼓舞和激勵,充分發揮自我的主觀能動性,服從領導工作安排,忠誠於要做的每一件事,不斷的完善自我,做一個新時代的“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