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讀後感作文該怎麼寫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後感作文該怎麼寫,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後感作文該怎麼寫

讀後感作文該怎麼寫 篇1

1、通讀全文

只有掌握了全文,才能談得上寫讀後感,是不是?這其中,特別是精華段落,要重點的多讀幾次。其次,要了解作者,以及作者的寫作風格,寫作本文的背景。

2、掌握寫作的目的和背景

作者爲什麼會寫這篇文章呢?他當時處於怎樣的環境?他想透過文章表達一種怎樣的思想和意思?理順了這些問題,讀後感就醞釀的差不多了

3、你讀了這篇文章,有什麼收穫?

讀文章只是途徑和方法,讀的目的並不單純爲了欣賞,讀後感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讀後,你有什麼收穫?欣賞完了這篇文章,你有什麼感悟?會對你在現實生活中有什麼幫助?總結好這部分,就可以完成讀後感了。

例文賞析

讀《皇帝的新裝》有感

今天我讀了《皇帝的新裝》這篇故事,他來自小朋友耳熟能詳的《格林童話》。

這篇文章講了皇帝愛穿新衣服。一天來了兩個騙子,自稱織出的衣服不但漂亮,而且能看出哪些大臣是苯或不稱職。爲了表示自己聰明,稱職大臣都裝做看見了。皇帝給了騙子好處,穿上’衣服’出去了。百姓都誇耀皇帝的新衣,一個孩子的一句話讓皇帝明白自己被騙了。

讀完這篇童話,我不禁問自己,作爲一國之君怎麼會被騙呢?毫無疑問全是因爲虛榮心,全天下的百姓。大臣甚至皇帝都心甘情願地被別人騙,也心安理得地騙別人。騙子之所以得逞,是因爲他們看清了人們心中的弱點———甘願被別人利用,爲的只是滿足他們可憐的虛榮心。

實際上虛榮心是與生俱來的,但是孩子的心是單純的,隨着長大虛榮心也會越來越深。讀了童話後,我想提醒人們:保持一顆真誠的心。不要爲了虛榮。放棄那顆真誠的心。

想想自己其實也這樣。看見別人拿出很貴的溜溜球玩真羨慕,怕爸爸媽媽不同意買,只能看着人家玩,可真正買了又覺得別人的更好,總覺得永遠滿足不了自己的虛榮心。

當我讀完文章後,我明白了虛榮心是永遠不可能滿足的,要學會控制自己的虛榮心,亡羊補牢爲時未晚,從今天起我要做一個知足的人。

讀《釣魚的啓示》

讀完《釣魚的啓示》這篇課文之後,心裏久久不能平靜。

課文主要講述了作者和父親在小島上釣魚,在離鱸魚捕撈的時間僅剩兩個小時的時間,作者釣到了一條又漂亮、又肥美的大鱸魚,他又興奮、又得意。可父親看了看時間,豪無商量地讓“我”把鱸魚放回湖裏去。“我”只好依依不捨地跟大鱸魚道別。但是,這件事使“我”受益匪淺,因爲這是一份金錢買不到的人生財富。

這篇課文讓我想起了一件事。那次,因爲一個男孩在學校走廊上玩耍,在進行跳遠的動作時,口袋裏突然跑出五元錢,他還沒有發現,就上課了。我撿起五元錢,得意地想着,這五元錢,對於我來說可不少啊!我可以用它買五十根棒棒糖或是五十支鉛筆,我的文具盒就都要塞滿了!可是我又想,用這五元錢,我會很快樂嗎?不知什麼力量鼓勵着我,讓我迅速地把錢還給那個男孩。雖然我再也沒有見過那個男孩,也沒有得到一句表揚,可我,爲自己的所做所爲感到自豪。

現在的社會五彩斑斕,令人眼花繚亂。只要剋制自己,就不會被物質財富所誘惑。要從小受到嚴格的訓練,才能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讀後感作文該怎麼寫 篇2

一、格式和寫法

讀後感通常有三種寫法:

一種是縮寫內容提綱,一種是寫閱讀後的體會感想,一種是摘錄好的句子和段落。

題目可以用《×××讀後感》,也可以用《讀×××有感》。

二、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東西去寫,這是寫好讀後感的關鍵。

看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我們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像開雜貨鋪一樣,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腦地寫上去,什麼都有一點,什麼也不深不透,重點部分也像蜻蜓點水一樣一擦而過,必然使文章平淡,不深刻。

所以寫感受前要認真思考、分析,對自己的感想加以提煉,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寫。你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寫,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個情節、一個人物、一句閃光的語言來寫,最好是突出一點,深入挖掘,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總之,感受越深,表達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

三、要密切聯繫實際,這是讀後感的重要內容。

寫讀後感的重點應是聯繫實際發表感想。我們所說的聯繫實際範圍很廣泛,可以聯繫個人實際,也可以聯繫社會實際,可以是歷史教訓,也可以是當前形勢,可以是童年生活,也可以是班級或家庭狀況。

四、要處理好“讀”與“感”的關係,做到議論,敘述,抒情三結合。

讀後感是議論性較強的讀書筆記,要用切身體會,實踐經驗和生動的事例來闡明從“讀”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讀後感中既要寫“讀”,又要寫“感”,既要敘述,又必須說理。敘述是議論的基礎,議論又是敘述的深化,二者必須結合。   讀後感以“感”爲主。要適當地引用原文,當然引用不能太多,應以自己的語言爲主。在表現方法上,可用夾敘夾議的寫法,議論時應重於分析說理,事例不宜多,引用原文要簡潔。在結構上,一般在開頭概括式提示“讀”,從中引出“感”,在着重抒寫感受後,結尾又回扣“讀”。

五、要選擇材料。

讀是寫的基礎,只有讀得認真仔細,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內容,從而抓住重點,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纔能有所感受,有所體會;只有認真讀書才能找到讀感之間的聯繫點來,這個點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點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對一篇作品,寫體會時不能面面俱到,應寫自己讀後在思想上、行動上的變化,摘取其中的某一點做文章。

六、寫讀後感應以所讀作品的內容簡介開頭,然後,再寫體會。

原文內容往往用3~4句話概括爲宜。結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讀的作品上來。要把重點放在“感”字上,切記要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

七、記住兩點寫讀後感

①寫讀後感絕不是對原文的抄錄或簡單地複述,不能脫離原文任意發揮,應以寫“體會”爲主。②要寫得有真情實感。應是發自內心深處的`感受,絕非“檢討書”或“保證書”。

讀後感範文:讀《去年的樹》

《去年的樹》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一隻小鳥和一顆大樹是好朋友,冬天到了,小鳥離開大樹,飛往南方。在飛往南方前,小鳥和大樹做了一個約定,下一年的春天再回來給它唱歌。到了下年春天小鳥回來的時候。小鳥只看見樹根立在那裏。小鳥經過幾十次對話終於找到了大樹,可是已經被做成了火柴,小鳥對着用火柴點燃的燈火唱起了去年唱過的歌,這就是《去年的樹》,是日本的作家美南吉寫的。

(點評:這段話概括了課文《去年的樹》的基本內容,也把作者介紹給大家。亮點在於比較完整地敘述了整個故事的發展,並把文章內容和作者放在最後介紹顯得比較有特點。)

這個故事內容很豐富,讓我難以忘記。從這個故事中,我明白了:人們要保護大自然和樹,也要少點砍伐樹木,而且還要遵守承諾。講完了上面的內容,現在我來說一說我以前的一件事。記得那一天,體育老師讓我們去自由活動,那時我和一個很好的同學約好在一個地方集合,我等了很久那個同學都沒有來,我就去找他。我終於在一羣人裏面找到了他,誰知道他在和一些人在玩着什麼遊戲。我看到了就把他拉到我和他約好的地方,我就問他,他馬上回答我,因爲我已經忘記了,所以我才和他們一起玩的,對不起了,我下次一定會好好記住的。我聽到這句話就跟他說,我可以給你一次機會,但下次一定要記住,我們答應別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

(點評:這段話既說明了這個故事給作者帶來的感受,也結合實際中自己的真實經歷來敘述,顯得真實和有感情。)

生活中,我們一定要遵守諾言,一定要做一個遵守諾言的人,才能贏得大家的尊重。

(點評:最後一段比較簡潔,但是結合上文的案例,總結出了一個文章中心。)

標籤: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