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推薦】寫讀後感作文集錦9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寫讀後感作文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推薦】寫讀後感作文集錦9篇

寫讀後感作文 篇1

作爲一名耕耘在幼教第一線11載的普通老師,有的更多的是教育教學經驗,這些教學經驗無疑成爲了我撰寫論文肥沃的土壤,憑藉這些教育經驗,我不斷的提升和凝練,嘗試着寫各種各樣的論文,這些論文都離不開實踐。然而當一篇論文寫完了以後,我常常被自己寫的論文的固有模式限制,一篇論文雖然會反覆的修改,但是修改的更多的往往是一些細節和一些詞句是否有矛盾,對於自己論文中真正存在的一些實質性問題把握不到位,這樣導致了一個嚴重的後果就是我的論文有量無質,如何能夠撰寫出一篇有質,含金量比較高的論文呢,我想修改是關鍵。今天有幸閱讀了《教師如何寫教育論文》一書,對第108頁“修改定稿”篇有了很深的理解。

“文章不厭百回改,一詩千改心始安”,正如魯迅先生說的“好文章是改出來的。”修改是論文寫作的重要環節,而我在寫論文的時候缺乏的就是修改的環節,或者說是自己根本不知道如何修改,一篇論文完成了以後,只會修改一些詞句,不能很好的抓住論文的核心問題修改。

其實修改的方式有很多,修改的時候正確把握論文的結構是關鍵,那麼如何修改論文的結構呢,透過學習,我得出三個方面的結論。

第一,層次是否清楚,思路是否通暢。一般可以先從大小標題之間的關係來看文章的思路和層次。如果論文不設小標題,則必須從內容去判斷。例如,文章在內容上是否符合“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聯繫;全文的佈局、層次和段落的安排是否有條理;層次的脈絡是否分明、順暢;各段的分論點是否明確、協調;對雜亂無章的闡述要疏理通順;刪去重複和矛盾的地方,補上缺少的部分,達到全文意思上連貫通暢。

第二,結構是否完整。論文要有一個完整的結構。一篇論文要有緒論、本論、結論三大部分,協調一致,即要有引人入勝的開頭,有材料有分析的論證,有鮮明有力的結尾。同時還要審視各個部分的主次、詳略是否得當。

第三,結構是否嚴密。一篇論文必須是論點與論據,大論點與小論點之間有嚴密的邏輯性。如果論文結構鬆散,要加以緊縮,刪去那些多餘的材料,刪去添枝加葉、離題太遠或無關緊要的句段。爲使結構嚴謹和諧,對全文各部分的過渡和照應、結構的銜接、語氣的連貫等方面,也要認真地考慮和修改。

結構修改的差不多以後,我覺得接下來就可以抓論文的一些細節,比如語言的推敲和錘鍊,爲了使語言準確、簡潔、生動,不能不錘鍊字句,而錘鍊字句,必須要有正確的指導思想。對語言的錘鍊加工,目的是爲了更好地表情達意,所以錘鍊不能脫離內容的需要,去孤立地雕琢文詞,追求華麗。這是在指導思想上必須明確的。另外,在修改中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要儘可能利用準確、生動、簡潔的語言,對生造詞語、詞類誤用、詞義混亂等用詞不當、詞不達意的毛病,要堅決改掉,堅決消滅錯別字和不規範的簡化字、自造詞。魯迅說他自己寫文章“不生造除自己之外,誰也不懂的形容詞之類”,“只有自己懂得或連自己也不懂的生造出來的字句,是不大用的”。這樣一種嚴肅認真、一絲不苟的精神,是值得我們認真學習的。

第二,對結構殘缺、結構混亂、搭配不當等不合語法的句子,要注意改正,使之合乎語言規範。杜甫說:“爲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唐代作家皮日休說:“百鍊成字,千煉成句”。字句要好,就必須反覆錘鍊、反覆琢磨修改。

第三,要注意句子之間的邏輯聯繫,力求上下貫通,語氣一致,通順流暢。

第四,檢查標點、規範書寫。標點符號是文章的構成要素之一,是文章的有機組成部分,用得恰當,能夠準確地表達內容;反之,就會影響內容的表達,甚至產生歧義。檢查標點符號,主要是看標點符號的用法是否正確,以及調整點錯位置的標點符號。修改時,要按約定俗成的用法,嚴格按規定的格式進行書寫。另外,修改時,一定要把潦草的字和不規範的字改正,抄寫時要書寫工整、字跡清楚。還有,在修改中,對論文中的圖表、符號、公式要檢查,要合乎規範,對比較複雜的容易出錯的,更應仔細校正。

一篇好的論文,修改是關鍵,今天我透過學習“修改定稿”篇,對修改論文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刀不磨不快,文章不改不好”古往今來好文章都必須透過反覆的修改才能夠完成的,借鑑書中一些好的修改方法,把它們活用到自己的寫作中,相信一篇真正有質的論文一定能夠在全錘百“改”中成型。

寫讀後感作文 篇2

世界如果沒有書,就像人類沒有血液。讓我來向你們推薦一本好書吧!它可不是:漫畫書、雜誌書……它就是《300字作文輕鬆寫》。這本書有許多好詞好句,內容豐富多姿多彩。當媽媽把這本書買回來的時候,我迫不及待的開啟這本書,一看!我好像在一個作文天地裏,這裏有一篇作文,那裏也有一篇作文,每一篇作文我都看的津津有味,每一篇作文的語句都很精闢,讓我大開眼界。而且這些作者的年齡和我都差不多,我心裏想:我可要加加油,爭取比他們寫得更加好更加棒!

讀完這本書後,我一看我的作文簡直就是天壤之別。我心裏想:我的作文寫的真差,我一定要多去新華書店看看作文書,提高我的作文水平。我還要多試用一下別人的好詞好句,讓我的作文的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我還要去新華書店多買一些像這樣的作文書,因爲每一本書都能提高我的作文水平,每一本書都能增強我的作文知識……

我相信我自己總有一天可以超過那些作者!

寫讀後感作文 篇3

今天,我們學了一篇讓我們感動不己的課文,那就是——《小抄寫員》。

十二歲的優秀生敘利奧偷偷辛苦的父親抄東西,父親未發覺,他決定繼續做下去。後來,他因爲每夜睡眠不足,引起了幾次父親的責罵,但他毫不放棄。後來,父親得知真相,後悔不已。

學完後,我也幾乎被敘利奧的這種舉動感動得流出了眼淚。敘利奧爲了幫助父親維持一家人的生活,居然在半夜十二點等父親去睡覺後,偷偷去幫父親抄寫東西;因爲每天晚上爲父親抄寫東西,導致每夜睡眠不足,上課總是打哈欠,受到了父親好幾次罵,但還是沒有把真相說了出來,並且給繼續做了下去。他受到了父親好幾次罵,也沒放棄。這種精神,是多麼地讓人感動啊!我認爲,敘利奧這樣偷偷地幫助父親不是錯的,而是對的。我們父母整天爲我們衣食操勞,他們對我們非常體貼,而我們對他們有過體貼嗎?雖然我們很少對他們有過幫助,但至少也要多多體會他們那辛苦操勞的心啊!

想想我,我也爲我媽媽爸爸做過一些事:洗衣服、疊衣服、爲媽媽上網查東西、打檔案,爲爸爸也打過檔案。並且,我還爲我自己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雖然有這些我可以做的事,但有時我也體會不到父母對我的體貼,有時候我還不體貼他們……

就拿今天早晨來說。我早晨起來的時候差不多已經7點50分了。(我是老師家的孩子)我上完了廁所正往回走,忽然,打早操鈴了。我急忙跑回家去,來不急扁袖子就開始洗臉。這時,媽媽早已把飯端來了,讓我趕緊吃。我把稀飯吃了半碗,就背起書包往教室裏走,被媽媽截住,她說:“把饃給我吃了!”我沒辦法,只好吃起來,我吃得很慢,媽媽大聲叫道:“來快,慢的很!”我加速去吃,把大片大片的饃塞進嘴裏,她又大聲叫道:“好好的給我吃。”我只得好好吃了。她先提早進了教室,我在家裏胡翻,亂扔。後來媽媽又來了,把我打了一個耳光,我哭哭啼啼地進了教室。當學了《小抄寫員》這一課後,我才知道,媽媽打我是爲我好!我不應該這樣對她。

我打算,今後只要是我力所能及的事情,我都會做。相信我吧!

寫讀後感作文 篇4

他是外星球來的小王子,孤獨、寂寞、高貴。來到地球,他有許多困惑,對這些所謂的大人不理解,但他說,不要埋怨他們,對待大人,小孩子應該非常寬容大度。

他愛上了他那個小小的星球上唯一的一朵玫瑰花,花兒也愛上了他,但愛讓花兒變得敏感多疑,不停地折磨着同樣愛她的小王子。她言不由衷,她虛張聲勢,她說話刻薄。其實,這一切都是花兒的小伎倆,她只是因爲太怕失去他。小王子因爲年輕,看不透花兒口是心非後面隱藏的似水柔情。離開了他愛的花兒。

雖然如此,他心裏依然愛着她。他一直以爲這朵花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他覺得自己很富有,他說:“倘若一個人愛上了一朵宇宙繁星裏獨一無二的花,這足以讓他在看這些星星的時候感到幸福。他會對自己說:我的花就在那兒,在某顆星上。”

但他在另一個星球發現了一個玫瑰園,才知道他愛的那朵花原來只是千千萬萬個花兒當中的一朵。他很傷心,,原來他愛的那朵花只是普普通通的一朵玫瑰花。

寫讀後感作文 篇5

1簡述原文有關內容

讀後感可以簡述的內容有很多,如所讀書、文的篇名、作者、寫作年代,以及原書或原文的內容概要,等等,都可以簡述。引述這部分內容是爲了交代感想從何而來,併爲後文的議論作好鋪墊。不過,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個“簡”字,決不能大段大段地敘述所讀書、文的內容,而是要簡述與感想直接相關的部分,略去與感想無關的東西。

2亮明自己的觀

要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地表述出來。這樣的句子可稱爲“觀點句”,也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觀點。“觀點句”在文中的位置是靈活多變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學寫讀後感的同學,最好採用開門見山的方法,把觀點寫在篇首。

3圍繞中心觀點擺事實、講道理

這部分是對觀點的闡述,透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觀點更加突出,更有說服力。這個過程應注意的是,所擺事實、所講道理都必須緊緊圍繞中心,爲中心服務。

4圍繞觀點聯繫實際

一篇好的讀後感應當富有時代氣息。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善於聯繫實際進行闡述。這個“實際”可以是個人的思想、言行、經歷,也可以是某種社會現象。另外,聯繫實際時也應當注意緊緊圍繞觀點,而不能盲目寫作,致使前後脫節。

範文

愛的圓舞曲

——讀《愛的教育》有感

李馨雨

愛,一個神聖又熟悉的字眼,讓我感悟到了很多,而《愛的教育》這本書,更是讓我感悟到了愛的境界。(從愛自然過渡到《愛的教育》一書,用語簡潔。)

這本書的作者是意大利的亞米契斯。書的主人公是一個讀四年級的小男孩——安利柯。全書以安利柯的名義,透過日記的形式,寫出了友愛、師生間的愛、父愛、母愛……《愛的教育》中的每一個故事都回響着愛的旋律。其中最使我難以忘懷的就是“掃煙囪的小男孩”。( 一個“最”字,突出了這個故事對“我”的影響之深。)

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在學校對面,有一個小男孩在哭泣,幾個女生跑過去問他怎麼了。他說,他今天給人掃煙囪,掙了三十個小錢,可是口袋破了,錢全都丟了。他說,他不敢回家,主人會罵他的。女孩們聽了,紛紛把自己身上的錢全給了小男孩。最小的女生沒有錢,就把花給了小男孩。小男孩看着滿滿一袋錢和花,破涕爲笑。(簡單介紹故事,便於下文進行闡發。)

這些小女孩都有一顆金子般的愛心。當別人需要幫助時,她們毫不猶豫地把自己的愛心奉獻出來。

其實,世界上處處都盛開着愛的花朵。就拿四川發生的大地震來說,從人們知道這個噩耗的那一刻起,援助之手就源源不斷地伸向災區,甚至俄羅斯、日本等國也向四川派去了救援隊、醫療隊。人們紛紛向地震災區捐款捐物,希望他們能夠早日重建家園。學生們也把買玩具、吃零食的錢省下來,捐給災區的小朋友們,希望他們能夠早日住上樓房,早日重返教室。這就是愛,毫不吝嗇金錢,毫無保留地奉獻的愛。(汶川地震的事例,十分典型。)

讀了《愛的教育》後,我知道了愛是無私的,是毫不吝嗇的,這使我對我以前的行爲感到慚愧和內疚——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和爸爸媽媽去散步時,看到一個女人抱着一個孩子向我討錢。當時我認爲這種人是不值得我幫助的,擺擺手就走開了。讀完《愛的教育》後,我深深地自責。如果我當時幫助了她,哪怕只有一枚硬幣,她也許會因此感受到愛的溫暖。(聯繫現實生活,進一步突出這本書對“我”的影響。)

愛是無私的,是實在的,是博大的。朋友們,獻出你的愛,去幫助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我們要相信: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就會變成美好的人間。(結尾點題,併發出呼籲,強化了文章的主旨。)

點評

1. 開門見山。小作者開篇就點出《愛的教育》這本書讓“我”感悟到了愛的境界。這不但緊扣題目,使全文行文緊湊,而且突出主旨,使讀者一目瞭然,讓讀者禁不住往下讀。

2. 聯繫生活實際。一篇好的讀後感應當有時代氣息,有真情實感,所以聯繫實際思考是讀後感的重要內容。文章把《愛的教育》中掃煙囪的小男孩的故事與現實生活的大事件——汶川大地震中世人表現出的大愛無國界之舉相類比,以及與自己對他人的請求不屑一顧的無情的行爲進行對比,從而反思總結出自己的錯誤,並且對愛的偉大有更深認識,體現出了小作者的感悟之深,並不是泛泛而談。

寫讀後感作文 篇6

我在學校學習了《生死攸關的燭光》之後,我覺得他們都很聰明,遇事冷靜,不慌不忙。

在這一篇課文中,我覺得伯瑙德夫人非常鎮定自若,她面對危機和臉色蒼白的兒女,做出了一個帶頭的動作,她去廚房裏拿了一個很大的油燈去替換那藏有情報的蠟燭。

他兒子看見之後,立刻說是天很冷,要去柴房找點柴生火,隨手就拿走了藏有情報的蠟燭去了柴房,可還沒等他走幾步,那位上尉就快步趕上,奪回了藏有情報的.蠟燭。

當時,只剩下他的女兒傑奎琳,她知道如果她不成功,後果將不堪設想。但是,她沒有被這恐懼的心情使她畏縮不前,後來,她借說要上樓睡覺,需要一根蠟燭,最後,讓人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這個辦法居然成功了,原來,傑奎琳一看這個軍官的年齡和外表就知道他可能也有孩子,成功後,那些德國人也走了,他們欣喜若狂,不斷的在喊傑奎琳這個名字。

透過學習這個故事,他們一家人的機智和勇敢深深的打動了我,我更加敬佩他們一家了。

寫讀後感作文 篇7

童年對於我來說是美且充滿無限樂趣的。每當記憶的閘門開啟,一個又一個場景跳躍顯現出來,我總是會忍不住笑出聲來。不是每個人都有一個美好的童年,但是每個人的童年都是難忘的。

高爾基的童年是悲慘的、痛苦。正是這些艱難的經歷磨練了他超與常人的毅力,最終成爲偉大的文學家,成爲一個使人尊重的人。他的自傳體小說《童年》以高超的技藝,反映了當時俄國小市民階層的庸俗、自私,同時揭露了沙皇專制的黑暗與罪惡。

小說主人公阿廖沙,是一個心地善良,刻苦耐勞的孩子。他三歲時喪父,無奈母親帶他住到了外祖父家,外祖父開了一家染坊。他脾氣暴躁,貪婪,自私。他經常兇狠地毒打外祖母與孩子們,有次竟把阿廖沙打得失去知覺,生了一場大病。他愛財如命,暗地裏放高利貨,祕密接受典當,甚至慫恿工人們到市場上偷竊。

阿廖沙的兩個舅舅自私,陰險,總會因爲爭奪家產而爭吵不休,以至於毒打,折磨死了舅媽。

阿廖沙在一個令人窒息的,痛苦的環境裏艱難地生活。母親的再婚,使他孤單又孤僻,對生活失去信心。

生活總會有光明的,而給與阿廖沙陽光的人是外祖母。外祖母是一位善良,樂觀,心裏充滿了愛的慈祥老人,她無私的愛豐富了阿廖沙的心靈。阿廖沙在外祖母愛的哺育下,變的愛憎分明,敢愛敢恨。生活的苦難並沒有使阿廖沙退縮,他相信所有苦難終將過去,迎來的將會是一片光明。

我們生活在一個物質豐富的時代,大多都是獨生子女,享受祖輩與父輩綿綿不斷的愛,過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愜意生活。我們終將長大,這種溺愛會使我們似溫室的花兒,無法經歷暴風雨的洗禮。

《童年》給了我深深的啓示,生活不會是一帆風順的,有磨礪的人生纔會使人堅強、勇敢與自信。成長的路上我會帶這些金玉良言,披風斬棘,似海燕一樣在暴風雨中飛翔,永不言棄。

寫讀後感作文 篇8

《童年》的主人公阿廖沙在7歲父親去世後,隨母親寄住在外祖父家中度過歲月。其間,他得到外祖母的疼愛、呵護,受到外祖母所講述的優美童話的薰陶,同時也親眼目睹兩個舅舅爲爭奪家產爭吵打架以及在生活瑣事中所表現出來的自私、貪婪。這種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善與惡、愛與恨在他幼小的心靈上留下了深刻地印象。

阿廖沙的生活是多麼悲慘啊:四歲喪父,跟隨悲痛欲絕的母親與慈祥的外祖母到專橫的、瀕臨破產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卻經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處處護他。

阿廖沙的生活多麼黑暗啊,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她勤勞、堅強、善良,常常給阿廖沙講好聽的神話故事。

與阿廖沙相比,我們是幸福的,我們的童年的燦爛的,多彩的:每天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中,聽老師講課;回家有大魚大肉等品嚐;想要什麼,就有什麼;被人欺負,家人會毫不猶豫地狠狠地教訓那人一番但擁有這些,我們似乎並不知足,我們總是奢求更多。因爲,在我們眼裏,大人們掙錢是那樣的容易,似乎都不費吹灰之力。我們多天真啊!的確,我們不用似阿廖沙那樣只十一歲就到人間獨自闖蕩。但讀過《童年》之後,我們應該悔過自己曾經的奢侈。

所以,我們更要珍惜如今美滿、幸福的生活。我們要抓住童年的尾巴,努力學習,千萬別身在福中不知福。這樣優秀的學習環境,這樣美好的童年生活,我們再不好好學習,那就太對不起父母了。

如今,眼看童年就要走了,迎來的是充滿活力的少年,使我們珍惜童年的最後一刻,稍不留神,童年就會離我們遠去,抓住童年最後的時光,留下我們對童年最美好的印象吧!

從現在開始,我們應該珍惜童年,珍惜如今這幸福的生活!

寫讀後感作文 篇9

《小抄寫員》講述了一個貧窮的家庭,孩子又多,父親白天工作,晚上還要抄檔案。小敘利奧眼看着爸爸早生白髮,就想幫爸爸抄寫檔案,多賺點錢。可又因爲爸爸不同意,所以他只好每天半夜起來偷偷的幫爸爸抄。就這樣,家裏的情況改善了許多,而小敘利奧卻因爲長時間缺乏睡眠而導致上課無法認真聽講,回家也無精打采的。爸爸看了,非常生氣,還屢屢責罵他。小敘利奧雖然很委屈,但還是幫爸爸把工作做下去。直到有一天,爸爸發現了這個祕密,才知道自己錯怪兒子了,愧疚萬分。

讀完了這個故事,我十分感動,感動於小敘利奧的堅強。他雖然出身貧苦,但他不但努力學習,而且還默默爲家庭分憂,即使是受到了責罵也默默地忍着,這是怎樣的一種堅強!他也曾想過停止抄寫,他深知這樣的下去絕對不行。可是一到十二點,就有一種力量促使着他去做。不做,就像偷拿了家裏幾塊錢似的。這股力量是什麼?是一種責任感。

我也要向敘利奧學習,培養自己的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