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戲曲大舞臺作文精選7篇

戲曲大舞臺作文1

“藍臉的竇爾敦盜御馬,紅臉的關公戰長沙……”鏗鏘有力的音樂聲像鼓點,急促而有節奏的敲擊在我們心上。彷彿把我們帶入了那遠古的戲曲世界裏,在悠久而精湛的藝術文化中,我們深深沉醉……

戲曲大舞臺作文精選7篇

話說回來,能有這樣的感悟,我還要感謝這次以中國戲曲爲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呢——今天我們圍繞古老的中國戲曲展開了一次激烈的問答賽。

前幾天老師發給我們一份有關中國戲曲的資料,我們瀏覽着上面的知識,不禁感慨於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認真的背誦起來——這大概就是今天的問答賽上大家活躍表現的原因吧!

這次問答賽分爲四個小組,每一組依次選擇問題回答,根據問題的分值給各組加分或扣分,如果選題的人回答不出選擇的問題,同組的人可以給予幫助。

就這樣,在老師宣佈的比賽規則以後,問答賽正式開賽!

開始的一輪各組都小心翼翼的選擇10分的題,絞盡腦汁思慮答案。但在各組分別積累了30、40分左右的時候,坐在我前面的班長不顧大屏幕上“30分題組,答錯扣10分”的字眼,勇敢的選擇了30分組的第二題。

在一片或敬佩或不屑的吵鬧聲中,屏幕上顯示的竟是一道異常簡單的題——“京劇的四大行當?”臺下驟然鼓起掌來,我所在的組員更爲這來之不易的30分欣喜不已。

緊接着各組開始爭先恐後的選擇30分的題,答對的大笑擊掌,答錯的則後悔不已。不一會兒30分的題就被搶完了,連20分的題也被銀槍一空,各組的比分也明顯的拉開了距離——我所在的組90分,第二組50分,第三組70分,最後一組暫時領先——100分。

在我們時而愉快時而沮喪的聲音中,問答賽已近尾聲,同學們的歡呼聲也一浪高過一浪,最後,終於到了我們組和第四組決一死戰的時候,一直領先的第四組能不能得到這決定勝負的10分呢——

“贏了!”

不知是從哪裏在整齊的掌聲中忽然傳來這突兀的聲音,同學們一齊笑了。雖然我們並未獲勝,但這次問答賽帶給我們的知識和快樂將永遠留在心中。

“藍臉的竇爾敦盜御馬,紅臉的關公戰長沙……”在這低沉的戲曲聲中,我們結束了這次綜合性學習。雖然現在許多年輕人並不認爲“中國戲曲”多麼動聽,多麼精湛,但這或高亢或低沉或歡快或悲傷的韻律中所蘊藏的中華五千年的文化底蘊,卻讓我們一生銘記。

戲曲大舞臺作文2

就要離開小村了,但感覺中似乎有些什麼羈絆着我,在沉思之中或許能在這春天中撿起一些什麼吧!

小村的每一個角落我都熟悉至極,就像對祖母,祖母的每一道皺紋裏貯滿了愛,而只有我才能領悟那一切。夕陽下暖風輕拂的小村,山巒環抱着小村四周。它如少女般恬靜地呼吸,碧草連天,連着我遙遙的夢。突然,傳來幾聲“啊啊”的越劇腔音。我驚呆了,心中所有的迷茫一下子昭然若揭。那所有的牽繫和惦念不過都源於這歌聲。而這歌聲映着小村重重疊疊的生命影痕。這是我生活了十多年的小村。我生命初始的第一聲似乎和這腔聲還散落在這黃昏寂寥的天籟中。

越劇在我的故鄉誕生,所以我很小的時候,受了家鄉的感染薰陶。

無形中愛上了越劇,還會離腔離調唱一些簡單的離腔離調,故鄉的人們更是如此,早上起來碰面也會唱上幾句,一邊幹活一邊嘴不停息的哼上一曲。一些老人閒着沒事,就坐在一起說說唱唱。那越劇猶如林芝草,當人們悲哀沮喪時,它輕柔的撫慰你的身;當人們恍惚懶散時,它高昂的激勵你的心。在播種的初春,

略帶着寒意的水渠裏,映着它的倩影;在熱情如火的夏季,縈繞着粗獷濃厚的聲音;在金色稻香的秋天,帶着它的寥寥餘音;在粉裝玉砌的冬天世界裏,飄散着它的纏綿。在小溪兩岸,越劇就是這樣如同空中一隻只彩翼的神鳥,紛至沓來。到了我上學時,我才知道,越劇已走出了故鄉。故鄉的越劇伴隨着勤勞的鄉親們唱響,唱紅,唱遍了海內外。它成了我國的一大劇種。我第一次爲自己是個越鄉人而感到驕傲。

情是故鄉的深,月是故鄉的明。曲是故鄉的悠揚,歌是故鄉的甜美。故鄉這片平凡而神奇的土地,孕育了衆多的人才,爲越劇藝術的繁榮發展獻出了自己的乳汁。每當聽到那柔情如水的曲調,我的心就會油然而生一種親切感和熱愛感。家鄉的越劇,它是故鄉人們天賦和才智的結晶,它唱出了故鄉人們嚮往新世紀的心聲。

戲曲大舞臺作文3

至今我還想着那晚的戲,我在電視上也曾看過不少戲,但我卻再也沒看過像那晚有趣的戲了。

繁繁的星星圍着一輪孤月轉着,奶奶牽着我走在平坦的小路上,這是要去看戲,戲在奶奶心中的地位早已超過了一切節目,平時也常在電視上看,但像現在帶我去戲場看還是第一次。在路上,奶奶就說着自己看戲的歷史,她看過許多戲,像 (女駙馬)、(白娘子)等精彩的戲劇她總是百看不厭。

不知不覺地到了,奶奶懷着期待的心坐在座位上。兩邊的帳布徐徐張開,開場着是一曲荒涼的音樂,我對這似乎不怎麼感興趣,左右張望,奶奶極其認真看着,聽着,我再看着四周這些人,雖然沒有像奶奶那麼認真,但也是十分安靜,偶爾聽見旁邊的說話聲也是很輕的,沒有我想象中的熱鬧歡快,我一邊嗑着瓜子,一邊無趣地聽着,看着,臺上出現了一個身着白衣女子,這個場面我也似曾相識,這應該是奶奶最喜歡戲的節目之一,(白娘子)吧!這時,響起了二胡的聲音"戲劇是我國一門獨特的文化,也是不可缺少的文化,不,它是歌唱,舞蹈,音樂,美術的結合"!奶奶的這一句話將我從睏倦中拉了回來,認真地看着,演員的每一個動作多有獨特的味道,一股古老而又經典,傳奇而又不失趣味的味道,在動的過程中,口中唱出一種震動心靈的悲涼,這和奶奶說的幾點正好相符。戲劇絕對是中國不可缺少的文化。

再次走在那平坦的小路上,沒有了好奇,留下的是一路的懷念。

戲曲大舞臺作文4

社戲的角色分四大類:生旦淨醜,是按鬍鬚的顏色分的。“生”分爲老生(鬚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分爲正旦、花旦、閨門旦、武旦、老旦、彩旦(搖旦);“淨”分爲做工和唱工;“醜”是扮演喜劇的角色。我國講究用“唱唸做打”四種藝術手段和“手眼身法步”五種技術方法來表現人物。

“戲曲”對我來說是個陌生的詞,只是一個上代人愛看的節目,遠遠不及現代的動畫片,所以我從來沒有看過,根本不瞭解“戲曲”的所有相關資料。

小時候,在沉悶的假期裏,按動電視遙控器,不時地會發現有一些關於“社戲”的節目,但我卻毫不猶豫地跳過了,看那些有趣的動畫片。

很多熟悉歌曲,都來自社戲。比如黃梅戲《天仙配》中的歌,常常在我媽媽嘴邊掛着,不時還會哼兩下: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綠水青山帶笑顏,從今再不受那奴役苦,夫妻雙雙把家還,你耕田來我織布,我挑水來你澆園,寒窯雖破能避風雨,夫妻恩愛苦也甜,你我好比鴛鴦鳥,比翼雙飛在人間。

我非常需要認識“社戲”,恰好我上了一節關於“社戲”的.課。

課上,我們先聽了一首歌叫《唱臉譜》,我覺得很有趣,因爲歌裏有現代的音調,也有古代的唱法。接下來是交流資料,因爲我準備充分,自然也會學得很好。

社戲的角色分四大類:生旦淨醜,是按鬍鬚的顏色分的。“生”分爲老生(鬚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分爲正旦、花旦、閨門旦、武旦、老旦、彩旦(搖旦);“淨”分爲做工和唱工;“醜”是扮演喜劇的角色。我國講究用“唱唸做打”四種藝術手段和“手眼身法步”五種技術方法來表現人物。

我們還欣賞了幾種戲曲劇的簡介:崑劇——中國戲曲之母;京劇——東方“歌劇”;黃梅戲——芬芳的泥土氣息。我們欣賞了我最熟悉的黃梅戲《天仙配》、粵劇《分飛燕》、豫劇《花木蘭》。

我們還學了京劇的臉譜:在人的臉上塗上某種顏色以象徵這個人的性格和性質、角色和命運。紅臉含有褒義、代表忠勇;黑臉爲中性,代表猛智;藍臉和綠臉也爲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黃臉和白臉含貶義,代表兇詐;金臉和銀臉是神祕,代表神妖。臉譜起源於上古時期的宗教和舞蹈面具,今天許多地方戲中都保留了這種傳統。

“戲曲”這個詞突然變新鮮了,我真想回到從前,看那古代的戲曲表演。

戲曲大舞臺作文5

中國的戲曲,源遠流長,有着鮮明的民族風格。每種戲曲都有各自的特點,如京劇的容華美;崑曲的雅精緻;梆子戲的高亢悲涼,越劇的輕柔婉轉,黃梅戲的悠揚委婉……

爲了感受它博大的內涵,去品味它悠長的韻味,我特地去“師學戲”。

“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綠水青山帶笑顏你耕田來我織布你挑水來我澆園……”不見其人,只聞其聲,不用猜就知道張奶奶又在一展歌喉了。

點明來意後,張奶奶樂得合不攏嘴,二話不說便開始教我唱戲了。

張奶奶給我選了一段既簡單又好聽的黃梅戲《天仙配》選段。張奶奶先找來了《天仙配》的音樂讓我欣賞一番,那似乎散發着清香的泥土氣息的黃梅小調使人彷彿感受到了劇情人物的歡喜幸福,看到了潺潺的溪水,在枝頭歡歌的小鳥……突然,我感到一陣搖晃,猛地睜開眼,才知道是張奶奶正喚醒沉迷於戲曲的我。原來戲早已唱完了。真是不聽不知道,一聽嚇一跳,原來戲曲也並不亞於現在的流行歌曲,同樣挺好聽。

接着張奶奶開始一句一句地教我唱,她唱一句,我學一句。一曲下來,原本婉轉的黃梅戲被我唱得“面目全非”,沒一句是着了調的。在場的叔叔阿姨聽後笑得前仰後合,我不禁愁眉苦臉開始喪失了學戲的信心。奶奶看到我這副表情,便和藹地對我說:“別急,萬事開頭難,只要有毅力一定能學好。”聽了這話,我心頭一熱,信心之火又重新燃起。張奶奶也繼續教我唱。遇到較難的讓我重複練習,不厭其煩地示範唱,直到把我教會爲止。幾遍下來,我已能完整並着調地唱下來了。又跟着音樂練幾遍後,我便能與張奶奶一個“牛郎”一個“織女”地對唱起來了。

常言道: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得去嚐嚐。其實,很多東西不能光看表面,需要親自去實踐,才能知道事物的真假,做事的難易。同時,我還悟出另一個道理,凡事熟能生巧,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一定能把事情做好!

戲曲大舞臺作文6

《戲曲大舞臺》全國許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劇中,可謂百花齊放,異彩紛呈。每個地方的戲曲,都具有自己獨特的地域文化風情,如崑曲的典雅精緻,粵西的輕柔玩,可以說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戲曲。今天,就讓我們走進民族文化的寶貝——吸取天地之中,去感受他撥打的內涵,去品味它悠長的韻味吧。

我國的戲曲,歷史悠久,種類繁多。據統計,全國現有的戲曲劇種約有三百六十多種,傳統劇目數以萬計。很多劇中,都有其獨特的演變過程。如大家都知道的京劇,就是由安徽的徽調和湖北的漢調及崑曲、秦腔糅合發展而來的;東北的吉劇,是由民間說唱藝術二人衍化而來的。 中國的戲曲和西方戲劇不同,他有自己獨特的審美觀念和表演體系。比如我們經常在洗禮看見的大花臉,那就是戲曲中的一個行當。戲曲劇種人物由生、旦、淨、醜等不同行當來充任。表演上也具有中國傳統美學的協議特點,比如用幾個龍套表演就代表千軍萬馬,舞臺上開門關門等也往往用虛擬的動作來表下。 中國的戲曲,真是幾天幾夜也說不完。

“戲曲”對我來說是個陌生的詞,只是一個上代人愛看的節目,遠遠不及現代的動畫片,所以我從來沒有看過,根本不瞭解“戲曲”的所有相關資料。 “戲曲”這個詞突然變新鮮了,我真想回到從前,看那古代的戲曲表演。

戲曲大舞臺作文7

現在的青年朋友不大喜歡京劇,可我對京劇卻十分感興趣。

我對京劇感興趣都是受了爺爺奶奶的影響。他們酷愛京劇,只要電視裏有京劇節目,如《九州戲苑》之類的,他們總是要看的。久而久之,我也受到感染。我發現,京劇中有許多傳統文化的精華。

可說實在的,我對京劇知之甚少,只知道京劇講究的是“唱唸做打”,只知道京劇分爲“生旦淨末醜”五個行當。我常常把“正旦”和“花旦”混爲一談,甚至有時統稱她們爲“小旦”。完整的戲我只看過三部:《秦香蓮》、《九江口》、《九道本》。現在文藝節目或是綜藝晚會中所演出的京劇,大多是名劇名段,像這樣的小段落我倒是看了不少。比較喜歡的是《鎖麟囊》中“春秋亭外”一段,《徐策跑城》中“湛湛青天”一段,《玉堂春》中“蘇三離了洪洞縣”一段。

有人認爲京劇節奏慢,聽着不耐煩。其實不然,京劇節奏感強,速度有快有慢,但這都是根據劇情而定的。快,快得讓你聽都來不及聽,還沒弄明白是什麼意思,它已經唱過去了。像《秦香蓮》中“駙馬爺近前看端詳”一段,速度多快啊!如果電視機屏幕上不打字幕的話,那是根本聽不清的。爲什麼這樣快呢?就是爲了表達包公憤怒的感情和急於讓陳世美認下秦香蓮的迫切心情。慢,慢得能一個字拖半分鐘的音。像《貴妃醉酒》中楊貴妃的唱詞多慢啊,這是爲了體現楊貴妃那雍容華貴的氣質和失落的心情。

總之,京劇藝術極富魅力,只要細細鑑賞,就能發現無窮無盡的妙處來。我會繼續看京劇、研究京劇的,並希望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朋友理解京劇,喜愛京劇。

標籤:精選 戲曲 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