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成長的煩惱的1500字作文

小學時,數學是我的強項,而我最怕的是語文。但現在到了初中,語文成了我的制勝法寶,而數學卻成了我的絆腳石。讓我不理想的數學卷子一張張的在考試後如約而至;而令我滿意的,卻只有那麼一張。但這是爲什麼呢,它讓我百思不得其解。

成長的煩惱的1500字作文

是我上課沒有注意聽講麼?我認爲我沒有,老師講的東西我不僅記在了腦子裏,而且還記載了筆記本上,班上好多同學都借我的筆記本抄呢。

是我做的練習少麼?我認爲不是,不僅老師課堂上佈置得我都做完了,老師讓買的練習冊,父母買的練習冊,自己買的練習冊,放在一起我有5本呢。

是我做得不認真麼?我認爲不是的,我每次做完後,都對照着答案給自己批來批去,錯了的改過來,不會就再看,再作。

最後還是仔細的媽媽幫我找到了答案——馬虎。是呀,望着卷子,上面錯的題好像都是酸的`時候不仔細,再就是審題審得不細緻。可是怎麼改呢,我雖然是個女孩子,但是我擁有男孩子一樣的性格,初心大意的。但是我堅信,功夫不負有心人,我一定會改掉的。

縱觀當今社會,時尚流行成爲主流,文化藝術薰陶卻成爲“迂腐”的代名詞。這年頭,魯迅冰心已離我們遠去,安徒生泰戈爾也不見蹤影。如今,詩詞歌賦讓位於流行歌曲,京劇崑劇讓位於日劇韓劇。適合我們口味的越來越少。某日,我正陶醉於胡琴的昂揚婉轉中,卻聽到鄰居小孩稚嫩的童聲,不可思議的是他竟然唱的是熱辣辣的情歌。我不禁茫然,這麼小的孩子,甚至連愛字怎麼寫都不知道,卻陶醉於如此不適合我們的歌曲中,這對我們青少年的影響是多麼大呀!

偶爾逛逛書店,高興而來敗興而歸。書店裏沒幾本適合青少年看的,不是內容污穢不堪,就是過期太久,都是一些沒有用的書。如今,已很難能呼吸到像鄭*潔童話裏純潔的氣息了。青少年讀物缺乏新鮮感,怪不得有那麼多人沉迷於網絡而棄書於不顧。再看看電視電影,屏幕沒幾篇是青少年喜歡看的劇情了。當今社會對青少年文化的薰陶一點也不看重,想想,若青少年無文化的薰陶,就沒有健全的人格;沒有健全的人格,就會胸無大志;胸無大志,又怎能擔負起建設國家的重任呢?

如此看來,青少年的精神食糧這麼匱乏,我們能不“餓”嗎?原人們能反思一下,悉心呵護一下青少年,這些尚未成熟的 祖國棟樑吧!

記憶裏,童年的天空清透清透。輕輕一下,就掐出水。 很長一段時間,和舅舅舅媽一起生活,舅舅有5個孩子。是片純淨的天地,有不知名的可愛在開放。清涼的風裏,是枝丫深處鳥兒清脆的鳴叫。當時年紀小,喜歡和哥哥姐姐一起四處亂蹦。累了,就停下來,回頭的時候,在風裏揚起無邪的笑。記憶中,舅舅家門口那棵枝條垂得伸手可及的大柳樹,常常迎着暖暖的微風優雅地飄蕩在眼前,也搖曳着我童年的夢…… 後來,離開了那片曾經留下過我深深印記的土地,一切便隨風而去。我用陌生的眼神觀望新的世界,一切便重新開始。日子在腳下,腳下踩出平靜的聲音。終於,我不知不覺地成長了。後來,在某個清晨的鏡子裏,看見微笑,熟悉而陌生的微笑。兒時的影像是珍貴的,回想從前,在易碎而晶瑩的玻璃櫃裏,沒有出沒。新的生活時代代替了回憶,填補了心中的空白,讓理想蠢蠢欲動。停在每一個成長的心靈驛站,以怎樣的心情看待走過的一段旅程就標誌着在如何成長着的字跡。童年固然美好,今時亦多精彩。於是,我們都是感悟着的成長,思考着的成長,無悔着的成長。成長的我們,把一切隱藏在心底,唯有留在心海的漣漪在一層層清晰……

我們在成長時,也都要經歷這樣一次考驗——12-17歲的青春反抗期。在反抗期內,我們的心理會產生逆反。不原意聽別人的意見,更聽不進家長的批評。如果在這時家長過多地讓他做他不原意作的事,那麼可能會適得其反,使他走上歧途,成爲壞學生,尤其是男生。當然,女生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反抗心理。就拿我來說吧,每天起牀時,媽媽叫我穿這件衣服,我總是執拗半天,心裏不情願極了。即使我很喜歡那件衣服,我也不想穿它,甚至想把它扔進垃圾桶。

在六年級時,爸爸總是讓我寫作文。我恨恨地拿起筆,對着已經寫好的作文題目發呆,平時得心應手的作文,在這時我卻不知道怎麼寫,腦海中一片空白。那時,我特別討厭寫作文。不過我的父母似乎也瞭解這一點,總是出一些我恨喜歡的題目讓我寫。

同樣在六年級,我又一段時間成績特別差。父母知道後,並沒有批評我,也沒有讓我拼命的聯繫,而是認真地爲我講解考卷,開導我、教育我,讓我在以後的考試中取得進步,不再害怕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