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一代愛國詩人辛棄疾作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爲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代愛國詩人辛棄疾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代愛國詩人辛棄疾作文

辛棄疾,1140年—1207年,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山東濟南人,中國南宋豪放派詞人,人稱詞中之龍,與蘇軾合成“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

在完顏亮大舉南下的時候,北方和中原人民趁金朝後方空虛,紛紛起義。濟南府有一個農民叫耿京,也聚集了幾十個人舉行起義,先後攻佔了萊蕪、泰安兩座縣城。耿京的隊伍很快就發展到二十幾萬人,成爲各地起義軍中最大的一支隊伍。

投奔耿京起義軍的人,大多是在金朝統治者殘酷壓迫下的貧苦農民,也有一個愛國的知識分子,他就是辛棄疾。

二十二歲的辛棄疾組織了一支兩千多人的起義隊伍投奔耿京。在耿京的起義隊伍裏,像辛棄疾那樣有文才的人是少有的。耿京見他前來投奔,十分歡迎,派他負責起義軍的文書工作,掌管起義軍的大印。

辛棄疾告訴耿京在濟南附近有一支起義軍,首領是他熟悉的一個和尚,名叫義端,不料,義端來到起義軍後竟偷走了辛棄疾保管的起義軍大印,逃奔金軍。

耿京認爲辛棄疾引進了奸細,大爲發火,馬上要把辛棄疾處死。

但辛棄疾說要耿京給他三天時間讓他把義端抓回來,辛棄疾得到了耿京同意後快馬加鞭向金營追去,趕了一段路後,果然追上了義端,他當場砍了義端的頭,把他拴在馬背上,回到耿京營裏。

採石大戰之後,金兵被迫北撤。金世宗一面跟南宋講和,一面在北方使用招撫和鎮壓兩種手段,企圖瓦解北方抗金的義軍。耿京的義軍受到了嚴重威脅。

辛棄疾跟耿京說:“爲了抗金,咱們一定要和朝廷取得聯繫,南北呼應;萬一咱們在這裏呆不住,也可以把人馬拉到南邊去。”

耿京同意了他們的計劃,在計劃完成時,辛棄疾聽到了耿京已經被害後,他大發怒火,決定把殺耿京的人給抓回來,得知殺害耿京的人是個義軍的將領張安國後,他立馬組織了五十個人去把張安國抓回來辛棄疾的隊伍到了濟州官府,叛徒張安國正在裏面設宴請客,一聽是辛棄疾來了,有點心虛,但是一時還弄不清他們的來意,就吩咐兵士讓他們進來。

辛棄疾和同去的勇士闖進大廳,看見張安國跟一些叛將正在宴席上喝酒作樂,氣得眼都紅了。他們也不跟張安國說話,擁了上去,七手八腳把張安國捆綁起來,拉出衙門。等濟州兵士趕來的時候,他們已經把張安國縛在馬上。

濟州的兵士見了辛棄疾威嚴的神色,沒人敢動手。辛棄疾當場向兵士們宣佈說:“朝廷大軍馬上就要來了。大家誰願意抗金的,參加到我們隊伍裏來吧!”

濟州的兵士多數原來跟過耿京,聽到辛棄疾一號召,有上萬人願意跟他們走。辛棄疾立刻帶着義軍,押着叛徒,直奔南方。

辛棄疾把叛徒押到建康行營,南宋朝廷審清楚張安國的罪行,立刻把他砍頭示衆。

1181年春,辛棄疾來到上饒開工興建帶湖新居和莊園。他根據帶湖四周的地形地勢,親自設計了“高處建舍,低處闢田”的.莊園格局,並對家人說:“人生在勤,當以力田爲先。”因此,他把帶湖莊園取名爲“稼軒”,並以此自號“稼軒居士”。當年農曆十一月,由於受彈劾,官職被罷,帶湖新居正好落成,辛棄疾回到上饒,開始了他中年以後的閒居生活。

1188年秋天,陳亮寫信給辛棄疾和朱熹,相約到鉛山紫溪商討統一大計。但後來,朱熹因故推辭了這次鉛山之會。這年冬,到了相約之期,辛棄疾正染病在牀,於瓢泉養息等待陳亮。傍晚,雪後初晴,夕照輝映白雪皚皚的大地,辛棄疾在瓢泉別墅扶欄遠眺,一眼看見期思村前驛道上騎着大紅馬而來的陳亮,大喜過望,病痛消散,下樓策馬相迎。兩人在村前石橋上久別重逢,感慨萬端;佇立石橋,沐浴着雪後初晴的夕陽,縱談國事,爲金甌殘缺而痛心疾首,愛國之情洶涌澎湃於胸,拔劍斬坐騎,盟誓爲統一祖國奮鬥不止。辛棄疾在與陳亮別後寫的《賀新郎?同父見和,再用韻答之》中發出“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的吶喊,正是這種豪情壯志的寫照。

辛棄疾和陳亮這次會晤,瓢泉共酌,鵝湖同遊,長歌相答,極論世事,逗留彌旬乃別,成爲文壇佳話。後人爲了紀念這兩位愛國志士,將這次會晤稱爲第二次“鵝湖之會”,將期思村前的石橋稱爲“斬馬橋”,並在橋旁建了斬馬亭。至今,當地還流傳辛棄疾和陳亮“斬馬盟誓”的故事。斬馬亭還在,雖經歷風雨,仍有不少刻有“斬馬亭”字樣的釉瓦覆蓋其上。

1194年夏,辛棄疾又被罷官回上饒,住在瓢泉,動工建新居,經營瓢泉莊園,決意“便此地、結吾廬,待學淵明,更手種、門前五柳”。1195年春,瓢泉“新葺茆檐次第成,青山恰對小窗橫”,瓢泉園林式莊園建成。

1196年夏,帶湖莊園失火,辛棄疾舉家移居瓢泉。1196年秋,辛棄疾生平所有的各種名銜全部被朝廷削奪得乾乾淨淨,在瓢泉過着遊山逛水、飲酒賦詩、閒雲野鶴的村居生活。瓢泉田園的恬靜和期思村民的質樸使辛棄疾深爲所動,靈感翻飛而歌之,寫下了大量描寫瓢泉四時風光、世情民俗和園林風物、遣興抒懷的詩詞。

1203年,辛棄疾先後被起用爲紹興知府、鎮江知府等職。1205年秋,又被罷官,辛棄疾懷着滿腔憂憤回瓢泉。1207年秋,68歲的辛棄疾,身染重病,朝廷再次起用他,任他爲樞密都承旨,令他速到臨安(杭州)赴任。詔令到鉛山,辛棄疾已病重臥牀不起,只得上奏請辭。這年農曆九月初十,民族英雄、愛國詞人辛棄疾帶着憂憤的心情和沒有實現的遺願離開了人世。死後葬在瓢泉瓜山山後的陽原山。

每次想到辛棄疾就會不由自主的想到他的一句詞: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