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精選與詩同行作文三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與詩同行作文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與詩同行作文三篇

與詩同行作文 篇1

因爲你,我明白了什麼是採菊東南下,悠然見南山的閒情;因爲你,我明白了白了少年,空悲切的唏噓;因爲你,我明白了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豁達。你就是教導我的那個老師詩文。

邁着輕盈的腳步,我走進了春天的世界感受到了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喜悅。好鳥相鳴,嚶嚶成韻,盡情享受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的勃勃生機。走進春的大自然,總會有天然去雕飾的樸素。啊,詩文,你讓我感悟到了那春神的魅力,教會我如何去感受春的喜悅與生機。

稻田裏的蛙聲此起彼伏,讓我感受到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的愉悅。望着窗外那皎潔的月亮和幾顆那靜靜懸掛在夜空中的閃閃發亮的星星,佇立在這寧靜的夏夜,輕羅小扇撲流螢,看那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美麗,我的心也隨夏日一起跳動。是你,詩文,教會我去體會夏日童話的神祕色彩。

秋風瑟瑟,你看見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了嗎?仰望着那十五的圓月,也許你會知道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我坐在鞦韆上,感受那習習秋風,思緒萬千,浮想聯翩。是你,詩文,教會我去憐惜那秋的蕭瑟。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是一種喜悅和驚歎,萬物都被蓋上一層白色的衣裳,一切那樣祥和與寧靜。是你,詩文,讓我知道冬的自省,學會反省自己。

當我失意時,你教我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當我貪玩時,你教我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詩文,老師,你如那夜晚明亮的燈塔,照亮我前行的航向;你如那沙漠中的綠洲,給予我生的希望;你如那明媚的陽光,溫暖我那冰冷的心,讓我展翅高飛!

與詩同行作文 篇2

一詩一世界,一詞一浮生。——題記

從小我就與詩詞結下了不解之緣,總愛揹着手,搖頭晃腦地吟誦着。我常常與父母一起猜古詩——“最瘦的人”“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眼力最差的人”“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最多的愁”“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不管問的什麼,我總能一字不差地對答如流。

我還特別仰慕宋代詞人李清照。“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處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縈繞在心頭的淺淺哀愁,終究是無法消除才從眉頭悄悄落下,卻在不知不覺間又浮上了心頭。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驀然間讀到這樣的文字,你會是怎樣的感受?風甫住,花落盡,只有塵土中蘊藉的恬淡芬芳依稀傳來,如同記憶中氤氳往事,輕輕掠過鼻尖。那些紛繁馥郁的花,那些繾綣綺麗的景緻,那些和熙溫暖的風,都如同這塵煙般的過往,早已悄然逝去,無跡可循。轉眼天色將暮,手中木梳從髮際間緩緩穿過,一如往昔。靜聽花開花落,坐看雲捲雲舒。往昔又有幾許值得回味和珍藏的日子啊!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這十四個疊字,好似精思巧構,華章絕妙,卻又宛若隨口道來,沒有絲毫雕琢的痕跡。心就像個小小的杯子,承載了太多的歡喜,溢出來,變成了詩。而人生不過是一場絢爛的花事,在落英繽紛時你會看見那些冰冷的絕望。這個空落落的世界,或許早已不屬於她。

李清照愛花、愛酒、愛這春花般爛漫的人生。可當年過半百,孤身一人,她的心境又何嘗不是如此?我愛詩詞,它真的很美,沁人心脾的美!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遇見詩詞,真幸運!

與詩同行作文 篇3

我是一個愛好寫作的男孩,我是一個不愛合羣的人。我喜歡獨處,喜歡獨處的的那份屬於自己的'寧靜。喜歡在寧靜中寫下屬於自己的詩歌,哪怕是別人怎麼說,我都願意用自己的行動去支援我的夢想我的愛好。

我的第一首詩歌,既是我的處女作《親情》講述了我的家人對我的重要性。其中最後一段是這樣的:“親情,是不滅的燈火。默默地,爲我照亮前面的路途……。

我的第二首詩歌,是《葉的歸宿》和《親情》是在我以前就讀中專的時候寫的,也是在學校的雛鷹報刊的詩歌,這首詩是說我爲了追尋自己的夢想旅途中的感慨也是講述我對夢想的的執着,那種不到黃河不死心的念頭……。

我的第三首詩歌,是《螢火蟲》是講述小時候的那種純真的歲月,單純的想法。說明了我小時候的調皮和搗蛋。

我的第四首詩歌,是《暴風雨的遐想》是在我的家鄉發生水災以後的來的靈感,讓我爲大自然譜寫另一番的景象。

我的第五首詩歌,是《父親,孩兒愛您》是我最近的作品,也是我在步出校園的第一首作品,這首詩的來源是在學校放寒假後而自己卻已經出來工作了,看着別人快快樂樂的回家去。而我卻不能……,其中有太多的無奈。

我的人生還很長,我走過的道路還很短。時間在一點點的過去,我的歷程也會經歷的也會增多。有一天,我也會擁有自己的詩集,和自己的榮譽。

標籤:精選 三篇 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