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天堂的餃子散文(通用8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散文吧?散文分爲敘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想要學習寫散文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天堂的餃子散文(通用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天堂的餃子散文(通用8篇)

天堂的餃子散文 篇1

媽媽巍巍顫顫地端着一碗熱氣騰騰的餃子,微笑着對我說:“林兒,林兒!媽給你做了你最喜歡吃的三鮮餃子,快點趁熱吃吧。”我伸手接過媽媽手中的餃子,使勁的翕動一下鼻翼,哦,好香!一隻只晶瑩玉潤的餃子,像白玉雕成的精緻的工藝品。我正在欣賞這些藝術品,猛一回頭,怎麼媽媽微笑着揮手走了?一個激凌,我從夢中驚醒,睜開雙眼,卻發覺自己還睡在牀上,周圍是一片黑暗。我連忙爬起來,大喊一聲:“媽媽!”眼淚不禁滾滾而下。

我迅即走到窗前,想留住我最慈愛的媽媽。窗外寒風凜凜,濃濃的烏雲遮掩着半輪殘月,月光黯淡,可哪裏還有媽媽的蹤影!我倚在窗前,愴然獨立,忍不住淚如泉涌。我此時的心情,就像這黯淡的月色。

夢中,媽媽親切的呼喚女兒聲,聲聲在耳。媽媽,您知道:女兒從小就想吃您親手包的餃子,所以您始終不能忘懷。這碗來自天堂的餃子飽含着媽媽對女兒的眷顧,飽含着媽媽對女兒的一片舐犢深情,同時也飽含着女兒對媽媽的深深的愧疚啊。

歷史翻回那沉重的一頁。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我們全家從南方的一個城市下放到一個小山村。從不會做飯的媽媽,年過半百,開始學習做飯了。那時候農村不僅沒有煤氣竈,連煤都不供應,做飯都是用草竈。媽媽不會燒這種草竈,竄出竈膛的火苗,把媽媽的頭髮和眉毛都燎黃了。有一次,竈膛裏迸出的火星,把媽媽的額頭燙傷了,從此她留下了永久的“紀念”。

一天,我在同學小芳家裏玩,她媽媽包了好多餃子,我和小芳高高興興的把餃子整整齊齊的擺在案板上。阿姨對我說:“林兒,喜歡吃餃子嗎?中午就在阿姨家吃餃子吧。”小芳也說:“別走,好不好?媽媽包的餃子可好吃了。”我望着那整整齊齊的餃子,饞得口水都積滿了口腔,一開口就要流下來,我趕緊背過臉去。說實話,我很想吃,因爲我已不記得自己什麼時候吃過餃子了。可是我們家裏有規矩,我的爸媽不允許我隨便吃人家的東西。我只得謝絕了阿姨和同學的盛情挽留。

回到家裏我哭了,哭得很傷心。媽媽問我:“林兒,你是怎麼啦?”

我哭着說:“媽媽,我想吃餃子。”

媽媽說:“想吃餃子,這裏也買不到啊。”

“人家小芳的媽媽會包餃子,你怎麼就不會包呢?不行,我要吃餃子。”

媽媽說:“好吧,媽媽明天試試看;明天中午媽媽也包餃子給林兒吃,好吧?”

爲了這頓餃子,我激動得一夜沒睡好,老是聞到不知來自何處的一陣陣餃子的香味。第二天上午上課時,我根本就不知道老師講的是什麼,滿腦子都是香噴噴的餃子。中午放學了,我破天荒的沒等爸爸來接我,一個人一口氣跑到家裏。人還沒進門,就大聲問媽媽:“媽媽,餃子好了嗎。”

“就好了,你爸爸呢。”

“我沒等他接,自己一個人跑回來的。”

媽媽嗔怪地說:“瞧你這孩子,爸爸找不到你要着急的。”

我連忙跑到路口一看,爸爸回來了。我高興的大聲喊着:“爸爸,快跑,快跑呀!”

爸爸說:“今天什麼事情,讓你這樣高興?”

我小聲對爸爸說:“今天吃餃子……”

爸爸哈哈大笑起來:“原來是這樣!有餃子吃就不用爸爸接了?”我牽着爸爸的手,唱着、跳着、心裏頭那個美啊!

爸爸剝了幾個大蒜頭,將蒜頭搗成蒜泥,加上醬油、醋、麻油,調和好。爸爸一邊做事一邊對媽媽說:“曄子,沒想到你也會包餃子了。”

媽媽紅着臉說:“我包不好。我不會擀餃皮子,好不容易纔包出來,都是特大的。要多煮一會,我怕煮不熟。”我根本沒聽懂爸媽在說什麼,只是一心一意地等餃子吃。

一會兒爸爸說:“應該熟了吧?都漂起來了,再煮就壞了;能吃了。曄子,餃子雖大,畢竟是餃子,先記你一功。”

爸開始撈餃子了,可是一隻餃子一個小碗根本就裝不下,爸爸笑了,這怎麼辦,用盤子裝吧,一隻盤子裝一隻餃子也滿了。媽媽一共做了六隻餃子。

我一看,這哪是餃子,這分明就是麪餅嘛。我“哇”的一聲大哭起來:“我不吃麪餅,我要吃餃子!”

爸爸說:“林兒,這就是媽媽做的大餃子,可好吃了,爸爸用刀子把它切開來讓你吃。”

“不!這不是餃子,我不吃!”我一生氣,一下揪翻了桌子,六隻餃子東一隻、西一隻,都有氣無力地躺在地上。

爸爸生氣了,剛要伸出手來打我,媽媽卻拉着爸爸說:“樂天,她是孩子,我做的這個確實不像餃子。別怪孩子,是我自己無能……”媽媽說着自己也哭了。

爸爸抱起我,來到媽媽身邊拿起媽媽的手對我說:“林兒,你看看媽媽的手!媽媽不會用擀麪杖,爲了包這頓餃子給你吃,她的手上磨了幾個大血泡。林兒,幫爸爸數數好嗎?”

我拉過媽媽的手:“一個,二個、三個、四個……”媽媽抱着我大哭起來,爸爸雖然笑了笑,一轉身他也抹起眼睛來。

從那以後,我們家誰也不敢再提吃餃子的事情,再也沒有吃過餃子。一直到回城後,我們纔到商場去買餃子來吃。

媽媽不會包餃子,是不能怪她的,這也是我長大以後才懂得。媽媽出身於一個職業者的家庭。外公是面板科醫生,外婆是醫院的護士。這是一個當時社會的殷實人家。作爲大家閨秀的媽媽沒有做家務事的習慣,再說南方人又不像北方人家以麪食爲主,他們從不自己包餃子吃。媽媽很年輕就投身於革命,在部隊裏,直到後來到地方上工作,長時期過的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供給制生活。改薪金制以後,還是以吃食堂爲主,極少在家開伙。

我從小到大,直到現在,都喜歡吃餃子。其實,我也不會包餃子,何嘗不是和媽媽一樣?至今,我也沒有在家給女兒包過一頓餃子。我家吃的餃子也都是從超市買來的“速凍餃子”。可是女兒從來沒有怪過我。當然女兒也不會包餃子。

我今天總算明白了,“能”與“不能”,是共生同長的一對孿生兄弟。當一個人的精力用到一個方面並有所建樹時,在另一方面往往就表現爲“無能”。

可是今天夜裏,媽媽卻給我送來餃子,而且是親手包的“三鮮餃子”。媽媽,您還記着女兒的不懂事嗎?您能原諒女兒讓您傷心的事嗎?仰望夜空,我忽然感到有冰涼的水滴落在臉上,不覺一驚。難道蒼天也感知了我對媽媽的思念和愧疚而爲之動容麼?難道蒼天也知道我此時悔恨的心境而潸然落淚麼?難道是月兒的清光化作了淚水流瀉在我的臉上?難道是天堂的媽媽也感知女兒的悽楚黯然而一拋淚珠?我對着夜空大聲喊着媽媽!一陣微風吹過,我似乎聽到夜空傳來媽媽輕輕呼喚我乳名的聲音。這輕輕的呼喚是母親的舐犢之情,是令人陶醉的輕柔的催眠曲。

我多麼想再回到夢境中,看着媽媽從天而降,感受媽媽溫暖的雙手,輕輕地撫摸我臉龐的感覺,媽媽會用慈愛的目光仔仔細細的端詳着我的面容。這面容是媽媽的傑作,是媽媽的驕傲,是媽媽眼中最美麗的畫面,畫面中定可以幻化出媽媽的種種夢想與輝煌。

媽媽,我親愛的媽媽!您送來的三鮮餃子,我一定好好品嚐。媽媽的愛,我更要好好地享受!您在天堂,兒在人間。雖然陰陽相隔,但是我們母女連心,都永遠把對方珍藏在自己心間,天荒地老,永不相忘!

天堂的餃子散文 篇2

母親家裏,孩子們鬧個不亦樂乎,天熱的人心煩氣躁,。母親說:“中午包餃子吧。”我嫌天太熱,心裏是一萬個不樂意,但還是笑着點了點頭。女兒拿剪刀到平房上剪韭菜,母親一遍遍對女兒示範:“這樣剪啊,一手捉韭菜,一手拿剪刀,從根部剪。剪的時候要輕,要不剛澆過的韭菜就會連根都弄出來了。”女兒挎個籃子上平房剪了韭菜,我們就坐在院子裏擇,一根一跟擇的很仔細。女兒把擇好後的韭菜拿去洗時,才發現母親家水管跟前那株小桐樹苗,幾天不見,爆出那麼大的幾片葉子,真的成了大大的桐葉傘。

母親拿洗淨晾好的韭菜去切,刀有點鈍,母親切的很吃力。我要替母親切,遭拒絕:“咱家的刀你沒用慣,還是我切吧。”母親切好了韭菜,雖然長短不一,不是很碎,但母親很有成就感。母親開始和麪,說需要熱水,我馬上去燒,邊燒邊說:“媽,我在家和麪都用涼水呢。”母親說“涼水和的麪包餃子不好吃。”母親開始和麪了,我發現母親的手慢了許多,遠沒了我小時候的靈活樣。我對母親瞎指揮:“媽,你和一會面,就把和麪的手放水裏蘸一下再和,次數多了,和到最後就會三光:盆光,面光,手光。”母親照我說的做,有點笨拙,但很開心。望着母親微駝的背,總不相信,可不得不相信,母親已經是快七十歲的人了。

母親和好面,我拌好餃子餡,開始包了。孩子們跑來幫忙,被母親拒絕。母親對我說:“讓娃子們都去耍吧,咱倆包就行,咱倆可以邊包邊說話。”於是,孩子們一窩蜂得到了釋放,看電視的看電視,瘋玩的瘋玩。父親在院子裏忙碌着他永遠也忙不完的瑣碎活,不時大聲制止孩子們爬高上低的危險行爲。

廚房裏,母親擀皮,我包。母親說:“你看我擀的皮厚不厚,厚的話我可以再擀薄一點。”我連聲對母親說:“你擀的不厚不薄,包着正好。”母親得到了肯定,很開心。我心裏卻酸酸的,一向強勢、說一不二的母親不知道從啥時候開始在我們幾個面前變得不自信了。母親邊擀餃子皮邊向我絮叨:“前幾天你表姨來了。”我“哦”了一聲,母親說:“我是不是已經對你說過這事了?”我急忙接話:“我表姨和誰來了,咋來的?”母親一下子來了興趣,把表姨來的事細細緻致對我說了一遍。其實表姨來看母親這事,母親在我今天剛到家時已經對我說過了,母親願意絮叨,我就裝着沒聽過。聽母親絮叨完,我對母親說:“你和我爹沒事時,也拿點東西去看看我表姨。”母親很高興:“就是嘛,不能老是讓人家來看我,我也得去看看人家,這是禮數。”

我把包好的餃子擺在家裏勘稱古董的調盤上,像小時候擺弄泥娃娃那麼用心。母親就那麼絮叨着,我認真聽着,不煩不燥,好像外面的天也不是那麼熱了。母親絮叨夠一個段落,我開始絮叨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母親成了我最好的聽衆,她覺得我所有的話都是對的,她支援我所有正確不正確的想法和做法,甚至到了一種迷信的程度。總覺得母親還很年輕,她聊起我小時候的趣事,恍惚就發生在昨天。她能記起每一個曾到過我家來的我的同學和朋友,能記起她們每一個人的名字和模樣。

餃子終於包完了,我們像完成了一項艱鉅而偉大的工程。我和母親長出一口氣,看着排列整齊的餃子,相視一笑,特有成就感!

天堂的餃子散文 篇3

“出門的餃子回家的面。”母親不停的擀着麪皮兒,“快的很,一會兒就好。”

我是不大想讓她忙的。年的味道還沒有散盡,平常的生活也那麼好,吃餃子已經不是什麼誘人的事情了,況且也不希望一家人因我而忙。

母親捶了捶背,又把弄好的皮兒放到我身邊,看看我已經包好了的餃子,高興地說:“真是長大了!看,你包的餃子越來越好看了,小時候……”母親獨自悠悠的說道,忽然有些傷感,低聲嘆道:“看媽媽都有點供不上你了。”

“媽,我給您捶捶背吧。”我輕輕地把她拉坐到椅子上,眼神禁不住落在母親身上。我多久沒有仔細的看母親了:歲月的風霜無情地漂染了她濃密的黑髮,時間的雙手在母親的額頭悄悄地刻下一道道抹不去的印痕……往事歷歷,在時間絲線的穿引下,無數的記憶碎片連成了美麗的珍珠,不斷的浮現在我眼前;歲月滴滴,在生活的調色下,和成樸素但動人的曲子扣響在我的心絃。

在小的時候,我的確應該是一個調皮,不懂事的孩子,沒想到現在變了個樣子,母親經常在爸爸面前怎樣說,彷彿也在回憶一件有趣悅心的往事,神色平靜。而我知道這是因爲母親多麼的包容,把那些不快的東西像輕絲一樣拂去。小的時候家裏的條件是現在的人們無法用常理來想象的,就像二爺說的那樣要數着米粒過日子,不到逢年過節是甭想改善生活的,對餃子的感情是一直要盼到春節才能終結的吧?那時的我總是嘴饞,一天不知道哪陣風颳到整天瘋玩的我的耳朵裏,說韭菜雞蛋餃子好吃,我就鬧着要母親做給我吃。這當然是不合常規的要求,父親不同意,而且氣的舉起巴掌要揮我。母親趕忙攔着:“你打孩子幹啥,誰不想能夠吃上一頓香噴噴的餃子呢?”

於是,東家一把韭菜,西家一個雞蛋,母親就這樣爲我東挪西湊的忙碌起來。當我吃完那僅有的一碗餃子時,她會心的笑了,撫摸着我毛茸茸的頭說道:“孩子長大了就天天吃餃子,媽做給你吃。”

時間的腳步一刻不停的奔跑着,母親的餃子也越來越好吃了——薄薄的皮兒,鮮美的餡兒,型如月牙或狀似元寶,素的葷的:母親練就了一手包餃子的絕活。然而,有一種情絲在我心頭總也揮之不去,那碗餃子是最好吃的。雖然樸素卻含着母親的寬容,我想。

母親又起身要擀皮兒了,我拿着皮兒,卻沒有辦法走出對往事的回憶。

外婆已經病了好幾個月了,是去年的秋天吧。成熟的莊家都渴望着走向打穀場,而我的外婆卻病了,是中風。

不能看着農家人忙了一季子的收成都散落地中,當然更不能看到生病的外婆無人照料,大姨和母親就輪換照顧。疲憊了白天的母親從地裏回來,草草地吃幾口飯就守在外婆的牀前。

大雁還未來得及南飛,樹葉還沒來得及金黃,可外婆的病加深了:她不再認識我們,而且心情不好,總是無緣無故的生氣,隨意抽打觸手可及的東西,她時而清醒,時而糊塗。勞累一天的母親本應該好好的休息一下的,然而不能。看着外婆的情形,我看見母親曾傷心的落淚,她何嘗不心疼自己的母親啊?

有一天的深夜,我忽然聽見廚房有聲響,爸爸告訴我,原來是你媽在做飯。那時你外婆突然要吃餃子,你母親就深更半夜的……母親把餃子送到外婆的嘴邊,看着她嘴角的笑容,小心的擦拭溢出的汁液。我想象着母親的一舉一動,這多麼熟悉啊,我不就是她這樣把我喂大的嗎?

出了新年,母親就隔三差五的回小舅家去看望外婆。洗髒了的衣物,當然還要做那熟悉的餃子。你外婆吃餃子的時候是清醒的,有時會拉着我的手滿意的笑……是誇獎,還是幸福?總之是一種他們才能夠理解的深情。

“愣着幹什麼?”母親推推我。

“哦”我一驚,“媽,我在想你包的餃子越來越好吃了。”

“傻孩子,學會油嘴滑舌了。”母親笑着說,繼續的擀起了皮兒,動作明顯輕快。

我合上日記本,默默地回念記下的片段。夜色停泊在窗外,也滴進屋裏,我的心浮起在這夜色的海洋裏,不斷的浮現出母親她擀皮兒的情形,嘴角盪漾着微笑……

一陣風悄然吹來,我彷彿聞到了一股餃子的香氣,是母親用無私的皮兒包裹真情的餃子才散發出的香味。

天堂的餃子散文 篇4

昨天晚上母親又打電話過來,催問我們什麼時候回家過年。我隨手翻開牆上的日曆,牆上的日曆很久沒有翻過了。而每年到這個時候母親的電話就成了提醒過年的鬧鐘。

從上大學開始,便獨立在外生活。慢慢地淡忘了鄉村的寧靜,習慣了城市的喧囂。人已經進入中年,早已經沒有過年穿新衣、戴花帽、爭着搶着放鞭炮的童趣。生活越來越富裕了,以前只有在過年時候才能吃上的飯菜,現在已經變爲家常便飯。儘管如此,但我卻一直念念不忘母親過年包的餃子。

我喜歡餃子,尤其鍾情於母親親手包的餃子。不僅因爲餃子象徵着團圓、吉祥,更因爲裏面飽含着偉大的母愛。

小的時候,家裏很窮。家裏只有爺爺、父親、母親三個人在生產隊幹活,年底的時候最多能分來百十塊錢,這就是我家六口人一年的收入。雖然生活窘迫一些,但是因爲自己還是孩子,正所謂少年不識愁滋味。一到臘月,就盼望着過年,每天和小夥伴們唱着:“臘月二十四,寫大字;臘月二十五,蒸饅頭;臘月二十六,砍年肉;臘月二十七,殺年雞;臘月二十八,貼窗花;臘月二十九,買好酒;三十晚上,熬一宿。”其實在那個年代,很多都是夢想,過年的時候,父母能給買上一掛鞭炮,幾根二踢腳,吃上一頓土豆佔大部分的紅燒肉,穿上一件母親親手裁剪的`新棉襖就已經非常不錯了。當時我最大的希望就是每年三十晚上吃到母親包的年夜餃子。母親包的餃子,很講究手工,皮薄餡大,還要包出很多褶子,每個餃子都像胖胖的小豬一樣可愛。當時家鄉有個風俗,每年的年夜餃子都要放枚硬幣,誰吃到包有硬幣的餃子,表示他來年一定特別順利。因此那時候吃餃子,不僅是爲了解饞,更爲了能吃到那枚硬幣。當時的條件,能吃上餃子的人家就表示已經不錯了,只能解饞,不能解飽。每次吃餃子的時候,父母經常是吃上幾個,就開始吃麪條,而且對我們說吃麪條是爲了把肚子裏吃餃子剩下的縫隙填滿。

我和弟弟當時不明白父母的心意,認爲大人可能不愛吃餃子吧。我倆就比着吃,尤其是下決心要吃到包有硬幣的餃子。可是等我們吃到最後按個數分完,誰也沒有吃到硬幣,我倆十分納悶,明明看見母親包進去的,我倆還相互瞞着對方各自做了記號的,怎麼像孫猴子一樣跑了呢?當時我倆還想會不會是掉到鍋裏了,等母親把餃子湯盛上來時,我倆還在拼命地撈呀撈呀。直到開學的時候,我跟母親要錢買鉛筆,母親從口袋裏掏出那枚二分的硬幣時,我終於明白了,其實母親早已經吃到那枚硬幣,但她想叫我們哥倆多吃一些餃子,始終沒有說出來那個祕密。

每年吃着母親包的年夜的餃子,在母親期盼的眼神中,我們一天天長大。每年也都在延續着吃到包有硬幣餃子的願望。記得那是1987年的春節,我已經到高三了,再有一個學期我就要參加高考了。當時學校給我們畢業班只放了一週的假,臘月二十九纔回到家,那時候生活條件改善多了,但母親以前烏黑的頭髮也染上些許白霜,常年勞累的雙手比以前更加粗糙了,但是母親那靈巧的手藝沒有變,包出的年夜餃子比以前更漂亮更好吃。家鄉的習俗雖然無法從科學的角度去考證,但是母親卻深信着,依然把一枚硬幣放在餃子裏,邊包邊叨唸着:“你明年就要考大學了,最好咱家明年的好運都帶給你,這個餃子你一定要吃到。” 其實說實話,一百個餃子裏只有一枚硬幣,還要全家四口人吃,概率是相當小的。我明白母親的心願,我也暗示着自己要吃到,那樣母親會更高興。弟弟也已經長大了,不和小時候一樣跟我比賽吃餃子了,看着母親端上來的一盤盤餃子,全家人開始動起筷子,這時候母親卻從鍋裏專門給我盛了一碗。我還納悶呢,難道這碗餃子和別的味道不一樣嗎?當我吃到第三個餃子,我的牙被咯個一下,我驚叫起來:“我吃到硬幣了。”全家人都高興地看着我,說:“明年你的運氣肯定好,一定能考上大學。”我終於明白了母親爲什麼要單獨給我盛上了那碗餃子。

吃着母親包的餃子,我度過了天真無邪的童年;吃着母親包的餃子,我揹着行囊遠去他鄉求學;吃着母親包的餃子,我在遠離家鄉的地方成家立業。母親的黑髮早已霜白,粗糙的雙手已經不再那麼靈活,歲月的皺紋佈滿了曾經清秀的臉龐,但母親依舊喜歡親自動手給我們包餃子。我和弟弟都已經成家,並且都有了孩子,全家現在加起來有九口人,準備年夜餃子是很費功夫的,但每到這個時候,母親總是自告奮勇,當別人還在欣賞着春節聯歡晚會的時候,她悄悄走進廚房就忙活開了,我們大家都勸她先休息一會,她說自己眼睛不好,電視節目看不清楚,就先忙活着吧。家鄉的習俗依舊延續,母親每次都不會忘記往餃子裏包上硬幣,母親還有個習慣,習慣給每個人盛上餃子,最後一個上桌吃飯。突然,我的小侄女喊道:“我吃到硬幣了。”我們大家都很驚喜,可是隔了不久,全家每個人都吃到一枚硬幣,我們十分納悶。這時候,母親說:“現在和過去不同了,餃子隨便吃,我怕小孩們搶着吃餃子撐着,所以給每個人都包了硬幣,全家每個人來年都交好運。”我恍然大悟,母親可真是用心良苦。

天堂的餃子散文 篇5

有好久了,都沒有給女兒包餃子吃,難得今天清閒,就去買來新鮮的韭菜,坐在院子裏聽着樹上鳥兒唧唧喳喳的瘋鬧,細心地撿洗着韭菜。女兒樂壞了,餃子是她的最愛,她飛快去地下室收了新鮮的雞蛋。高興地說:“媽媽,那隻花母雞正在下蛋,我把它轟了起來,它還想啄我呢。”我朝女兒笑了笑,女兒閉上小眼睛對我做了個鬼臉,然後神祕地說:“媽媽,給你商量個事,今天我和麪。”我笑着說:“可以呀,就是一定要和好,不能像上次和的太軟了。”女兒立刻來了句:“當然了,肯定是一次比一次和的好了。” 於是我和女兒分工合作,我炒好雞蛋,切好韭菜,細心地加入味精、白糖、調料、精鹽,又滴了幾滴小磨香油,認真地攪拌着,女兒用力地吸了一下鼻子說:“媽媽,真香。”還真不錯,麪粉在女兒靈巧的小手下逐漸變成了光潔的麪糰,我誇了一句:“和的真好。”女兒立刻飄飄然起來:“那是,也不看看是誰家的丫頭。”我笑着說:“臭美吧。”

開始包餃子了,女兒從兩三歲時起就是我的好幫手,一直幫我擀餃子皮,現在早已是輕車熟路,不在話下。女兒擀,我包。我細心地把餃子包成女兒喜歡的彎彎的月亮,女兒立馬說:“媽媽,你怎麼沒有一點創意呀?老是包月亮餃子。今天我要吃太陽餃子,還要吃魚餃子。”要在平時忙的話,我會呵斥女兒麻煩,但今天心情不錯,就說:“好,就給你包太陽餃子和魚餃子。”於是我把月亮餃子的兩個角朝反方向捏在一起,就成了圓圓的太陽,把餃子用兩個手指捏來捏去,就成了可愛的小魚兒,女兒看着案板上越來越多的太陽和小魚兒,興奮地說:“媽媽,咱們家冬天太冷了,咱們以後就多吃太陽餃子,冬天就不怕冷了。”我不認識地看着九歲的丫頭,她接着說:“今天的魚餃子不給爸爸吃,他今年可是沒去釣一條魚,還老和你爭電腦。”我笑着用面手點了一下丫頭的額頭說:“小腦瓜裏都想些啥呀”。女兒立刻讓“咯咯咯”的笑聲感染了院子裏樹上的鳥兒和地上覓食的雞。 餃子熟了,女兒立刻扯着嗓子喊:“爸爸,開飯了,有太陽餃子和魚餃子吃。”我心裏罵她:“表裏不一的傢伙。”女兒給他爸爸端了一碗,她爸爸依然沉迷在遊戲之中。 我和女兒開始吃飯了,女兒懂事地說:“媽媽,我們看奧運會吧。”說着熟練地選好頻道,我和女兒就邊看奧運邊吃餃子,女兒說:“媽媽,今天的餃子特別好吃。”看着女兒那快樂的笑容,我一時很是感慨,其實還是一樣的餃子,只不過換了個形狀,就讓女兒這麼興奮,這就是那個小時讓我焦頭爛額的小不點,怎麼一眨眼間就長大懂事了。我忽然有點醒悟了:其實生活何嘗不是這樣呢,平淡的日子稍微改變一下心情和想法,一樣可以過的精緻而幸福的。女兒給我碗裏夾了一個餃子說:“媽媽,送你一個太陽,溫暖你所有的冬天。”我眼裏立刻有一種溼溼的感覺,感受到了一種平淡而溫暖的幸福。

天堂的餃子散文 篇6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故而,南方人主食大米,北方人擅長麪食。

老楊是南方人。小時候,因家裏窮,只有輪到他們弟兄中誰生日那天早上,母親纔會吩咐父親到鎮上面店裏買一斤掛麪,清水下面,打打牙祭。

老楊的愛人江燕是東北人,自從跟着老楊來到江南生活了三十多年,還是好東北的那一口麪食,尤其是餃子。每星期都要親手做一頓餃子吃。

老楊經常調侃江燕是從小吃餃子長大的。可江燕說她小時候,東北農村大多數人家都窮,盡吃粗糧,難得吃餃子。就是吃餃子,也因沒錢買肉,只能吃素菜餡的。大人們好說,可孩子們饞肉餡餃子。於是他們盼呀盼的,從年初盼到年尾,一年之中也就冬至、大年初一這兩大年節,能吃上鮮肉餃子。尤其是大年初一早上的鮮肉餃子,特別讓孩子們期待。

年三十晚上吃過晚飯,父親哼着小調,站在鍋臺邊剁肉,將手裏的菜刀在砧板上剁出一連串熱烈、歡快的節奏。母親往大木盆裏倒上面,加上適當的水,起勁地和麪。大姐帶着弟妹們,坐在熱乎乎的炕上,邊磕葵花籽邊看着父母親忙乎。

爲便於下餃子時能快速區分肉餡和素餡,按村裏的習慣,肉餡的餃子邊是帶褶的,而素餡的餃子邊是光邊的。等所有的餃子都包完,都放在廚房的桌子上。然後守歲。半夜裏放過鞭炮,一家人熄燈睡覺。等大年初一早晨醒來,下了餃子,可着勁吃,一個個吃得腰都彎不下來。

有一年大年初一早上,母親起牀後剛走進廚房,立即驚叫起來:“我家的鮮肉餃子長腿了,跑了不少,卻多出來一堆素餡餃子。”

聽到母親的驚叫,孩子們紛紛跳出熱被窩,手忙腳亂地穿好衣服,一起奔進廚房,一眼看去,明顯發現桌上帶褶的餃子少了許多,而光邊的餃子卻相應增加了不少。

說是進了賊,那賊卻沒有將所有餃子全偷走,只是有選擇地拿走一部分肉餡餃子。同時將自家帶來的素餡餃子補上空缺。這就怪了,是誰幹的呢?

那時的農村人家,大多沒有圍牆。就是有,也是矮矮的土圍牆,或者胡亂往地裏栽些樹枝、葵花杆等,用繩子編成簡陋的籬笆。再找幾塊破木板釘扇牆門,用鐵絲擰在土圍牆或籬笆上。因爲沒什麼可偷,廚房大多不上鎖。因此有人如果想進入別人家的廚房,簡直是不費吹灰之力,擡腿就能進。

冬天下雪,在東北是常事。放眼望去,屯子裏家家戶戶屋頂上都戴着一頂厚厚的大雪帽,高高的柴禾堆上蓋滿了雪,好像一個個雪白光滑的大饅頭。院子裏外舊雪未化,新雪又罩上了。

一家人大眼瞪小眼了一會,母親在院子轉了一圈,突然一拍腦門,說:“有了,我知道是我家的肉餡餃子跑誰家了。”說罷一個急轉身,大步流星地往外就走。

江燕一看有熱鬧可看,立即撒着小腳丫子,噼裏啪啦地在雪地上緊攆母親。

昨夜下過雪,母女倆順着院子裏清晰可見的一溜陌生腳印,走出院子,拐上村道,穿過半個村子,來到村西頭的老宋家院子,腳印戛然而止。母親一把推開破舊的木門,徑自走進黑乎乎的屋子裏。只見宋家三個耳朵上都有凍瘡的男孩子,正圍着鍋臺,狼吞虎嚥地搶吃熱騰騰的肉餡餃子。他們那半瞎的母親則蹲在地上,正往竈門裏添柴禾。

看到母親破門而入,宋家大兒子做賊心虛,知道偷換餃子的事東窗事發了,頓時嚇得呆若木雞,楞站着,張着嘴,含着來不及嚥下的餃子,驚恐地盯着母親。

江燕那年才七八歲,一跺腳,不管不顧地叫了起來:“好呀,宋大成,你還是三好學生呢,竟敢偷換我家的肉餡餃子!看我不到學校裏吆喝去。”

宋家老二嚇得趕緊吐掉餃子皮,一貓腰就鑽到了桌子底下。最小的孩子右手裏緊抓一個餃子,連滾帶爬地躲到了他的母親身後。

他們的母親智商較低,聽到有人進門,忙不迭地站起身,拍打着身上的柴禾屑,睜大了眼睛認了好一會,才高興地跟母親打招呼:“哎喲,二嫂。你這麼早就來拜年啦?新年好哇!大家發財,大家發財!”

母親看看還穿着破舊甚至開花棉襖的三個半大孩子,看看他們的傻媽,看看一貧如洗的家,再掃了眼牆上掛着的男主人遺像,眼睛很快就溼潤了。她把江燕拉到身後,長嘆了口氣,擡起右手擦了擦眼睛,儘量用溫和的口吻對三個孩子說:“吃吧吃吧,侄子們。今天是大年初一,應該高高興興、樂樂呵呵的。你們都是好孩子,還知道給嬸送點素餃子。”

那大孩子回過神來,不好意思得滿臉通紅,當即含淚雙膝跪地,彎腰叩頭,說:“二嬸,侄兒給您老人家叩頭了。祝你全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母親趕緊拉起孩子說:“免了免了。你們不夠吃,還上我家去拿!”

四十多年後的一個年底,老楊陪江燕到東北迴孃家。從踏進熟悉的小山村那一刻起,岳母一家子爲如何接待老楊這個“見過大世面的上海人”而發了愁。

弟媳說:“好吃不過餃子。要不咱家包鮮肉香菇酸菜餡餃子吧?”

江燕說:“別介,咱倆現在以素爲主了,葷菜儘量少吃。乾脆包道地的東北素餡餃子吧。”

正說的熱鬧,隔壁走過來一個高個子男人,一進門就哈哈大笑着說:“小燕吶,可把你們給盼來了。”

江燕仔細認了一下,失聲叫道:“你就是村西頭的宋大哥呀!三十多年沒見了,你過得咋樣啊?”

宋大哥哈哈笑着,說:“我已經退休了。不教書了,整天陪外孫玩呢。前兩年舊屋翻新,就搬到你弟弟家隔壁做鄰居了。”

第二天是大年初一,岳母指使江燕和弟媳燒水,下餃子。

當老楊用筷子從大號彩碟裏夾起一個晶瑩如玉的餃子,在醋碟子裏蘸了下,送進嘴裏,嚼了幾下,正要誇獎一下老岳母的手藝時突然楞住了:咦!說好包素餡餃子的,怎麼吃出鮮肉來了呢?

還沒等老楊發表疑問,正在讀高中的內侄連連說:“嗯,香!好吃,好吃。這鮮肉餃子太對我胃口了。”

正在竈臺上忙乎的弟媳笑了:“大兒,你上網上糊塗了。素餡的竟吃出鮮肉味來了。”

老楊接口道:“他沒說錯。我吃的這餃子也是鮮肉的。”

內弟問他媳婦:“你是不是還包了肉餡餃子?”

弟媳回答得挺快:“沒哇。”

岳母納悶了:“這餃子來的蹊蹺,你們快別吃了。”

話音未落,門外有人搭話了:“沒事,趁熱吃。吃出問題我負責!”緊接着,宋大哥夫妻倆抱着小外孫,在院子裏跺掉皮靴上的雪泥,進到屋裏,笑着對大家說:“我家的餃子早就吃好了。小外孫嫌鮮肉餃子吃膩了,哭鬧着不肯吃。沒辦法,你嫂子就裝了一盒鮮肉餃子,摸到你家的廚房裏,換了一盒素餡餃子,才把寶貝外孫哄好。既然大侄子說我家的餃子香,老婆,趕緊回家再拿些來。”

弟媳趕緊拉住宋大嫂的胳膊說:“別費事了,我兒子也吃不多。一盒子夠他吃的了。”

宋大嫂笑着說:“現在的人哪,雞鴨魚肉,敞開了吃,嘴都吃刁了,巴不得天天換着花樣吃。每次進廚房做飯,可把我愁死了。”

老岳母感慨萬分:“唉,今非昔比,誰叫我們趕上了好辰光了呢?倒退四十年,吃頓肉餡餃子,那得是多大的事呀!小燕,還記得那年大年初一……”

宋大哥哈哈大笑,趕緊打斷了老岳母的感慨:“打住,二嬸,打住!別哪壺不開偏提那壺,我還想給咱外孫留下好形象呢。”

大家頓時鬨堂大笑起來。

天堂的餃子散文 篇7

初一的餃子

五更天,熱氣騰騰的餃子一出鍋,就盛在了一個大盤子裏,擺在了方桌中間。每人面前再放個小盤兒,那是倒老陳醋和臘八蒜的,再滴幾點兒小磨香油,頓時香味撲鼻。

全家都坐好,但不能吃,要靜靜的等着。

孩子們攙扶着我八十二的老孃,落了上座。娘雙手合十,微閉雙眼,口中唸唸有詞,那是代表全家在敬天、敬地、敬神靈、敬祖宗呢!禱告保佑全家安康,日子紅火,人丁興旺……

娘禱告完說:“吃吧,吃餃子吧!”

我說:“娘,您先吃!”按規矩,老人要吃第一口的。

娘高興地夾了個餃子,放在了嘴裏。

全家都看着她吃。娘沒有了牙,咀嚼了半天,竟從嘴裏吐出個硬幣來。

“呀!呀!呀!您老真是好福氣呀!”

“鴻福齊天啊!”

“錢途無量哇!”

都說‘老換小’,真是一點都不假。娘頭一口就吃出了“錢”,那可是大吉大利啊!娘興奮得像個小孩子似的。

我不知道真是娘吃出來了的,還是媳婦們哄娘高興做的手腳,不過怎麼說都是今年的好兆頭啊!

大家說着笑着,搶着吃“錢”。

初一的餃子香,初一的餃子熱,初一的餃子與平時的餃子截然不同,裏面包裹着濃濃的年味兒哩!

嘻嘻嘻!

哈哈哈!

呵呵呵……

笑聲穿過窗戶,飛上蘭天,在空中盪漾!

這就是年味兒呀!

初二的面

吃麪,由來已久。

追根溯源,麪食中的麪條最早出自我國。其歷史長達2000餘年。“麪條”的名稱在宋代以後纔出現。

在我國春節吃麪有很多講究,俗話說“初一的餃子初二的面”,實質是把“人之常情”“世間常理”物化在麪食中了。

小時候記得奶奶初二早早起來就開始和麪。和麪不用水的,先把打雞蛋打在碗裏,按每人一個雞蛋計算。奶奶說“一個人吃不了一個雞蛋和得面”,我不信,看着奶奶和麪,一小碗雞蛋竟能和出一大塊面來。和好了面,蓋上籠布,讓面醒着。

捅開火,坐上鍋,倒了油,蔥花雞蛋打滷,噴兒噴兒香!

醒好的面柔軟而光滑,撒上補面,用棗木擀杖擀。擀一圈撒一層補面,直擀得那面比擀杖還長,才把麪皮摺疊起來,拿起菜刀,在缸邊正蹭幾下,反蹭幾下,開始切面。

切面是最講究的,切得面寬窄要勻,不能連刀,越長越好。奶奶說“麪條兒就是錢串子,面越長今年掙得錢越多;面越長,就能把好運纏得牢牢地跑不了;面越長,財源就會滾滾而來;面越長……”奶奶嘮嘮叨叨的,都是吉利話。

我不信,奶奶用眼瞅我:“不能瞎說打鍋話,這都是俺奶奶傳下來的……”

面撈出來,過清水,上碗澆滷,一家人圍着桌子“吱溜吱溜”地吸着那不到頭的麪條兒,爺爺端着大海碗,側着耳朵聽,好像是嘩啦嘩啦的元寶聲……

奶奶把擀麪條兒的技術傳給了娘,娘又傳給了她的兒媳俺的妻。

今天一大早就聽見嘀嘀咕咕的說話聲,原來是老伴兒在廚房裏教年前進門的兒媳擀麪條兒呢……

天堂的餃子散文 篇8

每年冬至這天,家鄉的習俗就是一定要包頓餃子吃,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老百姓一直都在流傳“過了冬至就交九了,一定要穿暖和哦,家家戶戶定要吃水餃。”今年的冬至就要到了,不禁讓我想起家裏每年過冬至包餃子吃的情景。

父母在世時,每年冬至這一天,媽媽早早的起牀,把包餃子的面放點鹽,先和好,那樣擀出的餃子皮特筋道,媽媽在把自家種的大白菜,洋蔥洗乾淨,晾晾水氣,然後開始剁肉餡,那時也沒有絞肉機,一大家十幾口子人的餃子餡全靠媽媽手剁,媽媽很有耐心,總是把肉餡剁的細細的,然後把菜剁好後,拌在一起,放上花椒粉,滴上幾滴醬油,再倒點熟油,顏色黃亮,聞着都好香。在我的記憶力裏,那時生活條件都不好,很少吃肉,最盼望的就是過節,因爲過節家裏才能吃上肉。

緊接着,媽媽和姐姐就開始包餃子了,她們包的餃子都直直的站在那裏,我在家是老小,有一種天生的優越感,啥也不想學,手又笨,不會包,包的餃子不是睡在那,就是餃子皮張開口笑。所以,媽媽每次都不讓我包,說我包的餃子下到鍋裏會爛成糊糊的,由於她們動作嫺熟,包的又快,媽媽和姐姐每次一個小時就把全家人吃的餃子包好了。

這時候,我的任務是坐在爐子旁邊手搖鼓風機燒水,爸爸的任務就是下餃子,爸爸站在鍋邊守着家裏那口大鍋,鍋裏的餃子,不停地翻滾,爸爸也拿着湯勺不停地輕輕地攪着。那樣餃子也沒有粘連的,也不會煮爛,等餃子煮了5滾後,餃子就可以出鍋吃了。

一家人圍着一大盤熱騰騰的餃子,飄香四溢,熱熱鬧鬧的吃着。媽媽總是說,加油吃,吃了餃子才能冬天不受凍,尤其是不凍耳朵和手,耳朵凍不掉,手不會起凍瘡。對我們來說吃這頓餃子,真是一種幸福,感覺身上心裏都是暖暖的。每年冬至這一天,媽媽都會讓我給連隊的“五保戶”李奶奶送去一碗,李奶奶很感動。

如今,父母也不在了,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吃的東西也不缺,啥時候想吃餃子,很是隨便,想吃啥樣的餃子餡都可以,但是我無論包怎麼樣的餃子,也找不到和父母家人在一起吃餃子的那種味道和感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