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關於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500字合集9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500字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500字合集9篇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500字 篇1

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每到端午節,家家戶戶的門上都要插上一色的艾葉、菖蒲。聽媽媽說,艾葉、菖蒲的氣味怪異濃郁,可以防蚊驅蟲。

這天,奶奶早早地起來,洗臉淨手,在桌案上供上香爐、燭臺,還擺上三隻盛着糉子的茶碗。我感到很納悶,便站在一旁看個究竟:只見她拈出一束香,點着,雙手合十,嘴裏還唸叨着什麼。接着連鞠了三次躬,才把香插進香爐裏。我問奶奶:“今天爲什麼燒香?”奶奶笑着說:“今天是端午節,是屈原去世的日子,我燒香祭拜祭拜他。”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這時,媽媽喊我吃早飯。我一看,桌上備好了各式口味的糉子:蜜棗的、蛋黃的、花生米的、紅豆的……我挑了一個紅豆的,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又糯又香!我最喜歡吃糉子了,也喜歡看奶奶包糉子。奶奶先挑了兩片又寬又長的糉葉,捲成一個喇叭形狀,然後左手握着卷好的糉葉,右手灌上兩勺米,在中間塞上一顆棗,接着用線繩圍着糉子繞兩圈,打個結,這樣一個可愛的三角小糉子就包好了。我幫奶奶把包好的糉子,小心翼翼地放入鍋裏煮。不一會兒,廚房裏就熱氣騰騰的,瀰漫着糉子的清香味,增添了節日的氣氛!

下午,我和爸爸去烏巾蕩觀看賽龍舟比賽。嗬!前來觀看比賽的人們把整個烏巾蕩都“包圍”了。一陣鑼鼓喧天,比賽開始了。選手們個個都奮力划槳,河面上頓時激起了無數朵歡樂的浪花。參賽的龍舟,你追我敢,旗鼓相當。我看着一條條乘風破浪的龍舟在河面上飛速地前進,情不自禁地跟着岸邊的人們歡呼着、吶喊着!此時的烏巾蕩成了歡樂的海洋!

端午節真是一個有趣的傳統佳節!我愛家鄉的端午節!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500字 篇2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酒。龍船下水喜洋洋。”大家一聽到這首童謠,一定會想到端午節。今天,我就來講說說端午節吧。

一般人認爲端午節起源於紀念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也有一些人認爲是爲了紀念自殺後,被吳王投入江中的伍子胥。總之,類似的傳說五花八門,但最權威的說法是紀念屈原說了。據說,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

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含恨抱石頭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每年這一天紛紛涌到江邊去憑弔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糉子,喝雄黃酒,懸艾草的風俗。其中賽龍舟最有特色,那爭先恐後的激烈場面就像屈原強烈的愛國精神一樣,幾千年來一直激勵着我們。

因爲這深厚的文化底蘊,所以端午節已經成爲我們中華民族主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今天它仍然有着強大的生命力。就拿我們重慶來說吧,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會掛上菖蒲、艾草,聽老人說這樣可以辟邪消災。各家各戶自然也少不了包糉子。那透着濃濃竹葉清香的糉子,是我們孩子們的最愛。棗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個個引人垂涎三尺呢!還沒等糉子出籠,饞嘴的我早已踮起腳,準備大吃一場了。

我在網上查了查,知道了我們中國的民族傳統節日還有春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清明節等,並且知道了這些節日的來歷和紀念方式。我爲我們悠久的中華文化而自豪!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500字 篇3

說起端午節,想起了小時候在家過的端午節來!

在家鄉的端午節中,有很多習俗,在離開家鄉的這些年裏,不經意的深深回憶起來,總覺得有種塵封的感覺!掐指一算,有近10年沒有過個正宗的家鄉的端午節了!

在家鄉,端午節的前個晚上,各家都要備一盆水,水裏面泡上艾葉,然後放在外面,在端午節的早上,全家洗臉的水,都要從這一盆水裏面取,人多的家庭可要節省着用了,免得有人沒的水洗臉。有小孩子的人家,一大早要早早把小孩子叫起來,到外面的池塘,河裏,或者湖邊去洗澡,據說這樣可以洗去一年的晦氣,而且還有避邪的作用。

在吃早飯時,這些雞蛋、蒜和糉子,都要擺上飯桌了,同時在飯桌上,還要擺一樣,那就是酒壺,而酒壺裏面的酒,被泡成了雄黃的顏色,喝了這樣的雄黃酒,也是爲了避邪!有小孩子的人家,還要把喝盛的雄黃酒,擦在小孩子的耳朵上面,所以,吃過飯出去玩耍時,可以看到到處都是耳朵被抹了雄黃的小孩子,這不能不說也是一種特色吧!如果細看的話,還會發現這些小孩子的身上,都會戴了一個香囊,手、腳、脖子、手指頭都會纏了五色線的,這樣的香囊裏面裝的香料同樣也是艾葉。五色線,顧名思義,就是用五種顏色的繡花線拈成的,這樣的說法是爲了避免蛇蟲來咬。

在端午節這天早上,各家還要把艾葉插在門的兩天,有點象清明節時插柳枝一樣,這樣的說法也是爲了驅病避邪。走在村子裏,裊繞的炊煙中,伴着縷縷的艾葉的清香,和着露珠的清新氣息,給這樣一個早晨增添了濃濃的特有的節日氣氛。許多年過去了,每當這天,總是能隔着時空聞到記憶裏遠遠的家鄉,在這天早晨漂來的濃濃香味。

今天正值端午節,祝所有的好朋友們節日快樂!祝家鄉的父母家人節日快樂!祝同我一樣遠在他鄉的哥嫂節日快樂!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500字 篇4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到那天,人們整天都沉浸在喜氣洋洋的氣氛裏。

每逢端午節那天,人們都包糉子吃,聽說這其中還有一個故事。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代,楚國有一位著名的愛國大詩人,名叫屈原,當初他因國破家亡,悲憤不已,抱石怒投汩羅江裏。人們知道了,怕江裏魚蝦把屈原的屍體吃掉,便包了許多味道鮮美的糉子扔進江裏,希望這樣魚就不會吃屈原的屍體。正好那天是農曆五月初五,善良的人們爲了紀念屈原,把這天定爲端午節,以示悼念。

你知道糉子是怎麼包的嗎?讓我來告訴你吧。首先把新鮮的糉葉洗得乾乾淨淨,然後用左手託着糉葉,右手輕輕地舀起糯米,並加上綠豆、蜜棗、葡萄乾、排骨、花生米,用糉葉把它們包起來並用繩子捆緊,最後把包好的糉子煮上幾個小時,熟透了就可以吃了。糉子還在煮的時候那香味就早已飄蕩遍了整個大街!你咬上一口嚐嚐,保證令你越吃越想吃,就算你不吃,聞一聞,都會垂涎欲滴,並且那香味直往心裏鑽。

一頓豐盛的午餐過後,人們就扶老攜幼從四面八方不約而同地來到河邊,觀看激烈的龍舟比賽。只見兩隊選手精神抖擻地坐在船上,手緊緊地握住船槳,目不轉睛地注視着前方,整裝待發。聽到“叭”的一聲,一條條龍舟像射出的箭一樣向前衝。兩岸的人們也歡騰跳躍,興奮地大喊着:“加油,加油!”一時間,人聲鼎沸,鑼鼓喧天,響徹雲霄,熱鬧非凡!

到了下午,人們也早已滿頭大汗,該洗個舒服的澡了。按着傳統的習慣,人們用早已準備好的艾葉、菖蒲、魚腥草等燒上一大鍋水。全家人都要洗,說是避邪氣 ,其實按中藥原理是殺菌除溼氣。洗了以後,不會生痱子。

朋友們,歡迎你們到我的家鄉來過端午節,你們一定會一飽眼福和口福的!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500字 篇5

今天是五月初五端午節,在我的家鄉這是一個最有節日氣氛的節日了,當然我家鄉的端午節也是不一般的惹毛繁華,不信你看。

人端午節一到,大人們都忙活起來了。爲了包糉子,有的摘蘆葦葉子,有的準備糯米,還有的去準備花生米、蜜餞和鹹肉等。

只有我一個人閒着沒啥事好幹,就跑去河邊玩,老家河邊長着一叢象茭白葉子似的植物,我就掐了幾株拿回去給爺爺瞧瞧。爺爺一看,說:"這是昌莆。你知道這種植物有什麼作用嗎?"我說:"這個我在網上查了,昌莆是一種可以驅蟲的植物,在端午節同艾葉放在一起可以驅邪。但我不懂這裏是不是有什麼傳說或故事?"

爺爺就給我講了一個故事:從前有個無惡不作的老龍王,經常興風作浪,使天下黎民不得安寧。玉皇大帝聽說以後,龍顏大怒,就命魏徵在五月初五午時三分去斬了它。

龍王知道了,嚇壞了。立即趕到李世民宮裏去求情,並答應事成之後,給李世民無數珍寶。李世民滿口答應。

於是,到了五月五日這天午時前唐太宗就把魏徵早早請來,讓他陪自己一邊下棋,一邊喝酒。眼看就要到時間了,可他又不能在太宗面前暴露天機。由於有心事,下棋都輸了,酒就喝多了。結果醉倒在地。做了一個夢,在夢中,他拿着昌莆做的刀,艾葉做的馬鞭,終於按時殺了龍王,爲天下民衆除了一大害。人們爲了紀念他,就在端午這天把昌莆和艾葉掛在門前,用來驅邪保平安。

聽了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一個傳統節日的神話傳說。

下午,我們去曲江樓參觀。門前的宣傳欄對端午節作了詳細說明,不過沒有爺爺給我講的這個故事。而它讓我明白了在我的家鄉龍舟比賽已經移到四月去了,是爲了紀念北宋抗金的英雄。成就了遠近聞名的溱潼會船節。

在曲江樓聽到服務人員的解說:"現在正是菜籽和麥子收穫的時間,鄉農開心地忙着收穫豐收的喜悅。節日的氣氛不是很濃,平淡祥和的生活就是真正的幸福".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500字 篇6

我家鄉的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亦稱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爲“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

在那天,我們有吃糉子的習慣,還有賽龍舟,向河裏扔糉子,爲的是不讓魚兒吃掉屈原的屍體,家家戶戶都要掛上五毒旗,因爲那時候是五毒剛開始活動的時候,五毒有蠍子、蛇、壁虎、蜈蚣、蟾蜍五種毒物,掛五毒旗是爲了把五毒驅趕走,不讓他們來危害人類。因爲它們咬住人們有可能中毒甚至死亡。還要做端午香囊,媽媽說:“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還有帶五彩繩的風俗,查了資料知道了,端午節當天把彩色絲縷拴在小孩的手腕、腳腕和脖頸上,據說可以避邪和防止五毒近身。這種彩色絲縷要戴到“六月六”才把它剪下來,丟進河裏讓水沖走。陝西地區的傳說認爲這和藥王孫思邈的事蹟有關,將花線丟進河裏,等於百病也被帶走了,具有送災的性質發展到現在,一般都用繡花用的絲線,顏色多且豔麗,用色比較靈活,多則十多種顏色,少則二三種。用什麼色也很靈活,有些人手頭有什麼色就用什麼色。等到五月五日這一天,大人小孩都戴上彩縷,走到一起時都會比比看誰的`更漂亮,頗有情趣。當然比較講究的人家依然是用五色線。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端午節!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500字 篇7

今天是端午節。

人們都忙活起來了。爲了包糉子,有的摘蘆葦葉子,有的準備糯米,還有的去準備花生米、蜜餞和鹹肉等。

只有我一個人閒着沒啥事好幹,就跑去河邊玩,老家河邊長着一叢象茭白葉子似的植物,我就掐了幾株拿回去給爺爺瞧瞧。爺爺一看,說:“這是昌莆。你知道這種植物有什麼作用嗎?”我說:“這個我在網上查了,昌莆是一種可以驅蟲的植物,在端午節同艾葉放在一起可以驅邪。但我不懂這裏是不是有什麼傳說或故事?”

爺爺就給我講了一個故事:從前有個無惡不作的老龍王,經常興風作浪,使天下黎民不得安寧。玉皇大帝聽說以後,龍顏大怒,就命魏徵在五月初五午時三分去斬了它。

龍王知道了,嚇壞了。立即趕到李世民宮裏去求情,並答應事成之後,給李世民無數珍寶。李世民滿口答應。

於是,到了五月五日這天午時前唐太宗就把魏徵早早請來,讓他陪自己一邊下棋,一邊喝酒。眼看就要到時間了,可他又不能在太宗面前暴露天機。由於有心事,下棋都輸了,酒就喝多了。結果醉倒在地。做了一個夢,在夢中,他拿着昌莆做的刀,艾葉做的馬鞭,終於按時殺了龍王,爲天下民衆除了一大害。人們爲了紀念他,就在端午這天把昌莆和艾葉掛在門前,用來驅邪保平安。

聽了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一個傳統節日的神話傳說。

下午,我們去曲江樓參觀。門前的宣傳欄對端午節作了詳細說明,不過沒有爺爺給我講的這個故事。而它讓我明白了在我的家鄉龍舟比賽已經移到四月去了,是爲了紀念北宋抗金的英雄。成就了遠近聞名的溱潼會船節。

在曲江樓聽到服務人員的解說:“現在正是菜籽和麥子收穫的時間,鄉農開心地忙着收穫豐收的喜悅。節日的氣氛不是很濃,平淡祥和的生活就是真正的幸福”。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500字 篇8

全世界有很多節日,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

我的家鄉唐山也以其獨特的方式過着屬於我們的傳統節日。我最喜歡端午節。我以後要學習屈原,一定要做一個能爲祖國做貢獻的人端午節是個非常熱鬧的節日,家家包糉子、吃糉子,這是端午節必定的習俗,各式各樣的糉子都有形狀多多,在農村,我們還會包個書包形狀的送給弟弟妹妹們挎在腰邊帶回學校邊走邊吃。味道多多,有甜的、鹹的、香的、辣的,甚至連苦的都有。

不過好像因爲地方不一樣,包出來的糉子各味不相同,每個地方的人基本上只習慣於自家包的,對於其他地方包出來的味道些許人都不太習慣的。比如說我就不習慣,因爲餡料不一樣,我還是喜歡吃自家包的糉子在端午節還有一個不可缺的活動——划龍舟。在寬廣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條龍舟,十幾個人奮力划動船槳,一人坐龍首敲鑼,一人坐舟中打鼓,衆人齊喊“一、二”“一、二”,其陣勢可與驚濤駭浪相媲美。岸邊圍觀的羣衆頂着熱辣的陽光,還依然不忘爲自己喜愛的龍舟吶喊助威。再觀向江中,幾條龍舟猶如猛斧破江早已賽得你死我活。

外國來的友人紛紛拿起相機快速地拍下這一幅幅壯觀的場面,生怕以後再也見不到如此的偉觀。每逢佳節倍思親,就是連肚子也是想家的,心裏裝着親戚們,肚子用來想家裏的美食。這不,肚子又呱呱叫了。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500字 篇9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的家鄉有許多豐富的節日習俗:元宵節要吃湯圓、炸癩蝨;中秋節要吃月餅、供月華……而今天我要說的,是我們家鄉的端午節。

那麼,端午節有什麼習俗呢?讓我來告訴你,端午節那天我們要賽龍舟、吃糉子、喝雄黃酒、吃鹹鴨蛋、掛艾草……習俗多種多樣。其中,我最喜歡的活動就數吃糉子和賽龍舟了。

關於端午節吃糉子,還有一段傳說呢!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積極革新政治,卻受到陳封舊貴族的打擊,最終於五月初五懷着悲憤、絕望的心情投汨羅江。善良的老百姓爲了不讓魚蝦損傷他的軀體,紛紛用箬葉包糉子,投入江中。後來,人們爲了紀念屈原,就在端午節這一天裹糉子、吃糉子。

糉子不僅來歷奇異,而且餡的種類也有很多。糉子內鹹餡兒有蛋黃、豬肉等等,甜餡兒有紅豆沙、棗子等等。種類之多,令人眼花繚亂,垂涎三尺。眼花繚亂的糉子,個個都是我的最愛。

說完了那香噴噴的糉子,再來說說精彩紛呈的賽龍舟活動吧。彩繪的龍舟,整齊的着裝,如潮的人羣,那熱烈的場面實在是令人振奮。

龍舟賽開始了。舵手們意氣風發,隨着鼓手擊打出富有節奏的激越鼓聲,划船的姿勢整齊有力,小舟如離弦之箭飛速向前,令人不由地生起一股敬佩之情。兩岸上擠滿了觀衆,吶喊聲如同響雷一般,震耳欲聾。噼噼啪啪的鞭炮也響起了,熱鬧的氣氛頓時漲到了最高潮,我陶醉了,陶醉在龍舟賽力與美的比拼中,陶醉在聲震雲天的鼓聲中……

端午節,一個熱鬧的節日,一個蘊含着豐富民俗文化的節日。我愛家鄉的端午節!